APP下载

浅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2020-08-14王海平解丽君冉冉

知识文库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外来文化中华文化中华

王海平 解丽君 冉冉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元文明冲突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然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着心理、思想、行为等不自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文化认知主动性差、文化价值认同不统一、文化实践意识薄弱,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不足。面对这些困境,本文从提升学习积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培养文化意志三个方面探究了培育路径,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1 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国家、民族对自身思想文化的自信与否关系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兴衰成败。

结合对文化自信概念的理解,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梳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涵义应该包含三个方面:首先,大学生理解和认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了解我国文化起源和历史发展脉络。其次,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对待外来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采取包容的心态,批判地看待西方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又要警惕西方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侵略主义。最后,大学生应该主动承担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重任,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勇做文化交流传播的使者。

2 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发展前景持乐观的态度,但是仍有部分大学生在坚定文化自信方面信心不足,这主要体现在对其文化认知不高、对西方文化盲目认同和文化践履意识不强三方面。

2.1 心理上部分大学生文化认知主动性不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无数中华儿女辛勤奋斗凝结而成的智慧结晶,包含着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和道德遵循。但是部分大学生对于这些优秀的文化精华并不熟悉,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网络游戏和社交聊天上,很少去翻阅经典名著,造成了对传统文化认知比较肤浅。再加上部分高校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教学形式单一造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能很好地融入校园文化,部分大学生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深入。

2.2 思想上部分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外来文化大量地涌入中国,我国部分大学生深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对西方的节日、饮食、娱乐等生活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接受和喜欢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另外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过洋节,例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而对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中国节日的来源和文化内涵一概不知。在精神娱乐方面,部分大学生喜欢动漫、喜欢观看美国好莱坞大片认为国产片没有什么看头。在西方文化引发的认同危机的浪潮中,部分大学生无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难以辩证地看待西方外来文化,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造成了负面影响。

2.3 行为上部分大学生文化践行能力不足

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知行合一的自信。部分大学生思想意识上过关,但是没有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行为,脱离了实践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则成为了一种空想。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上认为应当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却没有落实在行動上。部分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学校和各个学院举办的宿舍文化交流节,大部分学生对感兴趣的文学典籍只是通过影视作品有过简单了解,并没有深入阅读、学习过。还有的学生几乎没有参加过学生社团举办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和文化讲座。这些都表明部分大学生的文化践行能力有待提高。

3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探究

3.1 提升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积极性

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内容丰富,而且其中的道德准则为当代中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指引。但是对于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代某些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早已过时,老一套的文化形式早已不能适应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反观日本和韩国,这些国家他们不仅保留了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还不断丰富文化内容和形式。面对这样的形势,首先要丰富大学生的文化内涵,激发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热情。学校要开展多样的文化竞赛活动,通过让大学生整合优秀文化资源,使他们自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伟大魅力,在学习和讨论中逐渐提升文化修养。其次,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坚持以文化人的教学宗旨,把民族优秀文化纳入基础教育之中,通过故事、直观的动画和图片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刻挖掘文化内涵,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避免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

3.2 增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

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体现出我们提倡的优秀民族传统不是排斥外来文化,而是提倡多元文化共存。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文化自信的民族既要坚持主流价值观念的主导作用,又要倡导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绝不是照搬照抄,盲目效仿,采取全盘抛弃的态度丢掉本国文化原有的特色和精神,而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态度,与本国实际情况相融合,实现中国化和本土化。面对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新形势,一方面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密切关注世界各国文化发展动态,正确认识西方文化,提高自身的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抵制各种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想,推动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打造适合我国文化发展的模式,承担起创新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3.3 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文化意志

文化自信最终要落实在行动上,无论一个人的文化认知有多么高,思想有多么深入,如果还停留在纸上谈兵,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努力实践文化行为,那么依然是流于形式,没有将提升文化自信入心入脑。大学生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义不容辞的应该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文化意志,自觉参加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在做中学,通过研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学习到更多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激发大学生学习、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指南,主动辨识西方外来文化中的糟粕,自觉抵御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

4 结语

全民族要具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学生首先要有文化自信。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应当率先成为优秀传统道德的自觉坚守者和传承者,率先成为社会公德的自觉维护者,率先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觉践行者。要建立起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之间的良性循环,助力祖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8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D181054。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外来文化中华文化中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探讨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浅谈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浅析日本动漫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