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下江南历史记载的文本解读及当代意义
2020-08-14金白梧
金白梧
康乾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高潮,两位帝王统治的年代超过了120年。在他们执政的120多年中,先后十二次来到江南(两人各六次),虽然耗费巨资、讲究排场,但是客观地分析,康乾下江南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社会、民生的发展,尤其促进了江南地区社会的和谐,并在某种意义上为江南做出了最好的定位,以至于江南成为其他地区人民一直以来非常向往的人间天堂。本文将从康乾的下江南说起,通过对康乾下江南历史记载的文本解读,努力在历史的回顾中找寻下江南行为的当代人文和旅游价值。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自古以来,中国的美丽山川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这之中也包含历史上建功立业的政治家、思想家。春秋时期,孔子登临泰山而小天下,后泰山因历代多位帝王登临封禅而成为五岳之首。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也多次出函谷关而东巡,三国时期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唐宋以降,大量的诗人、词人加入了游览名山大川的行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仙李白笔下的庐山从此名声大噪;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更是将“赤壁”这一古代战场推到了思考人生的更高境界,可以说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大都从自然景物的大气瑰丽中感悟到了“天人合一”的朴素道理。而在这之中,古人能钟情于一地,多次往返的地方江南应该是数一数二了。早在汉代,乐府诗中就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描写,到了唐宋,从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令多少人心生向往,清代康熙、乾隆两位帝王更是多次往返江南。
2 康乾下江南的历史记载
康乾两代帝王前后十二次来到江南一地,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非其他帝王所能比及。根据历史记载,康熙和乾隆分别于康熙23年(1684年)、28年(1689年)、38年(1699年)、42年(1703年)、44年(1705年)、46年(1707年)以及乾隆16年(1751年)、22年(1757年)、27年(1762年)、30年(1765年)、45年(1780年)、49年(1784年)来到江南,每次巡游的时长基本都在2到3个月,也都选在每年的春季(江南的春色最佳)出发。他们从北京出发,经过山东的泰山、曲阜,江苏的淮安、扬州,并跨过长江到达江宁(今天的南京)、镇江、苏州和浙江的杭州、绍兴等地,此时的江南正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他们下江南是具有政治上的领土宣示意義,更多的是安抚江南的士人、百姓,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皇恩浩荡”,亲下江南,少了距离感,然而在更多的研究者看来,皇帝也是人,也不排除其内心情感中对于壮丽山川的喜爱。事实上,从他们的行程来看,有着共同的特点,南下必定经过泰山,泰山是五岳之首,历代帝王对其青睐有加,第一站抵达泰山也是顺应天意民情的表现。曲阜祭拜孔庙,对至圣先师的孔子推崇备至,安抚的是读书人的心。走运河经过江苏淮安、扬州,这里是清代盐商的发迹之地,同样也要对他们体现朝廷的万般恩宠,“烟花三月下扬州”,瘦西湖绝佳的美景更是不容错过。至于明清时期的江南,更是当时中国经济、文化最为繁华的地区。据记载,仅江浙地区,上交国库的粮赋占全国的38%、税银占全国的29%、关税占全国的50%、盐课银占全国的60%,朝廷每年需要的400万石粮食,2/3从江浙漕运进京。“苏湖熟,天下足”,人皆尽知。而文化的繁荣更是精彩纷呈,吴门画派的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都是来之于苏州一府,清朝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开篇就提到了苏州阊门是“世上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剑桥《中国文学史》曾经这样形容苏州:唯美,追求生命、艺术和自然,它不仅是江南的一个地点,也是一种心灵的境界,最重要的是诗歌和艺术的蓬莱仙境。其实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其他城市就是如此,根据当时的记录,康熙和乾隆皇帝十二次南巡都到了苏州,江宁和杭州也同样十二次到达。后来他还专门赋诗一首:金山珠影几千秋,云索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远望江南三千里,近观湖北十路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参见清代高晋等编篡的《南巡盛典》)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前后四次到了杭州龙井,赏花、采茶、挖笋,在他御笔的《龙井写生花卉》中就能感受杭州这座城市的市井烟火气。他不仅作画《龙井写生花卉》(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而且题诗一首并写道:“清明最是好时节,更是难逄湖上并。今日无风复无雨,一年宜织又宜耕。万花谷缋锦绣色,百鸟林翻韶頀声。佳景与民堪共乐,底须蜡烛散春城。壬午清明即景得诗一律,是日复游龙井,晴霁可爱,适画具陈几,时花满庭辄作折枝,以畅吟兴。”
3 下江南行为的当代人文和旅游价值
至此,康乾两帝下江南的巡游为江南的城市营造了一种无形的口碑,以至于他们回到北京,还不忘记在京城的皇家园林中仿造江南的味道。只不过这种醉心于江南文化而搬至京城的做法,未免有些水土不服,但是对于南北方文化的交流无疑是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些在《南巡盛典》中都做了详细的记载,其中卷89至卷93为程途,记载巡视途经地区的风土人情;卷94至卷105为名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名胜”部分自河北卢沟桥起,至浙江绍兴兰亭,附有著名画家上官周绘写的插图160幅,可谓洋洋大观。
从现代旅游学的角度来看,康乾下江南本身就是一种品质游,它浓缩了沿线各大城市的人文自然景观,不仅仅在于精致瑰丽的山水,如江宁(南京)的紫金山、秦淮河,镇江的金山、焦山、北固山、长江,苏州的天平、灵岩山、太湖以及杭州的西湖、嘉兴的南湖等,更在于这些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大都为诗人、游子所赞美,具有极其浓厚的人文情怀。不论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秦淮,还是“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镇江,或者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姑苏,又或者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这些人文的诗情表述更是完全超越自然意义上的概念,将江南推到一个令人向往的高度。不需说白居易、苏东坡等大诗人为西湖留下的佳作,单是中国古代四大传说的“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就足够使得杭州西湖受用无穷。这之中,也包含更有典型意义的苏州园林,它虽为人工所造,却“宛如天成”,代表了古典审美主义的极致,同样让苏州千秋万代享用。康熙乾隆两帝尤其是乾隆皇帝为此赋诗甚多,这里仅以其为西湖十景的“平湖秋月”所题诗为例——“春水初生绿似油,新蛾浣影镜光柔;待予重命行秋棹,饱弄金秋万顷流”。虽说浓墨重彩,倒也写出了“平湖秋月”春秋两季的不同。乾隆本人还曾经这样形容过苏杭一带:江南名胜甲天下,诚亲掖安舆,跳揽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可以说为中国旅游发展尤其是江南旅游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千古传为佳话。
其实不仅《南巡盛典》有记载,就连晚晴狭义公案小说《乾隆巡幸江南记》,也包含了乾隆皇帝娱游江南山水的内容,只不过这本小说更富有民间想象的成分,拉近了天子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这样的帝王与黎民关系在之后也陆续有学者研究,如民国许指严在《南巡秘记》中就有系统的阐述。而当代学者李大鸣《清朝皇帝的江南情缘》中则探讨了他们巡游的意义,从旅游史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章就更多了,比如《乾隆巡游研究——以旅游史为视角》等相关硕士学位论文。但是对现代旅游产品开发角度的影响谈得不多,我们能看到的就是《乾隆六下江南的旅游情结及对现代旅游业的启示与影响》一文中侧重了定量的研究。总之通过《南巡盛典》等这些历史记载的文本解读,从而建构当代的人文和旅游价值,康乾下江南的行为无疑是最佳的答案之一。
本文系江苏省职教学会课题《利用地域文化培育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的编号为XHZDZC2019011。
(作者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