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评式”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有效运用
2020-08-14陈林
陈林
在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美术教师只是注重学习的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导致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严重消磨。还有部分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并未给学生充足的展示其思维的空间,导致学生思维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性被严重扼杀。针对以上教学现状,教师可以运用“学评式”的方式,开展教学,在“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在“评”的过程中,也能让他们的学习更具有方向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增强。
本文中的“学评式”教学不仅注重教与学的过程,而且注重教学结果的评价,从而运用教学评价,反思教学过程,并在优化教学过程中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与“教”的合力,提升整体的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本文重点是在对“学评式”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知“学评式”教学在具体实践教学中的意义,从而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从而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1 “学评式”教学的个性化解读
文本中的“学评式”教学重点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即从原先的站在学生身前引领,转变为站到学生身后引导,给与学生更为广阔的探究空间,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自主性。与此同时,教师从评价处着力,更加注重方法性的指导,即给与学生精准性的建议,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方向性,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培养他们美术学习的自信心。
“学”更为注重的是对与教学情景、教学问题以及内容的创设,更为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性,从而燃起学生学习美术的“火焰”,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美术学习的成就感,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力。
“评”更能为注重评价的全面性以及立体性。全面性是指对学生学生的整个过程以及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立体性是指从学生参与的主体进行评价,即包括学生,也包括任课教师,从而让学生更为全面地看待自己的美术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更为全面地认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进行教学思维和教学策略调整,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 “学评式”教学的实践性意义
2.1 优化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
学评式教学转变教师的教学思路,并科学回答了“交什么”,“如何教”,“如何从学生的角度教学”等关键性的问题,即让美术教学的目标由无向走向精准,由站在教师角度教学,走向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并对整个教学模式以及内容进行全方位地调整,促进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优化。
2.2 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学评式”教学打破了教师的传统思想教学束缚,真正解放教师的教学思想,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水平,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开展对应性的教学,提升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从而让“导学”更具有着力点。与此同时,教师会运用全方位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評价,也对学生与学生的评价进行分析,从而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看法,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精准度。
2.3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给与学生充分自主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具有方向性以及目标感,并在此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充分地试错,并在错误中进行反思,从而提升自身的美术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用心地思考,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从而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增强美术学习获得感,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美术鉴赏力,提升他们的美术学习自信心。
3 “学评式”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运用策略
3.1 从绘画教学着力,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绘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常常发现学生的画板上,常常出现小黑点的状况。假如学生重画,则时间不允许;假如就此交作业,达不到具体的教学要求。针对这种教学状况,教师应运用创新的思维,解决上述问题,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思考力,提升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上周的绘画过程中,又出现了如上的状况。教师思考如何让黑点与学生的作品融为一体,并找出对应性解决问题的答案。具体操作如下:在再次发现学生如上的错误后,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思考在绘画的场景中,有哪些动物、植物或是景物中,含有小黑点?一定要仔细观察绘画的场景!”在学生绘画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小冉积极地举手说:“我发现草丛中有一只黑色的蚂蚁,因而我将画板上的黑点,画成一只蚂蚁,并延长小草的长度,让蚂蚁正好趴在小草上。”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思维,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展开绘画角度的思考,并进行实际的绘画创作,从而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思考力。
3.2 从手工教学切入,开展全面评价,构建活跃性美术课堂
在手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具有开放性的手工研究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的兴趣度。与此同时,教师创设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相互指正中,获得相对完美的解决方案,进而构建具有活跃性的美术课堂。
例如,在上周,教师开展利用废瓶子,制作生活用具的活动,延伸学生的美术学习视角,激发他们思维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并通过评价的方式,让学生的手工作品更加完美,让手工课堂更为活跃。教师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着手。第一点,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到公园捡拾丢弃的矿泉水瓶。第二点,开展教学。在回答课堂后,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并思考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与瓶子的形状类似?应如何让瓶子的形状向生活所用物品靠拢?”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坡度,教师让学生观看其他学生的作品。第三点,展示作品,进行评价。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冉的作品。她走上讲台说:“我可以将矿泉水瓶,从中部剪断,让瓶子的高度为3厘米左右,将香皂放到瓶子中。”小陈说:“这个方案特别好,可是在肥皂盒上有很多眼,用来分离水,但是这个手工品不具备这项功能。”小宇说:“我们可以在瓶子的底部打上眼,并放到另一个瓶子上面,接肥皂上漏下的水。”通过开展手工课程,教师不仅让学生展示作品,更鼓励其他学生进行积极地评价,从而在构建活跃性课堂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手工学习热情,完善他们的手工学习思维,真正发挥手工教学的积极意义。
3.3 从欣赏教学突破,创设目标课堂,培养学生个性赏析力
在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过于注重欣赏教学的方法性,而是应给与学生更为宽广的探究空间,让学生自主欣赏,并发现美术独有的美感,增强学生美术的个性化赏析能力。
例如,在讲授《层林尽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这幅作品,并对其中的独到之处进行介绍。在此之后,教师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角度,思考这幅画具有魅力之处,从而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美的独特感知力,提升学生美术鉴赏力。在此次授课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冉的介绍。小灿说:“在才开始观赏这幅画时,我以为画中的瀑布以及河流是用燃料染上去的,后来才发现,这是作者运用了‘挤白的绘画手法,运用明暗对比的色调,让整个画面更具有鲜活性和灵性,还营造出静穆的氛围!”通过给与学生更为广阔的探究空间,教师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属于自己欣赏美的快乐,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品读能力。
总而言之,在进行“学评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对“学评式”理念的认知,并将这种教学理念与自身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充分地结合,从而创造出具有自主性、引导性以及方向性的小学美术学习课堂,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感知美,品味美和创造美,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岸头实验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