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颌骨骨折微型钢板内固定前颌间牵引钉临床应用

2020-08-14天津市静海区医院口腔科天津3016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4期
关键词:牙弓颌骨夹板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口腔科 (天津 3016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前使用颌间牵引钉对比牙弓夹板进行颌间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88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牙弓夹板治疗,内固定前进行颌间牵引治疗,对照组使用牙弓夹板,观察组使用颌间牵引钉治疗,术后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81.82%,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I、DI、G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微型钢板内固定前牵引治疗中应用颌间牵引钉,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牙周状况。

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可分为上颌骨骨折以及下颌骨骨折,多为外伤所致。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复位固定治疗,同时在手术时辅以颌间牵引,以往临床上主要采取牙弓夹板,但该技术对牙列完整性以及余牙稳固性要求较高,且不利于保持口腔卫生,可能影响进食[1-3]。研究发现[4],使用颌间牵引钉能够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本文将对患者采取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在固定前,分别采取两种颌间牵引方法,对比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本院治疗的88例颌骨骨折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骨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2)意识清晰;(3)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血液疾病患者;(2)肝肾功能不全患者;(3)严重颅脑疾病患者;(4)精神障碍患者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男性31例,女性13例,年龄21~67岁,平均(40.34±4.45)岁。对照组44例,男性32例,女性12例,年龄22~69岁,平均(41.36±4.76)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牙弓夹板治疗,内固定前进行颌间牵引治疗,对照组使用牙弓夹板[5],进行全身麻醉后,按照牙列弧度弯曲牙弓夹板,使用扎丝固定,调整夹板,使其覆盖各牙颈部,末端嵌入牙间隙[6,7]。使用钢丝结扎牙齿,将其末端置于牙间隙。检查咬合关系,选择合适的钛板,沿骨折线垂直方向置入钛板,确保骨折面与钛板紧密贴合,固定后逐层缝合创口。观察组使用颌间牵引钉[8],在影像学仪器辅助下,确定颌间牵引钉位置,注意避免损伤颌窦等神经管。置入10颗牵引钉,使用橡皮圈固定。确定颌骨骨折位置,在口腔内外作适当切口,逐层剥离相关组织,直到显露骨折处。使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法与对照组一致。术后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使用洗必泰漱口液,采取半流质饮食。

1.3 评价标准

术后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张口及咬合正常,无牙周炎,颜面部无畸形、感染,解剖结构恢复;有效:张口及咬合明显改善,轻微牙周炎,颜面部无畸形、感染,解剖结构基本恢复;无效:张口及咬合未恢复,牙周炎症明显,颜面部出现畸形、感染,解剖结构仍未恢复;总有效率为前两者合计。对比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和软垢指数(DI)。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使用%、±s表示,使用χ2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81.82%,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牙周情况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I、DI、G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牙周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牙周情况对比(±s,分)

与对照组对比,a P<0.05

组别 阶段 PI DI GI对照组 治疗前 0.34±0.15 0.44±0.16 0.55±0.19治疗后 2.16±0.65 2.60±0.61 2.46±0.54观察组 治疗前 0.36±0.12 0.42±0.17 0.57±0.23治疗后 1.07±0.23a 1.39±0.44a 1.28±0.46a

3.讨论

手术是治疗颌骨骨折的主要手段,研究发现,单纯进行内固定治疗术后稳定性较差,因此一般需要颌间牵引术治疗,有利于恢复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以往临床上主要使用牙弓夹板进行颌间牵引,复位骨折部位,但缺陷较多,且患者口腔异物感较强,不利于保持口腔卫生,可能滋生牙菌斑[9]。同时,牙弓夹板操作时较为复杂,容易造成牙周损伤,且稳定性较差,可能影响骨折的愈合,不利于咬合关系的恢复。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颌间牵引方法[10,11]。

近年来,随着治疗材料的改进,颌间牵引钉逐渐被应用于颌间牵引,不仅无明显不适感,且操作简单方便,植入及拆除时间较短,稳定性良好,对牙齿要求较低,因此更适合推广。以往有报道显示[12],应用颌间牵引钉治疗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且牙周状况更好,充分显示了其应用价值。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81.82%,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I、DI、G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了颌间牵引钉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优势。应注意的是,在植入颌间牵引钉时,应确保位置准确,避免损伤牙根,影响牵引效果。

综上所述,在微型钢板内固定前牵引治疗中应用颌间牵引钉,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牙周状况。

猜你喜欢

牙弓颌骨夹板
牙周病患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微种植支抗对正畸拔牙患者上颌牙弓宽度影响的研究
整平Spee曲线影响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牙弓与基骨形态的相关研究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牙齿拔除治疗牙列拥挤前突对牙弓宽度的矫正效果探究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