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7例临床观察

2020-08-14刘声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3期
关键词:麻木活血证候

刘声新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谢坊镇卫生院,江西 瑞金 34250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属于临床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早期具有可逆性,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控制病情进展具有关键性作用[1]。目前,药物疗法是临床治疗DPN主要手段,其中甲钴胺片是常用药物,虽可一定程度减轻临床症状,但单独应用存在较大局限性,疗效欠佳。中医理论认为,DPN属于“痹症”“麻木”等范畴,多以活血通痹、补气通络之法治疗,而益气活血通痹汤药理作用与之契合。因此,本研究选取DPN患者分组对比,旨在明确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DPN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女19例,男28例,年龄48~71岁,平均年龄(58.44±4.65)岁,糖尿病病程3~12年,平均(6.11±1.04)年;观察组女20例,男27例,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59.12±5.00)岁,糖尿病病程4~12年,平均(6.47±1.2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证实为DPN,且符合《糖尿病前期中医诊疗标准》[2]中气虚血瘀型DPN,伴有以下肢为主的四肢麻木、刺痛、疼痛严重,夜间疼痛加剧,存在明显的头晕耳鸣、腰腿酸软、感觉减退,肌肉无萎缩;患者均知情,签订知情承诺书。排除标准:因其他原因而致周围神经病变者;存在本研究相关药物禁忌或过敏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参与本研究前1个月内发生糖尿病酸中毒、酮症等急性代谢紊乱者;伴有颈椎腰病变者;存在严重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者;伴有其他严重并发症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等干预措施,并根据患者实际血糖水平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等治疗措施,尽量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水平。

1.3.1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甲钴胺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07,规格:0.5 mg/片]治疗,0.5 mg/次,3次/d。

1.3.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药用:川芎15 g,僵蚕6 g,何首乌15 g,当归9 g,赤芍12 g,红花9 g,鸡血藤15 g,黄芪30 g,蜈蚣2条,地龙10 g,桃仁12 g,水煎取汁,400 mL/剂,200 mL/次,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1.4 疗效判定[3]以中医证候积分作为判定依据,基本治愈:中医证候总积分减少≥90%;显效:中医证候总积分减少70%~89%;有效:中医证候总积分减少30%~69%;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为有效率、显效率及基本治愈率之和。

1.5 观察指标 ①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中医证候积分,包括感觉减退、肢软无力、肢体麻木、下肢发凉、下肢疼痛等内容,均按照0~3分统计,分值越高,则提示症状越严重;②临床疗效。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感觉减退、肢软无力、肢体麻木、下肢发凉、下肢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感觉减退、肢软无力、肢体麻木、下肢发凉、下肢疼痛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改善优天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低于观察组91.49%(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DPN属于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相关资料数据统计显示,在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发生率高达15%~50%左右,病情逐渐恶化,增加了治疗难度[4]。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DPN发病机制,普遍认为与神经因子减少、血管障碍、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相关。甲钴胺片具有抑制神经递质减少、延迟神经突触传递、提高神经纤维兴奋性等作用,可延缓神经退变[5]。但由于DPN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导致单独应用疗效欠佳。

近年来,临床逐渐重视中医疗法。中医理论认为,DPN基本病机在于气虚血瘀,当以活血通痹、补气通络之法作为基本治疗原则。本研究针对DPN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发现,治疗8周后,两组感觉减退、肢软无力、肢体麻木、下肢发凉、下肢疼痛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西医均具有改善临床症状作用,且两者联合作用更为显著。益气活血通痹汤方中黄芪具有生津止渴、补气升阳作用;蜈蚣、僵蚕具有活血祛风、镇痛通经作用;红花、丹参、当归、桃仁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效;川芎、鸡血藤具有舒筋通络、补血行血之效;何首乌、赤芍具有活血养血之效,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痹、补气通络之效[6]。同时,药理研究证实,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作用;黄芪不仅可改善脂质代谢,减轻血液淤滞状态,还可改善周围神经末梢缺氧缺血状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赤芍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7-9]。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分析原因,主要在于中西医结合具有从不同作用机制、不同途径改善病情、减轻临床症状的协同增效作用,从而明显加快感觉减退、肢软无力、肢体麻木、下肢发凉、下肢疼痛等症状改善。

综上,DPN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麻木活血证候
麻木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基于“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的慢性肾脏病3期病人的转归分析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浮生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