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信息技术复习课中的应用
2020-08-13陆钟兴谢金贤
陆钟兴 谢金贤
10.3969/j.issn.1671-489X.2020.21.114
摘 要 分析微视频与常规教学在信息技术学科复习课中有机结合的三种模式,梳理每种模式的教学实施策略、表现优势与课型对应关系,并概要说明每种模式的微视频内容要求。
关键词 微视频;信息技术;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1-0114-03
1 前言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的常见课型,按照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可以分为理论性知识复习课、操作性知识复习课和综合性复习课。其中,理论性知识复习课是指以理论性知识为主的复习课;操作性知识复习课是指以实践操作技能为主的复习课;综合性复习课是指针对某些章节或模块的综合性、专题性复习课,往往兼顾知识与技能的理论性和操作性[1]。
信息技术加入学业水平测试后,每年考前复习更受到学校、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重视,这时候的复习课与单元复习不同,它的特点是短周期、大容量、快节奏、高综合。传统教学通过教师的反复讲解和学生的不断操练来到达“熟练工”的学习状态,完成保障学生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的教学任务。在这样的教学生态中,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昏昏欲睡、遗忘率高,教学效率低下。微视频的出现对提高教学效率、改变课堂生态带来新的转机,出现创新的课堂组织形态。
微视频是指时间在八分钟以内,围绕特定教学目标制作的视频,特点是时间短、针对性强、操作灵活[2]。随着学校“增效减负”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学科不能布置课后任务,微视频只在课堂45分钟内使用,不宜采用课前或课后学習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模式。经过两年的实践,结合信息技术复习课的学科特点,笔者将微视频在信息技术复习课中的有效应用归纳为“微视频为前导,常规教学为后续”“常规教学为基础,微视频为提升”“微视频与常规教学一体化”三种模式,每种模式具有各自的优势,适应不同的信息技术复习课课型。
2 “微视频为前导,常规教学为后续”的复习课模式
“微视频为前导,常规教学为后续”的复习课模式是指教师先组织学生学习微视频,回忆已有知识储备,整理已有知识结构,发现自身遗忘与学习困难内容或区域,为后续常规学习做好心理、认知准备。在常规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教学内容,开展与学情匹配的教学的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该复习课模式主要应用于理论性知识复习课。
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包含三个步骤,课堂45分钟大体分成“10+25+10”三个板块。
前10分钟学生观看微视频,刺激大脑皮层,回忆、激活关联知识,发现自身记忆扭曲造成的遗忘、模糊、错误理解等“不良知识资产”。
在接下来的25分钟时间内围绕个体的不同问题展开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可以查阅复习资料(学案)、专题网站、书本、以往笔记等,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解惑。在此基础上,教师强调难点,帮助梳理知识体系,强化思想行为。
最后10分钟构建正确的记忆图式。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巴特莱特指出,图式是用于组织相联系概念的认知框架,它以先前的经验为基础,人们在完成记忆任务时会引入图式[3]。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巩固练习、画思维导图甚至自己做一个概要的微视频(2~3分钟)。
这种复习课模式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
1)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的差异导致其原有学习过程中遗留的“不良知识资产”千差万别,通过微视频前导学习的促发,形成个性化的问题需求。这些个性化问题的解决需要后续常规教学采用能够充分展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2)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建构。与解决问题相比,发现问题同样重要,对于步入青年期的高中学生甚至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他们在发现问题的时候需要综合已有知识储备,发展良好的判断力。皮亚杰的理论强调认知发展的积累性,它需要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明白该如何纠正以前的错误概念,构建正确的记忆图式,提高记忆品质,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3]。
这种模式微视频内容要求有一定的概念复杂度,但又不能让学生感到挫败甚至放弃,通过同化和顺应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发展已有记忆图式,并创立、构建新的记忆图式。
3 “常规教学为基础,微视频为提升”的复习课模式
“常规教学为基础,微视频为提升”的复习课模式是指教师先以常规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系统地复习知识,训练操作技能,交流解决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微视频,强化与提升教学重点、难点,解决个性问题。该复习课模式主要应用于操作性知识复习课。
这种模式的课堂实施策略是分两步走:教师首先通过语言艺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复习任务和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同时引起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运用探究活动、项目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通过学习任务单的指引,复习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系统化、结构化地帮助学生提取和再现技能知识记忆。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成员个体发现自身操作技能的不足与构成缺陷,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选择地利用微视频解决这些不足与缺陷。通过问题的反复回溯、训练,内化操作技能,良构技能操作“路线图”。
这种复习课模式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
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兼顾操作技能复习的系统性与个体差异性。在常规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主导者,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基本的、关键的技能;而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微视频,为个体差异化学习提供了可能。个体问题的离散性与信息技术复习课要求的基础技能的完整、统一性矛盾得到调和,很好地兼顾共性与个性问题的解决。
2)有利于操作技能的消化吸收与巩固。常规教学复习解决的是基础操作技能和共性问题,微视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强化重点和难点,获得相应的发展与提升,在个体问题的不断回溯、尝试中,消化、巩固操作技能。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积极引导和帮助,兼顾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能力的培养。
这种模式微视频内容要求操作过程细腻、清晰,富有交互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需要的操作环节,快速定位到具体的操作细节,每项操作技能的小结部分都要简单回顾操作过程。
4 “微视频与常规教学一体化”的复习课模式
“微视频与常规教学一体化”的复习课是指微视频与常规教学手段穿插、交替展开,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学生的学习活动多样、灵活、自主。该复习课模式主要应用于综合性复习课。
这种模式的课堂实施策略是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等角色,学生借助学习任务单的导引,明确学习目标,分别完成不同广度或深度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微视频会成为他(她)们学习的支架、讨论的焦点、探究的依据,伴随每一个学习进程。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对课堂有较高的驾驭能力,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状态,及时调整学习进程,微视频的运用收放有度。
这种复习课模式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多年的信息技术一线教学,笔者发现传统的信息技术综合复习课教学方式呆板,强调整齐划一的复习步骤,多了些教师的讲解与演示,缺乏学生的探究与合作学习。微视频的引入解放了教师,盘活了课堂,学生学习方式灵活多样,课堂生机盎然。
2)有利于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已有基础、学习速度、学习风格各不相同,综合性复习课知识容量大,操作技能复杂,微视频给了学生自我调节、自我适应的机会。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选择差异化的微视频学习资料,满足不同的需求,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种模式要求同一復习模块能够提供不同难度的微视频供学生选择,每种微视频的难度稍高于目标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挑战任务,获得成就感,同时能够高屋建瓴地构建本章或本模块知识与技能的结构体系,制作难度较高。
5 结语
微视频在信息技术复习课中有效应用的三种模式各具特点,对微视频内容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复习课,具体选择还需综合考量复习内容、学业水平测试的难易等级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态度等。表1是以《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为例的内容与复习课模式的选择对应关系。微视频在信息技术复习课中的应用,不可能颠覆现有的课堂形态,但能改变、创新课堂生态,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复习效率,成为学生的好伙伴、教师的好助手。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教学常规安排。学生居家学习,教师网络授课,微视频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又有了新的生命力,成为学习的重要资源,希望本文对当前线上利用微视频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世周.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信息技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9-12.
[3]斯滕伯格.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M].2版.姚梅林,张厚粲,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