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生共情,引导得法

2020-08-13詹璐璐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7期
关键词:宪法法治道德

詹璐璐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遵循学生道德、法治素养形成的规律,聚焦儿童生活与成长,一方面着眼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另一方面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文本为例,亲切解读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已然成为智慧教育的显著特征。事实也证明,在课堂上,有效地介入微课、翻转学习、互动课堂、平台终端应用等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多种法治教育资源,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课堂学习氛围、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方式。面对信息技术的春风扑面而来,我们也理应张开双臂去拥抱它。然而,在一轮又一轮的课堂实践中,我也在辩证地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式都适合于我们的课堂?是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都是切合学生实际生活体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情境?笔者以具体的教学情境具体阐述。

对话《宪法》文本,初识宪法体系 夺人眼球的开课导入如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我们的课堂早已屡见不鲜。老师们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面对着庄严而神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面对着离学生的生活认知似乎很远的《宪法是根本法》的教学,人手一本宪法文本,是最好的教育资源。起初,笔者也试着把课本中陈飞平同学的例子做成微课,试图以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生活的体验,然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笔者将目光重新定格在这本书上,红艳艳的封面触发了笔者的灵感——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既然是学习宪法,咱们为何不好好利用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呢?于是,笔者马上做出调整,以初次接触这本书、初次抚摸这红艳艳的封面为契机,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去参与发现,实现与宪法零距离的对话。课堂上“看着这鲜红的封面,抚摸一下,让你想起了什么”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查阅宪法文本,你发现了什么”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这个很有仪式感的教学活动,学生已初步建立起对宪法基本框架的认知。

课中探究实践,树立宪法至上意识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依据教学重难点“厘清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来设计课堂小活动,旨在促成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解决问题。课前,依托学生学习终端希沃“易课堂”推送学习任务。课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借助学习终端pad中的学习任务,学一学法律条文、找一找其中关键、理一理之间关系,然后按照任务提示,将宪法和给出的其他法律拖动到相应的方框里。分享交流环节,学生利用投屏功能来充分发表自己见解、陈述自己這样操作的理由,不断地复现“宪法是根本法”这一关键点。更有学生毫不避讳地坦诚自己在活动中的失误与顿悟,“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也在开放的氛围中突破。

课尾回归《宪法》文本,树立宪法学习意识 新课结束之际,充满仪式感地诵读《宪法》,掀起了课堂的又一次高潮。从宪法中来,再次回归到宪法文本,将学习宪法、尊崇宪法、践行宪法的意识以润物无声之功扎根学生心底。

为平等对话创造条件

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学习伙伴,既是对话激发者,又是全身心参与者。课堂中,始终从“在场因素”出发,为师生平等对话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表达。如第一课时中“共话宪法日,感受宪法日意义”这个环节,当学生交流到国家宪法日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时,教师引导学生由书本中陈飞平的例子唤起生活体验,引发交流源泉——“宪法日这一天,都开展了哪些宣传教育活动”;当学生交流到自己亲身经历的宪法日宣传教育活动时,教师点赞学生留心关注生活;当学生交流到宪法宣誓仪式时,教师又适时补充播放宪法宣誓视频,与他们一道感受庄严神圣场面……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调动各种感官去回忆生活、入情表达,盘点交流、对比发现、深度探讨宪法日活动主题,学生对宪法日的重要意义的认知也在有层级、有深度的问题探讨中逐渐明晰,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升华。

与生共情,引导得法

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国家宪法日这一天,更不能止于《宪法是根本法》这一课的教学。课堂上,给学生搭建展示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宪法知识,教师也以学习伙伴的身份适时介入,与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五四宪法”诞生历程的视频资源,拓展了学习资源,拉近了学生对历史的认知,避开了空洞的说教,一方面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宪法制定的来之不易,是人民的宪法;另一方面对毛泽东提出的“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这一重要论述也有了一个更为形象的感知。

教师应站在基于学生道德发展的立场——与学生共情,创设基于学生道德发展的问题情境——引导得法,和学生一道对现实生活进行感性省察,对道德行为进行理性探究,最终实现道德发展与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外国语小学)

猜你喜欢

宪法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道县:学校宪法宣传教育全覆盖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2018年3月26日 《光明日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宪法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部宪法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