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0-08-13石淑文
石淑文
增强学生体质、提升运动能力是小学体育教学一个重要的目标。当下有些学校小学体育教学,暴露出不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缺乏充分自主实践的训练等问题。为此,体育教师要充分地发挥教学智慧,运用情境创设、生活资源等优化教学,落实有机训练。笔者即以小学篮球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体育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情境的创设要贴合学生内在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要根据学生的情绪创设积极、形象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因此,在组织进行篮球训练时,教师要合理运用游戏的方式,紧扣所要教学的篮球项目,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
比如,在初次进行篮球教学时,很多学生就已经表现出浓郁的兴趣,但这种兴趣的本质并不是因为对篮球的喜爱而产生的,而只是因为接触了全新的事物。如果教师没有针对此设置相应的情境,这种热情只会如昙花一现。因此,教师就可以围绕着篮球设置“用篮球打老鼠”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手拉手围成圈,一组站立在圈内做老鼠,被圈外人用篮球打中即为出局。整个游戏的过程,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游戏实践中,表现出了高涨的兴趣和动力。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巧妙地设置了与篮球相关的游戲,通过用篮球“打”的动作,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篮球,并作出发力的动作,初步感受了篮球的球性;而在圈内的同学通过“躲避”篮球,对篮球击地之后的反弹力量和路线也有了更加鲜明的认知,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在初次接触篮球,就与篮球结下了不解之缘,让学生高涨的热情因为篮球本身而得到延续,甚至发展,这对于后续的篮球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强化实践效果
俗话说:理论出自实践。生活中拥有广阔而丰富的资源,任何一种知识、能力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归属。由于学生认知能力不高,对于篮球的了解相对有限,在教师的点拨和引领之下,他们虽然掌握了一些程度的篮球技巧,但究竟如何进行运用,还需要搭建丰富有效的实践操作平台。为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设置竞赛平台,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从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实践运用程度。
比如,教学篮球的运球技巧时,教师要先进行示范动作,抬头后上身前倾,以肘关节为轴心,用手拍打篮球的上方偏后侧,并注意调控用力的大小,使得篮球反弹的高度正好在身体的腰部和胸部之间;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性纠正;待学生对技术动作已经掌握,并较为熟练的情况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的实践操作,在接触的过程中自行体会,从而提升学生的内在操作意识。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对篮球的运球动作展开教学时,依循着示范引领、实践操作、及时纠偏、竞赛运用等板块,充分运用实践操作的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动力和参与意识,在迁移性实践运球的过程中形成了篮球运用技巧。
明确教学目标,促进身心健康
体育教学的本质在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习得健康锻炼的知识、技能,并相继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这也可以视为体育教学的核心与总目标,而对于篮球这一运动项目来说,其教学的根本性目标就在于激发学生对于篮球这一运动项目的兴趣,并在提升篮球运用的同时达到增强体质和运动机能的目标。只有真正明确了这一教学指向,篮球教学才能形成鲜明的教学走向,让学生的发展拥有根本性的归属。
例如,在教学篮球借传球的动作要领时,教师分别从篮球运动项目本身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将目标指定为:让学生感受接传球的技术要领和动作规范,充分感受篮球的基本特性;发展学生在运动中的协调和灵敏意识,让学生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因此,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紧扣这两点目标展开了教学:首先,通过自身示范和视频播放等方式,为学生再现规范的动作要领,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学习和训练,并通过多维评价,树立学生学习篮球的自信,享受成功带来的愉悦体验;其次,组织与传接球相关的活动,将传统的“打老鼠”游戏进行了改编升级,圈内的老鼠不再只是被动地挨打或者躲避,改编升级之后的游戏“老鼠们”拥有接篮球的权力,锻炼本节课的训练内容。如果接住了篮球,不仅自己不用出局,还可以使原本出局的同学复活。游戏中,学生们大胆地进行传接球的训练,让篮球训练笑声盈盈,同时又扎实地推进了训练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对目标的设定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动作技术的层面上,还关注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从而起到了一举两得教学效果。
结束语
小学体育中运动项目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固有的层面中,需要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情境创设、竞赛搭建和目标设定的角度推进,真正为学生综合性体育素养的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