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一层伪装下都有一层心酸

2020-08-13王松

南腔北调 2020年7期
关键词:李楠游戏

王松

前言

《来电狂响》是在2018年年尾上映的电影,只是这部电影评分不是很高,也没收获多少好评,豆瓣评分才5.8分,连及格线都没上,所以很快就被淹没在了一拨又一拨的电影浪潮中。可是偏偏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我看完后却有种扎心的感觉。

这部电影没有什么特效,没有什么悬念,就几个好朋友凑在一起吃吃喝喝,可是就在这个欢笑的过程中,却隐藏着一把一把的辛酸泪。是他们的言谈太真实了么?不,那些线索和故事明明都是经过加工了的,但为什么却能唤起极大的情感共鸣?

可能正应了那句话:生活不易,要伪装,越是受伤越是要伪装。观影后所产生的极大的情感共鸣,可能是观影者对剧中的人勇于放下了伪装的羡慕。

1. 手机里的隐私

说起来,手机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时间还并不长,但它却像是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家一样,似乎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给大家听。

它曾经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比如说“大哥大”。它只出现在20世纪的90年代,即便是那个年代的人,相信大多数人也只知道这个俗称,有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是摩托罗拉公司的产品。

那只不过是20多年前的东西而已,现在说起来却有点“往事如烟”的感觉。因为手机的“瘦身化”太快了,眨眼的功夫,就从砖头大小,变成了半个巴掌大小。

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从刚开始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到可以看电子书、听音乐,再到今天的微信、酷狗、高德地图等等,手机似乎有了无限种可能。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二三十年间的事。

现在老年人用手机听书,中年人用手机看抗日神剧,年轻人用手机刷小视频,连孩子都知道用手机玩小游戏。

手机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铺天盖地地席卷了大街小巷、老老少少。它霸占了我们所有的闲暇时间,而且还是我们心甘情愿把空闲时间让手机霸占去。它曾经是一种扭曲的财富象征,比如风靡一时的苹果手机。它掌握着持有者的大部分隐私,甚至比持有者的朋友、父母更了解持有者。

在不知不觉中,手机的本质好像是变了,本来它是一种方便联系的产物,现在却变成了社交、购物、娱乐的工具等等,变成了几乎囊括了生活方方面面的东西。明明那么小的身躯,却像是个臃肿的怪物。

而这个“怪物”的吸引力却是巨大的,很少有人能抗拒它。就像是《来电狂响》中的一个情节一样,文伯和戴戴乔迁新居,邀了几个好友到家里坐坐。

在家里烤个串聊个天,别提多美了,可是大家却都在低着头玩手机,除了烤肉的滋啦声,再没半个人吭声。

这样的情景现在随处可见,比如在地铁上,往车厢里一看,没几个人抬着头的。甚至还有人把这些喜欢看手机的人,称作“低头党”。

在地铁里玩手机到是还有情可原,对面坐着或站着的都是陌生人,身边也没个人聊天,就这么干瞪眼多尴尬?如果硬着头皮跟身边的人聊天,那肯定是全程尬聊,聊好了也是把牛吹得满天是而已。

最关键的是,既然是坐地铁,大部分都是上班族,都忙了一天了,再去堆着笑脸聊一路,那也太惨了。这是地铁跟火车最不同的一点,在火车上有人去旅行,有人去访亲,有人回家乡,有人去工作的城市,乘客们的心情是各种各样的,凑在一起也能有心情聊天。

不过现在的高铁上,也没多少人侃大山了,没有了“对坐式”的那种座位,连打扑克这种老少皆宜的活动都无法进行。

或许这就是变迁吧,不是现在的人冷漠了,而是现在的人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

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持什么态度还无所谓,但是像《来电狂响》中这样的好友聚会,再这么干就有点不像样了,所以在文伯的倡议下,大家才准备放下手机聊会儿闲天。

不过文伯的朋友吴小江第一个不响应号召,他找了个由头,从支着烤炉的阳台去了客厅,贼眉鼠眼地在看手机。不光看,他还一惊一乍,戴戴拍个黄瓜,都能把他吓一跳。

吴小江的妻子李楠,在厨房给戴戴帮忙,身为心理医生的戴戴,一看就知道吴小江有问题。经过戴戴那么一分析,李楠也觉得吴小江躲躲闪闪有问题。

李楠来了次“突袭”,她一冲过去吴小江立即把手机藏了起来。李楠便想用“智取”的方式,检查一下吴小江的手机,结果被吴小江用隐私权搪塞了过去。李楠不依不饶,就差跟吴小江吵起来,但还是未能看到吴小江的手机。

这时候烤串烤好,文伯、戴戴等人来打圆场,吴小江两口子的对立情绪才稍稍缓解。

现在的手机真的涉及到个人隐私么?是的,正如前文中所说,手机上有太多持有者的隐私。就像戴戴所说,手机上有通话记录、转账记录、无线连接记录、购物记录等等,通过这些信息,手机的持有者就像赤身裸体站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

文伯的朋友贾迪唯恐天下不乱,趁着这个话头,提出夫妻互相交换手机看,吴小江反应也快,立即就要拍屁股走人,却被李楠强留下了。一场关于手机的“大冒险”,似乎被摆到了桌面上。

关于夫妻是否可以互相交换看手机这个问题,的確是个世纪性难题,估计比中东问题都难解决。说可以交换看吧,这里面确实涉及隐私权,如果乱翻乱看别人的手机,的确挺不尊重他人的。说不可以交换看吧,又似乎涉及到广义上的知情权,而且不让对方看又好像自己心虚一样,两口子难免会心生嫌隙。

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两个人都不要有手机,这些麻烦和矛盾是没有了,可是两个人也与现代社会彻底断绝了联系。

这个时候大家才猛然间发现,所有人都已经陷在了一个由手机组成的世界当中,谁也别想全身而退。

2. 一场关于手机的大冒险

不知不觉中,由手机已经构建出来了许多产业,比如说外卖。这个产业基本上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外卖跟网购略有不同,外卖软件必须比网购更加便捷才能兴起,因为外卖软件不一定只是在家里或者工作单位使用,或许出门在外的时候,也想点个外卖吃。而出行的时候不一定每时每刻都带着电脑,即便带着笔记本电脑,也不一定每时每刻都有电,都有网络,都有放电脑的地方。

那么手机便成为了外卖软件的首选,它比电脑更易携带,更灵活,更方便。所以外卖的概念早就有了,但当智能手机普及开来之后,才开始初露锋芒,一直到现在,已经拓展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服务行业。

除了外卖这样的商业模式,还流行起了一些叫人有些费解的盈利模式,比如在《来电狂响》电影中,吴小江喜欢看的直播。在小视频流行起来之前,直播可以说是大红大紫了一段时间,据说一直到现在还是个热门的产业。

为什么会流行直播和小视频呢?可能是现在的人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缘故吧,可能是那些正儿八经的节目不够接地气,观众们想换换口味,也可能是大家越来越喜欢日常化、素人化的偶像。

总之,在潜移默化中,大家的娱乐心态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问题,一些商家利用这种心理变化,迅速做出反应,推出了更多的娱乐方式。

这些娱乐方式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现在似乎还未曾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们越发地离不开手机了。

就如影片中的吴小江,其实他不让妻子李楠看手机,只是他在看一个美女直播。而李楠的手机里,其实也隐藏了秘密,在吴小江夫妇刚到文伯家的时候,李楠跟一个陌生人用信息方式的交谈,就挺让人在意,似乎李楠有出轨的迹象。

不过就在李楠要看吴小江手机的时候,吴小江却死活不让看,让人产生了吴小江的问题比李楠的问题还大的错觉。贾迪在提出夫妻互相交换看手机的时候,估计李楠心里也是一颤,多少有点坐立不安的样子。

夫妻互相交换手机的游戏最终还是没能进行,不过他们却开始了一个更大胆的游戏。房子的女主人,心理医生戴戴突然提出,为了能让大家专心吃饭,她建议所有人都把手机放在桌子上,如果有什么微信、短信,大家一起看。

要是心里有点鬼,这种游戏,想想就刺激啊!

特别是问题明显的吴小江和李楠两口子,这是分分钟就要“血溅三尺”的场面!可是没想到,最先出问题的人,竟然是贾迪。游戏一开始,因为串儿吃没了,文伯和韩笑又去阳台烤串,贾迪的手机第一个收到了短信。

贾迪是一个不太成功的编剧,不过情商特别高,他的……据说是未婚妻白雪娇,目测要比他小十多岁,完全沦陷在了贾迪的甜言蜜语中。

之所以说贾迪第一个出问题,令人意想不到,是因为这哥们用的是一部老式的诺基亚手机。就那种机身很小,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好像还有可以玩贪吃蛇游戏的那款手机。

这玩意安装不了微信,何止是微信,压根就安装不了适用于智能手机的任何软件。就是这样一部手机,同时贾迪又是全力支持夫妻交换手机的游戏,以及极力促成把手机都放在桌子上,晒短信、微信的人。

可就是他的手机,在游戏一开始没多久,就连续收到了两条暧昧短信。第一条暧昧短信发来的时候,吴小江拿过去看了一眼,赶紧给发小打掩护,眼疾手快就把信息给删了。谁曾想接着来了第二条短信,正巧贾迪的未婚妻看了个满眼。

这还了得,贾迪也慌了,一副百口难辩的样子。接着发暧昧短信的人,竟然还嚣张地打来了电话!

这可是传说中的“翻车现场”,结果这时在外面烤串的文伯,身上还有一部手机,他一边烤串,一边逗贾迪呢。虽说是逗贾迪,但是这个游戏的刺激程度,却已经可见一斑,贾迪吓得脸色不好看,吴小江也坐不住了。

说起来,这吴小江的胆儿是真小,他的事儿也不大,就是看个美女主播,为了饱饱眼福花了些冤枉钱。就算是李楠知道了,估计也就是发顿脾气,最多劈头盖脸骂吴小江两句,锤他几下,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可是看把吴小江给虚的,那冷汗一层接一层,特别是文伯逗贾迪的时候,除了贾迪吓得不轻,吴小江也差点给吓崩溃了。于是他赶紧拉上贾迪和文伯,以看画册为由,向两位老朋友求助。

只是贾迪还是坚持要把这个游戏玩下去。其实这个游戏除了刺激,还有谁都有私心。贾迪是想借这个机会,名正言顺看看未婚妻白雪娇的手机,文伯虽然没说,但应该也是有私心的,这注定了吴小江的求助,以失败告终。

随着这个游戏玩下去,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酝酿开来,越来越多的线索也趁机浮出水面。首先是韩笑的妈妈打来电话,说是有人给他寄了皮鞭、手铐之类的东西。大家都以为是韩笑准备跟谁玩情趣游戏呢,不过看韩笑那表情又不大像。

接着是戴戴,手机暴露了她准备去做隆胸手术,但是她丈夫文伯却竟然不知道。吴小江、贾迪四人到达文伯家的时候,戴戴挽着文伯的胳膊在门口迎接,两人俨然是一副模范夫妻的样子。不过现在看来,远不是那么回事。

随着手机晒出来的时间越长,这个游戏不可逆转地向着不可控的深渊滑落,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将是谁给自己打来电话,或是发来信息。

几个人虽然还是开着玩笑,但不可避免地有些担忧。可是又骑虎难下,毕竟谁在这时候说不玩了,就等于证明自己有事儿。一场创意游戏,就这么变成了大冒险。

这种无力感或许就是手机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有了手机之后,你可以决定手机这一头,而却永远决定不了手机的另一头。而手机的另一头又是多变的,未知的,难以把控的,这才是最叫人无奈的地方。

3. 谁都有一层伪装

《来电狂响》之所以不太讨喜,第一应该跟这部电影类似于情景剧的操作有很大关系。场景就那么几个,客厅、餐厅、阳台、卫生间,为数不多的几个外景,也没什么抢眼的地方。

这个操作就跟话剧似的,但又跟话剧不一样,看话剧的时候,我们知道是在看话剧,所以面对单一的场景,不会觉得单调。而电影就不同了,电影中是应该有“广阔天地”的,这几个人一直窝在房子里,时间一长,又没有被剧情吸引,就会叫人觉得没意思,自然就不会再看下去了。

这个操作其实很大胆,因为电影开始的时候,情节并不怎么吸引人,进入主题慢,还喜欢说教,大部分人都不会有耐心继续看下去。

电影的第二个不讨喜之处,就是在情节处理上,过于艺术化,使得很多情节都有些失真。比如有鬧铃提醒,开始吃药的那一段。

六个中年人一个年轻人,竟然已经开始大把大把地吃药,这个怎么看怎么有点失真,而且有些跑题。之前韩笑和戴戴接到的视频通话和电话,好不容易让观众进入到那个情景当中,进入到那个关于手机大冒险的游戏当中,突然就拐到了健康问题上。

之所以说这个情节失真,是因为这种保健药或者说补药,少吃一天又死不了人。好不容易朋友聚会了,非得吃么?还是怕吃不上这一口了?再有就是都喝了酒了,还吃什么药?当然这些药可能跟酒没冲突,但是喝酒之后尽量不吃药这是常识啊,为什么就得吃药呢?就是讽刺一下为了健康胡乱吃药的现代人?

那在酒桌上以话题的形式引出来多好?到时候再把药片拿出来,不比专门设计个桥段顺畅么?关键是中年人大把大把地吃药这个问题,远没有影片中这么普遍,最多也就像韩笑一样,吃个维生素,或者像吴小江那样吃个补药。

当然现代人乱吃药的确是件挺可笑又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有人觉得现在压力这么大,生活节奏这么快,身体肯定有些扛不住,得补一补。可是又不愿意花太大的心思注意饮食,更不愿意努力使自己的作息变得有规律,那怎么办?吃药。

这么补是省劲了,可是效果如何却不好说。首先现在的药,几乎都是工业产品,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即便是中药能不吃也尽量别吃。工业生产的药则更要小心,它的危害不是说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而是它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未知。

就拿维生素C来说,人体跟从自然界中的维生素C,已经打了几百万年的交道,可以说是熟头熟脸。那关系就跟同事一样,聊着天就把维生素C给吸收了。可是工业生产的维生素就不一样,负责吸收维生素C的细胞也纳闷啊,看上去像是“小C”,怎么跟它打个招呼,对方却一脸“我们不是很熟”的样子?

即便是什么“天然提取”啊之类的工序,也跟人体提取的方式相差不小。再说了人体又不是没这个功能,这是不相信谁啊?怎么非得画蛇添足地提前就给提取了?

而工业合成的维生素,就更叫人担忧了,人体跟维生素打交道,是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信任”,互相之间知根知底。工业合成的维生素却顶着维生素的“马甲”,就这么忽忽悠悠混进了人体里,咱也不知道它除了有维生素的功能还能干啥,咱也不知道它想干啥。

这就等于人们自己在骗自己的免疫系统,然后还傻乐,以为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说着说着,本文也跑题了,不过好在这是议论文,一两句话的功夫,就又能回到主题。

而一部电影却不是这样的,当从一个主题切换到另一个主题的时候,肯定会产生一些生硬的部分。从手机问题,切换到健康问题,生硬了一下,从健康问题再切回去,难免又要生硬一下。

文伯和戴戴在厕所内外,避着吴小江等人单独谈话的那个桥段,可能就是在避免过分生硬。这两口子果然没有表面上那么和睦,虽说凭借两人谈话的桥段,等于“生拉硬拽”地回到了手机的主题,但是从这段谈话开始,七个人的伪装慢慢被一层层揭开。

特别是戴戴问希望维持表面平和的文伯:“你真的觉得大家过得都好么?”

这就像是一个信号一样,那之后,手机将每个人的伪装都一点一点地卸下。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让这七个人互相煎熬,各自煎熬。

七个人各自吃完了药,回到餐厅,继续游戏。一开始韩笑和吴小江的手机,先试了试火力。吴小江关注的那个做直播的美女,每天九点都会给他发点“福利图片”什么的,这让吴小江坐立难安,生怕被老婆、被大家发现。

与其说吴小江怕被老婆发现自己的秘密,不如说是怕被大家发现这个小秘密。他这个人有点好面子,如果被朋友发现这件丑事,他会觉得很丢脸。他之前向发小文伯、贾迪求助早点结束这个游戏,结果求助失败,吴小江便转向另一个发小韩笑求助,趁着他跟韩笑买啤酒的时候,他跟韩笑交了底。因为两人的手机一模一样,便跟她商量着把手机互换一下。

换好手机后,“福利图片”出现在了韩笑面前的手机上,吴小江是松了口气,韩笑却费了一番力气,才蒙混过关。接着一个叫马丁的发来信息,问韩笑现在在哪儿?当然,此时韩笑的手机在吴小江面前,两人又费了一番周折才把这事儿给应付过去了。

侦查完了火力,就该来点真格的了。接着李楠收到了一条广告短信,这条短信是“天堂养老院”发来的,听完短信后,吴小江当时就火了。

吴小江只有母亲,而且听那意思,是母亲把他拉扯大的,当年受了不少苦。通过这条广告短信,李楠似乎是有把吴小江的母亲送去养老院的打算,吴小江当场就开始发脾气,这两个人的伪装顿时被揭露开来。

吴小江觉得自己每天在外辛辛苦苦赚钱养家,一直待在家里的老婆,却连自己的母亲都不愿意照顾,这让他难过。李楠则埋怨吴小江回家后,冷着张脸就知道玩手机,而且在李楠看来婆婆就是婆婆,跟亲妈肯定有区别。

这倒也怨不得李楠,婆媳关系是中华上下五千年都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李楠虽然想送婆婆去养老院,但她能得到婆婆的认可,说明她这个儿媳妇做得还不错。

其实吴小江跟李楠最终的矛盾点,还是两个人的关系,跌到了婚后的冷淡期。这个时期,两个人已经不能再互相吸引了,对对方都不再感兴趣,那么天天在一个屋檐下,就只剩下了冷淡和无味。

所以吴小江才去看美女主播,李楠才去玩游戏,并跟游戏中认识的人敞开心扉,反而跟吴小江产生了隔阂。这样的现象,其实在现代家庭里是普遍存在的,手机就像是第三者一样,使得本来就冷淡的关系,变得更冷淡。

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的关系也在完成一种蜕变,完成这个蜕变,支撑两个人婚姻的点,将会从恋人的情感变成亲情。当然完不成这个蜕变,那肯定就是散伙。

比如说在父母面前如果不想说话,就想着玩一会儿手机,会觉得这是冷漠么?或许别人看起来是冷漠,但是当事人却不一定这么觉得,因为亲人之间本就是互相迁就,在亲人面前本来不需要伪装自己。

愿意去接受另一半的一切,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临的功课。李楠埋怨吴小江光玩手机不理会自己,而吴小江又何尝不想在回家之后放松一下,休息一下。在外打拼不容易,照顾家也不容易,既然都不容易,为什么就只想到自己的不容易,而没有想到他人的不容易?这是因為他们那层亲情的关系,还没有培养好。

猜你喜欢

李楠游戏
在研究的路上镌刻生命的印记
李楠飞虎传说
母爱含量超标:20万封口费力保养女身世
What Makes You Tired
Taking Robotics, AI, IoT to the World
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