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分析

2020-08-13林淑华

家长·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核心素养

林淑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发生了很多改变。教师要重视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将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和研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订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0-0028-02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本文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展开分析,希望可以给广大教师一些建议。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

在核心素养的渗透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也进入了全新的局面,但是课堂教学还存在相应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小学道德与法治和中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教学内容也是不同的。小学阶段是学生最重要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和法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学生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还是难以理解,因此,就造成了课堂教学的现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一名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一名领导者和引导者,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到丰富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总结和思考。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忽视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抑制了小学道德和法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课堂教学清境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和核心素养两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更好的教育。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例如,在学习《请帮我一下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扮演。教师可以让几名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锻炼,还掌握了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非常有效。

(二)利用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和法治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学生展开教育,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当中,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还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教师在开展第二课堂时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并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三)采用互动式的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采用丰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消极的作用。首先,教师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下,要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互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这样更利于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再次,互动的教学模式,让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积极活跃,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更有利于教学。教师在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时,要注重提问的方式,要合理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独立地学习和思考。教师还要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当下的网络新闻,让学生更了解网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还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根据网络安全展开讨论,开一个辩论会,让学生更加清晰网络的优势和缺陷,学会合理地利用网络,从而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和生活之间是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很多知识都是从生活中延伸而来,所以要让学生多留意生活,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

(四)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理念过于重视教材,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小学道德與法治的教育当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首先,班级中的学生的基础都是不同的,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难题。比如,在学习“诚实守信”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到诚实守信,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感受到谎言带来的危害,只有学生真正了解到其中的危害,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教师的引导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思考,还能通过知识的学习对自身的行为做出反思,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明确道德培养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的意义,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还要提升学生的法律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学会明辨是非,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梅.论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转变[J].成才之路,2018(14).

[2]王玲.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一年级《道德和法治》教材研读与教学思考[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17(9).

(责编 翁春梅)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小学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