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诊治

2020-08-13朱代明漆基梅詹勇鄢守江王露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诊治发病率

朱代明 漆基梅 詹勇 鄢守江 王露

【摘  要】目的:分析急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从我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调查检查所有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观察所有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性别、致病因子以及年龄等情况,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其中,中老年男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年轻男性,并且十二指肠溃疡是主要导致急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急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治疗效果十分理想。结论: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性中老年患者占最多术,其中急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黑便以及呕吐,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药物治疗有很高的治疗率。

【关键词】急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患者;诊治;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071-01

急診消化道出血是当前急诊科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急诊消化道出血有很高的致死率以及很快的发病因。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以及急性胃黏膜病变等[1]。现列举100例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有效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为20.36~76.32岁,平均年龄(44.3±10.18)岁。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为出现不同程度且伴随一项或者多项的:大便潜血阳性、呕吐、黑便以及消化道引流出现褐色液体等症状。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量(210ml~1130ml),其中平均出血量为 ( 666.36±128.79 )ml。

1.2方法

100例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后完成对应的入院评估,确诊病情的实际情况,完善患者的具体信息。监测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量、脉搏、血压等基本指标。通过内镜检查明确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严重程度以及出血位置。

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禁食,然后补充血容量的同时,进行胃肠减压。给药蛇毒血凝酶(先静注1U,后静滴1U),静脉滴注奥美拉唑( 80mg静脉滴注,后以8mg/h维持)。

1.3疗效评价

治疗相同时间之后评价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效果的不同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给药3d内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有效:给药5d内患者停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2. 结果

2.1 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

与性别相关,100例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男性57(57.00%)例,女性43(43.33%)例,说明男性患者的数量多于女性患者,比较结果为(X2=3.920,p=0.04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致病因子相关,100例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十二指肠溃疡有28(28.0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2(22.00%)例、消化道肿瘤19(19.00%)例、胃溃疡16(16.00%)例、急性胃黏膜病变9(9.00%)例、其他病因6(6.00%)例。说明十二指肠溃疡是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最主要的发病原因。

与年龄相关,100例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30岁以下的患者12(12.00%)例,30岁~60岁的患者有34(34.00%)例,60岁以上的患者有54(54.00%)例。说明老年患者的急诊消化道出血发病比率高于其他年龄阶段。

2.2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

对比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有效人数:42例(42.00%);治疗后显效人数:55例(55.00%);治疗后无效人数:3例(3.00%)。治疗后总治疗率:97例(97.00%)。其中,3例无效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采取手术治疗之后,也实现了疾病的有效治疗。

3. 讨论

急诊消化道出血是患者胃部以及十二指肠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病变症状,导致其部位出血。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尽早确诊,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案,尽可能换缓解其出血症状,提高急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率[2]。

根据此次回顾性分析,可以知道急诊消化道出血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的男性,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十二指肠溃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年龄的增长,导致其自身机体的部分功能下降,其中凝血机制已经部分功能比不上年轻时期,再加上患者自身常年服用抗炎症以及扩张血管的药物,导致其胃粘膜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加大了急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3]。

对100例患者采取的保守治疗,大多数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一些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后续进行手术治疗,也可以实现有效的治疗效果,说明急诊消化道出血有很好的治疗效率。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伴随禁食,蛇毒血凝酶与奥美拉唑静脉注射的保守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消化道出血症状。

综上所述,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性中老年患者占最多术,其中急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黑便以及呕吐,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对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药物治疗有很高的治疗率。

参考文献

[1] 刘忠凤.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9):43+45.

[2] 房军利.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社区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智慧健康,2019,5(28):80-81+86.

[3] 霍奇文,杜少英,杨慧,周艺,高伟娜,王彦.急诊消化道出血病人二级预防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9,33(15):2590-2595.

猜你喜欢

诊治发病率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年轻人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率升高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16例妊娠期合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治
126例非洲佛得角脐疝患者的临床分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信息一览
日本癌症发病率的最新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