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与发散

2020-08-13石鹏翔

学周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数学思想渗透小学数学

石鹏翔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数学思想渗透,加强学生实际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弄懂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相应数学原理,最终完成自我发展。为此,在教学时,教师也应加强渗透自觉性,把握渗透可行性,注重渗透反复性,提高整体课堂教学实效,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得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6-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70

所谓数学思想,它是人们对于各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支撑着整体数学活动,是实践进行的一大重要基础,在教学时,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方式的重要表达内容,它也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所在。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教师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相应素养,重视教学方法,将数学思想铭刻于学生头脑之中,鼓励学生发展,让学生了解各类公式、定理,发散学生思维。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体系,从目前的教学我们也很容易看出,教材内有各种漂亮的结论,公理,例题解法,但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看不到特殊案例的观察分析,实践结果,学生也很难在课堂内进行有效提高。为此,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数学教学的一大隐性知识体系[1]。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显性与隐性两方面知识教学,摆脱以往的单一课本讲解模式,利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案加深学生理解。若仅仅依靠传统教学安排,将概念、公式、例题引入,即使教师讲得再深刻,再动人,学生具体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太好,这样的教学方案也就背离了数学教育的目标。

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思想方法属于原认知范畴,它对于学生的具体认知活动起着监控调节作用。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讲,它也有着相对关键的作用,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弄懂解题办法,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属于自我的数学学习思路。为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知识框架,积极指导学生,让学生弄懂相应解题思想。

在教学时,教师可适当地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能力。数学知识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它却并不是唯一的确定因素,真正能够为学生后期的学习、生活奠基的还是数学思想方法。未来社会也越趋向于寻找更具数学意识,数学素质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特点,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案,这也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时的一大重点。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素质,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观念教学,增强学生相应数学思想了解,形成学生更为根本的数学思维素质。

通俗来讲,如果将学生的数学素质作为一个坐标系,那么学生的知识技能就是横坐标的影响因素,而数学方法则是纵轴上的具体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淡化数学教学方法,应从影响数学教学的两个维度出发,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结构,这也会影响学生后期素质提高。在教学时,教师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方法,改革课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时更具主体性,这是目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具体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一)化归思想

古往今来,各类数学思想方法层出不穷,而每一种数学思想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优势。但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有取舍地进行数學思想渗透,帮助学生提高,在高效课堂进行过程中让整体课堂进行得更具效率。为此,教师也要适当取舍,促使学生了解知识。所谓化归思想,它即是转化与归结的一类过程。化归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弄懂知识,使学生由已知到未知,通过这一转化思想,教师也能够完成学生能力提高,而化归思想的本质也是通过各已知问题转化来解决相应未知问题。从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来看,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都是由一个个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的过程,化归思想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最为经典,最为基本的一类思想[2]。

在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化归思想,帮助学生了解做题过程中的各类要点,由繁化简,由曲化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更多相应知识,这也有利于学生的整体能力提高。利用化归思想解题能让整体数学课堂更具效率,让困难问题变得简单化,让学生在学习课堂上增强自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化归思想渗透,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最终爱上数学学习。

只有帮助学生弄懂解题技巧背后的数学思想,学生的数学认识才能够真正得到提高。例如,在各分解法、配凑法、拆分法教学过程中,若教师仅仅将其作为提高计算速度的技巧来进行教学,那么,这对于学生的后期学习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有从化规思想开启讲解,教师才能够帮助学生。大多数学生也能够在这些知识了解过程中完成思维深化,通过这一实际问题解决,学生更能知晓化归思想在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性,它激发了学生的相应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数学认知。

(二)数形结合思想

数与形是教师教学的两个重要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数量关系,空间形式进行结合,合理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弄懂教材。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同时,它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

数形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相应乐趣,在进行分数、整数、数组教学时,教师都可以利用该种数学思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数形思想教学模式具有更为直观性的特点,它能加深学生记忆理解,在解题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应用能帮助学生理清题中各数量关系,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路,让学生在学习时更为主动、积极地寻找相应解题办法,从而在根本上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数形结合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转化能力,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为学生后期学习奠基。

(三)分类思想

所谓分类,它即是按照一定的规格标准将对象进行区分的一种方法。数学知识教学中的分类思想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构建,从整体数学教材进行分析来看,小学数学教材内部的分类思想运用更加普遍[3]。平常,在教学时,奇偶数,几何图形分类,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认知都与分类思想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分类思想能构建学生更为完全的知识框架,它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类重要保障。在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利用分类思想,加强学生理性感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思想转换。

(四)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是研究某一集合的特定对应关系,函数与方程思想即是从运动与变化角度分析,了解具体未知量数量关系的一类过程。它能够在已知与未知量之间寻求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让学生利用函数与方程列出表达式,最终成功解题,目前的函数与方程思想也多应用于集合、比例教学过程中,此外,对应思想、极限思想、集合思想也多出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这些思想做出足够重视,加强渗透,提升学生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渗透的方法探究

(一)提高渗透自觉性

从整体教材分析来看,大多数数学教材内部都有着较为明显的规律、法则、公理,这些规律、法则都写在教材内部,这些都是学生能够看得见的。但是,各类数学思想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内部,它们是无形的,不成系统的,分散于各教材章节过程中[4]。

教师的具体讲解模式会影响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师也应树立新型观念,了解数学思想渗透方法的重要性,把握数学思想与数学知识渗透的相关区别,加强教学成果,将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放入备课环节,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部的具体因素,鼓励学生进行提高,对每一章节,每一小节考虑在内,了解数学思想渗透相应模式,并主动探究数学思想该怎样渗透,渗透到哪一程度。在教学时,教师可采用有趣的知识框架教学模式,将各类数学思想进行有效展示,加强学生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知识,完成提高。

(二)把握渗透可行性

数学思想渗透教学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过程加以实施,为此,在教学时,教师也应掌握具体教学模式,形成统一概念,了解结论推理过程,方法思考过程,在教学时进行自然渗透,与课本知识完成有机结合,将自我意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理解相应数学知识。在数学思想渗透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教学的生搬硬套现象,结合具体实际,从学生生活出發,采用有效教学模式,加强课堂教学成果。

(三)注重渗透反复性

数学思想方法是启发学生思维认知的一大过程,为此,在教学时,教师也要注重数学思想渗透过程中的反思教学。毕竟,只有在此教学过程中不断反复,学生才能够弄懂知识内部的相关要点,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弄懂知识缘由,注重渗透长期性,让学生自主体会相应思想。同时,在对数学思想进行渗透时,教师也不能过于追求结果,应在深层次反复训练过程中加强渗透实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完成提高。

四、结语

数学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目前数学思想渗透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很重要,它能帮助学生了解知识,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搭建学习桥梁,让学生构建属于自我的知识框架。同时,该类数学思想教学也会为学生后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以一种深层次的理性感知存在于学生心理内部。在日常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课堂管理实效,加强数学思想渗透过程,切勿过于追求课堂效果,在深层次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渗透实效,让学生感知数学思想渗透的相应魅力,并自觉学习。

参考文献:

[1]奚志鹤.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8):221.

[2]刘楠.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思考[J].祖国,2017(6):235.

[3]杜荣兴.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当代教研论丛,2016(8):56.

[4]张为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神州(上旬刊),2017(35):162.

猜你喜欢

数学思想渗透小学数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