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分析

2020-08-13张莲红

学周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张莲红

摘 要:在国家快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的品格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育显得愈发重要,而道德和法治教育则是他们健康成人,综合发展的根本。离开科学规范的道德观念和基本的法治教育的约束则不利于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他们的心理年龄和心理认知来系统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构建体系,也只有初中生具备了道德法治观念,他们的自律性才会得到很好的培养,论文将系统探索这一焦点。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6-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56

素质教育的理念倡导多年,直到今天社会的综合发展再一次对人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考验,不论对于社会正向价值观的引导还是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言,个人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和法治观念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初中生作为青少年群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针对初中生的道德法治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目前该门课程的育人效果参差不齐,而且一些学校对该课程的落实不够重视,尤其是课程体系的构建较为薄弱。基于此,下文将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问题,进行课程的探索。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程体系发展

谈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些人还并不熟悉,从某种程度上讲,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被设计成了通识性课程,学生的学习仅仅是为了了解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首先,作为学生而言,必须系统接受道德文化与法律基础常识的学习。其次,就初中思政教师而言,其要逐渐改变以往的思政课的育人思维定式和课程的教学模式,而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研究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人本主义”学习理念之上。

另外最新版本的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从课程设置目的,课程育人的价值,课程教学内容的编排和要求,课堂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堂采用的评价策略和学习者可能需要输出的技能标准等方面,都做出了科学规范的引导。这样的变革是为了契合新时代的特色化发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做的改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全新的部编教材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育人目标,也提出了课程体系构建与创新课程的挑战。

二、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从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存在不少较为突出的问题。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未正式更名和落实以前,很多初中学校对待这门课程的教学无外乎两种导向:一方面让该门课程的教学成为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和道德教育的依托。另外一个方面,只是为了应付初中生课程教学及考试任务,应对相应的应试考查。但是这样的课程定位不会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仅仅起到常识性教育的目的,对于学生的道德内涵的启发和法律常识的个性化教育而言是不利的。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全新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从育人目标和育人要求上面对着较大的挑战,而且部编教材体系的构建规范了整个国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各个纬度,提升了全社会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但是这样的一个巨变对于很多教师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目前一些共性的困境是:

第一,课程教学的总体难度增加,不但要结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设计课堂,更要针对法律知识的教学设计对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对于一些乡村初中和课程转型发展中的学校而言,比较不容易把握,往往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

第二,课程教学的对象的价值观逐步多元化。在大数据时代,这个年代的初中生在各类信息的获取上甚至要比思政教师自身还要快,而且这个新生代的群体的价值观比较复杂,尤其是个性化比较突出。这对教师的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按照课程体系来培育他们的道德法治观念面临不小的挑战,而且教学的理论的引入和实践探索的难度大,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第三,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策略已经今非昔比。当下多媒体技术的高度发达让全新的课堂模式不断涌现,交互式课堂、翻转课堂等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课堂设计以及对应的知识应用变得更加宽泛,而且设计的难度大大提升,这对于全新的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而言,是信息技术探索的一个困境,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困境,需要教师下大功夫来克服。

三、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定位与策略

上文论述了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一个全新的变化,下文将基于这一变化对当下乃至今后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课程定位与对应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关注学生道德与法律规范意识的形成,开展案例探究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部编教材所设计的内容非常契合现代的青少年,基本上覆盖了“青少年与校园生活、青少年的阳光心理教育、青少年与法律基础、青少年的人生理想与道德引领”等。这些内容从初中生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心理认知上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的道德思想,从教学内容和相关案例来关注学生道德与法律意识。因此,要很好地把课程育人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论文认为需要更好地借助案例教学来进行课堂教学。以“青少年的网络教育中的网络安全与相关法律”为例,可以这样来设置课堂:

案例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进入一个全新的案例。播放一个画面,案例中的白衣少年出现在大屏幕上,一个曾经在校园中成绩优异、助人为乐的三好少年。第二个画面则是他放弃了学业,沉沦网吧,最后加入社会青年,而且走上了吸毒和偷盗的道路。整个故事情节呈现以后,學生的视觉被震撼了,然后随着情景案例的推进,学生的情感认知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关闭画面之后,呈现出一个“少年与网络的爱与恨”的网络文章,字数在400字左右,然后选择一个学生进行朗读。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谈一个新发现。然后教师根据这些新发现来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并进行总结。最后为学生设计一个开放性的作业:假设自己是一名记者,去采访一名网络成瘾的学生,把他的故事记下来分享到校园的广播展,让大家知道“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世界也很无奈”。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活泼大方,案例新颖又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自主意识具有很好的价值作用。

(二)关注学生幸福情感与积极情绪的课程,开展多元互动教学

学生不是接收器,学生不是木偶,而是有情感有思想的生命体。在信息化时代的牵引下,现在初中生的道德情感观,尤其是情感发展方面更加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加以关注。因此对于当下的全新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而言,积极关注学生的幸福情感与积极情绪的引导和培养才是实现课程核心素养渗透的关键。因此论文认为,要落实这一个维度的课程育人目标,可以基于多元互动教学来实现。

由于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自身以枯燥的法规和法律条文为主,而且课堂的基调是说教为主的。因此学生一听到这样的课程就会觉得烦躁和枯燥,学习效果自然不佳。而面对新课程和新理念,全新的课程体系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因此论文认为要从初中生幸福和积极的情绪发展入手来培育“懂法守法,热爱生活,积极阳光”的三好少年,可以結合课堂的多元互动教学来实现。具体的做法是:

案例2: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针对要学习的内容即兴预习,例如公民权益保护法的相关内容,预习的内容可以围绕学生的人权、学生的学习权和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等进行。这些内容与要学习的内容息息相关,而且经过预习以后,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的时候,学生就可以与同学或教师之间进行对话和探究,提升了课堂导入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另外在课堂的新授课知识呈现中,学生可以结合教师呈现的案例与自己预习过的案例来即兴问答和小组探索。最后通过对学、互学和群学等途径把本节课的内容“公民权益保护法”学习与探究得入木三分,课堂的育人效果自然更好。

(三)关注学生责任担当与价值观的引领,开展社会实践性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另外一个核心的育人价值就是“关注学生良好的责任担当与价值观的引领”。依照教育部最新的思政类课程的育人要求,要在相关课程中落实真正意义上的立德树人。立德就是要树典范,将优秀的中华民族的道德及文化传播下去,树人就是要让学习者除学到渊博的知识以外,还要懂得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情世故和道德规范意识。因此,论文建议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最基础的理论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价值引领。具体的做法是:

案例3: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法不可犯”这一课时,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相应的音频和视频资料以外,还需要创设一定的机会,让相关法律部门结合国家在“懂法、护法、守法”等方面宣传的需要,与学校的教师达成一致,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法制教育文化展览,或是去图书馆查找关于法治建设的历史的文献资料和图画等,还可以邀请法律行政部门的专家进入校园开展“法律与社会”的和谐互动的模拟法庭和法律案例知识问答等活动,丰富学生学习视野,提升该门课程的育人价值。

四、结语

法律是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有力武器,而道德则是让社会和谐发展,让正向价值观充分发展的助推器,因此论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程特点和部编教材的内涵要求为根本,探究了核心素养下该门课程教学发展的困境,最后结合三大案例完成了论文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贾旭.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9(8).

[2]普绍.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7).

[3]刘燕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析——以责任担当为例[J].考试周刊,2018(40).

[4]黄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19).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