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绘画“三远法”研究

2020-08-13杨兴宇朱子硕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郭熙

杨兴宇 朱子硕

摘要:“三远法”概括了中国山水画中最基本的几种观察方法,是中国特有的视觉传达方法,对中国绘画具有深远的影响。笔者以《早春图》为例简要分析中国古代绘画三远法的特征,探索其文化意蕴。

关键词:郭熙;《早春图》;三远法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034-02

一、《早春图》概况

(一)郭熙

郭熙,在许光凝为《林泉高致集》所作的序中记载:“翰林郭公,字淳夫,河阳温县人。生有异性,才爽过人,事亲孝,居家睦,处乡里立节尚气,重然诺,不妄交游,喜泉石,安吠亩,不学而小笔精绝,为朋旧求讨,遂寝有名。”如上所记载,可以对郭熙先生有一个大致的印象:翰林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人,世称郭河阳。郭熙生性直爽,很重孝道,家庭和睦,很重气节,重诺言,乡里和睦,交友谨慎,有道家出世之淡然,喜欢大自然的山水泉石,道法自然的洒脱,寄情山水而表现于画作之中,用艺术来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热爱。虽未家学渊源,亦有“精绝”的绘画水平,在十里八乡有了一定的名气。后来郭熙先生入世,却表明了有着一种寄傲林泉之志,但仍向往入仕为朝廷服务:虽然少从道家之学,但仍无法避开儒学思想的影响。

熙宁元年召入京,任职于御书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正议大夫,服务宫廷五十余年,八九十岁还在画画,在当时是极其高寿的人了。郭熙区别于其他宫廷画师,有很重的儒生文人情节,非常重视对其子孙的儒学教育,儒家治学及其身上的苟洁节义成就了郭熙,并使其成为了北宋著名的画家、绘画理论家。

郭熙早期的绘画在风格上工整纤细,绘画内容则多为山水寒林,后来师法李成,《写山水决》中:“登楼望空阔处,气韵看云彩,即是山头景物,李成、郭熙皆用此法。郭熙画石如云,古人云:天开图画者是也。”郭熙的绘画并不是全然模仿李成,他的绘画在李成的风格上又有发展,相较之下,画幅上郭熙更擅长大幅山水,笔法上也更为松健有力,用墨上也更大胆,收放自如,有米氏山水的影子。郭熙在构图上改变了过去北方山水的格局,擅画“巨障高壁。郭熙在理论上对山水画艺术也有独到见解。《林泉高致》-书,就是郭思(郭熙的儿予)整理编撰的,在中国画论史上有极高地位。郭熙一生有《早春图》《秋景烟岚》《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幽谷图》《秋山雪雾图》等很多传世作品,其中《早春图》是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二)《早春图》

《早春图》作画于宋熙宁五年,即公元1072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最早关于《早春图》的直接记载,是吴其贞的《书画记》,《书画记》成书于1635 1677年间,其记载到:“【郭河阳春雪图绢画,二大幅】气色尚佳,用笔文秀气韵生动,得其自然,为上品。识八小楷字,日,早春壬子年郭熙画。”

《早春图》作为中国山水画的巨迹之一。“早春王子年郭熙画”题在画轴左边,明显识别出做画出时间。郭熙快七十的时候创作了这幅作品,这时期的绘画作品已经非常成熟。这幅作品描绘了次年初春的景象,寒冷的冬天刚结束,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开始。绘画作品中的树木刚长出新芽,山谷中雾气环绕,春天已经悄然而至,大地即将复苏。画家巧妙地利用画面细节表现了时节变换,传达出了欣欣向荣之相。

《早春图》是郭熙的代表作之一,绢本浅设色,他的用墨极为讲究,笔墨深浅变幻莫测,极具神秘感。以全景式“三远法”构图,勾勒出雄伟的气势,情趣盎然。

二、“三远法”

(一)中国古代绘画的“三远法”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这是仰视的视角来观察事物,对事物的表现手法以“高远”来推进构图,而“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深远”是山水画中空间的纵深重叠经营的结果,它要表现的是山水重迭曲折的纵深感觉和表现从山上看山下直线的纵深感觉,“窥”字将目光曲回流转,使得山水画完成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转变,达到“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画美学要求。“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平远也不是平视,视线居高临下在许多平远山水画中,远山画了好几重,横向平行地一直推到天边,就是抬高视线的缘故表现自近山而望远山平衍遂远的感觉,这才是平远。“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顾名思义,生活中远视时由于距离、光线等观察到的颜色有明亮,有晦暗。

“三远法”概括了中国山水画中最基本的几种观察方法,即“近晦远明”“近清远糊”“近大远小”,也概括了“上下”“前后”“远近”的构图关系;三远法“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迭,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是山水画的创作法则;三远法既用于观察,也用于构图和创作,是一个完整的山水画艺术系统方法,不能割裂开来理解,需要整体地分析把握。

(二)《早春图》中“三远法”的运用

《早春图》充分的体现了三远法的特征,“高远、平远、深远”三法互用,从三个角度去观赏:首先,一眼望去是乱石河流,高耸的山立在中央,左边有幽幽山谷,此时视角是与山脚平行的同一水平面,采用的是高远的手法。再看,主峰旁边的山谷,平坦中略有弯曲并向远处延伸至朦胧空白,同样的,山峰脚下匍匐着乱石苍松,山泉叮咚落入河流,这体现了“平远”的特征。全景看上去山峰近处浓墨重彩、苍劲有力,远处着墨清淡,袅袅烟云仿若仙境,运用了远近主次、近大远小,近处用浓墨,远处用淡墨的“深远”手法。整幅图构成了“上远…中平…下深”三远兼具的巍峨山势,同时又兼备初春时严冬刚过、大地复苏、万物刚醒的微弱变化。山峰紧凑对山泉消融,岩石坚劲对枝条柔韧,近处笔力道劲对远处云雾缥缈,层次分明,增添了画面的空间感,表现出了万物皆有生命、生生不息的人生哲学。

《早春图》對于人物和动态的构思也非常精妙,画中九人,用三远法可以解构成三组人物关系图。首先,画面右下角有两个正准备下船回岸的渔民,左边的手中撑着长篙,抬头看向高处好似寻找回家的方向,可谓是“自山下而仰山巅”;右边的正在低头忙碌,可见这趟出海捕鱼收获颇丰,由此可见,寒冬已过,开春的气象已明,这个局部构图采用“高远”的手法,描写出宜居宜人的烟火气。左下角,一童子想要追逐欢脱的小狗,被母亲捉住拉着,而这位母亲还怀抱着一小儿,回头与身后挑担男子说话,这个局部是随意而温馨的家庭场景,此种人物带有动势的布置使人物充满生活气息,将人物与山水完美融合。画幅中的第三处水位于画面左边,在淡淡虚化了的远山与天空中间,顺着一谭泉水流下的动态可以看到一男子回头与栈道上的问路者以及被问的樵夫形成了三人对话交流的互动场景,通过这种互动—“自山前而窥山后”,得到“深远”的视觉效果。总览全图,春来解冻的清流,大地苏醒的行人,都透出生命的讯号。在画面的布景中,作家以精妙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幄瑞雪消融、林木舒发、烟霭浮腾、意态欣然的春山寒林图。

三、“三远法”的文化意蕴

(一)“三远法”在中国绘画构图中的文化渊源

“三远法”自郭熙明确提出后,北宋韩拙在郭熙的基础上提出“三远说”增加了“迷远”观。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道:“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范缥缈者,谓之‘幽远。[]在这之后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论李成的绘画时提出了“以大观小”,是对郭熙的“三远法”的拓展延伸中较有影响的绘画构图理论。元代四大家之首黄公望在在《写山水诀》中说:“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

郭熙与韩拙二人的理论基础上再次讨论了“三远法”,黄公望的“三远”更侧重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这些“三远法”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和在世界绘画史中独特的地位。

(二)“三远法”中的哲学

“三远法”中更多的学者认为是散点透视的方法,在作画之前,作家总会先观察实景,自左往右观察,自前往后观察,绝不会静止来观察,都是边看边思考,打破一个视觉维度的界限,将自然界的事物自然的组合在一个画框中。这种透视的方法与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息息相关。

农耕文明的生产对象是自然。自然包括了高山湖泊、大江大河、沧海桑田、鸟语花香等等自然万物的一切,在从自然中获取生产资料的选择:战胜自然、服从自然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三项中,中国先祖们选择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几千年古人的智慧结晶。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学派儒释道都对自然有很深的认知和感情。“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都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哲学思想。

“三远法”在山水画中运用极其广泛,将人物与景物完美融合到一幅画中,为人们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作出铺垫,给中国画构图带来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生命力。因此,“三远法”的透视法体现了中国人民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与世界对话时,带着谦卑的态度认识自然、向自然学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三)“三远法”与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

“三远法”是营造中国山水画意境的方法,而“意境”的本质是一个审美空间,在山水画里,审美空间表现为各种事物经过艺术化处理、加工、构图,在画纸上呈现出可见且生动形象的画面,它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而‘‘三远法”所营造的也是具有立体感的三维空间。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讲,“三远法”是营造中国山水画意境的方法。三远法体现了很强的空间意识,画面的物象是为了引出无尽的空间感,表明中国古代艺术崇尚空间建构,而“平远”的空间“冲融”、“缥缈”,会让人精神轻松而无压迫之感。“高远”、深远”和“平远”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表达落脚点在于‘‘远”,因为‘三远法”指向的是“远”。“平遠”的空间辽阔,“冲融”、“缥缈”而无压迫感以及具有渐行渐远渐淡而至“无”的意味,所以在中国山水画里具有崇尚“平远”的空间意识。

“三远法”对于中国山水画意境的刻画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代表着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走向成熟。“三远法”的应用,使人们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将目光所及之处在尺幅间尽情展现,为人们认识自然、表现自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充分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陈霞,试析中国山水画构图论的源起与发展——以郭熙“三远法,为中心[J].美术教育研究,2019 (15).

[2]原怡萱,郭熙《早春图》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8 (06).

[3]袁成富,郭熙“三远法”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4]徐卫.试论山水画中“三远法”的运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8.

[5]陈峥旭.郭熙《早春图》的画之“势”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7(12).

[6]巩朋.浅析郭熙的“三远法”[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7 (04).

[7]陈池瑜,道家思想对中国山水画论的影响[J].艺术百家,2008.

[8]张黔.中国古代画论中的环境美学观念[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3.

[9]洪惠镇,山水画三远法别解[J].美术研究,1998.

猜你喜欢

郭熙
宗炳与郭熙“卧游”思想的对比
平生最爱烟水闲,不知岁月磨江山
论“远”
郭熙《早春图》的画之“势”研究
画技高超,皇帝变迷弟
浅析郭熙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中西碰撞之达利作品与郭熙“三远法”
解析郭熙的山水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