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中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2020-08-13杨建兵

学周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现状分析心理健康教育

杨建兵

摘 要:在农村中学德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德育和心理健康的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创新,使农村中学的德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到位。这篇文章对农村中学生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中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6-01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9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很多学校都已经开展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就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社会发展大环境在不断地改变和进步,所以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中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虽然很多农村的学校也逐步意识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长期缺少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所以导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非常的艰难。因此,怎样抓好农村中学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很多教育专家的难题,也逐步引起了很多教育者的重视。

一个学生的德育与心理健康状况将影响一个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为了能够帮助农村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就需要教育者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學的过程中应当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本文就是对农村中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以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中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中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情况

目前,我国很多农村中学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都是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说教教学,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学生的品德和心理健康不仅与学校的生活环境有关还与自身的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帮助农村中学的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就是要从学校、家庭等方面进行分析。

1.家庭教育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背道而驰。家庭教育缺少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将对孩子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将对其的未来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父母的行为和言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这是因为一个人是从小在家庭中长大,所以一个人的成长必受家庭的熏陶。并且如果一个家庭具备良好的成长环境,从而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人格。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所以多数人从小就可以听说很多文化故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故事伴随我们成长,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也可以领悟出一个人的生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为了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我们应该注重家庭教育。但是,目前很多家庭的父母对家庭教育淡薄,这导致我们国家的家庭教育功能逐步衰退。

由国家教育不断改革的角度来讲,素质教育已经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并且新课改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是我们国家仍有很多学校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仍在走应试教育的轨道,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追求学校的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致使很多孩子毕业以后会出现素质低下和心理歪曲等问题。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素质教育机制和运行系统,从而致使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除此之外,很多家长也只是一味地将成绩作为评判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并且还拿自己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家长进行攀比。这一系列的现象不仅将严重阻碍我们国家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而且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

2.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逐渐增多,使得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缓慢。留守儿童的家里一般都缺少父母的家庭教育,所以这使得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没有成人来进行引领,使得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会使得留守儿童变得自私、狂妄。

从以上几点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真正影响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长和教师都普遍注重分数,从而使得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了第二位,从而导致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被淡化。经过一系列的社会调查研究发现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彻底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位,也没有考虑到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足以证明我们国家没有意识到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提高学校德育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将家庭和学校教育进行合作

1.为中学生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孩子未来接受所有教育中的基础,父母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师。因此,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不断提高父母的自身素养是为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的重要基础。首先,父母需要为孩子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的成长,从而有利于帮助家庭形成良好的家风。其次,家庭成员在相处的过程中需要互帮互助、相互尊重,以能够孩子健康成长。并且父母在对孩子宠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分寸,不要对孩子进行过分的溺爱,让孩子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学会担当和独立。因为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会导致孩子形成不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扭曲。最后,父母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需要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要做到刚柔相济,从而帮孩子塑造良好的人格。

2.保持家庭与学校的密切联系。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并不是从零基础开始的,而是在孩子原有的认知上去进行扩充和延展,所以为了能够使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更加顺利,就需要学校与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和日常生活行为。学校在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心理强化教育之前,只有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才能够对孩子开展针对性的教育。除此之外,为了能够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就需要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的方法,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不断改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家长不断地更新其教育观念,而且也能够有效地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阳光向上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是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的基础。因此学校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创设富有情感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教育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以能够想到高尚的品德。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学校,所以他们对道德和心理健康的认知主要的形成环境还是学校。因此,校风对中学生而言也是一个特定的成长环境,同时也是中学生受教育的重要组成因素。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和教师帮中学生塑造一个积极向上和热爱学习的校风和班风将直接关系到是否能为中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生在优良的校风和班风中成长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受其感染和熏陶,从而形成高尚的品德。因为在优良的校风和班风中,可以使孩子形成明确的是非观,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良好品德不断地进行扩充和丰富。

(二)提高学校的德育和心理教育建设

1.改变德育观念。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思想核心观念将被学校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新的教育观念,这就需要学校能够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不断地进行更新,以能够确切地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2.建立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建立完善的农村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首先就要确立了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并且还需要将学校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斷地进行更新与改变。这就要求学校在建立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能够遵循“客观性、主观性、引导性和变化性”的原则。这就要求学校在建立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能够坚定不移地向党靠近,并且不能够改变,还要求学校在建立得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能够跟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改变。

(三)加大对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

为了能够使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更加顺利,就需要不断地加大对农村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并且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外力的帮助,从而促使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

(四)建立标准的德育和心理健康评价体系

为了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有精准的衡量标准,就需要学校建立标准的德育和心理评价体系。比如:学校可以采用调查问卷自评法,让学生自己去给自己的德育和心理健康进行评分,然后通过德育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去衡量在思想品德和心理方面所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自己所出的问题去找教师询问,进而改正。

三、结语

中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塑造健康的心理,就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基于此,本文针对农村中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成因、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可更好促进农村地区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凌峰.农村中学共青团组织的德育功能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7.

[2]万强.我国农村中学德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廖学勇.新时期农村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6.

[4]焦传凤.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现状分析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