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2020-08-13王淑会

学周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培养

王淑会

摘 要: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全面提高其责任心、自信心,有助于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从当前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现状看,还存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异,难以适应新环境等问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根据现实情况,制订合理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措施,以此促进幼儿良好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6-01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88

自理能力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照顾自己、服务自己的能力,是个体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刚离开父母进入到群体生活中,在生活自理上存在很大困难,如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小班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能促进幼儿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的提升,能逐步提高幼儿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幼儿今后身心健康发展。

一、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自理能力主要是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幼儿自理能力包括自己穿衣、扣纽扣、穿鞋子等,还包括幼儿个人卫生清洁能力,如正确刷牙、洗手、上厕所等;此外还包含幼儿物品整理能力,如整理自己的玩具,折叠衣服等。小班阶段是培养其自理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时期,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强化幼儿自理能力培养。当前很多幼儿过于依赖自己的父母,其生长在包办式家庭环境中,造成了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无法及时适应新环境,难以很好地生活、学习,有很多幼儿不能独立吃饭,有的幼儿在穿鞋子时左右脚不分,还有的幼儿不会整理自己的玩具,加上有的时候为了让幼儿不耽误上幼儿园的时间,家长会直接帮幼儿穿衣、洗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幼儿的自理能力。所以,在实践中全面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很有意义。

二、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家长教育方式

很多时候,家长的溺爱容易造成幼儿自理能力差,小班是一个人成长中十分重要的时期,很多习惯、能力都是从小班时期形成的。如果在小班阶段,家长过于溺爱幼儿,就会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养成造成极大影响。处于小班阶段的幼儿已经具备了相应独立意识,会产生自己动手的想法,这时家长应该对其进行支持、鼓励,家长的生活观念会对幼儿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二)教师教育方式

在当前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还存在教师包办的情况,如幼儿在园内不肯吃饭,教师就会喂幼儿吃饭;教师在看到幼儿穿衣服困难时,会帮助幼儿穿好衣服,教师的这些行为虽然是出于对幼儿的疼爱,看似帮助了幼儿,实则让幼儿丧失了锻炼的机会。长期下去,幼儿就会在家庭中依赖家长,在幼儿园依靠教师,不愿意自己动手去做,造成了幼儿自理能力差。

三、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

(一)借助儿歌让幼儿愿意动手做

对于小班幼儿,他们的年龄相对比较小,实际能力比较弱,在家庭中任何事情都是由父母长辈包办,导致幼儿失去了做事情的机会,这也就造成了幼儿养成不愿动手的后果。很多幼儿在上完厕所后,会让教师帮忙提裤子,在午睡过后,更是大声喊“老师,帮我穿衣服”,有的幼儿本来可以独立做好,但是听到其他幼儿的喊声后,也不愿意做,坐等教师帮忙。但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喜欢动手做事情,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编写一些儿歌,让幼儿可以一边做事情,一边唱儿歌,如幼儿在上完厕所后,让幼儿可以唱“衣服卷起来,秋衣塞进裤子里,前塞塞,后塞塞,左塞塞,右塞塞,小裤子提上来,衣服放下来”。幼儿可以在边唱歌边操作中,提好裤子,坚持一周,所有的幼儿都可以学会提裤子。

又如,在穿衣服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认识到衣领、衣袖、衣服前后面,然后教幼儿穿衣服“小脑袋露出来,小手钻到袖筒中”,让幼儿一边做一边唱,这样幼儿就会很开心地完成穿衣服。经过这样的练习,很多幼儿都愿意自己动手做事,还会掌握相应的本领。

(二)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掌握生活技能

贪玩是小班幼儿的天性,在实际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设计各种丰富的游戏,让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掌握相应的生活技能。教师可以在区角活动中设计“喂小动物”的游戏,让幼儿给小动物喂食,幼儿可以在游戏中,促进自身肌肉发展,同时还能学会勺子的使用方法;又如在“芭比时装秀”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给玩具芭比娃娃换衣服,在此过程中,指引幼儿掌握穿衣服、扣扣子的方法。针对幼儿无法区分左右鞋的情况,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给鞋子找朋友”的游戲,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区分鞋子左右。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亲子活动中,设计亲子游戏“我为爸爸妈妈系围巾”的活动,让幼儿可以在与父母游戏中掌握系围巾的方法。总而言之,在小班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爱玩游戏的特点,设计各种趣味化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掌握各项生活技能,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在幼儿教育中,为了让幼儿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生活技能,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为幼儿创作条件,让幼儿进行反复练习。如在园中让幼儿自己摆放好带的物品,在喝牛奶时让幼儿自己插吸管,自己用纸巾擦鼻涕等,从而使幼儿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自理能力。

(三)通过鼓励提高幼儿自信心

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情感十分脆弱,加上幼儿的能力相对较差,面对挫折、困难容易退缩,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幼儿的鼓励、支持,要肯定幼儿的进步,以此激发幼儿的独立性愿望。如幼儿在自己扣上扣子后,位置错了,教师首先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肯定、鼓励,赞扬幼儿“你表现的真棒,能自己扣上扣子”,然后教师再引导幼儿“有一个小扣子进错门了,你可以重新扣一次吗”?让幼儿可以在保持良好情绪下再次进行操作,久而久之,幼儿的自理能力就会逐步提升。在实际中,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计一个“能干的小手”栏目,将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记录下来,如整理玩具、洗手、扣扣子、穿衣服、穿鞋等,幼儿的好胜心里都比较强,当他们看到其他幼儿“榜上有名”,而自己没有时,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做好某一项事情,这就会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逐步提高。

(四)家园共育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最初始的地方,也是最为关键的地方,幼儿的自理能力形成与家庭有直接关联,因此,教师还应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联系,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操作能力相对比较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要更加细致。教师可以与家长共同制订幼儿自理能力培养计划,明确应该培养幼儿哪方面的自理能力,家園双方需要如何做,什么时候培养等,让家长可以参与到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中,如果家长有什么意见,也可以提出来,进一步完善幼儿自理能力培养计划,促进幼儿自理能力提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开放日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提高家长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认知,教师可以每天告知家长幼儿在园中的行为,并嘱咐家长幼儿在家中的自理能力培养注意事项;家长也需要将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告诉教师,通过双方良好沟通,不断完善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方案,促进幼儿自理能力提升。

为了保证幼儿生活自理习惯可以很好地保持,教师还需要注意家园教育标准统一,如幼儿园关注如何让幼儿科学饮食,保证幼儿生长健康,在家庭中也需要这样做,不能幼儿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忽视饮食健康,要通过统一的家园教育标准,对幼儿生活行为进行监督,引导其逐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五)开展差异化教育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在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时,还应该根据幼儿年龄、性别的不同,开展差异化教育。首先,要尊重幼儿的性别差异,男孩和女孩在成长中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教师在培养其自理能力时,也应该尊重幼儿的性别差异,不能总觉得女孩做得好,男孩做得差,即便是男孩暂时做的不理想,教师也要给予其更多的锻炼机会,教师应该明确男孩与女孩的生理差异,给予其良好的锻炼平台,让男孩、女孩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差异,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生活自理能力也会逐步提高,所以教师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差异。坚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幼儿,如2岁左右的幼儿,教师要给予其更多的帮助、引导,帮助其掌握相应的要点,不要急于求成;对于年龄比较大的幼儿,如3岁多的幼儿,教师要鼓励其尽量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并尝试帮助年龄比较小的幼儿。

教师还需要做到因幼儿而教育,每一个幼儿都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气质类型,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类型幼儿,采取不同教育措施,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幼儿,不能给幼儿设定相应“标准”,即便是幼儿做得不好,也要接纳幼儿的状态,培养其尽量做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如有的幼儿分不清左右鞋,但是有的幼儿就可以做得很好,这都是比较正常的,因为幼儿认知本身存在差异,有的幼儿身体素质好、有的幼儿性格内向,教师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于发展比较慢、性格内向的幼儿,要多一点耐心,这样才可以保证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进行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可以改变幼儿过于依赖父母的习惯,还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幼儿今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必须全面分析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因素,并制订相应的解决对策,科学合理地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为幼儿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昕.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7(3).

[2]徐月娟.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9(1).

[3]葛春晖.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3).

猜你喜欢

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培养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孩子,我们慢慢来
优化小班幼儿生活护理的指导策略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