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幼儿园管理 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2020-08-13李丹陈战
李丹 陈战
摘 要: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因此幼儿园管理质量对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从目前的幼儿园管理情况来看,有些幼儿园由于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或者管理状态松散,因此导致幼儿园日常管理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影响幼儿学习和成长的主要障碍。本文在深入分析幼儿园管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加强幼儿园管理,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幼儿;健康发展;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6-01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85
与一般的教育不同,幼儿园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幼儿园的管理上。因为幼儿的年龄较小,因此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同时也要求幼儿园在管理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如果幼兒园不注重日常的管理问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体系之下,幼儿园更应该将管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断更新和完善管理措施,优化管理模式,结合幼儿的实际成长特点和学习需求,丰富管理内容,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为幼儿综合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一、加强幼儿园管理,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园管理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及管理制度。通过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管理措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规律,有秩序地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同时能够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和思维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技能,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之后的幼儿园学习活动之中。
在开展幼儿园常规教育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园要注重管理的方式方法。所以,幼儿园应该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使其最大限度地符合幼儿的实际成长需要,引导和帮助幼儿,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幼儿应该给予重点关注,并且及时找出有效的教育措施,强化对于幼儿管理模式的监督和检查,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除此之外,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的幼儿园管理的实践情况来看,对于幼儿园管理模式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幼儿园教育和管理模式,因此幼儿园管理模式缺少相应的规范,处于较为随意的状态,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显然是不利的。幼儿园常规教育管理模式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独立自主能力,培养幼儿养成一定的独立自主意识,促使幼儿实现更好的发展。
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因为行为习惯本身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部分,对于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幼儿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由于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因此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对幼儿园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幼儿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逐渐形成,因此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也应该是幼儿园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以往的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并不关注,也没有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可以说,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只有不断创新管理和教育形式,优化管理方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园教育优势,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
二、幼儿园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幼儿园管理策略之前,有必要对当前幼儿园教育和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幼儿的基本特点进行简要分析。这样在采取管理措施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幼儿园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便更好地为促进幼儿成长和发展服务。总体来看,当前幼儿的基本特点和管理过程中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忽视幼儿园管理,偏重教学措施
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内容,很多幼儿园都开展常规教育。但是从目前的幼儿园常规教育特点来看,很多幼儿园都会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上,而对于平时的幼儿园管理活动关注往往不够。也就是说,在幼儿园教育和管理实践中,管理方式一直采用的是传统形式,很少有教师会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之上,因此导致很多幼儿园在管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根本不符合幼儿成长和发展的现实要求,这对于幼儿园教育的开展和幼儿的身心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对幼儿的关注程度不够,管理措施缺乏针对性
幼儿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思想意志品质,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非常容易存在独我现象,这也是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之中比较常见的教育问题。如果幼儿园在采取管理措施的过程中不注重这些基本问题,所采取的管理措施也会不适合幼儿的实际需要。
除此之外,幼儿普遍存在活泼好动的特点,并且非常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自律性比较差。因此在优化幼儿园管理模式的时候,应该充分关注幼儿自律性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和管理目标。同时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因此在自理能力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些幼儿往往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除了要重视幼儿的学习之外,还应该对幼儿的生活情况给予充分重视,通过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管理模式,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但是从当前的幼儿园管理实际来看,很多幼儿园的管理方式并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所采取的管理措施也缺乏实效性。
三、加强幼儿园管理,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
幼儿园管理对于幼儿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幼儿园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模式松散,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不符合幼儿实际特点的情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亟待创新和优化幼儿园管理形式,丰富幼儿园管理内容,这也是未来幼儿园教育的发展需要,同时对于幼儿的综合发展也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幼儿园管理措施:
(一)以幼儿为根本,提升幼儿园管理的导向性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幼儿园管理质量,首先需要给予重点关注的就是幼儿的实际情况。幼儿园是教育管理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不断强化管理模式设计,优化管理操作模式,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幼儿园管理水平的提升,摒弃传统管理观念的不良影响。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幼儿的根本性地位,因为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方法,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服务,所以在幼儿园管理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幼儿的身心特点,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这样不仅会本末倒置,而且还会对幼儿的成长和学习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优化管理形式,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年龄比较小,因此游戏是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会普遍提高,所以在创新幼儿园管理模式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幼儿更好地接受和适应全新的管理手段,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创新管理形式,将全新的管理内容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之中,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幼儿在参加游戏活动的同时,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接受全新的管理模式,最终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创新管理形式,培养幼儿的自律性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缺乏自律性,这样教师在开展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时候,就会面临一定的问题。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儿园管理和教育质量,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学习特点,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注重强化自律意识的培养,让幼儿养成一定的规则意识,遵循基本管理规则,从而为幼儿园管理措施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自律意识的培养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教师可让幼儿意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幼儿园具体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引导幼儿积极遵守,從而逐渐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为幼儿园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另外,团队活动也是开展幼儿园管理活动的有效方式,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形式各异的团队活动,充分发挥幼儿在团队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融入日常的管理内容之中,提高幼儿园管理的实效性。
(四)充分发挥家长作用,采取家校合作的管理模式
除了幼儿园之外,家庭也是教育的主体之一。因此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管理作用,全方位提升幼儿园管理的整体效果。因为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长是最了解幼儿特点的,之所以以往的幼儿园管理实效性较为缺乏,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有效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忽视家长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的作用。甚至很多幼儿园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几乎都不会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显然大大降低了幼儿园管理的整体效果。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幼儿园应该积极联合家长,采用家校合作的管理模式,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结合幼儿的成长特点,积极优化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丰富管理内容,将幼儿作为管理活动的重心,以此为基础进行管理活动的优化和创新,同时充分发挥家长在日常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洪伟.开放教育教材的融合出版研究——以《幼儿园管理》教材为例[J].出版广角,2020(6).
[2]邓诚恩,罗运龙.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身体迷失”现象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61.
[3]张冲.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策略探讨[J].科技风,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