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2020-08-13陈景刘莎莎喻闽凤
陈景 刘莎莎 喻闽凤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对小儿支气管哮喘(IBA)患儿实施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方式的疗效。方法 1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8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艾灸治疗方式, 观察组患儿采用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方式。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部症状改善情况、生命质量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的喘息、胸闷憋气、咳嗽评分分别为(0.55±0.49)、(0.64±0.46)、(0.89±0.54)分, 均优于对照组的(1.47±0.87)、(1.51±0.71)、(1.58±0.97)分, 心理情绪、对疾病担心、活动受限评分分别为(9.05±3.41)、(6.47±3.23)、(9.01±3.84)分, 均优于对照组的(10.26±3.44)、(7.59±3.24)、(10.27±3.82)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8.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穴位贴敷冬病夏治的防治方式, 能改善患儿的肺部症状, 减少患儿的肺部损伤情况。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哮喘;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方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0.071
小儿支气管哮喘(infantile bronchial asthma, IBA)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 一般是由于有过敏原、非特异性刺激物质、气候、药物、遗传等因素所致, 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通常会有呼吸困难、气喘、胸闷等临床症状, 对患儿的肺部造成较大损伤, 影响患儿正常的呼吸状态, 且由于此病症在冬季有较高发病率, 在换季时节患儿也极易因气候因素发病[1]。因此可通过穴位贴敷冬病夏治的防治方式, 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救治, 在夏季利用炎热的气候环境, 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穴位贴敷治疗方式, 更有利于患儿将药物吸入体内, 以增强患儿的免疫力, 减少患儿在换季或冬季时节的发病率, 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的呼吸状态, 减少小儿支气管哮喘对患儿肺部的损伤[2]。本研究旨在分析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方式的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80例。观察组女36例, 男44例;年龄2~12岁, 平均年龄(6.02±2.74)岁;病程0.5~11年, 平均病程(5.24±2.43)年。对照组女35例, 男45例;年龄2~11岁, 平均年龄(5.97±2.68)岁;病程0.6~12年, 平均病程(5.41±2.54)年。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研究选择的所有患儿均在监护人员的陪同和签字同意下参与, 并纳入此次实验中, 同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根据《儿童哮喘防治常规》[3], 皆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②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 皆诊断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③年龄在2~12岁的患儿。排除标准:①年龄<2岁或>12岁患儿;②有严重过敏史患儿;③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患儿;④正处于哮喘发作时期患儿。
1. 3 方法 观察组患儿采用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方式, 方法具体如下。将元胡索、细辛、生白芥子、生甘遂、冰片按1∶0.5∶0.5∶0.5∶0.1的比例进行剂量调配, 选取适量剂量后将元胡索、细辛、生白芥子、生甘遂磨成粉末, 再加入冰片、生姜汁进行调和, 并用凡士林将以上调制的药品进行定型, 以便将其固定成饼状。贴敷用药制好后, 即可在夏天的头伏将药物贴敷至患儿的膈俞、心俞、肺俞穴, 贴敷时可用防过敏胶布进行固定, 每次可贴敷15 min~1 h, 具体贴敷时间需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和患儿对药物的耐受度进行调整, 若患儿贴敷处出现水泡或有药物过敏反应需立即停止治疗。此后以此方式, 于10 d后(二伏)和20 d后(三伏)采用相同的贴敷方式进行治疗, 直至出伏后10 d以此贴敷进行最后治疗, 夏天共需贴敷5次, 以5次为1个疗程, 需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艾灸治疗方式, 方法具体如下。用艾灸对患儿的穴位进行艾热刺激, 同样对患儿的膈俞、心俞、肺俞穴进行艾灸治疗, 艾灸需在患儿的每个穴位停留3~5 min, 2次/周, 停止治疗时间与观察组相同。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统计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部症状改善情况, 根據本院自制的肺部症状改善情况量表对患儿治疗前后的喘息、胸闷憋气、咳嗽等症状进行评定, 各项总分为5分, 分数越低说明患儿改善情况越好。②统计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生命质量评分, 根据《生命质量评分量表》[5]对患儿的心理情绪、对疾病担心、活动受限进行评估, 各项总分为15分, 分数越低说明患儿情况越好。③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患儿经治疗后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 且其正常生活状态未受到较大影响;有效:患儿经治疗后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有明显改善, 且其正常生活状态受到轻微影响;无效:患儿经治疗后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且其正常生活状态受到较大影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部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儿的喘息、胸闷憋气、咳嗽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的喘息、胸闷憋气、咳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儿的心理情绪、对疾病担心、活动受限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的心理情绪、对疾病担心、活动受限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显效44例, 显效率为55.00%, 有效34例, 有效率为42.50%, 无效2例, 无效率为2.50%, 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組患儿显效31例, 显效率为38.75%, 有效40例, 有效率为50.00%, 无效9例, 无效率为11.25%, 总有效率为88.7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83, P=0.029<0.05)。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较多, 过敏原、刺激物、气候、遗传等因素都易诱发小儿支气管哮喘, 尤其是当气温骤降时, 极易诱发小儿支气管哮喘, 同时由于冬季患儿易有感冒现象, 这也易引诱小儿支气管哮喘, 因此可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病症发病率较低的夏季, 通过穴位贴敷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 以帮助患儿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病症的发作情况, 有效控制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发展状况。
在穴位贴敷防治过程中, 主要是将元胡索、细辛、生白芥子、生甘遂等药物研磨成粉末, 再通过冰片、生姜汁、凡士林的调配, 将这些药品制成饼状, 以方便将药物贴敷在患儿穴位处。利用中医的气机治疗机理, 选用散寒逐饮、祛痰利气的药物帮助患儿改善哮喘症状, 其中细辛、生白芥子能帮助患儿豁痰利气、温肺化饮, 改善患儿的咳嗽症状;生甘遂、元胡索则能温经通脉、活血行气, 改善患儿的胸闷症状。冰片、生姜汁做辅助调用, 以帮助患儿缓解疼痛症状, 帮助患儿化痰止呕, 使患儿能更好地将痰液排出, 而凡士林除了能帮助药膏定型外, 还能减少患儿对药品的过敏反应, 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在王一茗等[6]的研究中对62例患儿实施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方式后, 接受穴位贴敷患儿的喘息、胸闷憋气、咳嗽等症状有明显改善, 且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即在夏天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穴位贴敷治疗方式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病症发作情况, 同本研究结果相符。在马喜凤等[7]的研究中, 患儿经夏天的穴位贴敷治疗后, 其生命质量评分也明显更高, 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的生命、生活情况明显更优, 且接受穴位贴敷治疗的患儿, 其治疗效果也更好, 同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 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穴位贴敷冬病夏治的防治方式, 能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 改善患儿的肺部症状, 帮助患儿缓解咳嗽、胸闷等病症, 使患儿能恢复较正常的呼吸状态, 避免患儿肺部受到更多损伤, 提升患儿的生命质量评分, 避免患儿因病症而出现心理方面的精神类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菲, 张君阳.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支气管哮喘肺通气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名医, 2019, 10(5):13-14.
[2] 李丽萍, 包烨华, 楚佳梅, 等. 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 30(2):376-378.
[3] 赵西斌, 马奕, 刘秋海, 等.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74例临床观察. 中医儿科杂志, 2018, 14(4):52-55.
[4] 陈平兰, 祝秀琴. 冬病夏治咳喘贴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11(5):1010-1011.
[5] 车雪原, 石锦梅. 穴位敷贴治疗缓解期小儿支气管哮喘102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 26(11):1139-1140.
[6] 王一茗, 张新昕, 张新月.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外治杂志, 2019, 28(3):18-20.
[7] 马喜凤, 张士卿, 吴丽萍. 冬病夏治咳喘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 13(4):81-82.
[收稿日期: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