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浅析
2020-08-13张娜
张娜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专业的需求,很多高职学校开拓新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就面临学校培养、企业培养的情况,以及下一步进入企业的培养衔接的情况。根据这一背景,本文就分析目前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企业对这一部分群体的要求,探索如何更好地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达到学校与企业培养教育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校企合作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 培养
一、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在学习机制方面理论学习培养教育不够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学习多局限在自学层面。但由于学生水平有限,学习的深度、力度不够。部分上党课的入党积极分子会集中培训一段时间,但也存在时间紧、内容多,真正消化吸收不够,为了完成党课考试而学习的情况。高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普遍不高。
2.在培养机制方面缺少完善的实践机制
目前,在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入党积极分子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等方面存在不足。绝大部分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与书面知识的教授,缺少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目前大部分入党积极分子仅局限于志愿服务活动。 没有很好的实践培养机制与载体。教育性上具有片面性。[1]
3.在考察培养方面缺少企业方面的考察机制
当前阶段,校企合作下的大学生积极分子培养主要依赖于学校,企业几乎不参与。这也是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的现实情况造成的。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存在片面性,许多高校在理想信念、學业成绩、工作能力等因素的培养考察较多,但是对企业价值理念等培养考察较少。企业参与的也少。
高职大学生进入大三后部分学生需要到企业进行实习,在这个阶段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存在一定的校企衔接问题。学生不在校,又不归属企业支部,所以学习、培养、考察、教育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校企合作企业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企业期望
1.加强党性意识,理论修养是党员党性修养的基础。作为校企合作下的积极分子更应该强化意识形态,加强党性意识,树立舆论意识。在进入企业后,严于律己,避免因为党性修养的不足,损坏党的纯洁性和企业形象。
2.培养精品细节意识。校企合作下的积极分子更应该为群众员工树立榜样形象,严格管理,注重质量。在企业生产方面,“允许无心之过,避免重复犯错”,坚持工作零缺陷,做好自己每一项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成绩。
3.强化奉献意识。现阶段,积极分子要做到讲奉献、有作为,要有勇气和决心,肯吃苦、挑重担。甘于奉献,才能担起为人民服务的重责,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做出成绩。
4.锤炼责任担当意识。锤炼积极分子的责任担当,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下,主动拒绝不良利益的诱惑,保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优良作风。
三、高校对校企合作下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路径
1.拓宽学习途径,加强理论学习
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理论学习计划。要求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笔记。定期开展学习考试、研讨、知识竞赛。借助一些知识强国、灯塔等平台,以练促学,以赛促学。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要参与其中,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指导。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提升理论修养,不断跟上形势,了解时事政治,思想不断进步。
2.与企业建立联合实践培养机制
(1)拓宽实践渠道。丰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志愿活动、经典诵读活动、亮身份活动等,要入党积极分子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入党积极分子在活动中成长,把理论用于实践,指导实践。
(2)企业每学期提供实践岗位。通过党建联创共建,企业为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必要的实践活动岗位,让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到企业的活动中去,如红歌赛、年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拓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实践渠道,提升学生综合能力。[2]
3.与企业建立联合培养考察机制
(1)根据入党积极分子不同阶段进行相应划分。在校期间,学校为主,企业为辅。企业也要进行参与。企业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每学期的学习任务、实践任务,提供必要的实践活动。根据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完成企业要求情况进行综合考察。
(2)在企业实习但未毕业期间,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企业为主,学校为辅。企业为入党积极分子做出相应的具体企业要求,为下一步进入企业做好各种资料、档案、教育、培养的有效衔接的准备工作。学校根据企业的反馈情况,结合学校的培养安排,做好培养考察,也为进入企业做好有效衔接工作。
总之,学校与企业可以以校企党建联创共建为依托,共同探讨建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深入联合培养方案,共同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好,为企业、为学校培养好人才,打造新时代的入党积极分子,发挥出这一群体的重要力量与作用。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迸发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历玉英,张智勇.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模式的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3)
[2]李娟.新时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