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

2020-08-13宋文秀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公共图书馆互联网+

宋文秀

摘 要: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中,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都已发生改变,公共图书馆在此大环境下也面临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其中最基础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也需要迎合时代发展潮流作出必要的改变。基于此,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对当前“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展开分析,以期为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公共图书馆 图书资料管理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潮流,纸质化的图书资料也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知识信息获取需求,因此为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进行科学改革,引入互联网思维以及借助互联网技术对图书资料进行高效管理,为读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一、“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势

1.实现资源共享

公共图书馆所保管储存的书籍文献绝大多数为纸质资料,但是纸质资料的最大局限在于其体量大、易损坏。一方面,因为公共图书馆的馆藏书籍资源有限,所以许多读者反映借不到想看的书;另一方面,在图书的借阅整理过程中,很容易因为人为因素而导致图书受损,给图书馆带来损失[1]。而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公共图书馆能够通过网络化管理去打破管理局限,解决图书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现状,实现资源共享。

2.减轻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量

过去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既要做好图书借阅与管理工作,还需要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在许多大型的公共图书馆当中,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本身就十分烦琐,工作量巨大也就会导致各种低级失误出现,严重影响读者服务质量。而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能够让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从巨大的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大幅提高读者服务水平。

3.极大丰富服务形式

处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迎来更新,也即是“互联网+”服务模式,在这一服务模式当中读者能够拥有更多的图书文献获取途径,得到多样化、系统化的服务,除了能够借阅传统知识化文献书籍之外,还能通过移动终端去直接下载资源。

二、“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圖书资料管理措施

1.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

公共图书馆传统的纸质化图书资料在传播方面存在明显局限性,与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发展格格不入,所以在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工作,以进一步扩大资源储备以及实现资源共享去满足现代读者的信息获取需求。一方面,公共图书馆需要对现有纸质图书资料进行数字化转化,通过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数字资源,可以光盘、硬盘等介质存储,也可上传至网络云端,建立起图书资料数据库,提高“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利用率,为读者带来更全面的服务;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添置先进的信息化设备,确保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成果能够通过硬件设施向读者展示,吸引更多读者亲身前往图书馆[2]。

2.提供个性化读者服务

处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图书馆,在发展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引,所以要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确保公共图书馆发展能够跟上时代潮流,通过图书资料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去增加信息获取方式,为读者的文献借阅提供便利。其中数据库作为图书资料存储的关键组成,公共图书馆一定要深入调研读者的知识信息需求,结合这些信息类型的不同去建立更多的数据库,为不同阅读兴趣群体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大大优化了读者的信息获取服务体验。比如,可针对老年人建立养生、戏曲等数据库,针对儿童建立童话、动画等数据库,在互联网技术加持下通过个性化读者服务的提供,去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稳健发展。

3.丰富文献检索渠道

在过去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对文献的检索方式非常单一,基本上就是通过图书馆设备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没有详细的分类。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中,应当进一步丰富文献检索渠道,构建在线检索平台,并且对检索平台的功能不断完善。如此一来,读者在进行信息检索时便能更快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无须浪费时间去重复查找,为读者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也凸显出了互联网技术的优势[3]。当然,因为读者的阅读方式与渠道各有不同,所以在图书资料管理中还需要对文献格式进行适配,确保在不同设备上都有不同呈现效果。此外,公共图书馆的文献检索服务也需要重视服务创新,通过多样化信息获取方式的提供,让读者随时随地在手机中便可通过客户端去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获取到想要的资料。

4.打造专业管理队伍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需要更加专业的管理队伍予以支持,所以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在职学习,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储备,尤其是掌握更多互联网技术以及有效地将技术与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相结合,才能推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随着公共图书馆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方向不断发展建设,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工作人员,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所以公共图书馆在管理中需要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丰富人才储备。与此同时,还需要对考核机制进行改革,规范馆内工作人员的管理,以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去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潮流,针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做出必要的改革,引入互联网思维与技术,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且不断创新,确保公共图书馆不被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浪潮所淘汰。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丰富文献检索渠道,提供个性化读者服务以及打造更专业的管理队伍,从而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春兰.“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9):113-114.

[2]邱晔.关于“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9(04):152+156.

[3]郭晓风.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分析[J].大众文艺,2018(03):183-184.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管理公共图书馆互联网+
在互联网+环境下探讨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探讨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的重要性
论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及创新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