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入

2020-08-13张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导入小组合作学习

张鹏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目前已经成为教育局的主流教学方式,主要是對传统知识定位、教师为中心进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造,让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从而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科 小组合作学习 导入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维,并且进行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从而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提高整体的素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简介

1.小组合作学习的概述

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于学生进行分组,组建一个以合作学习为目的的固定小组,每个组的学生成绩水平要均衡,要既有优等生,中等生,也有学困生,尽量保持每组水平一致,为小组间展开比赛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一般以四至六人为一个小组,人数不能太多,否则不能充分展示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能让每个人都充分的展示;人数也不能太少,否则互动内容过少,无法取得效果。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又为与其他小组的竞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了小组合作后,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讨论学习内容,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共同进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这种方法比起教师单独辅导要有效果。在小组学习当中,学生对于老师的认可、评价和鼓励都是非常在意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于表现好的方面,教师会根据各小组情况进行表扬,对于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学困生,通过这些情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分享和帮助,大家能够互相帮助共同成长[2]。

(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小学语言学科的教学中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但是倘若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难以实现这个目的,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互相学习时增加了交流的机会,不仅仅能提升学习的信心,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对后期的合作中也是大有益处的,所以是能够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不足

1.小组活动缺少实质性的合作

小学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未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与人交流的能力方面还是较为欠缺,在组建小组合作学习时,许多的小组之间比较缺乏交流,也没有真正做到讨论与合作,不能真正地发挥出小组的水平,在课堂上教师也未能及时地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加上课堂时间短,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较少,所以整体活动缺少实质性的合作。

2.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应该要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的关系,但是在小组活动中却出现了不友好不互助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性格上较显自私、争强好胜,这也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3.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有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大大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主要是优秀的学生更多地在扮演帮助的角色,而学困生多数成为听众,难以获得独立思考的机会,这种情形下,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收获比传统学习中的获益还要少。这种不均衡的现象导致小组合作学习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入

1.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

要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导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就需要真正确立好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转变成引导者和活动组织者,在评价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要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做好小组合作学习,转变自己的理念,才能真正做好小组合作学习。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中,老师除了要掌握教学的知识点内容外,还需要对合作学习的本质和要求进行分析,对于合作内容进行准确定位,对于学习教案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还要掌控好全班各小组过程中的细节,保证合作教学能按正确的轨迹进行[3]。

2.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入,就必须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来给学生安全感和鼓励,搞好师生关系,和学生做朋友,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少指责多鼓励,让学生能够有更为充足的发言时间,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尽情地发挥。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渐渐地对语文课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

3.处理好小组内学生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学习当中,并且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处理好优秀学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无法达到目的,还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的情况,所以,教师需要在分组前深入研究每个学生的性格,对于每个小组分组都需要慎重,为小组的学习加强指导,真正让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做到互相合作。在分组时,老师需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愿组合,从而来优化小组的学习效率,可以按学生的能力来进行分组,也可以按性别进行分组,组长也可以由小组的成员轮流担任,让每个学生都有体会的机会。这样就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情况都进行关注,对于提前完成活动内容的小组也可以进行必要的思维扩充训练,对于讨论不够深入的小组也要进行必要的点拨提醒,保证信息交流的质量。

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要求,也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根据小组的个性化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发表见解,并且对小组的成果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赞扬,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团队意识,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马建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20(02):18.

[2]张庆红.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几点反思[J].学周刊,2020(02):55.

[3]廖娟.浅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24-326.

猜你喜欢

导入小组合作学习
关于中学语文“导入”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