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2020-08-13陈波舒雪方
陈波 舒雪方
摘 要:物理是距离生活非常近的学科,很多物理现象在概念上非常的抽象,解释起来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但初中阶段的学生刚接触物理,還没有形成自己的物理思维,因此物理教学生活化的作用就非常明显,利用学生日常接触的事物开展物理教学,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效率。
关键词:初中 物理教学 生活化 课堂教学
引言
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阶段的众多物理知识,都来源于日常生活。物理生活化就是指在物理教学中,借助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展物理教学,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将物理知识的难度降低,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学生也可以将已经学到的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知识迁移也有较大帮助[1]。
一、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初中物理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对初中生来讲,学习难度较大。而借助物理生活化教学,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主动性与体验性,可以更好地对相关知识有所理解并熟练地掌握。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所涵盖的知识点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或者技能,并能在生活中使用。初中物理教师立足于生活化开展物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知更加深入,理解物理来源于生活这一观点的深层含义。除此之外,物理生活化教学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在物理课堂的参与度,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内容更容易产生倾诉感,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也更容易被接受。
二、物理生活化的实践措施
1.物理知识生活化,更真实的开展教学
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观察的习惯,善于对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有所察觉,并有效地与物理教材知识相结合,为教学设计做好生活化素材积累。物理教材的变动往往不大,但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却会随着时代发展而有较大的变化。教师要紧随学科的前沿发展,借助当前的网络以及各类媒体,对物理当前的发展动态有所掌握,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流程做好优化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游刃有余的开展物理生活化教学。通过对教材知识的简化,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借助有趣的物理现象,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物理探究性[2]。
比如在讲解电学部分时,就可以联系到家庭的生活电路或者路灯等生活常见的内容。在学习能量转化时,就可以对当前比较普及的光能转化为电能进行讲解。教师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透彻,也掌握了生活中常见的物理想象,在教学中,可以将生活常识与物理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物理教学生活化,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教师在物理教学方法上,也要凸显生活化的特点,可以借此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所安排的教学方法需要与学生思维模式进行结合,比如在课堂的备课过程中。教师对整个课程的流程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对物理知识的讲解要从概念以及原理开始,通过对相关物理现象分析后,进入知识讲解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在学习中会存在一定的盲区,同时一味地围绕知识开展讲解会造成学生的疲倦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要与生活相结合,通过对学生心理的把握,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状态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学习热学现象时,就可以结合在夏天吃冰棍儿时,冰棍儿会冒烟,以及冬天的热汤没有冒热气儿,但是喝的时候却会烫嘴。利用这些学生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且学生感兴趣的现象,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快速地掌握并理解。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物理课堂中的使用,可以改变当前物理课堂枯燥无味的现状,使得整个物理课堂变得更有趣味。
3.物理实验生活化,提高学生探究意识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实验是非常常见的教学方式,同时部分地区在中考中会有实验操作等考试内容。因此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展物理实验课程中,也不能脱离物理知识单独地进行。教师在教学安排中,要善于利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场景创设,使学生可以回归到生活场景中来学习物理知识。
比如说在大气压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计瓶子吞鸡蛋等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并出现养成在生活中观察物理现象的习惯。物理实验课程的开展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物理知识,同时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良好的物理实验习惯以及物理实验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结语
物理生活化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途径,在物理教学中,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为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对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借助生活开展物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宗庆.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8):45-46.
[2]蒋恩春.初中物理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12(8):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