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演变: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2020-08-13卜嘉敏
摘要:传统吉祥纹样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的传统吉祥纹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人们的审美特点,同时也承载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等各种理想寓意的期盼。将传统吉祥纹样运用到现代室内装饰中,会使设计更具有文化底蕴与社会功能。本文在分析传统吉祥图案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及其概念的整合,充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传统吉祥理念与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相结合,促进建筑艺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弘扬。
关键词:吉祥纹样;室内装饰;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6-00-04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承担着塑造人民的意识形态的重要使命。装饰图案的出现代表了人类历史上美学思想的萌芽。吉祥纹样经过长期的积淀与发展,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对现实世界的探索与记录,急需传承发展与创新应用。总体来说,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民族特色元素,对古代图案文化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多方位的传承和传播[1]。本文从传统吉祥纹样出发,学习吉祥纹样的起源与内涵,初步总结其美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索吉祥图案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将图案的意蕴与装饰设计的理念深度融合,把握吉祥图案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发展演变。
1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概述
1.1 起源与内涵
不同于一般的传统纹样,吉祥纹样产生于真实的日常生活中。作为特征鲜明的文化形式,它通常是以吉祥语以及民间的俗语、神话故事等为题材,并采用比拟、双关、象征等表现手法,将图案与吉祥语完美结合,凝结着人们美好的愿望[2]。其中“吉祥”两个字的组合使用,按照可查阅的资料,可以推断最早出于《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3]大意为清净心灵自会生发明亮,一切吉祥之事都消逝于凝静的境界。隋唐时期的道教学者成玄英将其疏解为“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4]。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传统的吉祥图案日益丰富,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5]。从其表现形式上来看,多数是用人物、花鸟、日月等元素赋予独特的寓意,寄托了中华各族人民的美好情怀和情感。
1.2 传统吉祥纹样的审美特征
中华民族的传统吉祥图案具有很好的寓意[6]。它们具有象征性的艺术加工方式和民族民间艺术设计倾向,这是它们独特的审美特征。
(1)内涵化:深厚的美好意蕴。吉祥纹样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却常常并不直表其意。在现代的装饰设计中,传统的吉祥纹样通过抽象与具象、对比与联想、夸张或变形等手法将原本的图案变换与抽象,进而不断赋予其人民的美好情感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以达到强化传统吉祥纹样的内涵、寓意和表现张力的目的[7]。
(2)民俗化:传统文化与民族元素的交融。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传统吉祥图案往往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深厚的民族情感傾向[8],使得无论是将其直接或间接应用于室内装饰,都能使现代室内设计显示出独特的文化底蕴与民族风情魅力。
(3)符号化:纹样形式的发展。从艺术处理方式来看,传统吉祥纹样从最初的形态、形状,到现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是由于传统纹样虽然符合部分现代人的审美,但是传统烦琐的纹样结构与现代的审美趋势有所不同,为了使受众更加广泛,艺术家会将其简化、归纳,将复杂的纹样图案转化成简单的符号样式。
2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手法
在现代的室内装饰设计中,吉祥纹样作为素材之一,经常被设计者应用在各种空间中,在纹样意蕴和样式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保留和继承,使吉祥纹样和现代室内设计共融共生,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2.1 直接引用法
随着吉祥纹样的不断发展与演变,现代许多室内设计师会选择直接将某些传统吉祥图案作为装饰元素引入室内装饰设计[9]。同时,一些吉祥文字也会被民间艺术家通过物态化或图形寓意的方式融入汉字的各种形态,常见的是将“寿”“福”“喜”等吉祥字直接用作背景墙设计或引入布艺装饰等。在实际生活中,直接引用并不等同于对传统吉祥纹样进行简单的重复使用,不是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生搬硬套、随意嫁接,而是结合装饰风格与空间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浅层次的形态堆砌。
2.2 抽象变形法
传统吉祥图案的抽象变形通常是指运用几何变形的创作手法,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进行变换和排列,二次处理后的抽象几何形体不仅可以增强装饰纹样的艺术效果,还能使原型更加生动。这种抽象不是设计者的凭空想象,而是在充分了解纹样含义的基础上保留其神韵特征,从而对传统吉祥纹样进行艺术再创作。例如瑞花纹、拐子纹、八达晕纹等,就是利用曲线对传统纹样进行几何化处理,在保留其原有意蕴的基础上创作出一个形式简洁、兼具传统美与现代美的图案。
2.3 分解重构法
对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来说,分解重构就是将其原有的有机组合或结构打破并输入新鲜的血液进行重组。分解重构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是分解:打破传统吉祥图案的原型,提取个别元素;第二是“重构”:根据相应的构成规则,将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个别元素组合起来。分解与重构的主要目的不是随机组合,而是重构并提供创造性的元素[10]。群体重建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具体的方法创造一种新的吉祥图案,打造出层次丰富、功能突出的室内空间环境,从而实现真正的文化传承[11]。
2.4 化繁为简法
通过浏览大量的传统吉祥纹样,可以发现部分纹样结构相对烦琐且复杂[12]。现代设计往往更加注重简约大方,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将这些古老的纷杂烦琐的图案不加工删减、直接应用,势必会和现代社会所崇尚的简约的审美趋势相冲突[13]。为了带来更加舒适的感官体验,设计者往往会将复杂的图案简单化,严格控制其装饰面积,避免观者产生繁芜多余的感受。例如回纹、卷云纹,设计者往往会将古老的图案融入现代简约的理念,在现代主流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将古老的图形样式简化,使纹样更具有美感和赏心悦目。
2.5 技术引用法
经历千年时光的打磨,传统吉祥纹样在形式上早已发展成熟。但是由于过去色彩和材料层面的落后,如今设计师在将传统图案应用于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运用现代技术,为传统图案提供新的表现形式。例如,虚拟图案可以通过光、电等新技术来代替装饰的物理形态。
3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与现代室内设计理念的交融
3.1 装饰语言的统一
中国传统吉祥观念是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室内装饰更多是一种设计理念即艺术思维的具体反映,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体现出来[14]。装饰语言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旨在强调吉祥纹样在设计中的具体运用,现代装饰设计理念与吉祥图案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空间布局和规划上,如空间划分、主次关系、整体装饰风格等。空间的功能属性不同,所营造的氛围和感觉也不同[15]。因此可以判斷,吉祥图案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往往取决于室内的整体风格、空间布局、规划和构成。
3.2 形式功能的交融
“形式服从功能”,即设计形式应服从功能[16]。同样,一个对象的表达形式也应该随着其功能的变化而变化。换句话说,一切应该以实用为主。形式与功能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17]。在一个成熟的设计师眼里,形式和功能并不矛盾。在很多情况下,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装饰艺术形式不能片面地重视空间图案的功能属性而忽视外在表现形式。在传统吉祥纹样的应用中,设计师不能仅将吉祥纹样局限于二维空间的展现,也可以采用三维立体的表达方式,满足功能、美观、精神享受等多重要求。
3.3 创新延伸的交互
现代装饰语言和设计手法为传统吉祥图案的诠释提供了新的途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图案的创新和延伸[18]。从古至今,吉祥图案以其独特的造型、意蕴和表现形式演变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元素。这就要求设计师在理解和理清传统元素概念的同时,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相结合,和具体室内装饰场景完美融合,充分展现其灵魂和精髓,迎合人们当下的审美意识形态[19]。吉祥纹样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搭建了桥梁,使得传统的图案与现代的理念产生了交汇点[20]。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脉搏,从而形成了特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视角。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新一轮的室内设计变革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传统吉祥图案在室内装饰设计领域的应用和演变有不可逆转的传承,而传统与现代的多维融合必然导致人们审美观念转变。根据目前的观点,可以预见未来社会将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将继续接受各种新文化。新文化的发展也将回归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深层意义和基础将通过不同的形式被挖掘和分析,而公众的注意力将永远集中于那些经历了时间沉淀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娜,包平.面向数字人文的馆藏方志古籍地名自动识别模型构建[J].图书馆,2018(05):67-73.
[2] 徐能.新媒体传播中广告版式设计的实验教学研究——以爱国主义教育广告为例[J].今传媒,2018(04):111-113.
[3] 郭幸.时尚景观的城市精神与价值[J].艺术设计研究,2016(04):5-10.
[4] 台雪纯.中国传统纹样“如意纹”的溯源与发展应用刍议[J].艺术科技,2019,32(10):148+155.
[5] 王文灏.吉祥装饰纹样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及其儒家思想内涵探析[J].民俗研究,2012(03):138.
[6] 台雪纯.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08):105-106.
[7] 吴成晨.江南传统民居文化内涵分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12):246-247+
160.
[8] 陈芳芳.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思想探微——以中秋节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09):238-239.
[9] 张砚宸.传统东方插花文化的历史探索及现代性融入[J].汉字文化,2019(20):168-169.
[10] 王网明.抖音传统文化相关视频走红原因分析[J].戏剧之家,2019(26):214-215.
[11] 孙雨萱.浅析电视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中特效字幕功能——以《妈妈是超人第三季》为例[J].戏剧之家,2019(35):69-70+73.
[12] 吴佳琪.戏剧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建构与重塑——以台湾舞台剧《聊斋why we chat》为例[J].大众文艺,2019(08):133-134.
[13] 李嘉敏.“4P”视角下电商“网红品牌”营销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08):17-20.
[14] 施懿宸,马芷菁.“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10):49-52.
[15] 鲍佳琪,李娜.大学生旅游信息获取渠道与信息选择倾向性研究——以南京市部分大学为例[J].电子商务,2019(09):90-92.
[16] 台雪纯,李娜.基于Cite Space的我国公益广告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研究——以CNKI数据库为例[J].东南传播,2019(02):132-135.
[17] 丁月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电影女性形象塑造分析——以电影《霸王别姬》为例[J].戏剧之家,2019(15):83-84.
[18] 马胜男.中国传统道、儒、释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青年文学家,2018(24):188-189.
[19] 齐维薇.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以及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认知影响[J].戏剧之家,2019(26):90-91.
[20] 翟彩敏,郁子笛,张文娜,等.艺术电影中的江苏方言文化传播[J].艺术评鉴,2019(17):171-172.
作者简介:卜嘉敏(1999—),女,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告学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告与传播。
指导老师: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