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元素在龙源雕塑小品中的装饰应用

2020-08-13黄缨姚梦琪

艺术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黄缨 姚梦琪

摘要: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雕塑小品中的重构与塑造,对雕塑小品新领域的开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传统“龙”元素与雕塑小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进一步阐述传统“龙”元素在龙源雕塑小品中的装饰应用。中国传统“龙”元素作为一种有独特东方文化意蕴的装饰元素,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如何在雕塑小品中运用传统元素,将民族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有一定审美性与象征性的现代雕塑小品,是设计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龙元素;传统文化;景观小品;装饰应用

中图分类号:J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6-000-04

0 引言

在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世界文化展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国外思潮不断涌入,传统文化丧失了自身的话语权,设计也开始远离民族个性和传统文化[1]。而中国的传统装饰元素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龙文化作为中国典型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历史研究价值。雕塑小品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一种新的形式,以其形象特征展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社会区域及民俗的审美情感。另外,雕塑小品具有较高的视觉审美价值,符合美学原理,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因此,设计师需要了解龙文化,掌握龙文化的寓意与特征,从中提取出具体的创作元素,并选择适合的方式、材料,将其与雕塑小品更好地融合起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作出贡献,为当代雕塑小品的设计提供借鉴,并为今后的设计提供思路。

本文以龙源雕塑小品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的方法,对龙源雕塑小品采用的“龙”元素及表现形式、装饰应用等特征进行研究,不过多涉及纯雕塑艺术及其众多分支。

1 “龙”元素的寓意

如今,龙的身影随处可见。如龙的雕刻、龙的绘画等。龙的发展演变体现着我国古代民族发展的聚合过程。有人认为龙的形象源于云纹,有人则认为它更接近闪电,而龙原本的造型是什么样我们都不知道,只能从古代的艺术品中看到龙的形象。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神兽,因此没有人能对它的形象进行准确的描述。在不同的阶段,龙的造型也不尽相同,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文化的凝聚与积淀。龙是原始人的图腾,图腾崇拜出现后,龙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祖先崇拜的偶像之一。人们把美好的品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在龙的身上,它是一种精神象征,可以令人振奋,有着吉祥的寓意。在实际应用中,它也象征着权威和势力。

2 “龙”元素在龙源景观雕塑小品中的表现形式

景观雕塑小品不仅是城市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标志性的景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景观雕塑小品采用不同的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它不仅有渲染周围环境的作用,在营造气氛方面也可以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建筑的时代特色和艺术之美[2]。因而景观雕塑小品的表现形式,不但会对雕塑小品的设计效果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人们的欣赏热情。以下是“龙”元素在龙源景观雕塑小品中的表现形式。

2.1 “龙凤呈祥”成语在雕塑小品中的表现形式

“龙凤呈祥”雕塑(图1)主要体现了雕塑的审美性。设计师用龙凤呈祥的造型做了透雕设计。而龙源是唯一一个以“龙”为主题的公园,该元素作为装饰性元素具有突出主题的作用。景观雕塑小品的主题一般根据兰州的城市文化、地域特色、城市审美和周围环境的特色等方面进行选择[1]。作为装饰元素,“龙凤呈祥”的造型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美感,在整个龙源的装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呼应了主题。

2.2 青铜龙鼎与龙图腾长廊在雕塑小品中的表现形式

“青铜龙鼎”(图2)主要体现了雕塑的陈列性。此鼎刻有龙纹图案,虽整体给人庄严、神秘之感,造型大而重,但是鼎身的龙纹图案制作精巧,为整体的庄严增添了一丝神秘感。此鼎陈列在一个平台上,独自成景,鼎身刻有龙的演变及发展故事。龙图腾长廊(图3)分为18组,组成了长70米,宽2.2米的石刻长廊,外部有防爆玻璃罩子,可以保护石材。长廊上的内容介绍了龙形成、变化与发展的十几个时期,便于人们了解龙文化。

2.3 “龙生九子”与“龙”字传说在不同材质上的表现形式

景观雕塑小品材质不同,展现出的效果也大不相同,因此景观雕塑小品的选材非常重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在景观雕塑小品的选材方面也出现了很多观点。有人认为应该根据城市的特点决定选材,如龙源主要的“龙”字雕塑(图4)用紫铜制造,灵感来源于草书“龙”字的演变,宛如巨龙腾空,给人及振奋之感。而其间分布刻有龙图腾、伏羲功绩和“龙生九子”典故的柱子(图5),材质是花岗岩和白玉,在其表面进行浮雕,可以给人气势如虹的感觉。

3 “龙”元素在龙源景观雕塑小品中的装饰应用

3.1 “龙”字在抽象雕塑中的应用

抽象雕塑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意蕴,可以给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观赏者的联想。但是由于抽象雕塑是对客观形式的简化或强化,并且运用了抽象符号,所以人们很难理解。如龙源主要景观雕塑呈现出的“龙”字的立体形态,灵感来源于书法的狂草“龙”字,犹如巨龙腾空,屹立在兰州黄河北岸(图4)。以“龙”字设计雕塑小品,形式新颖,主题突出,且在不同角度欣赏,都能看到形态不同的龙,能带给不同的观赏者不一样的感受。“龙”字作为装饰元素,應用在抽象雕塑中,可以凸显整个龙源的主题,给整个龙源营造出一种吉祥、神圣之感,同时也宣传了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抽象雕塑结合起来,可以使传统文化以一种大众喜爱形式呈现出来,充分展现民族文化与时代特征。

3.2 “龙凤呈祥”成语在透雕中的应用

透雕表现的是一种空间形式,它保留了客观形象的原有部分,雕去低衬部分,也雕去造型轮廓,让低衬凸显造型,体现出虚与实的空间感。龙源西南侧有“龙凤呈祥”大型透雕小品(图1),该雕塑借用“龙凤呈祥”这个成语,借助陇东的剪纸艺术,展现出透雕小品的艺术感,材质选择了铁片。“龙凤呈祥”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寓意吉祥喜庆,而剪纸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多用于新年期间,寓意喜庆、热闹、吉利[3]。将“龙凤呈祥”和传统剪纸艺术作为雕塑小品的装饰元素,且采用透雕的手法和红色铁片的材质,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具有独特的美感。雕塑小品的色彩选择了大红色这种代表中国的颜色,在视觉上也能激发观赏者强烈的民族情感。这种装饰应用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不失现代感,对今后雕塑小品的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将“龙凤呈祥”作为装饰元素,利用透雕的方法、剪纸的形式和铁片的材质,不仅能在视觉上给人以实与虚、柔与刚交错的空间感,还能在内容上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形式上给人带来强烈的现代感。

3.3 “龙”形象在石材雕塑中的应用

石材雕塑是采用花岗岩、砂石、大理石等石料制成的雕塑,有较好的耐久性,色彩自然。龙源园门前的小广场,立有一块巨石,巨石顶部,昂首向上的龙头破石而出(图 6),巨石北侧镌刻着国学大师季羡林题写的“龙源”二字。龙源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以“龙”为主题的公园,它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园内花草皆成云状,林木则以“龙”字当头,都烘托着龙源的主题。在保护自然环境,还原生态系统的设计理念下,设计师保持了石材自身的颜色、纹路,在石材上进行雕刻,既凸显了主题,又使其能融入龙源的自然环境中。此雕塑在保留自身特点的情况下进行创新,展现了雕塑小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装饰应用。

3.4 “龙生九子”传说在浮雕中的应用

浮雕是一种介于雕塑和绘画之间的表现方式,依附特定的物体。在八卦坛之南,均匀分布着9根以“龙生九子”传说为内容的浮雕柱(图5)[4]。“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是一个教育和培养人才的传说故事。“龙生九子”系列浮雕是甘肃工艺大师罗代奎先生根据历史传说创作而成的,浮雕采用花岗岩和白玉的材质,看上去非常壮观。将中国的传统典故与浮雕手法结合起来,可以用一种不同于书本上的方式,让大家在观赏龙源景观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用雕塑小品呈现传统文化,在龙源这个主题明确的公园内,可以帮助观赏者体会其中的意蕴。因此,雕塑小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

4 结语

现代文化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国外思潮不断涌入,传统文化丧失了自身的话语权,设计也开始远离民族个性和传统文化。如何在世界文化趋于一致的今天,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凸显民族特色,传承民族文化,是设计师的首要任务。在国际化的今天,设计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模仿,弘扬独特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是硬道理。中国传统的装饰元素,以它独特的内涵和形式影响着观赏者的情感与观念。好的景观雕塑小品应该是形式与内在精神的结合,设计师应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处理好文化与设计的关系,带给观赏者精神上的享受。设计本就是一种语言,它可以被大家所理解,用设计展现民族文化这也是许多设计师的初衷。可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现代文化结合起来,产生新事物,让民族文化展现出时代性和先进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设计师应该保持民族的个性与时代的特色,创造出属于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

参考文献:

[1] 崔蒙,杨光,高莲萍.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5(08):108.

[2] 刘传军.雕塑小品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7):84-85.

[3] 杨明,刘国华.兰州龙源雕塑文化景观研究[J].雕塑,2017(01):60-61.

[4] 王宇亮,王志学,王勇.兰州黄河景观多元化模式发展现状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04-4906.

作者简介:黄缨(1968—),女,陕西西安人,研究生,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视觉传达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与建筑装饰理论。

姚夢琪(1995—),女,山西运城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