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视角下凉山彝族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承途径研究

2020-08-13陈铭吕建华

艺术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手工艺精准扶贫传承

陈铭 吕建华

摘要:凉山彝族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非遗资源,在全国上下一心扶贫脱贫背景下,本文从精准扶贫视角审视凉山彝族手工艺非遗资源继承与发展问题,并对其保护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探讨,得出有益于深度贫困地区手工艺传承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精准扶贫;凉山彝族;手工艺;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6-00-05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近些年来国内文化领域的热词,研究者众多,对其的研究起步并不算太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后。2003年联合国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我国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内学界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非遗”这一议题。2017年,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并且认为振兴传统手工艺,有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1]。其从政策层面对传统手工艺一类非遗形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一般而言,传统手工艺多以工艺美术品的形式出现,工艺美术品中会包括审美价值更大、艺术形式更强的类别,但总体上看,两类概念存在大量重叠。从造物内涵角度出发,手工艺品主要涵盖了侧重于实用性和生活性的日用器物和装饰性用品,形成于手工业时代,强调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兼有的造物类别与形制,在当前大规模机器生产与后工业时代,特指手工技艺性强并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传统产品。

1 传统手工艺非遗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传统手工艺的研究由来已久,随着非遗研究的兴起,传统手工艺研究也日趋兴盛,从2000年开始研究成果大量出现,期刊论文研究峰值出现在2015年,但研究深度普遍不足,多数属于跟随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对策性研究,主要是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活化保护、生产性保护等进行研究[2];二是传统手工艺的创新设计研究,主要是对瓷器、漆器、竹器等具体传统手工艺种类及其产品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理论探索和设计实践,另外,产业界还存在不少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再生的实践案例,但实践开发方式单一,多限于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缺乏对其他方式的关注;三是手工艺精准扶贫研究,相对出现较晚,主要出现于2017年左右,有研究提出了手工艺精准扶贫超市概念,也有学者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开展了维藏地区羊毛毡和羌族文创产品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设计。

上述研究中,将传统手工艺与精准扶贫联系起来,从扶贫脱贫的角度研究、传承、发展传统手工艺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趋势,其核心是活化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既是通过生产性保护的方式,续传统手工艺的“命”,也是通过创新手工艺模式的方式,发传统手工艺的“财”,使拥有大量传统手工艺非遗文化财富的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将这一笔无形的财富转化成有形的财富,从而助力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2 精准扶贫视角下凉山彝族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凉山彝族地区存在大量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种类,例如漆器、银器、服饰、雕刻、彩绘等,其中很多都已列入省级乃至国家级的非遗名录,比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凉山彝族银饰手工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彝族服饰等。

一方面,凉山彝族地区存在民族文化的瑰宝,“养在深闺待人识”;另一方面,凉山彝族地区又是全国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截至2018年2月,尚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1个、贫困村1618个、贫困人口52.88万,贫困发生率11.9%,是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在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中,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列第一。

除了常规扶贫方式以外,根据凉山彝族地区存在大量手工艺非遗资源的特点,借助“非遗+扶贫”的方式,利用传统手工艺这一类别的非遗形态,推进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特点的“内涵式”精准扶贫途径,其优势和理由如下:传统手工艺及其工艺产品不同于舞蹈音乐等非遗形态,有较明显的实体形式,便于交易、易于保存,同时极具观赏性、艺术性、民族性,也具有实用性,通过开发和利用这些传统手工艺及其工艺产品资源,形成健康的产业链,最终能够以产业化方式实现对凉山彝族地区的扶持。

3 凉山彝族传统手工艺非遗保护与发展现状

3.1 资源丰富与发展乏力

整体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仅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就多达十余种,不仅有省级非遗项目,更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但大多数手工艺非遗项目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甚至式微消失的迹象。究其原因,与传统手工艺存在的文化与经济基础关系密切,来源于传统文化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在文化“快餐”的大潮中,失去了其存在的厚重根基,在“继承”还是“创新”中,渐渐失去目标方向与动力。

3.2 人才匮乏与后继乏人

非遗项目有其特殊性,传承要求极高,目前来看,立项的非遗项目都有了相应的传承人,并且传承人也开始突破传统传承的种种局限,不再拘泥于传承给自己家支的男性成员,开始通过非遗传习所或传习基地等方式培养女性乃至其他家支的非遗项目从业者。但整体来看,仍然存在人才匮乏现象,并且在非遗传承人的确定模式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一项手工艺非遗项目往往只有一个指定的传承人,这就可能导致“保护了一个,打击了一片”的情况出现[3]。加上在社会快速发展、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当今,就业、创业方式多样化,非遗传承并不是一个“容易活儿”,相较之下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投入到非遗项目学习中,并致力于传承。

3.3 资金不足与产业不兴

凉山彝族自治州由于整体经济相对落后,发展手工艺非遗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希望能够借力于非遗项目帮助众多贫困人口实现发展,从而快速脱贫,因此手工艺非遗本身就缺乏在地資金的支持。同时,政府层面的保护资金投入也有限,在资金分配上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立项级别高的手工艺非遗项目和重要传承人能够得到相对更多的资金扶持,对于凉山彝族地区存在的众多涉及面广、规模体量小、话语权弱的手工艺非遗项目、非遗从业者和手工艺作坊而言,扶助资金不足是影响其发展乃至关系到生存的主要因素。

3.4 继承传承与发展创新

在非遗保护界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主张原汁原味、原封不动的保护,一种主张在创新中传承[4]。两类观点的核心都是建立在非遗特色的保存和传承上,其区别点就在于对创新的理解和认识,对待非遗是否需要突破和发展、是否需要与时俱进。在凉山彝族手工艺非遗项目中,彝族服饰传承创新做得比较有特色,例如昭觉县彝族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搭建平台,不仅保护、传承,也创新、发展,通过与其他学术研究机构、传媒机构、商业平台等合作发力,创新服饰产品、建立电商渠道、举办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发布会等,既挖掘了传统服饰资源,活化保护了传统服饰工艺,又拓展了传统服饰创新设计,并且实现了资源的变现,为当地彝族同胞的脱贫致富探索了新路。

4 凉山彝族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承途径探索

4.1 手工艺非遗传承平台构建

面对凉山彝族地区丰富的手工艺非遗资源,要转变非遗资源分布零散、规模不大、人员不足等诸多不利局面,必须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等途径搭建手工艺非遗传承平台,通过平台集中力量发声、发力、发展。

一方面,争取政府层面的各类专项建设,例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非遗传习基地等平台;另一方面,创新性整合资源,开展例如手工艺扶贫超市等项目,利用技艺培训、创业就业、成果转化、材料提供、展览销售、品牌创建等方式推进手工艺扶贫,并优化凉山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产业结构[5]。

凉山彝族自治州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即凉山文广传媒集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即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示范基地;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3个,其中涉及手工艺非遗的有2个,即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会理绿陶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分别是:彝族服饰生产性示范基地(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四川省彝族服饰(会东奥索布迪服饰生产性示范基地)和四川省彝族漆器技艺生产性示范基地(喜德县犇驰漆器有限公司);省级非遗传习基地2个,其中涉及手工艺非遗的有1个,即四川省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习基地(凉山州民族民政工艺厂)。

综上可见,凉山彝族地区的手工艺非遗传承平台构建工作成效明显,但仍存在一些有待加强的地方。一是实效性有待提高,在推进非遗传承上仍有可以加强的地方,另外建设集中度比较高,平台集中在个别传承人和企业上的现象比较明显;二是部分重要手工艺种类的平台建设不足,比如凉山彝族银饰手工技艺,主要地区位于布拖县,虽然多次在全国展示,赢得了不少赞誉和大奖,但并没有真正将彝族银饰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销售客户群体还是凉山当地彝族同胞,也没有相应的非遗传承平台,作为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显得发展力度不足。

4.2 手工艺非遗区域性品牌建设

传统手工艺依赖传统商业模式,而传统商业模式在当今难以维系,传统手工艺的在地属性使其市场范围较狭窄,并且营销手段多是依赖口耳相传,传播范围及程度有限。目前主流的推广和传播模式以旅游纪念品方式开展,渠道单一,同质化严重,因此急需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推广传播模式和现代企业制度。

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开展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手工艺区域品牌的建设工作,一个非遗传承人或非遗项目企业单打独斗地推广其企业品牌的效果,远没有一个区域性品牌的传播效果显著与高效。因此,可以借助“互联网+” “电商渠道”“众筹平台”等概念,开展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手工艺推广与传播[6]。目前,昭觉县薇穆嘎扎非遗工坊等彝族服饰、彝绣龙头企业通过与唯品会合作,建立了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该项目很好地借助电商和互联网拓展了非遗传播渠道。

4.3 手工艺非遗与扶贫作坊结合

“非遗+扶贫”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扶贫作坊的方式将贫困劳动力纳入手工艺非遗产业链,实现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一是可以帮助贫困家庭脱贫增收;二是可以使贫困人口不出远门,在家门口甚至家中实现就业;三是可在地传承非遗技艺,拓展非遗传承面,活化保护非遗项目。

在扶贫作坊建设中,可由各级非遗传承人带头领军,贫困无就业人员、非遗参与者、非遗学员等作为作坊主力,通过扶贫作坊前期的技能培训提高工艺水平,再将标准化非遗作品或非遗作品零部件通过订单分解的方式下达,在作坊中或在家中完成,最后再通过作坊或者合作社面向市场销售。这样,一方面可以形成团队优势,另一方面可以较好地控制非遗作品质量,产生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的三维立体式扶贫效果。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相应的实践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例如黎平县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对侗族女性开展技能培训,采用扎染、刺绣、蜡染等技艺创新研发出多种靛染、彩染等布艺产品,带动当地大量侗族女性就业增收,2017年合作社整体收入达290余万元。

4.4 手工艺非遗创意产品升级迭代

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环境逐渐消失,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产品凭借低成本、高效率和大批量等优势逐渐被消费者接受,而与农耕经济息息相关的传统手工艺随之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传统手工艺的产生与存在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对其不能一味沿袭,而需活化,即赋予非遗以新用途,使其获得新生命,从而使文化遗产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需求,将“遗产”转换成“资产”,其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开发与时俱进的手工艺非遗创意产品。由于传统手工艺匠人在传承非遗项目时,“多传承,少创新”,所以此项工作不能完全依赖手工艺匠人完成,必须构建有效的手工艺非遗创意产品设计架构。在该体系中,既要有非遗传承人,也需要有专业设计团队、设计师,也可以通过设计院校教师带领下学生的实践参与,系统地实现手工艺非遗创意产品的升级迭代。

5 结语

目前,扶贫攻坚工作已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在全国上下全力以赴脱贫帮扶、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局面下,如何利用好非遗项目这一文化瑰宝,把“遗产”变为“资产”,使身处全国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掌握着大量优秀手工艺非遗资源的彝族同胞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借助“非遗+扶贫”方式,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非遗项目的复兴发展,提高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境况改善,最终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共同协调发展。这种模式既是一种“造血”式扶贫、“柔性”式扶贫,也是一种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一条永续性和持久性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兼具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的扶贫开发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

2017-03/27/content_5181257.htm,2017-03-27.

[2] 刘英.四川藏族传统金属手工艺的产业化探索[J].美术大观,2018(4):84-85.

[3] 宋秋.凉山彝族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问题与对策[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5-118.

[4] 唐胜天,胡明舒.旅游扶贫背景下的传统手工艺类非遗[J].中国艺术,2019(2):53-57.

[5] 王光文.手工艺精准扶贫超市建设探索[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27-32.

[6] 杨艳霞,张尔君.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开发利用研究——来自四川省绵阳市的调查与思考[J].四川戏剧,2019(10):159-162.

作者简介:陈铭(1979—),男,安徽池州人,研究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非遗创意产品设计。

吕建华(1977—),女,四川达州人,研究生,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系本文通讯作者,主要研究方向:基于材料属性的产品提质设计。

基金項目:本论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非遗+扶贫背景下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手工艺创新模式研究”资助成果,项目编号:19YJC760009;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现代科技手段在凉山彝族漆器工艺技术保护传承中的应用研究”资助成果,项目编号:2020YFS0357;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数字化背景下的四川彝族传统家具装饰图案艺术保护与传承”资助成果,项目编号:MD18Z002

猜你喜欢

手工艺精准扶贫传承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