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缤纷色彩,悦动美术

2020-08-13赵松青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美工区材料投放创造性

赵松青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才能获得发展。创设一个美感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兴趣,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处于一个活跃的、积极的状态。

关键词:美工区 材料投放 策略 创造性

我们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能促进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丰富的环境体验,从而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美的感知能力。美工区是孩子自由想象、创作、展示、表现美的空间,为幼儿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氛围的美工区环境,能让幼儿身临其境中观察、感受、想象、追求美。幼儿长期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能有效地增强幼儿对艺术的审美力和感知力。

一、风格创设,感受艺术

1.主题背景下的美工区

美工区的环境创设应结合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使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同时,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标来设置区域环境。

2.季节背景下的美工区

例:大班主题活动《我们在春天里》以幼儿发展为本,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幼儿现实环境,在主题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幼儿感受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使幼儿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例:周末幼儿和家人走进自然感受春天,周一带来了柳枝并在班里引起一番讨论,幼儿地对大自然的探索产生的浓厚的兴趣,教育家卢梭说过“归于自然,遵从天性,就是开创新教育的目标和根本原则”我们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当天下午带领孩子们去户外写生,收集了很多自然材料并进行创作。一天两位幼儿在看书,喜欢书中的喜鹊,很想带进班里,可是又没树,喜鹊不会来呀!幼儿间引发了做大树的想法。材料区有一堆报纸,幼儿卷呀卷呀越卷越长,在多人的参与下制作成大树并立在墙上,随后选来树叶粘贴到大树上,“我想做个鸟窝、鸟蛋在树上”“我想放点小虫子让喜鹊来吃饭”,幼儿的奇思妙想让这棵大树有了新的生命力。

二、材料投放,创造艺术

美工区材料的投放影响着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理解和欣赏。”

1.方便取放——实施分区放置材料的方法

指南中指出 :5~6岁幼儿的发展指标中孩子参与活动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他们对于开展的一些艺术活动表现就更为喜爱。教师在材料投放时,要注意经常更换材料,并保持幼儿与活动材料之间的互动。

分区投放材料

纸类:素描纸、彩色卡纸、折纸等。

可回收材料类:软木塞、冰棒棍、纽扣等。

半成品材料类:风筝、扇子、纸筒等。

天然材料类:石头、木块、干花、树叶等。

分区投放工具

水粉颜料区工具:水粉笔、颜料盘、洗笔筒等。

泥塑区工具:泥塑刀类(滚轮、刀、叉子)、剪刀等。

绘画区工具:各种笔(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马克笔、黑色油性笔、粗细勾线笔、彩色铅笔、铅笔等。

2.持續供给——以源源不断的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可持续供给材料开展主题活动。先投放一部分材料,在幼儿兴趣减弱的时候,再投入一些新的材料,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

例:在“多彩的秋天”这一主题活动中,一开始,老师在美工区投放了水粉颜料、水果轮廓图、树叶、彩笔等材料。当孩子们对水果涂色、印树叶、制作贴画熟悉后,接下来老师投放了毛线、报纸、皱纹纸、扭扭棒等新的活动材料,幼儿的积极性又被调动出来,通过不同层次材料的提供,孩子们制作了苹果、菠萝、房子、人物、小动物等等。

在幼儿的眼中,没有固定不变的兴趣爱好,也没有持续恒久的关注度。那么,美工区的环境要想引起幼儿关注,必须处于变化、创新之中。作为美工区环境重要因素的材料,也必须突破幼儿的期待视野,充满新意与乐趣,持续激发幼儿的关注热情,这样才能让幼儿更好地爱上艺术。

3.变废为宝——让废旧材料成为艺术品

在美工区,美工作品的制作耗材多,且易产生很多废旧材料,它们不仅会影响区域环境的整洁,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所以,美工区的材料运用应该秉持节约原则、变废为宝的方针,加强对幼儿环境保护意识,使废旧材料成为妆点美工区的宝贝。

教师可在美工区设置一个专门搜集废旧材料的储存箱(材料仓库),并将搜集来的废旧材料进行分类。无论搜集而来的废旧品有没有用,都要鼓励并加以引导。这样,很多纸张、布料、建材等材料便会被搜集起来,然后教师可鼓励幼儿自己随意制作,加工成工艺品。这样,美工区就成了孩子们改造的工地,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运用手中的废旧材料,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

4.家园合作——收集低结构材料

所谓的低结构材料,即一些无固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随意组合,并可以一物多用,从而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为幼儿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充分利用家园合作的优势,共同搜集低结构材料,如报纸、瓶罐、酸奶瓶、蛋壳、光盘、贝壳、棉花、纽扣、瓶盖等多种可塑性强、不固定玩法的原始材料。通过挑选、调整以后,把这些低结构材料投放到区角中去,让这些原本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变成孩子活动的瑰宝。

三、作品呈现,享受艺术

1.挂式展示

美工区作品呈现主要以悬挂式展示为主,这样展示的作品较多,且便于更换。先选择可以用来悬挂作品的材料如Kⅴ板、布块、废旧的草席等。根据美工区整体的风格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展示作品,不光可以点级美工区的氛围,同时可以感受许多作品带来的艺术刺激。

2.性展板展示

在开展《多彩的秋天》主题活动中,孩子们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了大树妈妈和树宝宝,为了更好地展示作品,老师制作了卷轴展板,一幅幅水墨画,通过卷轴展板的呈现,更突显了水墨画的灵

性美。

3.景墙展示

利用个性的黑白灰色让美工区的作业展示背景墙变得艺术化,如:利用黑色的板块条高低不等的排列、灰色的麻绳线延伸在黑色的板块条上、灰色的瓦楞纸上衬托幼儿五彩的作品。这样富有艺术气息的作品展示墙也渲染了美工区的艺术氛围,孩子享受其中。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和产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美工区作为幼儿感受美、表现美、享受美的小天地,它的创设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教育环境,而且用不同艺术形式,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猜你喜欢

美工区材料投放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美工区废旧材料再利用培养幼儿创造能力
对幼儿美工区活动的正确引导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
“轻、简、自、乐”
主题区域环境创设浅析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巧用废旧材料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