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的评价研究

2020-08-13张建功李朝阳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耦合度特派员耦合

张建功,李朝阳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41)

“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于2007年由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实施,通过选派优秀大学教师入驻企业指导企业技术研发,从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截至2016年12月,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共吸引了全国近200所大学和近130个科研机构的专家、6 571人次科研人员来粤与3 500多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之间建立相互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一定效果[1]。但随着该计划的深入推进,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合作的深度有限、效率偏低,甚至缺乏实质性合作等问题也逐渐凸显[2-3]。而耦合度是测度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二者之间合作状况的有效方法。因此,分析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之间的耦合要素有哪些,二者之间耦合的效果如何,影响耦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升二者耦合的有效途径是什么,便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 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要素分析

耦合理论强调的是在产学合作组织创新的过程中,高校和企业的各要素和功能相互契合和相互交融,并最终能够自由运作的过程。协同理论最早是由是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一个协同系统中的多个要素间可以相互竞争与合作[4]。因此,基于以上观点,可以把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看成是由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两个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和一个整体;二者之间的耦合,是指企业科技特派员系统与企业系统中影响科技服务水平的对应关键要素突破自身的界限,相互协作以实现互利共生的过程。

本文针对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合作不紧密、效率偏低等现实问题,从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中抽取出对二者耦合产生重要影响的要素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从企业科技特派员视角出发,其主要的耦合要素有:发展目标、研究团队、科研平台、项目经费、科研成果和价值认同6个方面;从企业的视角出发,其与企业科技特派员相对应的耦合要素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实验场所、资金投入、产品技术和文化氛围6个方面。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的耦合需要找到各自之间对应要素的最佳利益结合点,最终在良好协作下创造出经济收益。基于上述分析,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的理论分析框架

2 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耦合度通常要根据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来进行测算[5]。在已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陈恒[6]通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客观分析了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间的协同效应;谭蓉娟等[7]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与金融间的耦合效率;何宜庆等[8]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函数,分析了我国中部6省省会城市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张建功等[9]运用协同理论对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产学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由此可见,耦合度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因此,本文拟用该模型对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之间的耦合情况进行分析。

2.1 功效函数

设变量Ui(i=1,2,...,n)为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系统的序参量,则U1指代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系统中的企业科技特派员,U2指代企业;Uij(j=1,2,...,m) 为系统中第i个参量的第j个指标对耦合系统有序的功效系数;Xij(j=1,2,...,m) 为功效系数值;Aij为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系统稳定状态时指标Uij的问卷调查值Xij的上限值,Bij表示相应的下限值。因而,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耦合的功效系数Uij可表示为:

式(1)中:Uij为各项指标达到目标值的满意程度,且0≤Uij≤1。

由于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是两个不同而又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对子系统内各个要素指标的有序程度的总贡献在一般情况下可采取线性加权求和法处理:

式(2)中:λij为指标层中各指标对应的权重值,Ui为企业科技特派员或企业对耦合系统的总贡献。

2.2 耦合度函数

耦合度函数作为反映耦合关系的重要衡量指标,对判断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作用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耦合度模型可表示为:

由于本文选取的是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之间要素的耦合关系,故m=2,由式(3)可以得到耦合度函数如下:

通过耦合度概念及式(4)可知,耦合度的值0≤C≤1:当C=1时,两个子系统之间处于良性耦合协调状态;反之,当C=0时,这两个子系统之间处于相互不作用的无关状态。

2.3 耦合协调度函数

当对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的众多评价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的情况下,耦合度函数在反映二者耦合系统整体功效和协同效应时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本文通过构建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耦合协调度函数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的函数行式如下:

式(5)中:H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F为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综合调和指数;α和β为序参量的权重且α+β=1;同时,。考虑到实际情况,并根据耦合双方的同等地位,特赋予α=0.5、β=0.5。

借鉴已有文献的划分标准,本文将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的耦合协调度状况分为4个阶段:(1)当0<H≤0.4时,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处于低度协调耦合状态,此时企业科技特派员的作用优于企业发挥的作用;(2)当0.4<H≤0.6时,二者处于中度协调耦合状态,表示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尚处于磨合阶段,二者在相关要素方面还有待加强;(3)当0.6<H≤0.8时,双方处于高度协调耦合状态,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之间达到了交互耦合的良性协调发展状态;(4)当0.8<H<1时,双方处于极度协调耦合状态,此时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相互匹配,相互促进、互利共生。

2.4 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主要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的相关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正。

(1)频度统计分析。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10—2018年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学耦合、协同创新网络、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等相关研究文献的指标体系[10-12],分别进行统计考察,选择最为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

(2)理论分析。通过对耦合理论和协同理论的梳理,初步选出相关指标。

(3)专家访谈和数据搜集。将已经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发给企业科技特派员和科研主管部门的专家进行咨询,对相关指标再调整,最终构建了包括企业科技特派员6个要素指标、企业6个要素指标、35个二级指标的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表1(续)

3 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耦合的实证研究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根据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企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的企业类型与地域分布等,本文选取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及其派驻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其中,共计向企业科技特派员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23份,有效问卷共计110份,样本的有效率为73.33%;同时向企业发放问卷120份、回收97份,有效问卷共计86份,样本的有效率为71.67%。

3.2 总体耦合度分析

根据专家对指标体系各层次中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打分,可得到各指标层判断矩阵。

(1)子系统层按照企业科技特派员、企业的顺序得到判断矩阵A:

(2)要素层中企业科技特派员方面,按照发展目标、研究团队、科研平台、项目经费、科研成果、价值认同的顺序得到判断矩阵B1;企业方面,按照企业战略、人力资源、实验场所、资金投入、产品技术、文化氛围的顺序得到判断矩阵B2。

(3)指标层中发展目标按照发展目标的清晰程度、对目标的重视程度、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匹配程度的顺序得到判断矩阵C11:

如表2所示,以C11为例,可得出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的其他各指标层的判断矩阵;以要素层中B1为例,B1标准化后的特征向量与最大特征值如下:WB1=(0.283 0,0.113 2,0.087 1,0.209 1,0.251 7,0.055 9),λmax=6.430 2。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如下:C.I.=0.086 0,同理,可知各判断矩阵均符合随机一致性要求。

表2 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协调度各判断矩阵一致性计算结果

与五级李克特量表对应,各层指标项的上下限取值分别为量表中的最高值与最低值,即Aij=5、Bij=1。通过对企业科技特派员及其派驻企业的管理者进行调查,可以得到各指标项的调查值Xij的数据,将其代入式(1),可得指标项的功效系数Uij;根据 表1可知各指标项的权重λij,将所得的Uij和λij代入式(2),可以求得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子系统总功效的值,分别为U1=0.36、U2=0.28;再将U1和U2的值代入式(4),求得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子系统的耦合度值C=0.5,同时,根据式(5)可求出F=0.32、H=0.4。由表3可知:(1)在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系统中,企业总功效值小于企业科技特派员总功效值,说明企业对于二者耦合的贡献度较低;(2)耦合度值为0.5表明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之间基本能够进行耦合,但是双方联系的紧密程度较低;(3)耦合协调度为0.4说明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效果一般,尚未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

表3 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

3.3 分项要素耦合度分析

根据总体要素耦合度计算过程,可以对各项分要素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计算,从表4和图2可以发现:

(1)除项目经费与资金投入、科研成果与产品技术这两项对应耦合要素处于中度协调度之外,其余各项对应耦合要素的耦合协调度均处于低度协调状态。这表明在当前的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的过程中,二者之间尚未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双方处于相对脱节的状态,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2)除了企业的实验场所功效略高于高校的科研平台功效之外,企业的其余要素功效值均低于企业科技特派员的要素功效值,尤其是项目经费与资金投入、科研成果与产品技术要素的功效值差距较大。这说明目前在耦合的过程中,企业科技特派员对耦合系统的贡献度较大,企业相对处于被动地位。

(3)在企业科技特派员耦合要素中,项目经费的耦合功效最高,其次是科研成果,其余要素的功效值较低;在企业耦合要素方面,所有要素的功效值均在0.4以下,资金投入的功效值最高,为0.36,其次是产品技术和实验场所,企业战略的功效值最低,仅为0.2。这说明在耦合过程中各要素发挥的作用存在着较大差异,项目经费和科研成果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而其余要素的作用较小。

表4 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各要素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

图2 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各要素耦合协调状况

4 对策与建议

4.1 明确企业科技特派员发展目标,完善企业发展战略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战略在耦合过程中的功效值仅为0.2,且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在战略目标的耦合协调度只有0.34,说明在产学耦合的过程中,企业战略发挥的作用很小,双方的目标也不一致。因此,企业科技特派员要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研究当下亟须攻克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同时,加强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的交流沟通,把企业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供给与企业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面向行业需求、依托行业需求、满足行业需求的目标协同体系。

4.2 优化企业科技特派员团队结构,加强企业人才培养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科技特派员研究团队与企业人力资源的耦合协调度为0.37,处于低度耦合协调状态,说明双方的合作并不紧密。因此,企业科技特派员研究团队要紧密结合地区及企业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吸纳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人才加入团队,优化企业科技特派员研究团队结构,切实提高研究团队对接企业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企业应注重对内部研发人员的培养,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科技特派员的交流合作,通过与企业科技特派员联合申报并开展课题研究锻炼人才,另一方面也可将有潜力的研究人员送到高校进行培训,提升企业研究人员的技能。

4.3 促进科研平台共享,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科技特派员的研究平台与企业的实验场所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为0.38,说明二者之间有效共享程度较低。因此,高校应当结合科研和实践需要,与企业共搭技术研发平台,企业科技特派员应主动承担起为企业开展技术项目研发的重任,积极深入企业探索研发项目,利用研发平台和企业开展横向应用技术课题研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企业应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共享平台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研发设备及配套设施,不断开发新产品,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4.4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经费与企业资金投入的耦合协调度最好,达到了0.45,处于中度耦合协调,说明二者之间基本形成了良好互动;但二者对耦合协调的贡献存在差异: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经费要素功效为0.48,而企业资金投入的要素功效相对较弱,仅为0.36。因此,企业一方面要不断加大科技项目投资风险基金等专项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拓宽融资渠道,引入天使投资人和创投机构,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同时,高校应进一步完善企业科技特派员激励制度,鼓励他们积极开展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和成果推广,给予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或个人在职称、考核、奖励等方面政策倾斜等。

4.5 强化科技研发导向,深化产学协同创新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科技特派员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产品技术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为0.44,处于中度协调耦合协调阶段;但在双方对耦合协调度贡献中,企业科技特派员的科研成果要素功效0.43大于企业的技术产品要素功效0.33,说明双方在科研成果的供需方面存在匹配错位的问题。因此,高校要主动调整考核方案,改变以往“唯项目、唯论文”的考核方式,以解决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切合强化产学实质性合作;同时,企业要加大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服务体系,降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此外,政府要积极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将“产、学、研、商、金”等机构联合起来,促进资源合理流动,确保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

4.6 加大校企交流合作,实现文化交互融合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科技特派员的价值认同与企业的文化氛围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仅为0.36,处于低度耦合协调,说明二者之间的文化交流较弱;然而,无论企业文化还是高校文化,其核心价值理念都是为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而服务的。因此,为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需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深入到企业一线开展参观、实践或实习,感受不同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建立“厂中校”或“校中厂”的校企合作模式,将企业的生产行为和高校的育人行为结合起来,实现校企文化的交互融合。

猜你喜欢

耦合度特派员耦合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