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肿瘤卒中与脑出血的CT 诊断及鉴别诊断效果分析

2020-08-13刘鹏媛李道平朱灵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4期
关键词:血肿水肿出血量

刘鹏媛,李道平,朱灵巧

(方城县中医院,河南 方城 473200)

0 引言

脑肿瘤卒中是因脑肿瘤在生长状态时而引发的出血现象,其出血量不大,临床中通常表现为轻度症状。高血压脑出血是因患者脑实质内发生血管破损出血、压制脑组织而诱发相关症状的常见疾病,高血压是主要诱因,出血量明显[1-2]。有相关研究证实,若脑肿瘤卒中和脑出血超出颅内代偿容积后,若未接受及时治疗,从而导致疾病病理出现恶性循环,使得预后效果不佳。近年来,医学发展不断进步,目前各类影像学技术已普遍运用至神经科诊断中。CT 检测具备高效、无创伤等优势,且能较为准确定位出血位置。CT 灌注成像技术促进CT 由单一表现形态学信息不断发展为可表现肿瘤血流动力学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选入2016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肿瘤卒中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样本,其中将脑肿瘤卒中患者分至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支对照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7 例;年龄43-76岁,平均(65.31±3.27)岁。观察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44-77 岁,平均(66.25±3.19)岁。比较2 组的基础资料,结果无差异,P>0.05。选入标准:①均符合相应的疾病诊断标准;③均发生显著的呕吐、头痛、偏侧肢体功能障碍及排便失调等清理;③所有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晓,且已在知晓同意协议中签字。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甲状腺功能不佳者;③存在恶性肿瘤者;④服用避孕药、叶酸及维生素B12 者;⑤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血液疾病者。

1.2 方法。通过128 层螺旋CT 对所有患者实施CT 常规平扫,矩阵为256×256,设置层间距以及层厚为10 mm,根据实际情况可辅助2-5 mm 薄层扫描,或是给予动态观测,注入40-50 mL 对比剂(碘海醇,350 mg/mL),调节每秒5 mL 的流速,对多层螺旋96 mm 的范畴实施40 s 的连续动态扫描,取得多层螺旋CT 灌注信息,并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患者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获取并处理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图像中的脑血容量信息、病变实质部脑血流量、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等数值。医师可借助盲法给予评估,统一肿瘤灌注不正常区域的辨别意见后,各灌注参数实施半定量分析[3-4]。

1.3 观察指标。观测和记录2 组患者的脑出血量以及脑血容量、脑血流量、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等脑灌注参数。

1.4 统计学分析。2 组患者的实验数据以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均数±标准差”形式体现患者的脑出血量和脑灌注情况,施以t检验;组间进行对比,若结果为P<0.05,即可证实研究指标存在差异性。

2 结果

2.1 分析脑肿瘤卒中患者的诊断效果。在42 例脑肿瘤出血性卒中患者中均出发生血肿症状,其形态不太有规则,属于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出血灶。分布在额叶18 例,小脑3 例,颞叶11 例,枕叶10 例;其中有22 例出血属于结节肿块型,基本覆盖肿瘤为9 例,灶样出血为13 例,环型为2 例;有23例患者发现肿瘤征象,提示CT 值小于血肿团块状及结节状软组织影,19 例患者未发现瘤体,23 例患者出现瘤周水肿,其表现为与单纯脑出血病程未对称,且形态缺乏规则性的出血灶周边大片状水肿。确切诊断23 例,错诊为单纯性脑出血有19 例,诊断率为54.76%。

2.2 比较2 组患者的脑出血及脑灌注情况。对照组的出血量以及BF、BV、PS 等各类脑灌注参数均高于观察组,P<0.05,2 组的GCS 评分对比为明显区别,P>0.05,见表1。

表1 对比2 组患者的脑出血及脑灌注情况(±s)

表1 对比2 组患者的脑出血及脑灌注情况(±s)

组别 例数 出血量(mL) BF[mL/(100g·min)] BV(mL/100g) PS(mL/100g) GCS 评分对照组 42 43.54±2.27 61.51±12.26 3.28±0.46 15.89±1.32 8.42±1.47观察组 42 14.97±1.33 25.85±9.27 1.39±0.35 1.74±0.65 8.49±1.63 t-70.3761 15.0359 21.1908 62.3250 0.2067 P-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8368

3 讨论

脑出血是临床中具有高发病率的一类疾病,其高血压源性占比较大,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中,脑肿瘤卒中较易错诊为高血压脑出血。转移瘤是导致脑肿瘤卒中出现病灶的重要因素,通常有原发病灶,其中肺癌转移较为常见,出血量相对较少,且所产生的临床表现比较轻微,其发病原理可能由于肿瘤血管结构尚未成熟,且管壁脆性较大,在发生破损出血后而造成脑部肿瘤卒中,因此会误诊断为单纯性脑出血,尤其是伴有脑萎缩的脑肿瘤卒中高龄患者具有较高的误诊率[5-6]。同时,若脑肿瘤卒中伴有高血压时,间接加大了疾病鉴别和诊断的难度。由于高龄脑萎缩患者有着较大的颅内代偿空间,当脑萎缩合并脑肿瘤卒中患者在未引发神经功能性病变时,其脑肿瘤大多会被忽略[7]。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出血量和各项脑灌注参数明显较小,P<0.05。这提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量显著大于脑肿瘤卒中患者,同时前者的脑灌注强于后者,更易于鉴别,但对于脑肿瘤卒中伴有高血压患者,则应当注重分析患者的CT 影像,当出血灶周边脑水肿低密度区的部位较为广泛,同时血肿期龄和灶周水肿不相符时,则需要提高对肿瘤性水肿的警惕。在本次研究中,有19 例患者没有出现瘤体,但其血肿周围水肿缺乏规则性,占位效应显著且持续出现,伴随病情发展,占位效应加重,当患者病情平稳后时实施增强检测,进一步判断为脑肿瘤出血性卒中。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和脑灌注参数与脑肿瘤卒中患者相比存在明显区别,有助于进行临床鉴别,但需要对脑组织非常规位置的出血现象加强重视,分析血肿形态以及周边组织结构,可辅助采取其他物理检测手段,最大程度降低误诊的发生,CT 技术有助于检测和鉴别脑肿瘤卒中和高血压脑出血,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猜你喜欢

血肿水肿出血量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