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灌流透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血清PTH、β2-MG 水平的影响分析

2020-08-13谢依嶷赵志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4期
关键词:灌流尿毒症血液

谢依嶷,赵志权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肾内科,广西 南宁 530000)

0 引言

尿毒症指肾脏疾病病情发展至终末期的表现,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症患者主要凭借血液透析把人体中毒物和代谢废物排出,但血液透析仅可将小分子物质清除,清除中分子物质(>500 D)的作用较小,若长时间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会导致人体中蓄积大量中分子物质,诱发并发症。因此,近年来,倡导将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两者联合使用[1],但有关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对其皮肤瘙痒、血清PTH、血清β2-MG 的改善作用的报告仍然较为少见,现纳入180 例尿毒症患者分组讨论此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治疗方式分组180 例尿毒症患者。入选标准:①患者血液透析时间>12 个月;②病情稳定;③均存在皮肤瘙痒症状;④患者与其家属均自愿同意接受此次诊治。排除标准:①肝肾、心功能异常者;②合并感染、免疫性疾病者;③营养不良者;④中途脱落研究者。对照组:男48 例,女42 例,年龄25-71 岁,平均(45.3±1.6)岁。原发疾病:24 例肾小动脉硬化,9 例多囊肾,32 例慢性肾炎,20 例糖尿病肾病,5 例其他肾病;研究组:男49 例,女41 例,年龄26-70 岁,平均(45.6±1.5)岁。原发疾病:25 例肾小动脉硬化,8 例多囊肾,31 例慢性肾炎,21 例糖尿病肾病,5 例其他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用肝素抗凝、碳酸盐透析液、透析机(贝郎机710200T 型),超滤系数为40 mL/h.mmHg,表面积为1.3 m2,透析量为500 mg/min,血流素为200-250 mL/min,3 次/周,4 h/次;研究组接受血液透析(与对照组一致)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在透析器前串联HA130 树脂血液灌流器,实施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串联治疗2 h 后,再单独给予血液透析治疗2 h,3 次/周。均持续治疗1 个月。

1.3 指标判定。按照Dirk R KuyPers 评分法[1]评估患者皮肤瘙痒状况,1 分:无需抓绕,仅单个部位出现瘙痒,每次瘙痒时间<10 min,不影响患者睡眠;2 分:需抓绕,多个部位发生瘙痒,每次瘙痒时间<30 min;3 分:抓绕后,症状无缓解,全身瘙痒,且瘙痒程度无法忍受,影响睡眠;4 分:抓绕后,症状无缓解,且有抓伤,全身瘙痒,瘙痒时间>30 min,影响其睡眠;5 分:患者因瘙痒出现烦躁不安,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睡眠等。治疗前、治疗后3 d 时抽取其动脉血,用胶乳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β2-MG 指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其PTH 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 进行数据分析,血清β2-MG、血清PTH、瘙痒症状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瘙痒评分。治疗前组间瘙痒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研究组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瘙痒评分(±s)

表1 比较瘙痒评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90 4.21±0.31 0.89±0.01对照组 90 4.23±0.29 1.36±0.02 t-0.4469 199.4041 P-0.6554 0.0001

2.2 血清PTH、β2-MG。治疗前组间血清PTH、β2-MG比较(P>0.05),治疗后,研究组PTH、β2-MG 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血清PTH、β2-MG(±s)

表2 比较血清PTH、β2-MG(±s)

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PTH(ng/dL) β2-MG(mg/L) PTH(ng/dL) β2-MG(mg/L)研究组 90 568.32±121.32 24.65±3.28 320.21±85.35 12.36±3.23对照组 90 568.34±121.35 24.66±3.26 592.32±151.21 26.68±3.68 t - 0.0011 0.0205 14.8672 27.7448 P - 0.9991 0.9837 0.0001 0.0001

3 讨论

目前暂不完全明确尿毒症发病机制,但肾性贫血、周围神经变化、无菌性骨坏死、异位钙化、肾性骨病、皮肤瘙痒等症状均与机体各毒素和代谢废物存在密切关系[2]。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式则为血液透析,但此方式利用半透膜透析,将体内废物清除,但无法彻底清除体内毒素,如中分子物质,而中分子物质为诱发疾病症状的主要毒素[3],所以,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其异位钙化、肾性骨病、皮肤瘙痒等症状得不到彻底改善[4]。近年来,临床倡导将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尿毒症患者,血液灌流时采用的树脂型灌流器属于高分子网状立体结构,相比于血液透析,其吸附能力更强、表面积更大,不仅可清除机体中肌酐、尿素,且可清除机体内中分子物质[5-7]。但血液灌流方式无法保持血液内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稳定[8-9]。所以,临床倡导将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联合使用。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皮肤瘙痒症状评分、血清PTH、β2-MG 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证实了血液灌流透析治疗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接受血液灌流透析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皮肤瘙痒症状和血清PTH、β2-MG 水平。

猜你喜欢

灌流尿毒症血液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为什么做了血透还要做血液灌流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预防尿毒症的关键措施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