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直接介入和溶栓后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分析

2020-08-13曹艳曹民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2期
关键词:通率肝素左室

曹艳,曹民智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2.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卫计委,内蒙古 巴彦淖尔)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因冠状动脉持续性、急性缺氧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病症,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心律失常等症状[1],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无疑带来了严重影响。当前针对急性心肌梗死主要以再灌注治疗为主,包括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静脉溶栓治疗,前者可持续开通梗死相关动脉,降低临床死亡率;后者则可弥补直接介入再灌注时间延迟的不足[2],并改善预后。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急诊直接介入与溶栓后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进一步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35~78岁,平均(56.5±21.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1~6 h,平均(4.5±1.5)h,行急诊直接介入治疗。B组中男24例、女 20例,年龄36~78岁,平均(57.0±21.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5 h,平均(4.0±1.0)h,行溶栓后介入治疗。本研究中患者与家属皆知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12 h内入院就诊,给予氯吡格雷(生产企业: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542)300 mg+拜司匹林300 mg,口服,或者格瑞洛180 mg口服。其中A组患者行急诊直接介入治疗,将其送至心导管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给予肝素3000 U静脉注射,并展开介入治疗,术中给予肝素4000 U静注。B组则行溶栓后介入治疗,瑞通力(生产企业:昂德生物药业有限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70023)18 mg+18 mg与生理盐水20 mL混合后静注,确保在60 min内完成静滴,溶栓前给予肝素3000 U静脉注射)。择期送至心导管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行介入治疗,术前给予肝素3000 U静注;组间患者完成治疗后给予替罗非班静脉输液50~100 mL持续24 h,6 h后改为低分子肝素钙5000 U/次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续5 d。

观察患者治疗后肌酸磷化-同功(CK-MB)峰值与左室射血分数,以及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经介入灌注治疗后患者前向血流达Ⅲ级,残余狭窄<20%)、术后TIMI血流Ⅱ级以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

1.3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纳入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形式表示,并分别行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水平变化对比

根据两组间研究数据显示,B组患者经治疗后,其CK-MB峰值、左室射血分数相比较A组更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水平变化对比( )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水平变化对比( )

组别 例数 CK-MB峰值(U/L) 左室射血分数(%)A 组 44 263.5±15.7 53.7±5.0 B 组 44 432.1±20.4 64.1±5.4 t 43.445 9.374 P 0.000 0.000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统计两组研究数据显示,B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与TIMI血流分级Ⅱ级以上者占比更高于A组,但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则低于A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相比较[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病症之一,其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致残率高的特征[3],通过早期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明显减少心梗面积,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积极意义;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与预后关键在于促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尽早开通,从而恢复心肌再灌注,减轻心肌损伤[4-5]。直接介入治疗、静脉溶栓治疗作为其主要干预方式,各有优势,前者起效快,可帮助患者快速开通梗死血管,对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进行改善,但再灌注时间较长,预后较差[6]。静脉溶栓则能降低临床病死率,提高血管再通率。但当前临床中普遍认为溶栓后介入是对两种治疗方式的补充,通过发挥协同作用可促使直接介入患者自发病到开通血管时间缩短[7],并弥补因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开通率的不足;因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治疗中最终效果与梗死相关血管再通速度与程度有着直接关系,而应用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则能扩大应用范围,有效保护患者心肌,促进其血运重建的同时提高血管再通率[8],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B组患者行溶栓后介入治疗干预后显示,患者梗死血管再通率与左室射血分数、CK-MB峰值水平更高,且TIMI血流分级Ⅱ级以上者占比较高,以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为主的多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大幅度降低;进一步表明该治疗方式的应用对恢复患者心肌供血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溶栓后介入治疗效果理想,相比较急诊直接介入可明显提高早期血管再通率,保护左室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通率肝素左室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溶栓时间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手术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阿替普酶溶栓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再通治疗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52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