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管理对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8-12武玉真李超许超荣申丽翟会民
武玉真,李超#,许超荣,申丽,翟会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放疗科,2神经内科,郑州 450000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较 高[1-2],中国肺癌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3-4]。同步放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同时也是诱发患者癌因性疲乏的重要因素[5-6]。肺癌本身可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生理、心理打击,放化疗过程中产生的癌因性疲乏使患者易发生抑郁、焦虑、主观注意甚至是记忆损伤与社会功能紊乱,不仅严重影响放化疗进程,亦可导致患者出现精神涣散、丧失对生活的信心,终止放化疗,甚至发生极端事件。由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心理承受度、癌因性疲乏程度、家庭等个人情况均有较大差异,因此,通过针对性管理措施改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放化疗过程中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对于保障放化疗疗程与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针对性管理措施在同步放化疗的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22例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均在本院接受同步放化疗;②预计生存期≥6个月;③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TNM分期为Ⅳ期;②小细胞肺癌,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及严重疾病;③合并精神疾病;④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沟通障碍;⑤未能完成放化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针对组,每组61例。常规组中男38例,女23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为(54.31±9.17)岁;TNM分期:Ⅱ期22例,Ⅲ期39例;病理类型:腺癌28例,鳞状细胞癌33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21例,大学及以上21例。针对组中男37例,女24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为(55.09±9.25)岁;TNM分期:Ⅱ期23例,Ⅲ期38例;病理类型:腺癌29例,鳞状细胞癌3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23例,大学及以上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TNM分期等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常规组患者同步放化疗期给予常规管理,化疗前1天向患者说明同步放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案,指导患者及家属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放化疗过程中的自我管理、饮食管理等指导,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
针对组患者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①全面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家庭情况、病情、病程等,据此制订针对性管理措施,以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肺癌的知识,评估同步放化疗可能出现的癌因性疲乏的程度及具体应对方法。②化疗管理,告知患者化疗后2~4周易出现脱发,并告知其化疗完成后能够恢复,告知过度重视外貌的患者提前准备假发、帽子等,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改善或保持患者自身形象的完整性,在掌握患者的关注点后有针对性的缓解、解决患者的问题;指导患者每天3~4次使用氯己定漱口水或淡盐水漱口,以预防口腔溃疡等问题;根据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具体程度给予一线或二线止吐药;清洁住院环境,保持空气清新以减轻异味对患者的刺激;观察患者输注化疗药物的静脉通道周围皮肤是否出现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并给予对症处理。③放疗管理,放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说明放疗的目的和效果,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放射性皮肤损伤、肺炎等,根据评估结果有目的的帮助患者保护放射野的皮肤、预防肺炎等。④饮食管理,以患者个人喜好为基础,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放化疗过程中的个性化食谱,指导患者根据个人情况进食红枣、阿胶、当归等有助提高患者免疫力的营养食品。⑤心理管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据此给予相应的心理管理,包括阅读疗法、音乐疗法、正念认知疗法等。⑥睡眠管理,根据患者的习惯帮助患者制订作息计划,帮助患者规律休息,通过心理干预、运动疗法等改善有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助眠药物,夜间重点巡护使用助眠药物的患者,预防嗜睡、坠床等不良反应的发生。⑦运动管理,根据患者的体力、体能等个人情况,结合患者的个人爱好帮助患者制订运动计划,指导患者自测心率,说明运动过程中心率最高不要超过平时的25%;放化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因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合成降低,增大了细胞的死亡速度,出现运动不耐受,此时指导患者缩短运动时间、减小运动幅度,指导患者尽量采用有氧运动并于运动过程中联合舒畅的音乐,提高身心舒畅度。⑧辅助管理,结合中医理论,于放化疗过程中及运动后对合谷、手三里、足三里、三阴等穴位及肌肉进行按摩,以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
1.3 观察指标
①管理前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the 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PFS-R)[7]评估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包括行为、躯体感知、情感、认知4个维度,评分范围为0~10分,0分为无癌因性疲乏,1~3分为轻度癌因性疲乏,4~6分为中度癌因性疲乏,7~10分为重度癌因性疲乏。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AS评分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SDS评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2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③管理前后,采用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th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9]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共30个条目,其中29、30条目评分为1~7分,其他条目评分为1~4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癌因性疲乏程度的比较
管理前,两组患者PFS-R评分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行为、躯体感知、情感、认知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针对组患者行为、躯体感知、情感、认知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PFS-R评分的比较(±s)
表1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PFS-R评分的比较(±s)
注:a与本组管理前比较,P<0.05;b与针对组管理后比较,P<0.05
维度行为情感躯体感知认知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8.3 7±1.2 1 6.1 3±1.0 1 a b 8.5 9±1.6 1 6.0 8±1.1 8 a b 8.3 9±1.0 7 6.6 2±0.9 6 a b 8.6 9±1.5 1 5.8 3±1.0 2 a b 8.4 2±1.2 6 4.1 4±0.8 9 a 8.6 2±1.6 4 4.2 3±0.9 1 a 8.4 1±1.1 2 4.0 1±0.8 3 a 8.7 2±1.6 3 4.1 1±0.8 9 a时间常规组(n=6 1)针对组(n=6 1)
2.2 心理状态的比较
管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管理前,且针对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s)
表2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s)
注:a与本组管理前比较,P<0.05;b与针对组管理后比较,P<0.05
量表S A S S D S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5 6.7 1±5.3 7 4 9.6 2±4.2 5 a b 5 8.8 5±6.7 1 5 2.3 5±5.2 2 a b 5 7.0 2±5.6 3 4 3.7 4±3.9 2 a 5 9.0 6±7.0 2 4 7.4 6±4.3 7 a时间常规组(n=6 1)针对组(n=6 1)
2.3 生活质量的比较
管理前,两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管理前,且针对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的比较(±s)
表3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的比较(±s)
注:a与本组管理前比较,P<0.05;b与针对组管理后比较,P<0.05
维度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时间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常规组(n=6 1)3 5.2 6±2.9 6 4 0.1 3±3.0 2 a b 3 4.1 2±3.1 2 4 1.5 2±3.4 7 a b 3 4.0 6±3.3 1 3 8.9 6±4.4 7 a b 3 0.6 1±2.6 5 3 2.8 6±3.0 9 a b针对组(n=6 1)3 4.9 8±2.8 3 4 5.3 7±3.6 7 a 3 3.9 8±3.0 7 4 8.3 9±4.1 2 a 3 3.8 7±3.2 6 4 3.7 5±5.1 2 a 3 0.2 5±2.4 2 3 8.7 3±4.2 2 a
3 讨论
癌因性疲乏是由肿瘤及相关治疗诱发的一种生理及心理且与近期活动无关的持续性疲劳感,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继而发生精神涣散及对生活丧失信心等消极心理[10-11]。癌因性疲乏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干扰患者的放化疗进程或导致患者中断、放弃治疗[12-13]。癌因性疲乏最早由Sacha等学者提出并界定为生理功能与躯体功能的异常降低,癌因性疲乏属于多维度疾病,涉及包括患者的躯体、心理、精神及社会等诸多方面[14-15]。肺癌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的过程中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而癌因性疲乏可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近年来,多项临床治疗表明,同步放化疗对肺癌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或化疗及放化疗序贯治疗的疗效。但同步放化疗可出现不良反应的累加,增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同时,肺癌本身及同步放化疗过程中的不适感也加剧了患者的不良情绪。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具有不同的个性化情况,常规放化疗管理措施为共性方法,难以兼顾患者的具体情况,因此效果不佳。
本院总结既往常规管理措施的经验,制订出针对性管理措施,于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整体评估与深入了解,据此制订后续同步放化疗期间的管理措施,增加了针对性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接受程度,易于坚持,且在整体管理过程中强调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参与,从而有效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这针对性管理使患者能够客观面对疾病、积极参与评估、参与后续自我管理与治疗,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化疗管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对化疗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关心点,据此给予有效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反应程度。放疗管理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订预防方案从而有效减轻放疗损伤。饮食管理根据肺癌同步放化疗营养要求,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人爱好、习惯,改善患者的食欲,从而保障患者放化疗期间的营养需要。心理管理能够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放化疗提供必要保障。肺癌、放化疗不适感及环境改变等因素可降低患者的睡眠质量,通过睡眠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使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亦可辅助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免疫功能。运动管理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订运动方案,不仅可提高运动效率也有利于患者坚持。辅助管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相关不适,减轻疲乏感,得到心理安抚。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性管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亦低于常规组;表明针对性管理能够有效改善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经生活质量评估可知,针对组患者在癌因性疲乏程度得到有效缓解及心理状态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性管理可明显改善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与心理状态,并可由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