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高等院校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探索
2020-08-11鲍新龙张舜蔡旷
鲍新龙 张舜 蔡旷
摘要:社会服务是高校五大基本职能之一,积极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既是高校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也是彰显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办学综合实力的内在需求。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在对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存在的主要痛点与难点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智库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该校在推进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践与探索,以期为其他高等师范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师范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智库;乡村文化
自2012年以来,全国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人才基础[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需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1]。2018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一步为各高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响应号召,作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师范类院校,在积极推进乡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同时,一直谋求在更多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师范类院校只要能在助推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围绕基本职能,找准乡村发展的“痛点”“槽点”与着力点,选准服务切入点,将在“天时”上把握政策良机、在“地利”上用好地方资源、在“人和”上凝聚各方力量,势必能在直接影响其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本文主要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探讨高校在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一、乡村在推进振兴战略过程中存在的痛点与需求问题
201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指出乡村振兴是涉及经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治理水平等的全面振兴[2],同时对省市各级部门的协同创新提出高难度挑战。华中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员们结合近些年对X市C镇农村的田园观察及工作经历,发现当前各级政府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农民热情高涨,表现出极强的机遇意识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总体发展态势良好。然而,当前乡村发展仍面临诸多短板,农民增收难、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人才短缺、乡村文化缺失等。
(一)乡村人才空心化,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乡村人才匮乏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最大困境。近年来内地乡村人才及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沿海城市和省内大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乡村发展呈现明显的外生性和行政驱动性特点[3]。一是缺乏新型职业农民。现有农业生产经营者老龄化现象严重,学历水平偏低,年龄结构失衡,经营理念落后。据统计,C镇农村人口中60岁以上比例占到近21%,老龄化比例超过WHO认定标准的2倍,日常在村人员50岁以上比例超过63%, 50-70岁的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主力,45岁以下的年輕人84%以上都在外务工。二是缺少优秀的乡村治理人才。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干部的业务能力、致富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很多村干部的实际岗位胜任力与此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地区村干部无编制、低收入、零保障的“低待遇”与基层工作头绪多、责任大、做事难、问责风险高等“权责不对等”现象,是导致基层队伍不稳定、干部流失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村官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但是由于专业对口度低、综合待遇低、身份认同感差,流动性较强。年轻干部普遍不愿扎根基层。三是缺少专业型人才支持。乡村普遍缺乏农业科技、医疗教育、网络电商营销、环境治理、文化传播、乡村治理等领域“拔尖型”方面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引进与合作培养长效引才、育人、留才机制。
因此,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4]的“三农”工作队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既是补齐乡村振兴人才短板的急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实现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二)乡村科技空心化,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多数乡镇受到“无工不富”和“政绩”思想影响,在产业布局中出现“重工轻农”“重商轻农”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农业产业布局中农村一二三产业布局不均衡协调、不合理。一是农产品的同质化严重,缺乏产业集群效应不强。部分区域农产品作物结构、品种结构相对单一,农产品的同质化竞争迫使生产经营者“重量轻质”,农产品出现阶段性过剩,同时绿色有机安全的优质农产品供应不足。由于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间存经营模式相对落后,在同质化竞争激烈、产业分工水平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现象缺少集群与协同效应。二是产业链不健全,农产品附加值低。一方面部分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缺少企业化生产经营管理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部分农产品在产业链纵向和横向延伸方面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销售、副产物综合利用等环节创新不足,在现代化农业的观光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等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开发不足,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开发不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层次低,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不够通畅,价值链有待升级。三是农产品科技水平低,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近年来,农产品科技应用在提质增量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很多部分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仍存在很多问题,科技含量低,一方面在动植物分子遗传学和转基因在生物技术育种、高科技生产管理技术、食源性危害关键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投入品安全控制技术、产地环节净化技术生产环境净化、农产品加工技术精深加工、农产品包装与储备等方面的技术与发达国家还存着较大差距,技术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存在滥用农药、肥料、养殖投入品饲料、食品添加剂等投入品不规范使用,违规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现象,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诸多隐患。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因此,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创新转型升级,地方亟需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多业态发展;亟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促进农业创新转型升级,构建可持续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保障。
(三)乡村文化空心化,公共文化自觉服务不足不够
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大财政投入,相继实施了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广场)等项目建设,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5],有效提升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侵蚀,乡村文化自信式微,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农村公共文化有效供给不足。当前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过于强调硬件设施标准化,忽视了村庄差异化需求,部分重“硬件建设”、轻“软件服务”文化資源利用低效;乡村文化队伍建设薄弱,文化服务质量不高;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不足;农民文化消费理念落后,层次不高自信缺失,文化育民成效不彰,消遣型文化消费多,享受型、发展型文化消费少。二是基础教育费用占比家庭文化类支出过高。多数农民认为教育是子女实现社会阶层流动、获取体面工作的重要途径。随着异地就学“借读费”“赞助费”的取消,农村父母更是竭尽全力为子女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进城务工陪读、买学区房等普遍存在。同时农村学生为缩小与城市学生的教育差距,校外补习日益盛行。三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不足。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传统乡村文化不断受到城市文化冲击逐渐走向衰败,传统的手工技艺、戏剧曲艺等非物质文化传承出现了面临断层窘境。乡村文化的低俗化和农民心灵的荒漠化,使农村逐渐失去主体意识和发展内动力。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铸魂工程。因此,乡村没有文化,乡村就缺少内涵,就缺少灵魂。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创新机制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整合资源、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发挥文化育民、文化强民作用,是重塑乡村文化当务之急。
二、师范高等院校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探索路径探索
高校在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各自的资源特色与优势,能否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与优势,形成强大合力,是提升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成效的关键所在。下面将以华中师范大学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为例,从人才培养、智库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进一步阐述与探讨。
积极整合基础教育、农村问题研究、干部管理培训、生态环境设计、有机农药研究、生物技术研究、电子商务等专业领域优势资源,在“问清诊”“把准脉”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智库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
(一)统筹培育新型人才发挥高校育人优势,推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培育乡村人才是破解制约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瓶颈的有效途径与突破口。高校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重要输出地,培养接地气、善创新和重实践“适销对路”的“三农”人才队伍,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时代重要使命,更是高校服务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乡村人才工作重点要抓好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本土人才、农科专业人才等三大群体的培养与发展工作。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主要包括现有农民和潜在农民两类,他们两者都是现代农业的生产者主体。一是依托农林、学校生物、化学、电子商务等涉农类专业学科力量,把培训班办到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加强对现有农民的农业生产、种养殖技术、农产品营销能力等培养工作,提升农民技能业务技能本领,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二是对潜在农民(外出务工返乡农民、退役军人)开展实施“精英式”职业技能培训,通过系列“培训工程精准指导”,有规划、有目的、有层次的提高潜在农民的综合素质,将其培育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6]。三是深化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者、拥护者、倡导者和支持践行者;调整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拓展农村教育基地建设,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加强农村创新创业指导,搭建农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积极培育扶持“农创客”等,为这些潜在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集成式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2.发展乡村本土人才
乡村本土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农村致富带头人,他们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怀,对乡村建设有着美好的愿景。特别是从本土出去的成功人士,他们有思想、有资金、有素质、有抗风险能力,依托他们村内创业可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带动农民一起致富。加强乡村本土人才挖掘与合作,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信息咨询与资源对接,激发本土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村内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3.培育“三农”专业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各类专业人才,高校要以乡村人才振兴需求为驱动力,通过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集中专题培训与 “一对一”精准指导相结合、项目合作与协同育人相结合等方式,创新“三农”专业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升级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应用型和复合型适农人才培育工作,结合学科优势与特色为地方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主要为乡村人才振兴储备人才,做好人才“培养”与“输送”两项主要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大后方”。一是主动参与地方有关专业人才日常培训工作,组织教授专家下乡下村开班讲学,打造农村继续教育特色品牌;二是组织学校附属中小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组织专家学者为地方乡村制定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环境修复方案;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等。
(二)发挥高校智库潜能核心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高校智库以其自身的独特拥有学科与人才双重优势和为社会服务的使命感,具备为决策部门提供高水平的咨政服务能力,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华中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资源为学校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强保障。
1.做地方政府决策的“建言者”
因国内外环境复杂性、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舆论动态性、价值判断多元化等,使得地方政府的决策难度和风险考验不断增加[7]。高校具有知识精英密集、学科门类相对齐全、基础研究力量雄厚等优点,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有着长期的关注,能把学科、专业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进行有效结合,具有建立智库的天然优势。高校智库应要立足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需要,紧接地气,充分结合地方发展重点课题,实行校地联合研究、成果共享,尤其是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8],精准服务地方决策需求为地方政府决策“建言献策”,提升智库成果转化与影响力。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为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多名专家参与国家相关政策制定与规划编制,累计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提交政策咨询报告百余篇,得到了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务院扶贫办、湖北省委省政府等单位采纳,多份政策咨询报告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同时承担了多项农村改革设计、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得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
2.做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者”
政府绩效评估已经成为一种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有效工具,传统的政府内部评估与监督存在主观性和封闭性,评估效果欠佳[9]。采用独立第三方评估逐步成为政府绩效评估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新趋势。高校专家评估模式是第三方评估中的一种常见模式,由于实施评估过程具有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科学研究性等优势,广受各级政府部门歡迎。近几年,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专家依托学科优势,凝练研究特色,强化专业领域,把智库服务转化为反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突破点。同时,还引导专家积极参与地方脱贫攻坚成效、城乡融合发展成效、“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基层党组织建设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工作、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工作中期评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中期评估等实施效果评估工作。此外,还有一大批教授、专家从事独立式的政策实施效果研究,撰写了一批著作和调查报告,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多个方面。高校同时作为政策实施“建言者”与“评估者”,以“局内人”身份进行闭环研究,将更加有利于发挥智库服务作用精准性。
3.做社会舆论导向的“引导者”
智库承担着“创新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引导舆论”的使命[10], 就如求是杂志社《红旗文摘》副总编孙广远所言,智库要形成广泛的影响力,需要伸出它的“天线”和“地线”:“天线”是让自己的思想成果往上去,以求影响决策;“地线”是让自己的思想成果往下走,以求影响舆论[11]。高校智库身份介于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其智库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与综合素养,这一群体智库专家的表态正面发声将有助于传播主流思想价值,增进社会共识对社会舆论影响较大,参与网上评论工作也是高校专家学者的责任与担当。北京师范大学杨玉春副教授认为,高校智库人员应应围绕重大政策出台、重要文章、重大热点事件郑重发声、密集评论[12],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营造良好的国内外舆论环境。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智库专家在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基层治理创新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舆论引导作用。
(三)发挥高校科技支撑作用,助推农村产业提升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乡村整体发展兴旺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行动计划指出,高校应通过学科融合、联合攻关、技术创新、推广转化与集成应用等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13]。
1.以市场为导向,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乡村振兴战略为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快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及其他新型科技与农业科技深度融合,在动植物高效育种、农业现代化与智能化、食品质量与营养等方面进行突破创新,着实提升我国农业创新力与竞争力,是高校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努力方向。华中师范大学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与科技特色科技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物农药特色成果为龙头,提升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以校地、校企合作研发应用、专家柔性工作室、学生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为载体,促进农技推广与应用。高校在科技项目的立项、研发、成果推广中应要多注重接“地气”,力争让发明专利能真正“落地生根”,发挥社会效益。
2.整合校内科技资源,全方位促进地方高新产业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在污染治理、新材料、生物农药、教育、信息保护、算法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方面颇具特色与优势。高校与地方是密切相连,共生发展的,校地校企深度合作是高校科技资源产生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在推进校地合作工作中,高校可以多渠道争取研究经费,扩大资源共享,加大农业科技、环境治理、新材料、有机农药等共同研发力度,促进产业技术源头创新,共同协助地方政府建设好“高新区”;可以通过探索打造乡镇“众创空间”,依托地方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创业基地,吸引高校科技人员、创业学生、乡村能人在“众创空间”创办科技型企业,学校创业学院为众创空间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咨询、产品检测、资质认定、融资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孵化服务,推进校地创新创业联动发展;可以促进科技类项目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创新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在推进农产品优质化、生产优质化和多元化销售渠道多元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找准文化服务着力点发挥高校文化引领作用,推动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文化振兴关键在于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农民素质的提升。高校是文化传承、研究、创新与弘扬的桥头堡,华中师范大学理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地方文化建设中勇挑重担,担当发挥“排头兵”作用,有力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1.当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高校需充分发挥从事地方文化研究的科研人员作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研究,动员学者学生去深入乡村挖掘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通过在学校开设人文与艺术类公共课、讲座、报告会等活动向校内师生传播与普及地方乡村文化。通过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借助文化研究机构加强乡村地域文化研究,依托历史记忆、地域精髓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努力通过创造新作品、培育新艺人,探索延伸地域文化产业链,活跃农村文化市场。
2.当好惠农政策的宣传者
由于年龄结构、认知水平局限,农村人缺乏网络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一方面无法紧跟网络信息时代步伐,不懂如何获取信息;另一方面年轻人在众说纷纭的“自媒体”时代,容易迷失自我,无法辨识权威、有效的信息。学校通过积极参与地方政府惠民政策宣传工作,借助网络媒体、广播电视、纸质印刷品、现场发布会、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向基层群众宣传普及“三农”政策。
3.当好农村教育资源均衡的促进者
农村学校教学硬件落后、师资整体水平不高是教育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生源不断外流的重要原因。师范院校在基础教育上有着特殊优势,尤其在教育政策研究、教学策略研究、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等方面。华中师范大学拥有优质的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附属学校资源,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运用“互联网+教育”技术支持,推动学校附中附小与乡镇学校实施“同步课堂”(咸安试点教学模式),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探索农村孩子免费“远程家教”,探索线下“假期实地支教行动”与线上“远程家教”融合的“1对N”志愿服务新模式等,促进地方基础教育资源平衡,逐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与水平,提升百姓满意度。
4.当做好基层乡村文化传播发展的志愿推动者
文化领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能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作为人才聚集的高校,除了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外之余,华中师范大学鼓励引导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積极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活动中,有效弥补了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缺乏的不足,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活力。还通过尝试建立传统文化传播中心、地方文化社会实践实践基地等,推动乡村文化与农业科技、乡村文化与基层自治、乡村文化与精神文明等有效结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通过“三下乡”等常态化活动,结合暑期“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等常态化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有效促进了乡村文化健康发展促进“乡风、家风、民风”建设。
三、结语
从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的“四个服务”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到的“新时代三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高等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高校新时代历史使命,也是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更是高校凝练办学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机遇。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人才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基础与保障,高校通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能更好地回应国家战略[14]。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然而,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举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之力共同推动。师范院校在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自身力量时,还需注重发挥协同效应。一是要树立“党政主导、农民主体、高校支撑、企业助力、社会参与”的基本思路,广泛有效凝聚社会各方各界力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打好“大会战”,积极发挥学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引导支撑与推进作用;二是要注意注重发挥高校地缘集群效应优势,打破校际壁垒,联合兄弟高校、科研院所组成乡村振兴高校联盟,通过增强专业力量,实现优势互补,增强提升战斗力,增强服务实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解读《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EB/OL].(2019-06-12)[2020-02-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736/twwd/201906/t20190612_385569.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01).
[3]张丙宣,华逸婕.激励结构、内生能力与乡村振兴[J].浙江社会科学,2018(5):56-63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02).
[5]胡建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及改善对策[J].兰州学刊,2013(7):171-175.
[6]郭智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J].中国农业教育,2011(1):6-9.
[7]文少保.高校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逻辑起点、难点与策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5(1):34-38,44.
[8]王诗苇.高校智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J].智库时代,2019(18):114-115.
[9]赵杙嘉.政府绩效的高校专家评估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7年.
[10]郝平.新型教育智库建设要有新思维[N].光明日报,2015-03-03(16).
[11]肖昊宸.智库要着力发挥舆论引导功能[EB/OL].(2016-07-12)[2020-02-20].http://www.cssn.cn/index/index_focus/201607/t20160712_3117257_2.shtml.http://sky.cssn.cn/zx/bwyc/201607/t20160712_3117892.shtml,2016-07-12.
[12]杨玉春.高校智库人员参与网上评论引导的方式[EB/OL].(2020-03-06)[2020-03-10].http://theory.gmw.cn/2020-03/06/content_33625981.htm,2020-03-06.
[1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EB/OL]. (2018-12-29)[2020-03-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1901/t20190103_365858.html,2018-12-29.
[14]赵倩,陈金凤.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与思考——以西南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1):28-34.
[责任编辑:卢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