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的现代解读与传承策略
2020-08-11兰芳
兰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文化的理解与传承,首先要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但就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来看,由于语言文字障碍、审美方式的变化等原因,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难以接近,理解不清,更不要说认同与弘扬了。如何让学生真正走入经典,与经典对话,并产生情感与思想的共鸣,这是古典文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收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作为古代长篇叙事诗的经典代代传承,在此,笔者以作品中的刘兰芝形象分析为例,试图探索古典文学的现代解读与传承策略。
一、建立联结
刘兰芝是诗歌的主人公,她明媚鲜艳又沉静善良,这样一个样样出色的女子却横遭婆婆的厌弃,最终自请归家、自杀殉情,以其悲剧性的结局闪耀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长卷上。关于刘兰芝的死亡,一般理解为“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作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斥”,将刘兰芝的殉情归结为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迫害。
这样解读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能在长河中翻出浪花的女子,也不过寥寥数人,得意者如武则天,仍被冠以“牝鸡司晨”的罪名,那些青史留名的聪慧女子更大的贡献还是作为闲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特别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在三从四德、三贞九烈的大环境下,女性的生存空间急剧压缩,女人不再被作为人,而是沦为了男性的附属品。所以,刘兰芝能够以一己之力抗衡封建家长的专制,在当时的环境下是相当惊艳出彩的。
但解读成这样就够了吗?这和学生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在现代生活中无法体验封建专制制度对人的压迫,就无法感受刘兰芝的痛楚。如果只是置身事外地旁观,是无法真正理解文本的。因此,要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的思想内涵,就要建立学生与人物之间的联结。从“十七为君妇”“共事二三年”中我们可以推断刘兰芝的年龄应该超过了19岁。因此,可以假设刘兰芝是同学们的姐姐,并设置问题:你能避免她的悲剧吗?(进一步拓展,还可以结合第四单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演讲词,设计一个语文写作活动:“请你为刘兰芝拟一份悼词,并在祭奠仪式上朗读”)。
二、立足学情
学生眼中的刘兰芝形象是单薄的,我们常常用贴标签的方法对人物进行评价,比如忠贞专一、宁死不屈等等。但有时候这种贴标签的方式,会给人物贴错标签。其实,在汉代,女性还没有完全陷入到封建牢笼之中,女子再嫁也是很平常的事情。甚至皇家内院的寡妇再嫁也犹如家常便饭,更别说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的传奇了。女子二嫁并不违情背理,这一点在诗歌中也能得到印证,诗歌的时代背景并不是以女子的从一而终为价值取向的。不然,为何积极渲染刘兰芝归家后,县令、太守先后求娶、大肆铺排的场面?那么,诗歌要表现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呢?
在課堂教学前,务必保证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做好笔记(赏析或质疑),否则课堂教学就是无源之水。从学生阅读后的反馈来看,有两个地方值得注意,一是第9段,“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整个段落将刘兰芝的每个细节都雕琢得白璧无瑕、精妙无双。我们一般是这么分析的:这是兰芝最后的战役,要离开得有尊严,她的美就是她的武器。但学生却不这么想,他们以为这暗示着刘兰芝以后的生活也能过得很好。我们关注了情节中的婆媳对立,却忽略了现实生活本身。二是第23段,“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学生说:从这一段描写中可以看出,刘兰芝已下定决心要自杀殉情。由此出发,衍生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刘兰芝的悲剧不能避免的话,她是什么时候下定决心要自杀的?(26段“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从诗歌内容看,刘兰芝并不是一个情绪型的人物,自杀并不是人物的一时冲动,而是反复权衡下的艰难选择,到底是什么原因在刘兰芝的生死天平上增加了砝码,让刘兰芝选择了死亡呢?
三、比较阅读
既然单篇文本阅读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做同主题的比较阅读。婚姻的悲剧,我们可以找《氓》中的氓和刘兰芝来做个对比。刘兰芝和氓比较起来,她是清醒的。她并没有像氓那种陷入为爱情头脑发昏,不顾一切的天真。氓是在现实生活中狠狠地摔了一跤之后,爬起来,回归生活的本真,朴实地活着。但刘兰芝却是一个聪慧的女子,一开始就知道生活的本质是什么,但却选择了以死亡来结局。
刘兰芝是中国文学史上少见的完美女性形象。一、她有见识,不将就。她看清了现实、看透了婚姻的本质。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甜蜜,而是家庭的延伸与延续。因此,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关系中,婆婆是家庭关系的主导。如果困于后宅,成天就是鸡毛蒜皮、鸡飞狗跳,刘兰芝不愿意在唯唯诺诺中失去了自我,所以她提出“及时相遣归”。二、她能预见、有判断,能在复杂的事件中,预测事情发展的走向。与焦仲卿的拖延术不同(“卿但暂还家”“还必相迎取”),刘兰芝洞悉了事件的矛盾无法可解,除非刘兰芝或焦母性情大变,果然,事情就像她所料想的那样往坏的方向发展(“勿复重纷纭”“逆以煎我怀”)。三、她有行动,能决断。俗语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既然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她就要在这片天地间经营出自己的世界来。只要让心灵有所寄托,苦难就会萎缩。礼佛、爱物、问丹求道,其实都是一种寄托,能让人实现心灵的平静。于是,她“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这是一个理智清醒的女子,我们可以假设,如果焦仲卿听到刘兰芝再嫁的消息,没有求假暂归、没有两方再遇、没有埋怨辩驳,刘兰芝一定是不会自杀的,她会正常再嫁,然后过上平静的生活。但偏偏这个时候焦仲卿来了。
四、文本细读
刘兰芝是一个重情的女子,不过我们对她的关注大都聚集在矛盾爆发处,比如自遣归家、允婚再嫁这样的环节,因此她的形象是聪慧理性的、甚至带着点反抗暴政的爽利豪气。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回到文本,找到她性格的另一面——柔情似水的一面。细读文本,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她和焦仲卿之间并未有山盟海誓、花前月下等情意浓浓的场面,每次两人同框出镜都是为了离别,相爱而不能相守,爱情总要寄托在家族之上,这大概就是封建宗法制度下爱情式微却又被传颂的缘由了,唯其稀少,方觉可贵。
第一次夫妻夜话,刘兰芝絮絮叨叨,说了不得已,说了自思量,说了盼君莫忘的小心思,“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第二次夫妻送别,刘兰芝以磐石与蒲苇做比,柔肠百转,说了坚守与担忧,“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第三次夫妻死别,刘兰芝爱恨交织,以死证情,“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离别又乍然相逢,情感总会压倒理智,所以这样一个在哪里都能生活得很好的女子,最终却选择了殉情,她再也不会遇见一个如焦仲卿般的男子,再有一份这样的情感,从这个角度来说,焦仲卿确实很不一般,值得刘兰芝以命相许。已经尝过了浓烈的美好就再也退不回平淡的生活,没有爱,心灵会枯竭。所以,刘兰芝选择了死亡。
因此,我们可以简笔勾画出刘兰芝的形象:
至此,我们就能知道,刘兰芝虽生活在古代,但仿佛跨越了千年,她身上的理性与从容、美好与忧郁,甚至比现代女性更为深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教师要联通文学与生活,才能让经典文学的文字在学生眼中有生命,心中有情思。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向死而生的过程,生活是在大悲哀中寻找小欢喜。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将各种各样的悲哀和欢喜呈现在你的面前,让你更了解生活,更能从容应对生活。
[作者通联:福州市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