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2020-08-11刘秀丽白瑞
刘秀丽 白瑞
(1.神木旭永眼科医院眼科,陕西 神木 719300;2.榆林市吴堡县医院眼科,陕西 榆林 718299)
白内障是指眼部晶状体混浊,属于临床极其常见的眼科疾病,即可单独发病,也可与青光眼并存[1]。当病情发展至一定程度后,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2]。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式,但有关白内障的手术方法不同学者持有不同观点,伴随超声乳化吸除技术发展,其已经逐渐替代了以往囊外摘除白内障手术,有着术后眼压更稳定、组织损伤较小、术后散光小、视力更易恢复等优点[3]。本文旨在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0例。观察组男126例,女124例;年龄61~79岁,平均(70.12±5.84)岁;病程1~10个月,平均(5.30±2.08)月。对照组男128例,女122例;年龄63~80岁,平均(71.51±5.69)岁;病程 1~11个月,平均(5.50±2.34)月。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眼科对白内障疾病的诊断标准[4];年龄≥60岁;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无重要脏器及智力障碍;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及精神疾病;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显著浑浊病人;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者;临床资料不全。本研究实施前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即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积极控制患者的基础疾病,降血压、降血糖,使机体代谢处于稳定状态,实施手术前进行散瞳处理,并采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眼球周围麻醉,使用开睑器扩睑,于反眉弓上方角膜边缘球结膜曲率最高处做一手术切口,长度约6 mm,并采用隧道刀板层分离巩膜隧道,并在距离角膜缘内2.5 mm的透明角膜处停止分离,进行前房穿刺,并注入粘弹剂,扩大借口至6.0 mm左右,环形撕囊、水分离,在核周围注入粘弹剂,并取出晶状体核,吸净皮质,将粘弹剂注入患眼前房和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冲洗出粘弹剂,确保巩膜封闭,逐层缝合切口,最后在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1 h散瞳,表面麻醉,开睑器开睑,手术在双目显微镜下完成;以右眼为例,自11点位3.0刀做3 mm×2 mm透明角膜切口,进入前房注人粘弹剂,2点位角膜缘1.5 mm穿刺刀做侧切口进入前房,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及水分层,囊袋内超声乳化核块,注吸皮质;前房及囊袋内注入粘弹剂, 囊袋内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注吸前房及囊袋内残留粘弹剂,水密切口,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凃术眼包扎。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等情况。根据临床标准眼压正常值为10~21 mmHg(1.47~2.79 Kpa);前房正常深度值约为3 mm[5]。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于术后1、30 d由专人负责评价患者的视力变化情况,归类为0.1~0.5和0.5以上。术后统计患者住院时间及视力恢复时间。
2 结 果
2.1眼压、视力、前房深度情况 治疗后,两组眼压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视力与前房深度均有所增长,观察组较对照组增长数值更大(t=4.810、7.033、18.23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情况比较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前房出血2例、前房渗出1例、晶体移位2例、视网膜脱离1例、一过性眼压增高3例、术后感染2例、角膜水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20%;对照组术后前房出血7例、前房渗出5例、晶体移位6例、视网膜脱离4例、一过性眼压增高5例、术后感染8例、角膜水肿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261,P<0.05)。
2.3术后视力情况 观察组术后1、30 d视力在0.5以上的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1、30 d的视力情况[n(%),n=250]
2.4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4.56±1.88)d、术后视力恢复时间(15.68±2.77)d,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7.23±1.65)d、术后视力恢复时间(23.65±4.28)d。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眼视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7.802、11.456,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眼科治疗技术的大力发展,超声乳化吸除技术在临床得到一定的推广,有发挥创伤小、疗效高等优势,成为临床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关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应用效果已有多位学者进行研究并表示认可,林莹等[7]研究中指出,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个月时,患者的前房深度、AOD500较术前明显增大,眼压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但其为单中心研究,缺乏对照观察。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有所下降,前房深度均有所增长,但观察组下降幅度与增长数值较对照组更大,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30 d视力在0.5以上的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眼视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是观察组两种术式能在病理方面相互补充,使得晶状体于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被消除,加深前房的同时开放了前房角;术中采取前房内粘弹剂能使前房内压力升高,进而使得前房角得到进一步开放;而超声乳化术中使用的粘弹剂可产生钝性分离作用来松懈粘连房角,在晶状体吸除后,能够消除虹膜膨隆,加之虹膜根部后移,使房角恢复正常位置,另外术中高灌注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开放部分粘连房角[8]。另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更少,可能是由于因建立起房水引流,给房水滤过屏障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能避免给患者的眼内组织产生严重损伤,因此不会提升角膜水肿、前房出血、囊膜撕裂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视力恢复,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