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2020-08-11刘文李英祝静郭晓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5期
关键词:骨髓细胞病因骨髓

刘文 李英 祝静 郭晓兰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四川 南充 637000)

贫血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血红蛋白(HGB)制造量减少,外周血红细胞(RBC)容量降低,单位容积内HGB、RBC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临床综合征〔1〕。在通常情况下,贫血可根据贫血的速度、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及骨髓红系增生等情况分为诸多不同的类型。贫血作为一类可发生在多种疾病中的常见症状及表现,诱发原因较多,临床上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及困倦等症状,严重时可累积脏器系统,甚至带来功能性的损害,造成死亡,对患者的身心功能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因此,一旦发生贫血,需采用准确有效的方法对病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缓解并消除症状,改善预后〔3〕。研究显示,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应用能直接对细胞病理学改变进行检测,在明确贫血病因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现已广泛应用于贫血的诊断工作〔4〕。本研究探究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56例贫血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实验室检查可见HGB<100 g/L,平均(85.43±12.45)g/L;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合并血友病者;伴有凝血因子功能障碍者;合并全身性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合并先天性血液障碍性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无法配合研究者。全部患者签署知情权同意书。该组患者男80例,女76例,年龄63~78〔平均(67.83±3.34)〕岁,病程1~6〔平均(3.42±0.34)〕个月。贫血的诊断标准参考《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循环血液中单位体积内的RBC计数、HGB浓度及RBC容积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将HGB浓度作为贫血的指标:成年男性HGB<120 g/L、成年女性(非妊娠)HGB<110 g/L作为贫血。

1.2方法 全部患者给予骨髓细胞学检查,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正式操作之前为患者完善必要的基础检查,实施普鲁卡因皮试,确保患者符合骨髓细胞学检查适应证。并给予患者操作前的心理指导与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到主要操作方法及步骤,面对患者提问给予耐心解答。操作时帮助患者摆放仰卧位,并将其背部垫高,使得胸部略微上挺〔5〕。首先为患者行局部麻醉处理,麻醉方法为使用2%的利多卡因(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4055)行局部浸润麻醉至骨膜。于髂前后或胸骨等易于定位及具有丰富骨髓液的部位进行骨髓穿刺,具体实施过程:铺巾消毒后,取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对适当的长度进行调节,固定在穿刺部位皮肤,持针以垂直的方向刺入,缓慢钻刺骨质到髓腔,将其与无菌注射器相互连接,缓慢抽吸0.1~0.2 ml的红色骨髓液,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至玻片上,快速制作成若干张涂片,送至实验室进行常规检查,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对样本造成污染〔6〕。在进行骨髓涂片时,需经过瑞吉染色后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及统计,并结合具体情况实施免疫组化检测,于显微镜下对骨髓细胞质与量的情况进行观察。另外,使用迈瑞69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分析〔7〕。检查结果由两名资深的检验科医师共同完成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分析诊断。

1.3诊断标准 全部患者临床标准按照《血液病学诊断及疗效标准》判断〔8〕:①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骨髓象测定结果基本相似,但血象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区别;②戈谢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象测定结果存在变化,血象检查结果存在改变;③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骨髓象测定结果存在差异,但血象检查结果相似;④血液寄生虫:骨髓象细胞测定在鉴别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但血象细胞检查结果较易辨认。

2 结 果

2.1不同病种下贫血患者的骨髓象特点 ①缺铁性贫血:骨髓增生较为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细胞比值明显降低,以RBC系中、晚幼RBC增生为主,幼RBC胞体偏小,边缘并不规整,同时可见胞质量明显减少、胞核较为致密。骨髓铁染色内外铁均减少甚至表现为阴性。②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表现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的情况,红系比例明显增高,粒红比值明显减低,巨幼样变RBC>10%,细胞胞体明显增大,核染色疏松。尽管巨核细胞的数量处于正常的范围,但部分胞体较大,核染疏松,形态并不规则,可见多个分叶的巨核细胞。③溶血性贫血:可见骨髓增生异常活跃,红系增生较为显著,其中以中晚幼RBC增生为主,通常情况其百分比>40%。④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明显减低或极度减低,粒细胞及RBC减少,骨髓非造血岛明显增多,其间存在的非造血细胞也明显增多。⑤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甚至处于极度活跃的状态,原始细胞百分比大于30%(FAB标准),部分可见棒状小体、幼稚RBC及血小板明显减少。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活跃或表现出明显活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出1~3系的病态造血,以红系较为常见,易见大RBC及异常形态的RBC。⑦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象中以中晚幼粒细胞及杆状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原始细胞的百分比例<10%,伴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易见。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骨髓象中可见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所占比例较高。⑨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异常浆细胞明显增多,胞体可呈现出形态多样的变化。⑩原生物感染性贫血:粒红细胞比例明显增高,期间可见中毒颗粒或出现空泡。转移癌:在骨髓象检查中见到癌细胞。

2.2贫血病种、临床表现、血涂片细胞情况 全部患者经过骨髓细胞学检查后,明确结果129例(82.69%),共确诊11种疾病。不同病因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涂片细胞检查结果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贫血病种、临床表现、血涂片细胞情况(n)

3 讨 论

贫血作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血液系统疾病,可见于各年龄,可因各类原因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其中较为常见的病因包括慢性贫血、营养物质缺乏、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干细胞损伤等,另外,部分贫血患者还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海拔高度及生活环境等。该病在临床上多以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及生殖系统疾病症状为主〔9〕,因此,对贫血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至关重要,这也对临床诊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0〕。现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骨髓细胞学检查作为目前常见的贫血诊断方法,以骨髓铁(包括骨髓细胞内及外铁)作为主要指标,其中细胞内铁被当作机体内幼RBC形成HGB的一种基本利用方式,而细胞铁在通常情况下以铁血黄素的形式来对铁进行储存,通过铁染色能够充分的了解到铁的改变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铁在体内的吸收及储存过程;②幼RBC利用铁的过程;③能够间接性反映出铁元素的功能及形态上的变化等,以此为临床检查及诊断提供诸多可参考的价值,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1〕。

本研究分析可见利用骨髓细胞学对患者的骨髓细胞质与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以明确贫血病因,能够为临床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及依据。不过由于疾病早期细胞学特征并不明显、细胞增生程度与浸润程度也并不相同,骨髓标本取材效果较差,临床检验科医生阅片经验不足等均能对最后的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导致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贫血病因存在着一定的漏诊率,另外结合实际情况,绝大多数的贫血并非由营养不良导致,而是由诸多疾病引起,因此,在确定贫血病因的过程中,还需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综合分析并考虑细胞的形态、大小、胞质与结构等,同时需要根据其明显的特点进行诊断〔12〕。另外,由于系统原始细胞特征方面的不同,仅根据骨髓细胞学并不能找到病因,因此,需要进一步对贫血原因进行分析,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13,14〕。

猜你喜欢

骨髓细胞病因骨髓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案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赞美骨髓
学生自身素质及实验教学模式对骨髓形态教学效果的影响
安胎丸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联苯双酯对小鼠骨髓细胞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