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2020-08-11魏蓉蓉王剑琼陈双礼

心电与循环 2020年4期
关键词:放射性计数心电图

魏蓉蓉 王剑琼 陈双礼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局部缺血性心肌坏死,起病急且发病快,临床通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但PCI术后患者仍可能存在心肌灌注不足现象,影响患者预后[1-2]。冠状动脉内心电图(intracoronal-ECG,IC-ECG)是无创检查与有创检查的结合,其可通过直接测量心肌电位并对比ST段变化分析心肌电活动,从而了解PCI术后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3]。本研究通过分析AMI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与预后的关系,以期为AMI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7年3至8月在本院诊断为AMI的患者65例。纳入标准:临床诊断确诊为AMI,首次发病且发病48 h内行PCI治疗。排除标准:接受溶栓治疗或存在冠状动脉造影禁忌者。依据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分为两组。A组(ST段回落50%的时间<40 s)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28~78(55.07±11.32)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6~28(21.13±4.25)kg/m2。B组(ST段回落50%的时间≥40 s)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0~82(54.78±11.19)岁;BMI为16~27(21.27±4.43)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梗死部位,随后注射5 000 U肝素(成都海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肝素钠注射液,批号:H51021209,规格:2 mL,12 500U),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导引导丝为0.014 Hitorque lioppy,导丝及球囊为快速交换系统(美国佳腾公司生产,型号:0.014 Hitorque lioppy)。导引导丝尾端通过消毒的中继线与心电图设备相连,监测PCI过程中的冠状动脉内导出电信号与体表心电图信号,滤波范围控制在0.1~500 Hz,纸速为25 mm/s。于AMI后1周采用美国SONOS 5500型彩色超声心动图仪测定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于PCI后进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于24 h后舌下含服1 mg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11021022,规格:0.5 mg×100片/瓶)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1.2.2 观察指标(1)LVEF:比较AMI 1周后,两组患者的LVEF;(2)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情况:比较静息时和硝酸甘油介入后两组患者的放射性缺损面积像素及缺损区域放射性计数百分比。(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AMI后心绞痛、室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LVEF比较AMI 1周后,A组患者的LVEF为(58.1±7.3)%,高于B组患者(46.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9,P<0.05)。

2.2两组患者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结果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静息时,两组患者的放射性缺损面积像素和缺损区域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硝酸甘油介入后,A组患者的放射性缺损面积像素低于静息时,且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损区域放射性计数百分比高于静息时,且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AMI后心绞痛、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PCI是AMI患者临床治疗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之一,然而PCI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慢再流或无再流现象,影响患者预后[4]。因此,如何准确评价PCI术后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临床通常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对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进行评价,但其仅可反映梗死部位的血流情况,无法反映细胞水平的再灌注情况,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阻塞部位的电位变化可为PCI术后患者细胞水平的再灌注情况提供参考[5],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利用心电图展开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

表1两组患者的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结果比较

表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AMI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后,供血区缺血,心肌细胞受损,细胞膜存在严重漏电现象,缺血区靠近心内膜心肌方向的穿膜动作电位接近正常,而受损区动作电位较低,两者相减则会出现穹隆状ST段抬高,因此,心电图ST段的变化情况对PCI术后冠状动脉是否再通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发现,ST段回落时间较短(<40 s)的患者,其LVEF明显高于ST段回落时间较长的患者(≥40 s),这一结果表明,ST段回落时间短的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善情况更好。另外,本研究发现,ST段回落时间较短患者的AMI后心绞痛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情况与回落时间较长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ST段回落时间较长者,表明PCI后ST段回落时间较短的AMI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较少。

董霄等[6]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再通并不意味着供血区心肌可得到有效再灌注,心肌梗死的部位、胸痛到球囊扩展的时间等因素均可影响PCI术后的心肌再灌注。当前,心肌灌注程度的判断主要依靠心肌核素显像、心肌声学造影等,但其实施过程相对复杂,心电图的ST段变化则为营养心肌细胞的再通检测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而可靠的方法。本研究发现,硝酸甘油介入后,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较短患者的放射性缺损面积像素及缺损区域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均明显优于ST段回落时间较长者,此结果表明,ST段回落时间较短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更好,更有利于患者心肌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放射性计数心电图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核电站放射性废物太空处置的可行性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