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研究
2020-08-10肖慧
肖慧
【摘要】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力的现实需要。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还存在系统结构不合理、侧重点不清晰、适应性不强等问题。从协同理论的视角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问题,需要借鉴协同理论的自组织原理,充分契合自组织所具有的“非线性”“支配性”和“开放性”特征,坚持系统优化,着力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合力;坚持序参量优化,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针对性;坚持环境优化,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适应性。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理论;机制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0)13-0086-04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活力的现实需要。当前,党中央结合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有力地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与此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各种机制的合力尚未有效形成,迫切需要进行优化与整合。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与协同理论的契合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的实质与初衷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后被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泛指事物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事物在有规律性的运动中发挥的功能及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机理。当前,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展开的研究与实践,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而且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宝贵经验。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也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提升自身的适应性。同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也还存在着各子机制独立运作,甚至相互冲突的现象,严重影响机制的运行效率,迫切需要进行优化整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吻合、与大学生思想形成规律相适应、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匹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契合。优化之核心在于保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活力,让机制富于合理性和有效性。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需要借鉴协同理论的自组织原理
协同理论,又称协同学,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它主要研究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开放系统怎样通过自组织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的结构。依据协同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按照自组织方式运行,出现有序结构,实现优化,將呈现如下特征:其一,非线性。系统的整体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要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的协同效应,系统内部各子机制系统必须协调合作,减少内耗,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其二,支配性。序参量主宰着系统从无序的不稳定状态向有序的稳定状态发展,并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演化的结果。系统有序、稳定地运行,也依赖于起决定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序参量。只有找到起决定作用的序参量,才能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功能的发挥。其三,开放性。系统只有与外界的能量和物质保持充分的交流,才能通过自组织使各子系统协同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活力,也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与运行现状
协同理论的自组织原理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应当充分体现非线性、支配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如果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必然造成机制优化的纰漏和欠缺。以此为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及运行依然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1.机制系统结构不合理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高校根据校情、生情探索建立了一系列机制,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机制、和谐机制、激励机制、合力育人机制、协同创新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利益互动机制、危机干预机制、自律转化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等,它们对揭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运行规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缺少战略性构想和系统性顶层设计,机制建设总体目标与各个子机制建设目标未能有效统一。错综复杂的机制之间相互独立,鲜有交集,形式上聚力实质上松散的情况普遍存在。同时,机制系统之间内耗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机制的运行效率,限制了机制整体功能的发挥,迫切需要进行优化整合,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合力。
2.机制系统重点不突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揭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以及大学生成长规律。其构建应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致力于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但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的现状来看,机制的形成和运行尚处于自发状态,侧重点和针对性并不强。表面上,每一种机制似乎都必不可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若把这些机制放在一起,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来考量,哪些机制起着决定性作用、哪些机制把握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却不可知。在实践中表现为尽管机制种类繁多,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并不明显。只有找到起决定作用的一个或几个机制,并加强相关机制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机制系统适应性欠缺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其根本在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律的把握,但规律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律的这种特性也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保持开放的特性。但在现实中,机制从一而终的现象大量存在于高校的规章制度中。有些机制曾经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但现在已经不再适用,却依然被当作工作的指挥棒;还有些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却未能被及时提上日程。这些都容易导致机制与大学生思想特点脱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分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适应的等问题,严重限制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存在和发展的活力。
三、协同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
立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的现状,审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化问题,需要我们自觉运用协同理论的自组织原理,来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化实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充分契合自组织所具有的“非线性”“支配性”和“开放性”特征,从而有效弥补现有机制建设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1.坚持系统优化,着力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合力
一是要通过系统的顶层设计促进机制目标的协调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各子机制系统间能否相互作用,形成协同效应。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子机制多为单兵作战,缺乏统一的目标。这也直接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难以形成合力,发挥系统整体功能。因此,高校要通过系统的顶层设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的总目标与各子机制建设目标协调统一起来,确保子机制之间可以协同作用,从而实现协调一致、优势互补、聚合放大和功能倍增。
二是要通过科学的优化方法推进机制系统的协同运行。优化可以采用目标导向和子机制优化导向两种方法。目标导向优化需要先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的总目标,再把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然后围绕各子目标对现有的机制进行优化,保留与各子目标差异最小的机制,淘汰与子目标差异过大的机制。子机制优化只需使该子机制设计优化方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实际优化提供的目标方案差异最小。对于各个子机制优化中出现的结果的不一致性,可以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优化以及各子机制多次优化进行协调。机制优化目标导向和子机制优化导向分别代表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协同优化的两个方向,即整体功能最大化和由子机制功能最大化而带来的整体功能最大化。其共同点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与子机制之间、子机制与子机制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
2.坚持序参量优化,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针对性
一是要坚持深化理念共识,奠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协同优化的思想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多主体性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决策主体的复杂性。而子机制之间的协同作用又要求各决策主体必须开展积极的协作,在教育目标、价值观和行为意向方面保持一致,在决策的时间和空间上保持同步。因为有了共识,才能确保约束力在互动过程中得到贯彻。也因为有了共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才能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运动,从无序走向有序。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优化必须深入践行“以学生为本”“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立德树人”等育人理念,并围绕理念共识的形成展开,确保协同优化落到实处。
二是要坚持立足需要,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化。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化以需要为立足点展开,因为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的基础、动力和归宿。只有符合教育主体需要,机制优化才能成为主体的自觉行为,各种优化策略才能被有效执行。只有不断满足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保持机制系统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和新的平衡的运动,才能维持机制自身的活力。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效果要以是否有利于激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是否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检验标准。
3.坚持环境优化,着力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适应性
一是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内部信息的协同。信息协同不仅仅是技术上实现信息共享,而且要从系统运行的角度,保证决策系统中每个部分在运行的各个阶段都能将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有效的信息协同是保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协调一致的关键所在。只有信息协同了,机制的决策主体才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资料,及时对机制进行更新与完善,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及其特点相适应,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适应。
二是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高校其他育人机制之间的协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方面,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必须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整体目标,与高校其他育人机制协同作用,形成育人的合力。片面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凌驾于其他育人机制之上或置身于高校整体育人的大环境之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也将成为一个僵化封闭的系统,失去创新的源泉。
三是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向社会延伸,最广泛地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横向合力机制的同时,有意识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相衔接,构建纵向合力机制,有效预防和消解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的负面影响,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积极适应外界环境的新变化,主动与时代接轨,迎接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哈肯.信息与自组织[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
[2]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彭蚺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刘明广.复杂群决策系统决策与协同优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赵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