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现状分析与提升路径探究

2020-08-10赵飞张艳

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组织力提升路径探究

赵飞 张艳

【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最基层的组织,是党在学生中的“神经元”,在学校学生群体中发挥着战斗堡垒的重要作用。文章结合问卷和访谈等数据分析,掌握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的现状,客观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要重点突出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着力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支部的组织覆盖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党支部激励保障机制。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0)13-0067-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方向和目标,是新形势下党支部建设的根本遵循。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最基层的组织,是党在学生中的“神经元”,在学校学生群体中发挥着战斗堡垒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的调查基本数据

2019年4月至6月,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问卷调查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在经过查阅文献、整理资料、专家论证、座谈修订等基础上,编制和设计《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调查问卷》,以昆明医科大学学生党支部为主要调查对象,利用近三个月走访调研了221名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先后共发放221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21份,回收有效率100%。课题组通过传统面对面访谈方式精准发放和回收问卷,确保调查对象均为党员,采用随机抽样法进行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从性别上看,女性党员占比79.19%,男性党员仅占比20.81%,这一数据符合当前调查对象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党员所在年级来看,大三年级党员比例达到55.2%,大四年级党员比例是30.77%,其他年级党员比例不到15%,这一数据符合当前高校党员发展的实际进度;从调查对象的专业类别来看,医学相关专业党的比例达到67.87%,非医学专业类别的比例是32.13%,这一数据符合选取调查学校的类别性质;从调查者的学历分布来看,在读本科占比95.02%,其他学历不到5%,这一数据符合调查对象的实际;从调查者的党龄分布来看,党龄在1~2年的比例为87.78%,党龄在3~5年的仅有11%左右,党龄1~2年恰恰说明这一部分党员的入党时间并不长,这与调查者所在年级的占比数据相契合;从调查者是否为学生干部的数据来看,党员是学生干部身份的比例为40.72%,非学生干部的党员比例为59.28%,这一调查数据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调查者是否为正式党员的数据来看,正式党员比例为49.77%,预备党员比例为50.23%,这一数据符合学生党支部的实际,这也与调查中实际党龄在2年以下的占比数据相吻合。

二、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的基本现状

分析数据显示,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支部政治功能虚位、支部活动实效性不强、支部工作力量不足、支部党员先锋作用不明显。

1.支部政治功能虚位

支部政治力量虚位,主要是指党支部政治功能不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党支部政治功能虚化的现象,易出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制定工作计划并能严格落实是党支部组织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党支部发挥政治功能的重要体现。课题组针对“近一年来,您所在党支部的工作情况”调研中,82.81%的调查者认为所在党支部“有工作计划并能落实”,但仍有近18%的调查者认为所在党支部“有工作计划但落实不够”,或者表示“不清楚”。

党课教育能否正常开展是党支部突出政治功能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也是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的重要载体。课题组针对“近一年来,您所在党支部开展党课教育的情况”的调查显示,78.73%的调查者表示支部每月开展一次党课,20%左右的调查者表示“不定期”或者“不清楚”。因此,当前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需要我们切实抓好制定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定期开展党课教育,切实突出党支部政治功能建设。

2.支部活动实效性不够强

党支部开展各项工作和实践活动是提升组织力的重要体现。党支部的党员活动中心是支部组织党员开展活动的主要阵地,是组织和凝聚广大党员的重要阵地,对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意义重大。课题组针对“您所在党支部是否有党员活动中心(活动室)”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党支部建立了党员活动中心,但仍有20%的调查者表示自己所在党支部“没有或不清楚”党员活动中心。课题组针对“您认为目前学校党组织开展活动状况”的调查显示,只有50.68%的调查者认为支部活动“内容丰富,有特色、吸引力”,40.72%的调查者认为支部“能正常开展活动,吸引力一般”,同时还有8%左右的调查者认为“形势单调、老套、没有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支部组织力不强的体现。

3.支部工作力量不足

抓好党员教育和管理,不仅是党支部工作的重要职责,更是对党支部工作力量的一种考验。课题组针对“党支部在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等方面是否利用新媒体等现代科学教育技术”的调查显示,22%左右调查者表示“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新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利用不够,与支部工作力量不足有直接关系。党支部工作力量不足的另一种表现为物资资源保障不力。课题组针对“党支部是否有党员活动室”的调查显示,仍有20%左右的调查者表示“没有”。

4.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效果与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密切相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党支部组织力的一种无形展示。课题组针对“您所在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评价”的调查显示,55.2%的调查者表示所在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好”,37.56%的调查者表示“较好”,7.24%的调查者表示“一般”。针对“本黨支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评价”的调查显示,58.82%的调查者表示支部党员“能够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9.41%的调查者表示能“较好”地发挥,17.76%的调查者表示“一般”。针对“您所在党支部组织力建设主要依靠谁”的调查显示,“全体党员”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党支部委员会集体”,再次是“党支部书记”。综上所述,提升组织力关键在于发挥好支部作用;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也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三、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主要路径

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指出,高校中的党支部,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这为我们积极探索提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路径指明了前进方向。

1.把握根本方向:突出黨支部政治功能,将党支部政治功能摆在首要位置

历史证明,有无组织力或组织力的强弱,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组织来说,都是关系其存在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深刻揭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在规律,为我们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基本目标。《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指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明确了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必须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我们必须强化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党支部的首要位置,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贯彻,把党支部的政治建设落细落小落到实处,切实增强和教育引导支部党员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组织群众推动党支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2.强化内生动力:突出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加强支部党员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职责作用是提升和彰显组织力的关键路径。能不能管住、能不能管好党员队伍,不仅仅只是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党支部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表现。高校学生党支部既是党的基础组织,也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直接担负着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重要职责,直接担负着组织、宣传、凝聚群众的重要使命。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提高组织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着力加强支部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员的引领作用,把思想工作落实落细到每一个支部党员,加强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筑牢党员思想根基;着力解决当前学生党支部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如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模糊、服务宗旨意识淡化等;着力通过严抓支部党员教育,严格执行支部组织生活与纪律约束。尊重支部党员的主体地位,要靠从严落实党支部要求,进一步强化党支部的内生驱动力,在健全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体系建设中着重突出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在密切联系群众中着重突出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在加强支部组织性与纪律性中着重突出党支部的主体作用。

3.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党支部激励保障机制

解决支部组织的问题,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归根结底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引领力和号召力,对其他党员和群众能够产生强烈的示范作用和带动效应,能够广泛有力的团结和组织广大群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需要充分发挥广大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课题组针对“您所在的党支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评价”的调查显示,认为党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的比例为0。可见,当前党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总体发挥比较好。课题组针对“您认为影响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主要原因”的调查显示,70.14%的调查者认为“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上,不知道如何发挥作用”,52.94%的调查者认为“创先争优氛围不浓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存在心理顾忌”,49.32%的调查者认为“缺少党员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内动力不足”。因此,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离不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强化党员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建立和完善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引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发展,切实筑牢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的根基。

从根本上来说,一定程度的党内激励措施和方法对激发支部党员的战斗力凝聚力,对于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具有重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而加强和健全支部党员的激励机制,需着重从精神上、物质上等多方面全方位激励关怀和帮扶党员,让党员直接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力量,不断增强满足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为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供动力支持。

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着重突出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着力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支部的组织覆盖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党支部激励保障机制,切实助推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何光明.提升基层党支部组织力路程探析[J].政工学刊,2018,(6).

[3]孙海涛.关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思考与探索[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8,(3).

[4]提升组织力要从三个方面着力[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7).

[5]张克荣.新时代党的支部组织力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J].2018,(4).

[6]徐丙祥.新时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4).

责任编辑:马程

猜你喜欢

组织力提升路径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抓“四力”提升油企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如何提升二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