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
2020-08-10刘芳
刘芳
摘要:三全育人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健康发展的新媒介及新道路,是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环节,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教育相融合的育人体系,然而在现代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视角下,思政教育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必须从师资队伍的角度出发,重塑思政教育体系。本文结合高校思政实效性的内涵,探析思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三全育人下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三全育人 高校思政教育 实效性
引言:思政教育是大学生群体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关键手段,是整合学生个体与社会整体,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在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我国传统的思政教育体系主要以思政理论课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兼以社团引导、日常宣传、党团活动、网络教育等。然而在三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应逐步构建出以组织、资助、服务、管理、心理、网络、文化、实践、科研、课程为主体的育人机制,全面统筹教育环节、办学领域、人才培养等层面的育人力量和教育资源,促进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然而从三全育人角度出发,能够发现现代思政教育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升思政教育的组织架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三全育人下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理论内涵
现阶段,我国学术界对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内涵较为一致,即思政教育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简而言之,就是思政教育的结果满足或符合预期的教育目标。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则具体指各项思政教育理念、方针及手段得到有效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得到充分实现,无论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还是全方位育人层面,思政教育的理念及方法必须真正地影响到现阶段的思政教育进程,能够有效推动思政教育的快速发展。许浩(2018)认为三全育人是全面发展并深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影响我国思政教育质量与成效的主要模式。所以在思政实效性层面,不仅仅要将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作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主体,应将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及取得的教育效果作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教育者能够更全面地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统筹思政教育的各环节,为达成整体目标与整体结果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支持。简而言之,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应包括思政教育的实际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及全方位育人的可行性及结果与目标的符合程度。然而在提升教师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角度上,则需要从全员育人的过程、目标及理念出发,构筑全新的思政教育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存在的现实问题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等环节及内容,然而在全员育人所表现出的问题较为明显,影响广度较为深远,直接关系到整体的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有效性,具有显著的紧迫性和应然性。因此需要将研究重点置于全员育人的角度,通过明确全员育人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探析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及方法。加之优化全员育人工作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思政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
(一)思政政治学科人才培养的误区
首先,在思政教育职业、思政教育专业及思政教育学科的关系上,缺乏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导致教师混淆不同教育主体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部分院校在理论研究理念的影响下,将人才培养体系倾向于专业人才培养,忽视了技能训练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而部分院校在课程创设的过程中,存在核心课程不充足,培养目标模糊、设置思路凌乱、脱离社会发展实际的问题。譬如为迎合热门专业,不断开设法律、管理、金融、经济等课程,从而淡化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与学习,致使思政教育课程无序而混乱。其次,人才培养方法与理念较为单一、陈旧。尤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思政教育依旧保留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通过知识传授培养拥有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的人才。然而这种培养方法及理念,必将导致学生专业技能不足、社会实践薄弱等问题出现。最后,在课堂教育层面上,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普遍集中在理论模式的构建上,难以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并且很多教育专家及教师的工作重点都是“纯理论”研究。因此,导致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
(二)思政工作队伍的整合短板
思政教育的主体包括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等。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为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提升思政教育队伍的整合质量,从方案的可行性及其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的角度出发,构建全新的思政教育生态。然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思政教育往往通过理论课程的开设,来破解学生的思想问题与现实问题;而辅导员则通过解惑释疑、示范引导等方式将思政知识内涵为青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外化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行为方式。然而在现代組织机制下,传统的人员架构将导致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整体性与教育主体相脱离,难以有效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即在该模式下,思政教师通常存在上好思政理论课,不关心学生的情感状态与思想动态,与学生群体的接触不多,对学生心理状态了解不深,判断不准等问题,而在管理制度上,我国高校往往存在轻教学重科研的问题,导致教师优化教学技能和提升教学质量的热情下降。所以,在课堂教学及日常思政教育层面,通常出现教育目标模糊,教学难度把握不准。教学热点、难点及重点的寻找与青年学生的能力和知识衔接不好等问题,难以做到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教学目标。
三、三全育人下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一)走出思政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误区
首先,高校及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度研究思政教育职业、思政教育专业及思政教育学科间的关系,将人才培养从研究性人才向技能型人次转变,平衡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其次,明确课程目标,理清课程设置思路,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架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体系,活化思政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质量。最后在理论研究与课堂教育层面,思政教师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我党的执政要求,引导学者及教师将研究重点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实践研究,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应用与分析,凸显思政学科在社会服务中能力、信心及愿望。此外,统筹全员育人的教育过程、教育理念,做好方向引领、理论支撑及资源供给等工作。思政教育学科是高校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核心枢纽。优化思政教育学科体系对增强思政教育成果与目标的契合度,拥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高校思政师资队伍融合力度
加强思政工作队伍的沟通与融合,高校应根据思政教育的制度,确保“思政工作队伍既要将课程重点、热点、难点作为研究重点,优化研究性教学机制,同时也要协助并支持班主任、辅导员,将思政实践环节与学工部、共青团组织的实践活动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质量与成果,拓展并深化思政教育的实践成果。然而在日常教育中,由于辅导员、班主任及专业教师不直接参与理论课教育活动,对思政教育的教学过程、内容、目标及实效并不清楚,也不关心,加之事务性工作较为繁忙,难以与思政教师形成协同育人机制,所以高校应构建出相对科学的教学沟通平台,引导思政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及专业教师建立联系,将思政理论、思政目标及实践技能提供给他们,从而在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此外,高校应制定出相应的技能评价标准,完善思政能力的培训机制,使班主任、辅导员及专业教师获得全新的思政教育技能及能力,推动学生的快速发展。
结语
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主要指教育目标与教育结果的契合度,教育方案可行性及其目标和结果的契合度,因此,高校在统筹思政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应将思政教育重点集中在思政教育方案的实效性上,从全员育人的角度出发,带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的快速发展,进而在思政教育及教育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提升教师思政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许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1):79-81.
[2]孙旭红. 历史虚无主义影响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及对策研究——以新媒体为视角[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9,23(01):107-114.
[3]迟莹,张伯威. 提升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7,33(06):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