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榜样激励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探讨

2020-08-10高飞

公关世界 2020年14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政教育分析

高飞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改革开放政策持续深入,我国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理念和价值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思想政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其具有规范学生行为意识的作用,对学生未来生活与发展具有较大帮助,在开展思政教育中,引入榜样激励,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热情和主动性,提升教育的说服力和导向性。本文主要针对基于榜样激励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榜样激励 高等教育 思政教育 分析

大学生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尤其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盛行的背景下,网络文化以及社会文化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学生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或者生活经验,进而形成自己的意识和观念。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具有较强的育人性和导向性,通过思政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意识和思想,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较大帮助。在思政教育中引入榜样激励,可以通过榜样的行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促使学生明白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哪些需要提倡、哪些需要反对,进而在观察榜样、学习榜样和模仿榜样中,获取情感与思想的共鸣,起到鞭策、鼓励以及教育作用,将外在榜样转变为内化力量,对学生未来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中,要积极引入榜样激励,将其作为落实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

1、榜样激励应用于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1.1聚合作用

高校是知识、人才以及文化的聚集地,大学生为国家建设的未来栋梁,是社会精英,在高校的教师和学生群体中,存在众多可成为榜样的人,其在言行、信念、思想以及理想具有较强的先进性,拥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学生基础,容易获得学生的接受和认可,进而围绕在榜样周围形成聚合力,促使广大师生同心协力、同心同德。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的大背景下,西方思潮大量涌入我国社会,各种文化交激碰撞,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呈现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等特点,在榜样的聚合作用下,可以在校园内部形成浓郁的先进文化氛围,塑造以及改变学生的思想与言行,在校园中形成强大的整体,有助于学生自我强化、提升和激励。

1.2协调作用

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出现了一定的转变,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远大的理想、高尚的节操以及良好的品德,在此背景下,思政教育逐渐受到了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近些年,大学校园不断出现学生暴力行为以及校园矛盾等事件,其揭露了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同时也指出了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引入榜样激励,可以赋予思政教育以鲜活性、说服力和感染力,协调好存在校园中的冲突和矛盾,进而帮助学生规范个人言行,保证校园安全、促进学生发展。

1.3导向作用

人类具有从众心理,以往的思政教育以课堂为前沿阵地,以理论知识传授为重要手段,教学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没有贴近当代学生的生活,难以发挥其育人作用和引领价值。引入榜样激励可以将存在于学生身边的先进个人介绍给学生,促使学生在与先进个人的近距离基础和观察中获得启发、感悟和感染,进而将其作为个人发展目标进行学习,在校园中起到导向作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以及发展目标,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1.4模范作用

大学生是国家振兴和民族发展的中坚力量,其肩负着伟大使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要遵循国家方针和党的政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先进典型和榜样模范是时代精神、国家发展和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是带动社会发展和引领时代风尚的排头兵和鲜明旗帜,其在平凡的岗位和学习中,展示了一名榜样模范的力量,在思政教育中引入榜样激励,可以为教育注入鲜活性和生动性,对广大学生群体起到模范作用。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模仿和学习,以榜样为个人努力方向。

2、基于榜样激励的思政教育改革措施

2.1科学挑选榜样

在引入榜样激励中,高校要合理挑选榜样,榜样要具有时代性、鲜活性以及生动性,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可以起到引领思想和规范行为的作用,促使学生在榜样的鼓舞和激励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首先,从学生群体中发掘榜样,鼓励大学生在身边的同学中推荐值得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要求榜样的价值观、学习观和生活观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并且拥有一定的学生基础和个人魅力,可以促使其他同学在观察和模仿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以榜样为中心形成辐射圈;其次,大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即将踏入社会和工作岗位中,思政教育在挑选榜样中,要积极引入社会精英人士,将其作为学生职业奋斗的榜样,例如针对医学院学生,教师可以引入钟南山院士作为榜样,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意识,通过追梦效应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最后,挑选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平凡人为榜样,大学生都是平凡的人,其未来从事的工作也多为普通岗位,引入平凡的人作为榜样,可以引发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共鸣,将思政教育与社会生活充分结合,促使学生奉献大众、服务社会、提升自我、认知自我。

2.2发挥教师作用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其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习惯模仿身边密切接触的人,教师作为大学生在校园中接触最多的人,在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其个人道德品质和行为观念会对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引入榜样激励中,教师要规范个人的思想和言行,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榜样。首先,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質、政治修养以及文化素养,以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学生,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个人魅力,进而在学习中不自觉的学习和模仿教师,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更加鲜明,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要给予学生以更多的耐心、关心以及爱心,及时发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促使学生将个人的感悟转变为行动,主动向教师学习和看齐;最后,高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榜样学习,让榜样激励在教师群体中落地开花,通过榜样学习促使教师树立兢兢业业职业精神、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以及不忘初心的价值追求,促使教师成为学生眼中和心中的榜样。

2.3组织学习活动

在落实榜样激励中,高校要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以及主题生动的榜样学习活动,将榜样激励以活动的形式融入到学生校园生活中,实现学生道德修养、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升。首先,高校可以将“校园年度榜样”拍摄成一部纪录片,组织学生开展观影学习会,带领学生观看榜样在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中的优秀表现,在观看中学生可以被榜样的力量和精神所感动,进而形成思想共鸣,以榜样作为学习实践和生活指导,同时,在完成观影学习后,思政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后感,进而将个人感悟进行内化和升华;其次,组织开展“榜样道德库”建设,鼓励榜样在校园生活中发光发热,成为时代精神的传递者和火炬手,帮助后进学生成为先进,记录榜样在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调动广大学生向榜样看齐、成为学生榜样的积极性,形成良好而浓郁的道德氛围;最后,高校要积极邀请社会先进人士或者道德楷模来校举办讲座、交流会等活动,鼓励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近距离的与榜样进行交谈和接触,在交流中获得感悟和感染,进而形成主动学习榜样的思想意识。

2.4利用信息技术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已经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尤其对于大学生群体,其学习能力较强,并且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思政教育在引入榜样激励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传播方式,将榜样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榜样的作用和价值。首先,思政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作为传播思政知识和榜样精神的重要载体,加强校园文明建设,例如构建以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账号以及校园网为支撑的立体化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向广大学生宣传榜样的先进事迹,事迹需要涵盖刻苦学习、勤劳节俭、孝老爱亲、诚信守信、见义勇为以及助人为乐等多个方面;其次,鼓励学生利用新媒体作为榜样学习的重要平台,成为其宣传社会正能量和榜样精神的关键方式,高校还可以发挥新媒體的前沿阵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活动,例如鼓励学生拍摄以“新时代榜样”为主题的微电影,让榜样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形成良好的校园道德风尚。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思政教育中引入榜样激励,可以为学生传递时代精神和正能量,更好的鞭策学生、引导学生以及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榜样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念,以榜样作为精神标杆要求自己,实现学生的自我升华、能力发展以及品德形成,进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年.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实践探究[J].福建茶叶,2020,42(04):207-208.

[2]贾云博.榜样激励模式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4):13-14.

[3]王冰.高校思政教学中应用榜样激励的有效性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41):214-215.

[4]刘艳慧.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应用榜样激励的有效性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4):168+170.

[5]张岚,樊志鹏.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4(44):94-95.

[6]张海涛,王丽梅.谈榜样激励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9):153.

[7]张璐.论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04):173-174.

[8]许占鲁,姜杰凤.论马云的榜样激励在杭州市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01):67-69.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思政教育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