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设置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研究
2020-08-10鲁晓琴
鲁晓琴
摘要:岗位设置是组织开展管理活动的重要构成要素,更是图书馆管理的基本单位。因此,对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进行研究过程中,必须能从岗位设置视角出发,能够对岗位设置模式、设置层次进行客观分析。从而,构建专业化且完善的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测评机制。并能着重丰富与拓展图书馆专业馆员知识层次与能力结构,以岗位设置视角进一步优化高校图书馆业务结构。
关键词:岗位设置视角 高校图书馆 专业馆员 职业能力
引言: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实际开展管理活动过程中,应能够从岗位设置视角出发,客观反思与审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并能够以专业馆员的标准与指标,去对他们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高校管理层,应能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将岗位设置标准科学融入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中。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全面的了解与探究目前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同时,高校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手段应用价值,以及其对信息检索领域、图书馆管理效能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高校管理者应能够切实在意识形态上做到与时俱进,能够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先进管理理念与经验的引进与吸纳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由此,能够对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进行更加系统化、专业化、全面化的研究与分析。并能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确保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获得有效提升。并通过不断丰富与完善专业馆员的管理理念与服务意识,令他们能够形成更能满足个性化服务的职业能力。
一、进一步明确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岗位设置情况
(一)高校图书馆岗位设置模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是基于以下两种传统的岗位设置模式,具体开展各项管理活动。即紧密围绕垂直型组织架构模式、服务型组织架构模式,具体落实各项业务内容。所谓的垂直型组织架构模式,更强调结合业务范畴,以及馆藏资料的整合手段等对岗位进行划分。即包括的岗位类型有采访部门、阅览部门、外借部门等。而服务型组织架构模式,更易于实现跨学科管理,并确保更好的开展全局式服务业务。同时,该项岗位设置模式,主要通过建设不同工作组的形式展开各项工作内容,其具备较强的灵活性,能够更好的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岗位设置层次
高校图书馆岗位设置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受岗位数量影响。通过对多所高校图书馆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与调查,发现图书馆岗位设置数量高于6个的占据更大的比例。岗位设置数量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其主要有行政部、总务部、采编部、借阅部、信息部、技术服务部等十几个岗位。从这项调查中也可获得一個结论,即高校图书馆所设置的部门越多,针对业务的划分就越精细化。而在具体进行岗位设置的过程中,需根据工作内容建立不同层次的工作流程与工作标准。由此,也会对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产生不同维度的评价指标。
二、高效强化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专业化且完善的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测评机制
高校图书馆需真正认识到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水平,对其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具有直接性影响。因此,管理层应能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发展特征,以及图书馆经营现状,对岗位工作性质、管理范畴、工作人员资质条件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通过采集更具有参考性的数据信息,构建更具有专业性与完善性的职业能力测评机制。针对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进行更加客观、精准的评价与评估。同时,根据相关岗位的工作标准、工作流程,更加确切的对岗位类型进行划分。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具体设置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测评指标。例如,可将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分成资源建设、线上管理、线下服务、数据库建设与维护、馆藏目录录入与更新等不同的类型。并分别设置具体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考核指标,令专业馆员能够明确按照工作规范与工作制度,完成本职工作。与此同时,高校管理层应根据不同的岗位类型,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职业能力测评标准与指标。针对负责线上图书馆管理的专业馆员,应根据大数据应用能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效果、管理质量与效率、线上客户满意度等不同维度与标准,对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进行测评。同时,对于线下服务人员,管理者应根据他们对客户的服务态度、满意度调查表等方面,对他们的职业能力进行测评。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还需制定具有一定系统性与层次性的综合职业能力测评机制。利用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核心指标,对所有岗位的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进行评价与评估。尤其在信息共享、用户交流、工作内容更新、服务意识等维度,对专业馆员职业素养进行评价。帮助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精准找到他们身上呈现的显著优势与不足,并能通过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全面提升其职业综合能力。并依托于系统化的培训,促使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业务能力、职业素养、服务意识等获得全面提升。除此之外,高校管理层需进一步培养与提升专业馆员的社会交际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确保他们能够与用户建立和谐的关系,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二)着重丰富与拓展图书馆专业馆员的知识层次与能力结构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从岗位设置视角出发,对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能够对整个行业的岗位设置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化的关注与了解。并能从行业变化规律、发展前景、岗位需求标准等维度出发,更具有层次性的、计划性的丰富专业馆员的知识层次与能力结构。并将最先进的知识与技能,利用他们更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传输。完全秉承循序渐进的培训原则,对他们的专业知识进行及时更新,并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与专业视域。从而,进一步强化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的核心职业技能。一方面,管理人员在不断提升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过程中,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理想观、价值观、服务意识,使他们能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全面提升专业官员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高校管理层需将不断完善与更新培训机制纳入到图书馆管理规划中,引导专业馆员积极参与社会职业教育。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职业规划,选择更符合自身发展职业教育机构与培训项目。能够在学历上、从职业上获得双重提升,并能够不断拓展专业馆员的职业综合能力。确保他们不仅能胜任目前的工作岗位,还能够快速适应其他岗位类型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高校管理层应加大图书馆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仅能够全面更新与完善硬件设备设施,还能大力提升高校图书馆的软实力。积极打造一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图书馆管理人才,并为他们提供进入高度匹配性的工作岗位。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业务培训与薪资待遇,令他们对图书馆管理工作建立更强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促使专业馆员能够积极自主得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令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由此,当确保高校专业馆员越来越专业时,会推动图书馆管理效能获得质的提升。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使高校图书馆能够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以岗位设置视角进一步优化高校图书馆业务结构
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程中,无论是传统书籍到数字时代的过渡,还是数字时代向智慧时代的变迁,都需将知识与技术作为第一发展要素与推动力。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与渠道,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教育功能,并承担起一定的社会使命,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而图书馆对提升高校整体管理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从这个角度可深切的认识到,针对图书馆管理形式的创新与改革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高校管理层必须能加大图书馆管理力度,重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真正从岗位设置视角出发,进一步优化与完善高校图书馆业务结构。并能结合实际管理现状,对岗位设置进行灵活调整与拓展。图书馆管理者,需以服务对象为核心,将优质服务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全面完善图书馆业务流程。并能以服务为导向,精准提炼管理模式优势,并通过引进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将二者进行科学的融合。由此,构建以用户为核心的组织机构,并能夠以此取代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机构设置。与此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需科学优化业务结构,适当调整人员结构,并能建设一套更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岗位管理机制。确保将服务理念始终贯穿于图书馆管理工作全过程中,督促专业馆员能够不断提升服务意识与职业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除此之外,高校应引导专业馆员全面统筹与协调各个业务工作流程,不同岗位人员应能积极配合,在所有专业馆员共同合作下,进一步强化高校图书馆管理效能。并在长期良好的运营下,建立积极、健康的的图书馆工作环境。并通过有效优化图书馆业务结构,有效解决过去业务条块分割问题。从而构建一套更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业务工作规范,降低各岗位之间的接口,令各业务部门间能够进行和谐沟通与交流。确保图书馆专业馆员依托于超强的职业能力,有序、高效的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
结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需通过制定有效策略,全面提升专业馆员职业能力。使专业馆员基于良好的培训制度与工作环境,令他们业务能力、职业素质、服务意识等获得全面提升。依托于超高的职业能力,为用户带来优质的服务,并促进高校图书馆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获得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雷水旺.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建设——评《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04):113.
[2]王君.智慧图书馆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建设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9(S1):103-106+115.
[3]王波.你是专业图书馆员吗?这本宝典告诉你——《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研究》序[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9,39(04):93-94.
[4]郑蓓. 高校图书馆馆员核心能力构建研究[D].郑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