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下高中生舆情导向的有效措施
2020-08-10刘铁丽
刘铁丽
摘要:2020年的春天给中国人民带来困难,给中国政府也带来巨大考验,在特殊时期,我们应当更加关注高中生的心理状况,对高中生的舆情进行有效引导,本文以“突发事件下的高中生舆情”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继而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突发事件 高中生 舆情
自2020年1月以来,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随后的几个月时间,在中国的每个城市都展开了抗疫斗争,为了对抗疾病,党中央政府下大决心,指导武汉封城67天,国内的很多行业也暂时停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此时我们更需要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发展状况。
由于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一些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传播也成为大数据显示搜索的主要内容。在网络、纸质媒体以及口耳相传的信息中心,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错误信息,他们有一些是极个别自媒体的恶意造谣、哗众取宠以及境外一些机构、媒体的断章取义、恶意炒作;也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是官员素养水平低,对政策解读、宣传不到位而引发的不必要误解;以及极个别地方、机构的工作流于形式、粗暴执行引发的群众不满。另外在突发事件发生的初期,信息发布的迟滞、混乱、生活用品的短暂供应紧俏、引发的社会公共安全事件也是高中生喜欢搜索的信息,而自寒假以来,大多数高中生都经历了漫长的在家学习时间,特别是高三学生,焦虑、急躁、食欲不振、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诸多心理问题频现,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会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重大冲击,也会给政府的公共管理带来巨大的舆情压力。面对这种特殊情况,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了应对措施。
首先应当健全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临了很多新变化、新挑战,中国的发展,不仅是我们自身的事情,同样也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因此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复杂的利益关系,不仅国人重视,也会引发一些世界范围内的讨论和反馈。近些年来热点问题突发频繁,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又极大增加了舆情引导的难度,根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2019年发生全国性网络舆情热点超过600起,说明当前舆情引导工作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是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出现后的舆情引导方面,同样也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所以我们首先应加强总结、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完善舆情引导机制。例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可以联合起来,完善舆情的分析预警机制,提高政府部门对社会总体态势的感知能力,及时掌握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准确判断其性质、特点、演变趋势,做到“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其次,应完善社会热点引导机制,对人们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环保以及股市、汇市、楼市等热点问题,及时、深入做好解读阐释,引导高中生增强国家发展的信心、形成合理预期。再次,应完善重大舆情协调联动处置机制,对各类热点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压实有关方面信息发布和事件处置主体责任,做到快速反应、有效引导、精准调控,防止“茶杯里的水花”演变为舆论风暴。在2020年初的这场重大社会突发事件中,地方医疗资源极度紧张,不少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人对外发出求助,微博、朋友圈、微信群……各种求助消息出现在网络上,针对此种情况,微博紧急开通线上肺炎患者求助专区,肺炎患者及家属可在“肺炎患者求助”超话中留下详细信息,相关政府部门设置专门的通道与求助者进行核实和对接。自疫情患者求助超话开通以来,互联网上收到近万条求助信息,微博与媒体机构、志愿者多方协作(其中青年志愿者特别是学生志愿者所占比重较大),上报超过3000条求助信息给政府部门处理,使多名求助者的救助得到落实,让每一个人被看见,让每一个人的声音被听见。在这一突发事件的处理中,预警、协调、引导、联动每一个环节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最终使政府的社会化、高效化处理成为可能,变成现实。
其次,政府部门应该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我认为在突发事件出现之前,应制定相应的应对工作规范,完善工作机制,比方说,面对新型疾病,我们可以通过以往疾病防控中心的经验设置;在突发事件出现之后,应迅速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或工作组结合实际做好工作,如面对新型疾病,我们政府可以请专业医疗人士进行培训。当然,突发事件的偶然性、复杂性,对地方政府的工作效率、能力和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政策制定、实施情况、公职人员个人言行等在舆论“聚光灯”下,极易成为舆论的核心,也是对我们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但是,在突发事件中,各级政府机构都应当发挥着相应的作用,大到国家机关小到乡村支部,包括学校必须响应国家号召,迅速、及时成立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组,准确、按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舆情,并明确工作要求,建立各项工作机制,落实人员责任,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这样我们的高中生可以从村委会、居委会等各个层面直观感受到国家政府在突发社会事件中,各个层面所做出的积极、有效举措,对舆情导向起到了正面引导的作用。
再次,在突发事件中必须发挥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尤其是新媒体和权威媒体的作用。媒体记者被誉为“无冕之王”,在特殊情况下,记者需要走到一线、走进基层,挖掘典型事例、发现模范人物、报道先进经验,集聚正能量,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对工作应主动作为、有效作为。2020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强调,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就是更好的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同时权威媒体也需要准确详实的报道介绍相关信息,以防止因宣传力度小、解读不到位、断章取义等因素使得群众对政策不知道、不了解,甚至产生对政府不作为的误解。因此权威媒体要第一时间对外宣布准确信息,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舆论主导权。应当说舆论可以多元,但导向必须明确。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体的报道对引导舆论走向、凝聚社会信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事件发生的早期,权威媒体应当掌握主动权,将正确的舆情导向分布到工作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若媒体因宣传报道不当出现报道不实、失声缺位、过度渲染恐慌等情况,不仅会造成民众的认知偏差,还会引发舆论聚焦,给相关部门带来舆论压力。尤其要注意互联网上一些对中国政府抱有敌意、意图转嫁本国危机、国内矛盾的无良西方媒体所散布的不实信息、错误信息,必须及时进行有效反击,对一些网友的恶意造谣传谣行为,要迅速依法严肃查处,及时公布处理结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否则很容易引发网络围观,继而给相关部门带来舆论压力。另外网络媒体在信息方面具有迅速高效的特点,突发事件发生之后,高中生更习惯采用这种透明度较高的形式查找信息,因此,掌握新媒体也可以对高中生的舆情形成导向作用,同时也可以完善我们的舆论监督制度。当然,要想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必須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监督水平,注重监督效果,使每一篇监督报道,都尽全力做到事实准确、客观全面、以理服人,着眼促进问题解决。舆情监督,是社会“免疫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增强高中生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责任感使命感。
第四,应当充分发挥海外留学生的积极作用,很多海外留学生在国内出现突发事件后都会积极响应,包括大量购买物资支援国内,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让国人深深感动,这些留学生既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同时又了解外国的舆论环境。当前国外很多民众受西方媒体影响,对中国政府和中国国民产生误解,不利于我国的国际形象,因此,由各国驻外使馆联合留学生共同推出一些宣传中国形象的活动或在网络上录制视频,可以将中国政府的行为和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传递给世界。另外留学生的中国身份也便于更多高中生了解世界,开阔视野。特别是在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应该重视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素质教育质量,利用新媒体帮助学生认清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另外由于一些社会突发事件具有传播快、危害大等特点,不适合高中生近距离接触,但是学校可指导、培训学生针对突发事件发表文章、制作心意卡、绘制海报、录制视频等多种方式表达对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可以和留学生形成互动。我们的社会应当让学生明白,即使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中,我们还有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面对困境,不管置身何时何地,勇敢面对,不卑不亢,意志坚强的活着,应当用感恩和微笑迎接生命的每一天。而对于一些被错误信息引导的年轻人,发表的不当言论,也应该及时发现,进行规劝,必要时将由社会、学校、家庭三方介入,进行整改。
在多个突发事件中,我们发现政府、社会和学校在引导高中生舆情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高中生在心理生理方面呈现的特点复杂多变,对高中生舆情的引导也需要不断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2019.12.11.
[2]人民网《舆情启示录》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