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模式初探

2020-08-10郝宏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改革与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

摘 要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分支的高等职业院校自创办以来就一直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的初心不断完善自身的建设。现阶段,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提起了高度的重视,高等职业院校自身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自我提升,为学生提高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下面,本文将从体育教育的改革角度入手,分析体育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中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体育教学 改革与创新

0前言

健康的身体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保证学生以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态度投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职业素养。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中一项重要的教育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坚定的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加强体育教育事业的开展,推动体育教育改革,以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求。

1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体育教学课时安排欠合理的现象。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推行全民体育的政策,但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仍以学生的职业教育为主,忽视了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现行的体育课程仍以傳统的球类、田径等项目为主要内容,沿袭了传统的中专体育教学模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需求。现阶段的体育课堂仍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内容的讲授,学生没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并积极投入训练过程的权利,这种教学方法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失去了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1.2教学手段传统化现象严重,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仍旧以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体育课程的开展,以教师的示范动作和学生的自主练习为主,忽视了体育运动本身与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不能让体育锻炼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使得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产生了枯燥和厌烦的情绪。

1.3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逐年扩招,原有的教学环境已经无法满足庞大的学生数量的需求,虽然近年来各个高等职业院校都加强了教学设施的环境的建设,但仍旧忽略了体育教学设备的完善和扩充。学校没有足够的场地开展体育教学,不能为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环境和条件,学生的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也就限制了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和改革。

1.4师资力量无法满足现代化体育教学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师资严重短缺,大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虽然有着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身体素质,却缺乏教学能力和经验,无法有效的对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或组织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等职业院校中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2高等职业院校中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对策

2.1安排丰富的课程内容,供学生进行自主选择

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开发更多具有实用性的、符合学生兴趣的体育项目,将体育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同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也不能仅仅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更要考虑其是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2.2改进教学手段

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其自主锻炼能力,教师要对其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进,提高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和安排班级内的竞赛项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竞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班级活动中,锻炼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2.3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体育的学习过程并非仅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更包括大量的课外自主活动的时间。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自助锻炼的良好习惯,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为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提供充足的场地和有效的设施设备,在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的质量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可与活动,有效地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大的师资队伍是教学环节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因此,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广大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奉献精神,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总结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充分实现其现代化的改革和创新,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其对体育的爱好和热情,促进全民体育氛围的形成,从根本上上提高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高等职业院校要充分理解和重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保证其顺利的开展和实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其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郝宏鹏(1990.07-)男,汉,辽宁朝阳人,硕士研究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黄智誉.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2):148-149.

[2] 王成龙,高松龄.高等医学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3):68-70.

猜你喜欢

改革与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