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你而生 (节选)

2020-08-10张雅文

北方文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刘永坦希尔

张雅文

是什么,让他从烽火连天中走来,一生坚持家国情怀、矢志科技报国?

是什么,让他上下求索,在山重水复中追寻柳暗花明?

是什么,让他四十年执着坚守,带出一支“雷达铁军”?

又是什么,让他在耄耋之年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第二章  不可忘却的童年

母亲,用爱国诗篇启蒙他幼小懵懂的心灵;

父亲,则用家国情怀筑就他一生的脊梁;

残暴而血腥的杀戮,则给幼小心灵刻上永恒的记忆,令他一生都在苦苦地追求着一个命题——

刘永坦先生出生于1936年12月1日,南京。

1936年12月,正是中华民族的危难之际。

当他还在襁褓里,世界就向他露出了最狰狞的面孔。他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幼童,就目睹了人类最血腥、最残暴的杀戮……

他出生时,日寇的铁蹄早已踏进了中国大门,并开始实施他们妄图灭我中华、侵占我中华大好河山的罪恶计划,对中国人民展开灭绝人性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为此,中华民族吼出了最强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东三省早已沦为日伪统治的“满洲国”;

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中国人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此刻,距离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仅差七个月;

而距离1937年12月13日,日寇攻进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对南京同胞展开血腥大屠杀,仅差一年零十三天……

这就是刘永坦先生降生时所面临的悲惨世界!

刘永坦先生说,他的出生给刘家带来了莫大欣喜。

因为他的一个姐姐及两个哥哥都先后夭折,所以父母对他的出生抱以极大的希望。他因此承载着父母及家族的重望。

他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双方都出身于书香门第。

祖父是中学数学教师。父亲刘鹏超出生于湖北武昌,毕业于浙江高等学校(浙江大学前身),曾在武汉电力公司任工程师。刘永坦先生的舅舅沈刚伯,看到妹夫在电厂工作,每天二十四小时值班太辛苦,就通过关系把他介绍到南京中央政府交通部,当了一名技师职员,全家搬到了南京。

外祖父家是五代教育世家,母亲沈汝静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曾就读于湖北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她不仅精通古文,还写得一手漂亮的字,结婚后,才辞去工作,在家相夫教子。

父亲给他取名永坦,是希望世界永远太平、光坦,也希望儿子能健康平安地活下去,将来做一个正大光明的坦荡君子。

可是,残酷的现实很快就击碎了父母的良好愿望,迎接他的不是什么太平,而是残酷的战争!

他还在襁褓中,就被母亲抱着,挤在拥挤不堪的逃难人群中,跟随父母不停地逃难,逃难,逃难……

先从南京逃到武汉,又从武汉逃到宜昌,再从宜昌逃到重庆……

在他人生之初的最早記忆里,留给他的是极其可怕的一幕——

他看到一架飞机飞过来,冲江里突然扔下一个茄子样的东西,轰隆一声“茄子”爆炸了!一条船被炸翻,好多人被炸死,尸体掉进江里,漂在水面上,鲜红的血把江水都染红了。

他看得真真切切,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炸死了,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可怕的记忆。残酷而血腥的画面,像刀刻一般,刻在他幼小的记忆里,永远无法抹去。

他曾无数次地想过:那飞机为啥要炸船呢?那茄子样的东西为啥要炸死那么多人?那些人死得好可怜啊!

当他会说话以后,曾扬着小脖,瞪着聪慧的大眼睛问母亲:“妈妈,那飞机……为啥要炸船啊?为啥要炸死那么多人呢?”

听到他这问话,母亲惊讶地看着他,没有回答,而是摸着他的小脑袋,疑惑地问他:“小永坦,你怎么会记得飞机炸船的事,那时你才几岁呀?”

他不知自己是几岁,一岁、两岁,还是三岁?甚至在哪里发生的炸船事件都不记得,只记得船被飞机扔下的“茄子”给炸翻了,江中漂浮着好多好多被炸死的人,还有孩子,鲜血把江水都染红了。

那一幕太残酷了,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里。

他相信,那是刻在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记忆,即使他还是个孩子,也永远不可忘记!

日寇入侵南京前夕,父亲所在的交通部给每位职员发了为数不多的遣散费,让个人自寻出路,搭船去重庆。

可是,招商局的船只太少,只允许达官要人搭乘,像父亲这样的底层小职员,根本无法上船。父母只好抱着他从南京逃往武汉,再从武汉逃到宜昌的外祖父家。

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外祖父家里有好多好多书,都是线装的,像图书馆似的。外祖父和舅舅各自都有一个大大的书房,四面墙的书架都摆满了书,每次找书都得爬梯子。外祖父和舅舅都嗜书如命,总是手不释卷。

我在网上查到了刘永坦先生外祖父家的相关内容,外祖父绝非等闲之辈,是湖北宜昌地区著名的人物。家族中个个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才子。

外曾祖父沈达轩是当地的一代名儒;外祖父沈明道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终生从事教育事业;最有名的则是刘永坦先生的舅舅沈刚伯,曾获公派到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回国后,曾在南京中央大学和中央政治学校任教,被学生公认为一代名师。后携家人去了台湾,曾任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因其学贯中西,对中国史学及中西文化有着独特贡献,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外祖父是一位开明的教育家,不赞成“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而是大力提倡男女平等,鼓励女孩子读书,做知书达理的贤惠女人。因此,刘永坦先生的母亲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外祖父家避难的这段时间里,他记得,他经常好奇地走进外祖父或舅舅的书房,仰着小脖看着那高高的梯子,在他眼里,那梯子好高好高,好像能登天似的。他很想像大人那样爬上梯子,看看书架顶上有什么好玩儿的,可是每次刚要爬,就会被外祖父或舅舅发现,把他抱下来,还笑着戏谑他:“小永坦,你要读哪本书啊?告诉我,我来给你拿嘛。”

他急忙难为情地跑开了,他知道自己还小,还不会读书呢。

他看见外祖父和舅舅手里总是拿着书,心想:那书里有什么好玩儿的,为啥总放不下呢?他拿起书来仔细翻看,发现都是他不认识的字,并没有什么好玩儿的。

有时,他怀着好奇,蹑手蹑脚地走进外祖父的书房,发现满头苍发的外祖父总是伏在桌子上聚精会神地读书、写字。外祖父发现他进来,微笑着叫他过去,抚摸着他的大额头,端详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跟他说些他似懂非懂的话。而他却瞪着懵懂的大眼睛望着外祖父,心里想著一些奇怪的问题:外公的脑袋里,能装下这么多书吗?

有一次,他居然认真地问外祖父:“外公,您的脑袋里能装下这么多书吗?”

外祖父听了哈哈大笑,说道:“问得好!当然能装下。不过,你要往脑袋里装,它才能装下。你要不装,它就什么都装不进去喽!”

有时,他发现外祖父的情绪低落,独自一人倒背着手,在书房里走来走去,还满怀悲愤地背诵着一些古诗词,什么“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之类的。看到外祖父不高兴,他便悄悄地退了出来。

他年龄太小,还不懂得外祖父的心思,更不懂一个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他童年的记忆里,他跟舅舅沈刚伯的关系最好,他最崇拜舅舅。

舅舅的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小时候,他最爱听舅舅给他讲故事,讲《三国志》而不是《三国演义》。舅舅说《三国演义》是假的,而《三国志》才是真实的记录。舅舅让他以后要多读些史书,读史使人明智、使人明理。

有一次,听完舅舅讲的故事,他认真地问舅舅:“舅舅,您脑袋里咋装了这么多东西呀?”

舅舅指了指高高的书架,又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幽默地说:“都是它给我装的。你读它,它也会给你装。”

“真的?”

“当然是真的。不过,你要认真地装,不要走马观花,更不要蜻蜓点水。蜻蜓点水这个成语,我给你讲过,还记得吗?”

他认真地点点头。

舅舅又说:“读书就像拎着篮子捡菜,要认真地装,否则,可就什么都装不进去喽。”

舅舅教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书要认真,否则什么都学不进去。

在外祖父家避难的这段幼年时光,虽然他并不识字,但从外祖父、舅舅和父母那里,学会了“手不离卷”,养成了终生爱读书的习惯,至今仍是如此。

在外祖父家避难的这段时间,母亲又生下一个小弟弟。

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常看到父母的眼睛里有一种忧郁的东西,偶尔还听到他们悄声谈论他和弟弟……

母亲说,外祖父说小永坦这孩子很聪明,有超常的记忆力,将来一定错不了。

父亲却叹息一声说,他早就从小永坦突出的大额头,看出这是一个天资聪慧的孩子。可他担心国难当头,敌寇入侵,两个孩子能否健康地活下去……

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担心他活不下去,是不是担心飞机要来扔“茄子”……

在他童年的记忆里,父亲的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即使跟母亲也很少交流。

但在那天晚上,他却听到父亲对母亲说了好多话,而且语气很沉重。当时他太小,他们说的好多话他都不懂,直到多年以后,他才明白父母交谈的内容。

父亲说,他出生于1901年,正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不久,八国联军对北京进行了疯狂的血洗,掠走了大批文物,烧杀掠夺无恶不作!小永坦出生于1936年12月,同样是日寇入侵。不久,日寇又对南京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父与子,遭受着同样国难当头的命运。

父亲担心儿子将来的命运会怎样?多灾多难的国家,将来又会怎样?

他当时太小,并不明白这些。但是,从大人的交谈中,从一次次的逃难中,从亲眼目睹的血腥杀戮中,他认识了现实,也渐渐认识了世界,认识了历史……

刘永坦先生记得,逃难逃到重庆以后,他家住在重庆郊区金刚坡白水寺的乡下。那里离市区较远,能避开日本飞机无数次的大轰炸。

到重庆以后,五岁的他开始上学了,是交通部创建的一所简易的扶轮小学。老师是从交通部的职员中选的。

他记得,教室很简陋,桌椅很破旧,学生大小不一,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一位男老师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教的两个字是“中国”,并在黑板上写上大大的“中国”两个字。

他记住了这两个字,并一笔一画地写出了“中国”。

老师教的第二句:“我是中国人!”

他又记住了:“我是中国人!”

老师教的第三句:“中国人要保卫我们的国家,绝不容日寇来侵犯!”

他看到老师说这话时,用力挥舞着拳头。

他记住了老师教的这三句话:“我是中国人,中国人要保卫我们的国家,绝不容日寇来侵犯!”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依然记得老师教这三句话时的情景:在简陋的教室里,老师个子不高,声音洪亮,讲起话来,挥舞着拳头,很有震撼力。

放学后,他跟同学们一起,跑跑跳跳,你追我赶,唱着一首不知从哪传来的童谣:“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飞机拉!”向家里跑去。

每当唱到“就怕飞机拉”,他总会情不自禁地瞅瞅天空,看是不是有飞机来扔“茄子”了。他忘不了飞机炸船事件,更忘不了江面上漂浮的尸体……

回到家里,母亲问他老师教什么了。

他认真地学了一遍老师教的。母亲微笑着点点头,没说什么。

在他童年的这段记忆里,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大轰炸。

每天他都看见大人神色惶恐地谈论着没完没了的大轰炸,飞机一来,不是一架两架,而是铺天盖地,像苍蝇似的,一顿狂轰滥炸,不知炸毁了多少房屋,炸死了多少人……大人们议论着,愤怒着,骂着日本鬼子的祖宗。

不仅是大人议论,他们小学生也跟着议论。

一个学生跟他母亲进城回来,就再也没来上学,后来听说,他的双腿被炸断了。

一位老师进城去办事,再也没有回来……

这些可怕的事情,让年幼的孩子感到无比恐惧。时时会袭来的大轰炸,使重庆百姓每天都生活在心惊肉跳的恐怖当中。人们一听到人的防空警报,立刻争先恐后地往防空洞跑。可是,防空洞也不安全,城里不少人都死在防空洞里了。

父亲在城里上班,一周才回家一次。

母亲每天都为父亲提心吊胆的。他看到父亲每次去上班,母亲都恋恋不舍地送到门口,千叮咛万嘱咐,要父亲多加小心,千万躲开敌机的轰炸……

父亲则一脸无奈地回一句:“往哪儿躲?只能听天由命!”

他记得,一个周六的晚上,父亲没有按时回来,母亲一夜未睡。那时候,谁家人没按时回来都睡不着觉。而且,就在两天前,1941年6月5日晚上,日军飞机又来进行大轰炸,在重庆市校场口的防空大隧道里,因窒息、挤压而死伤了好几千人,发生了特大惨案。这让母亲更加坐立不安了。

就在母亲惶恐不安之际,父亲回来了。

母亲忙迎上去,强作笑脸说了半句话,就说不下去了。

“你怎么……”

母亲发现父亲本来就不苟言笑的脸上,显得越发冷峻,试探着问道:“出什么事了吗?”

父亲沉默半天才说,在校场口防空大隧道里遇难的,有他认识的一个朋友,全家五口……

母亲一下子惊呆了,看着父亲半天没有说话。

在他充满悲愤的童年记忆里,令他最痛苦的是发生大隧道惨案的第三天早晨。

他上学一进教室,却发现全班同学没有预习功课,而是聚在一起哭呢。他急忙悄声问同学,出什么事了。

同学告诉他,一个姓关的同学,前两天跟他母亲去城里看望奶奶,正遇到大轰炸,他们全家急忙跑进校场口防空大隧道,结果一家六口全闷死在隧道里了。

聽到这一消息,他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姓关的同学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就坐在他的后排。他去过这同学家,还吃过关妈妈烤的白薯呢。可现在……

那天,他听不进老师的讲课,总是回头看着空空的座位,总觉得那同学没有死,会突然出现在座位上,冲着他微笑。

可是,奇迹并没有出现,座位一直空着。

放学后,他没有跟同学们一起再唱那首童谣,他恨死了日本飞机。

他向关家跑去,他幻想着关家门开着,那同学笑眯眯地跑出来……可是,等待他的却是一把大锁。

他哭着跑回家,一头扑进了母亲的怀里……

当父亲再次回到家里,他破天荒地来到父亲面前,鼓起勇气,向父亲请教一些问题。

在他幼年时代,他第一崇拜舅舅,第二崇拜父亲,他觉得他们两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们。

他低着头,问父亲:“爸爸,日本鬼子总来轰炸我们,我们为啥不开飞机打他们?”

父亲长叹一声:“唉——我们中国打不过人家……”

他不服气,又问:“我们中国为啥打不过人家?为啥不开飞机冲他们开炮?把小鬼子的飞机统统打下来?”

父亲却摇摇头,没有说话。

他见父亲不肯回答,第一次对父亲感到失望了。其实,父亲只是觉得他太小,跟他说了他也不懂。

父亲只是说:“我们的国家很落后,所以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我们中国经不起这样没完没了的侵略、瓜分了!”

说完这话,父亲抬头瞅瞅他,似乎希望他能说点什么。

可是,他却一句话没说。

他的性格像父亲,寡言,喜怒不形于色,但他的内心世界却很丰富。像他这样寡言的人,内心看似一潭死水,不会掀起任何波澜。岂不知,他一旦被某种信念所主宰,就会把全部生命都押在这份信念与追求上——

父亲说的那番话,已经刻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而不是记忆里:“我们中国打不过人家……我们国家很落后,所以希望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改变中国的现状,我们中国经不起这样没完没了的侵略、瓜分了!”

在他全家逃难的这段岁月里,母亲仍然坚持对他和弟弟进行着早期的启蒙教育。

他白天上学,晚上放学回到家里,就跟着弟弟一起,规规矩矩地站在母亲面前,对着小油灯,按照母亲的要求背诵古诗词。

弟弟太小,开始总是看着他的嘴巴跟着他学,后来居然背得比他还快,经常受到母亲的表扬。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回忆起童年所经历的那段战乱时光,他觉得给他留下美好记忆的是母亲。

他最要好的朋友是他的同桌,大画家傅抱石的儿子傅小石。他不愿上美术课,一上美术课,他就背着老师偷偷地看武侠小说,就让傅小石帮他完成美术作业。

傅小石提出的条件是:“我帮你可以,等到数学考试,你可得帮我答数学卷子!”

他欣然接受,于是,二人达成了交易。

可是,二人的“校园结义”还没等实施,就被美术老师发现了端倪,拿着图画本,问刘永坦谁给他画的。

他不会说谎,涨红的脸颊顿时出卖了朋友。于是,二人的“校园结义”就这样夭折了。

虽然美术老师揭穿了两个少年的鬼把戏,但并没有阻止少年一心想当大侠的“宏伟”抱负。

这天,父亲下班回来了,照例要检查他的学习,让他背诵古文《孟子·告子下》。

他最討厌背诵那些古文,但不得不硬着头皮嘟嘟囔囔地背起来……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等他长大以后才明白,不苟言笑、不善言谈的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用严格的教诲,向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髓,启迪着他那懵懂无知、毫无分辨力的心智,为他今后的人生指出一条路……

在后来的人生路上,每当他遇到挫折,产生绝望,甚至想放弃追求的时候,父亲让他背诵的古文,则常常像守候在人生岔路口的指挥官,向他挥舞着指挥棒:“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这段古人的名言,成为他坚守信念的精神力量。

不过,真正令他刻骨铭心,令他幼稚的心灵幡然醒悟,还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末。

一天傍晚,父亲要检查他期终考试的成绩,他迟迟从书包里掏出卷子,胆怯地递到父亲面前……

父亲扫了一眼试卷,破天荒地骂了一句粗话,那是父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骂他。

“混蛋!”

父亲用那双从来不笑的眼睛,冷冷地盯着他,把他书包里的书全部倒在了桌子上……

几本没来得及还的《蜀山剑侠传》像罪证一般,乖乖地“瘫倒”在父亲面前——

父亲立刻明白了这个聪明过人的儿子,为什么数学考试居然打了60分。要知道,父亲和爷爷的数学都很好,都当过数学教师。

父亲问他:“哪来的书?”

母亲也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儿子……

他嗫嚅一句:“租的。”

父亲又问:“哪来的钱?”

他嘟嘟哝哝地说,妈妈给他坐汽车的钱他没坐,天天走回家省下的钱用来租书了。

听到这话,父亲和母亲不约而同地交换一下眼色。他们知道,从城北的学校走回城南的家,要走一个半小时。

父亲又问他:“为什么看武侠小说?”

他吞吞吐吐地说:“想当大侠,替天行道……”

父亲看着他,半天没说话。

晚饭的餐桌上,气氛很沉重,谁都不说话。只有弟弟偶尔用脚碰碰他的腿,他不耐烦地回弟弟一脚。

晚饭后,父亲让他去书房。

他心想:坏了!肯定要挨屁股板子了!他长这么大还从未挨过打呢。他瞅瞅母亲,母亲却冲他鼓励地笑笑。

进了书房,父亲与他面对面地坐下来。

父亲不苟言笑的脸上,越发显得严肃,认真地说:“今天,我要跟你进行一次正式谈话……”

听到这话,他急忙坐直了身子,像个小大人似的,等待着父亲的发落。他知道,即使不是一场疾风暴雨,也是一次严肃的说教。

接下来,父亲既没有谈到武侠小说,也没有谈到考试分数,而是跟他谈起了重庆大轰炸时发生的事情……

父亲说,重庆接连遭到日军的大轰炸,你曾问过我,我们中国有没有飞机?我们中国为啥不用飞机打他们,把小鬼子的飞机统统打下来?我当时没有回答你,觉得你年龄太小,跟你说了你也不明白。现在你长大了,我可以告诉你了。1937年日本全面进攻中国,那时候,中国根本没有飞机。日本当时已经有了两千多架飞机,而且他们有飞机制造厂。看到日本飞机不断对中国国土进行大轰炸,中国上层这才意识到空军的重要性。于是,聘请美国退役空军军官陈纳德将军为顾问,帮中国组建第一支空军部队。陈纳德从美国又动员来一批志愿飞行员,组成了有名的“飞虎队”……

这期间,宋美龄四处斡旋,从世界各国买来一些旧飞机,又从黄埔学生中挑选了一批年轻人,送往美国培训。这批飞行员回国后组成了中国最早的空军。而当时,我们中国不但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

说到这里,父亲沉默了,只有父子俩一粗一细的呼吸声,在静静的书房里回荡……

他瞪大聪慧的眼睛默默地看着父亲,觉得父亲能对自己讲这些,是对自己的莫大信赖,心里感到格外珍惜。

父亲再开口时,语气显得愈发沉重,而且越讲越激愤。

“你知道,我们居住的南京,从东吴开始,就被称为金陵古都,连续六个朝代都在南京建都。可你并不知道,南京却是中华民族遭受外寇侵略的耻辱之地……”

父亲长叹一声:“唉!你翻开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看,透过一张张血淋淋的纸背,你会发现,篇篇都写满了被列强欺凌的血与泪,屈与辱!而最屈辱的一幕,就发生在我们所在的南京……”

他从未看到父亲如此激愤,感到十分震惊,不由得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父亲说,1842年8月,英国从长江口开来二十六艘军舰,用几十门大炮逼迫清政府签下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各国强盗都纷纷跑来啖食中国人的血肉,来瓜分中国的地盘了。接连向中国发动战争,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有的战争,中国没有一次赢的,都以失败而告终。

父亲说,在这充满耻辱的一百年里,清政府被迫与列强国签署了大大小小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个个条约都写满了“割地赔款”,都写满了丧权辱国,都铺满了中国人白花花的血汗白银!仅《辛丑条约》,列强就从中国索赔了四点五亿两白银,本息合计高达九点八亿多两!

九点八亿两啊!唉……

父亲重重地长叹一声,一拳砸在桌子上,半天没言语。

他从未见过父亲如此愤怒,他发现父亲的眼睛里直冒火,他吓坏了,他怕……

但是,父亲并没有冲他发火,而是走近窗子,让自己平静一会儿,指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以一种悲愤而无奈的语气,又说起1937年12月那场大屠杀……

他说:“日本鬼子对我们南京城血洗了六周,杀死我们几十万同胞,南京城到处都是尸体……我们要不搬走,肯定也被杀害了。”

说到这里,父亲瞅着窗外,问他:“你知道外国列强为什么总欺负我们?为什么日本鬼子一心要灭掉中国吗?”

他懵懵懂懂地摇摇头,又试探着说:“因为……因为中国打不过他们……”他想到小孩子之间打架,受欺负的总是最小、最弱的那个。

只见父亲冲他点点头,郑重地说:“你说得对!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太落后、太软弱了。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光仇恨是没用的,必须让自身强大起来!……也许,我跟你说这些,你现在还不明白。但你早晚会明白的!”

是的,他当时还小,还不懂得这些深刻而残酷的人类生存法则,更不明白当时的世界形势。但他为父亲能对自己说这么多大人话,而感到很欣慰。后来,他上了大学,才逐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才了解了那段残酷的历史……

早在19世纪,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先发迹起来的资本主义强国,很快发展成世界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其鼎盛时期,只有二十四點四万平方公里的大不列颠群岛,所侵占殖民地的版图是本土面积的一百四十倍,而其他一些欧美国家也随着工业革命而崛起。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向欧美国家学习,逐渐完成了“脱亚入欧”的资本主义转身,成为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军事强国,并一心想称霸世界,想占领中国。

而我们中国,却无视世界各国列强的纷纷崛起,一直深处于闭关锁国、宫廷斗争、军阀混战的局面之中,在世界性的工业革命大潮面前,不但毫无危机感,而且视工业革命为“洪水猛兽”,将其拒之门外!

最后,父亲终于谈到了正题,语气也缓和了许多。

他说:“要想国家不受列强欺辱,那不是你的侠客梦所能解决的。你现在应该学好文化,打好文化基础,尤其要学好数、理、化,有了本事将来才能为国家做点实事。你很聪明,我相信你的数学不会差。当侠客,替天行道,那不过是小孩子胡闹而已。你想想,你一个娃娃家,能替天行什么道?你连爸爸都打不过,还能打过谁?”

这番话说得他满脸通红,低着头不敢抬起来。

父亲最后说了一句:“记住,要干点儿正事!少年强,中国强。少年是中国的希望……”

他这才抬起头来,目送着父亲走出门去。

这是他一生中,父亲同他进行的唯一一次长谈,不仅令他刻骨铭心,而且给他上了一堂深刻的历史课,使他明白了什么叫民族耻辱,什么叫家国情怀,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从这以后,他对父亲越发充满了敬意。

父亲不管干什么工作,干得都很出色。父亲对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为国家干点儿正事。”

父亲后来提升为高级工程师。1952年,邮电部从江苏邮电管理局抽调一批优秀人员,去支援西安新成立的西安邮电学院。父亲被调到西安邮电学院教高等数学,一个人在西安直到退休。因工作出色,父亲被评为全国邮电系统先进工作者,被选为西安市政协委员。

第二天,他就把租来的武侠小说全部退掉,从此把兴趣转到了学习上。

超人的智慧使他很快就在同学中崭露头角,上次数学考试仅仅打了六十分,刚及格。但没过多久,他的数、理、化就在全班名列前茅,几乎科科满分。唯独语文不好,总是六七十分。

尽管语文老师讲得很好,她对同学们讲,文学是培养人性的,好的文学作品能培养人美好的灵魂。可他在文学课本里却找不到这种美感,更感受不到培养美好灵魂的魅力。

相反,他却在别人看来干巴巴的、毫无兴趣的数学里,从严谨缜密的逻辑中,发现了它内在的美。

他喜欢数学,他喜欢在深奥的数学海洋里一个人静静地遨游,就像在大海里游泳一样,感到无比快乐。

他非常感谢自己的父母。父母对他这个迷上武侠小说的叛逆少年,没有责难或打骂,更没有伤害少年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而是采取一种理性的引导,跟他进行了一次深层的、启发性的谈话,使他这个不谙世事、靠幻想支撑心灵的少年,从此走上正路,决心做一个父亲所说的“为国家干点儿正事”的人。

父亲找他谈话不久,发生了一件令他大为惊喜的事。

有一天,他放学回家,发现桌子上放着几本少年读物,书有些陈旧,都是些有关科学家的故事:爱迪生如何发明电灯;牛顿如何从苹果坠落而产生万有引力的灵感;培根读书名言录等等。

他边翻书边问母亲:“妈妈,谁买来的书?”

母亲问他:“喜欢吗?”

他高兴地说:“太喜欢了!”

“喜欢就好。”母亲微笑着说。

他并不是一个没见过书的孩子,他在外公家整天泡在书海里,可是,那些大人看的书要么是古文,要么充满了深奥的哲理,干巴巴的,提不起他的读书兴趣。可是母亲买回来的这些书,一下子就把他引入了一个充满兴趣的神奇世界,为他打开一扇全新的科学之窗,他从这个窗口里,发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充满神秘的科学世界……

原来,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看到孩子因看武侠小说而耽误了学习,深感自责,觉得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应该引导他读好书,引导他爱科学,而不能让孩子沉浸在不现实的武侠小说的“侠客”当中。所以,就到旧书摊给孩子翻来一些少年读物。再说,外面很乱,她希望孩子在家里能安心地读书,别到外面去乱跑。

这些科普读物打开了他的眼界,给他种上了科学理想之树,把他的兴趣和智慧引到了爱科学的道路上。

他像许多爱幻想的孩子一样,从小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脑子里总是装满了稀奇古怪、想探究各种新鲜事物的强烈欲望,甚至有长大也要当科学家的勃勃雄心,只是不敢对别人说,怕人家笑话。

看了爱迪生的故事,他觉得爱迪生太伟大了,给人类创造了那么多项发明,太了不起了!

从此,爱迪生走进了他的心灵。

他常常在想:为什么爱迪生能发明电灯?牛顿看到苹果掉在树下,能发现地球引力,而我为什么啥都没有发现呢?

他的小脑袋里塞满了各种疑问:电灯为什么会发亮?电是从哪儿来的?摸不到,见不着,为什么能产生电灯、电话、无线电……

他将爱迪生和爱因斯坦的名言抄在小本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还说:“我不以为我是天才,只是竭尽全力去做而已。”

爱因斯坦说:“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爱因斯坦还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科学家成了他的人生楷模。

就这样,他走上了爱科学的道路。

我想,在那民不聊生、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刘永坦先生的母亲能培養孩子坐下来,静静地读书,读好书,而且让孩子用科学家的故事来勉励自己,这她实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每次谈到母亲,刘先生脸上都流露出深深的敬意。他说他非常感谢母亲,母亲对他从不声色俱厉,而是和颜悦色,十分亲切,总是用润物无声的方式,用慈祥的母爱,悄悄地浇灌着他这棵弱小的幼苗。

国民党溃败之前,少年的他,亲眼目睹了南京市最混乱的场面,目睹了一个腐败政权即将倒台时狼狈溃逃的景象……

当时的南京,到处都是乱糟糟的人群。匆匆外逃的国民党高官、资本家、有权势的人物,带着家眷及大包小包的财物,纷纷仓皇出逃;市场上物资奇缺,物价飞涨,钱不再是钱,而是纸片子!一麻袋纸币仅能兑换一银圆。国民党士兵全跑光了,混乱的街头,扔下好多像乌龟壳似的头盔,七零八落地歪倒在马路上。

他跟同学们觉得好玩儿,拿起头盔当球踢,踢得头盔“当啷当啷”满街滚。

1949年4月,他十三岁,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饱受战争蹂躏、被日军夺去几十万条生命的南京人民,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曙光。一面鲜艳的八一军旗,插在了长江路292号总统府上——

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终于结束了蒋家王朝二十二年的统治,中华民族的历史将掀开崭新的一页!

他怀着好奇,跟着几个同学跑了好远的路,特意跑到总统府门前看看,看看那面青天白日旗还在不在。那面耀武扬威了二十多年的青天白日旗,真的不见了!

他兴致勃勃地跑回家,兴高采烈地告诉母亲:“妈妈!妈妈!青天白日旗不见了!真的不在了!”

母亲却微微叹息一声,说了一句:“可惜,你舅舅没有看到这一天……”

他急忙问母亲:“妈妈,舅舅什么时候能回来呀?”

母亲摇摇头,没有回答。她不知哥哥还能不能回到大陆来。

他希望舅舅回来,他想问问舅舅,电是怎么回事,能发声的小匣子又是怎么回事。

他的心思一直沉浸在他的“科学”世界里,满脑袋装着稀奇古怪的问题。

看到同学家里有一个能发声的小匣子,他立刻对矿石收音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跟母亲要点儿钱跑到旧货市场买来一些小零件,自己鼓捣组装起矿石收音机。不懂的地方就去找书,买不起新书,就到图书馆去翻旧书,学习什么“超外差”的原理。这些知识远不是中学课本所能给予的,大学课程才会涉及。

经过数月的努力,他的矿石收音机终于组装成功了。他第一次体会到知识的力量,也是第一次体会到自己动手成功的喜悦。

他把组装成的矿石收音机拿给母亲看,母亲抚摸着他的脑袋,微笑着鼓励他:“好孩子,真聪明!”

1950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到处都是响彻云霄的歌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他这个翩翩少年,跟随新中国的脚步,像初升的太阳,带着勃勃生机,怀着为祖国干一番事业的宏大抱负,迎来了命运赐给他的第一次机会——

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南京大学附中高中班,也就是他初中就读的中学,高中只收三个班,一百五十人。

南京大学附中(1952年改名为南京师范学院附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中学,最早由清朝两江总督张之洞所创建,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缩影”。学校有严格的校训、校规。其校训来源于明代洪应明所编写的《菜根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意在人能吃得了苦中苦,方能做成大事。

此刻,我翻开这所学校的昨天,仿佛走进了一个功绩卓著的育人摇篮,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遍布各领域,成名成家者不胜枚举。

这里曾走出了巴金、胡风、陈梦家、李国鼎、彭云、汪道涵等许多著名作家、学者、政界人物,还有五十多位两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及外国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被称为“中国潜艇之父”的邓三瑞等,都出自这所中学。

而十四岁的刘永坦,就这样考进了这所名校,成为本学年年龄最小的学生,比同班同学起码小两岁。

这里,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授课极其认真。

如今,七十年过去了。

刘先生仍然记得,教数学的邰明秋老师给他们上第一堂课的情景,邰老师给他们讲三角,在黑板上一笔画了一个特别圆的圆圈,全班同学都惊得“啊”的一声叫起来。而且,邰老师用英语讲数学公式,他至今还记得邰老师讲的第一个公式……

教物理的陈洁夫老师用生动的例子讲解电池原理,使他对一直弄不明白的电池原理豁然开朗。

教语文的钱震夏老师,给同学们讲鲁迅的《药》,讲“人血馒头”,讲中华民族的劣根性,讲中华民族的觉醒……

教英语的女老师对大家说:“英语是认识世界的窗子,只有学好英语,你将来才能认识世界,才能走向世界!”

刘先生说,他在中学时期打下的良好的英语基础,在他后来人生的关键时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到大学学的是俄语。

在这所著名的校园里,刘永坦像孩子吸吮母亲乳汁一样,从教师那里吸收着广博的知识,填充着他单纯而又如饥似渴的大脑。

在这所名校里,他不仅被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养成了坚守信念的顽强个性,使他一生保持着一种宝贵的、永不放弃的创造性!

每次数、理、化、英语考试,年龄最小的他都是第一个交卷,而且科科成绩优秀。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这个沉默寡言、长着突出大额头的学生。

同学开他玩笑,说他是天才。他却腼腆地一笑。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天才,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高二那年,他在学校总务处长的鼓励下完成了一件轰动全校的大事,受到校长的表扬。至今回忆起来他仍然引以为傲。

那年,他听到老师议论,学校没有广播站,总务处准备请人创建一个有线广播站。

经过一番认真考虑之后,他勇敢地走进了总务处长的办公室……

李夜光处长听完这个性格沉稳、学习优秀、从不爱出风头的学生讲完他准备帮学校创建广播站的计划之后,大加赞赏:“好!你的想法太好了!你要创建广播站,学校一定全力支持!学生就是要有创造性,将来才能有出息!你这是代表学校,为我们学校创建广播站,需要什么零件你尽管去买,学校出钱……”

他之所以毛遂自荐,向学校大胆地陈述创建广播站的想法,是因为他在组装收音机成功之后,对电讯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能力。

可不要小瞧了一个少年看似幼稚可笑的追梦,它很可能就是一个未来科学家最初的个性雏形——

现在看来,刘先生认准目标主动请缨、锲而不舍的执着个性,就是从他高中一年级,甚至更早,从组装矿石收音机的时候开始形成的。在他后来漫长的人生路上,在他创建新体制雷达的四十年中,这种个性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就这样,一个十五岁的高中学生,大胆而主动地接下了这项从未接触过的“工程”。

他首先要去南京无线电厂订货,货到后进行验收;而在安装过程中没人指导,又买不起书,就跑到工人图书馆查资料,没有座位,一站就是半天。安装调试期间,也遇到不少挫折,比如:离广播室近的喇叭声音大,听得很清楚,离广播室远的就听不清了。他反复琢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他一个人,经过数月的奋斗,终于成功了。

从全校近百个教室的广播喇叭里,传来了清晰的声音。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是我校第一次广播……”一个女同学用兴奋而甜美的声音说道。

“哗——”

全校的学生沸腾了,各个教室都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祝贺附中第一个有线广播站创建成功!

大家纷纷拥向广播室门口,将羡慕的目光投向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

而此刻,他却面带羞涩,站在广播室门口,聚精会神地听着女同学的广播,看是否还存在什么问题好及时解决。

同学和老师纷纷向他表示祝贺:这是附中建校以来第一个有线广播站,所有的教室、教研室全部安装了扩音喇叭,可以同时播放校长或老师的讲话,也可以播放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的名曲或革命歌曲了。

刘先生说,这次创建学校广播站的成功,对他一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使他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使他在后来的雷达研制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从不退却,而是努力寻找突破问题的途径,直到解决为止。

这一切都是来自中学时代的锻炼。

得知他为学校创建了有线广播站的消息,全家人都很高兴, 弟弟最为活跃。母亲微笑着看着长大了的儿子,父亲脸上则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1953年,刘永坦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高考,选报哪所名校,主要取决于他个人的志愿。那时是先考试后报志愿。

期间,有老师说他数学天赋高,希望他报某名校数学系;哈军工当时是很著名的大学,该校派人来找他们几名成绩好的学生谈话,邀请他们去该校就读。他知道军事院校政审很严,他舅舅在台湾,不可能通过,所以,让班主任老师婉言谢绝了该校的邀请。

这时的他,早已怀有鸿鹄之志,将来要当一名工程师,要为国家干大事,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父母从不干涉他的志向,关键取决于他个人的选择。

父亲对他说,不管你学什么,将来干什么,只希望你为国家多做点事,要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那代知识分子很普遍的情怀,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为这来之不易的新中国做点贡献。

他记得小时候,舅舅曾说他脑瓜聪明,希望他将来报考清华,说清华是世界闻名的高等学府,师资力量雄厚,还给他讲了一些清华园里所发生的故事。

可是,当他正考虑到底报考哪所大学时,在江苏《新华日报》上,他看到一篇署名钱小科的文章:《哈工大——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多么美妙而吸引人的名字!

当一名红色工程师,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最大贡献!这是那个时代每一个有志青年的崇高理想。

这篇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的文章,一下子吸引了他那颗少年的勃勃雄心。于是,他在“志愿”栏里,重重地写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从而把他的一生献给了哈工大……

当时,好多报考哈工大的学生,都因看到这篇各报纷纷转载的文章,怀着当一名“红色工程师”的志向,投奔到哈工大这个“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就这样,就像当年革命青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一样,十七岁的刘永坦,这位南京理科状元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怀揣宏大抱负,背着行囊,踏上了遥远的北方征程——

第四章  骄子的担当

目睹贫穷、落后、饱受他人欺凌的母亲,作为骄子,他的心在流血,他觉得有义务承担起拯救母亲的责任。

因此,他一生都在坚守着这份承诺——

1953年10月。

一个寒气袭人的深秋,一群背着行囊、满怀鸿鹄之志的韶华学子,经过三天四夜的多次倒车,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有着“东方莫斯科”之称的松江省省会哈尔滨,来到了“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哈尔滨工业大学。

到来之前,学子们是何等的兴奋。

他们日夜憧憬着:这是一座怎样美丽的校园,有着怎样辉煌的历史……

然而,当他们来到哈工大宿舍门前,顿时傻了眼,胸中火炭般的激情,瞬间被泼上一盆冰冷的冷水……

刘永坦就在其中。

映入他们眼帘的是:西大桥的沙曼屯,一片枯黄的荒地,几排简陋的小平房就是学生的宿舍……

一铺土炕,睡六七个人,最多时睡十几个,夜里一个公用马桶,每当有人走近它就会把全屋人惊醒。隆冬时节,外面零下三十多度,太冷,没有室内厕所,各屋只好备一只马桶。

从未睡过火炕的他,天天早晨流鼻血,顿顿吃高粱米、土豆,没油水,一两天都排不下便……

他万万没想到,“红色工程师的摇篮”竟是这个样子,远不如他见过的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南京工学院漂亮。

可他却偏偏选择了这里。

一连几天睡不着觉,一到夜里就辗转反侧。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

始建于1920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到1949年还是隶属于中长铁路局一所小型专业高校,师生的来源大部分是苏联侨民,根本不能适应新中国发展的需要。

直到1949年5月,松江省主席冯仲云兼任哈工大校长,这才使哈尔滨工业大学有了重大转折。

1951年4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同志圈阅批准了教育部党组《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改进计划的报告》,确定哈工大的办学方针和任务:“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

中央之所以选定哈工大为重点,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哈工大在历史上属苏联管辖的中长铁路局,其教育体制与苏联一脉相承;二、哈工大历来用俄语教学,不用外请专家翻译;三、哈尔滨地处东北重工业基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十五个重点建设项目都在这里;四、这里为东北解放区,人民政府成立较早,有较深厚的政治基础。

哈工大早期的校领导冯仲云、陈康白、李昌、高铁等同志,都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从全国各省大学抽调来几百名教师,都是年轻优秀的教师,为哈工大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国家向全国高校发出号召,号召有志青年去哈尔滨支援哈工大的师资建设。于是,全国几百名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各省高校纷纷奔赴哈工大。

1953年,毛泽东亲自任命曾担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昌同志任哈工大的校长、党委书记。李昌在哈工大任职十一年,提出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八字校训,对哈工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的哈工大办学条件很差,全校只有两三栋教学楼,学校周围一片荒凉,夏天下雨到处泥泞不堪,像酱缸一样。冬天到处是冰天雪地,滴水成冰。二三十人挤在一间宿舍里,上下铺,宿舍冷得上霜。伙食缺肉少油,吃的是白菜、土豆、高粱米、玉米面,好多人营养不良。

但是,青年师生们怀着建设新中国的雄心壮志,放弃了南方优裕的生活环境,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新中国高校教育的辉煌篇章……

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他们创办了二十四个新专业,为哈工大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创建了一批新学科,为了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主要以机电、电气、土木、工程经济等专业教学体系为主,为国家工业化建设解决了“燃眉之急”。

这批哈工大的开拓者,后来被称为哈工大的“八百壮士”。

“壮士”,听起来有点悲壮,却给人一种豪情壮志冲云天、舍我其谁之豪气!

他们在简陋的校舍里,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担当起国家重任的民族脊梁——直到今天仍是如此。

如今,第一批“八百壮士”已到耄耋之年,有的已经过世。“八百壮士”已成为哈工大人的一种精神传承,成为哈工大师生引以为豪的人生榜样。

在这里,无论冬夏,女人都爱穿裙子。

冬天零下三十多度,路上行人匆匆,女人卻仍然是街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短皮靴,长呢裙,皮靴“咔咔”地敲击着冻僵的石板路。

无论多冷,从江边,从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公园里,不知从什么地方,仍然会传来或忧郁、或悲怆的巴扬声……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哈尔滨有几十座造型各异的教堂,大多是东正教堂。东正教是俄罗斯的国教,教徒从生到死都跟教堂息息相关。所以,哪里有俄国人哪里就有教堂。教堂对于那些流亡异国他乡的俄国侨民来说,更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精神的寄托及灵魂的归宿。

写哈工大,不能不写到哈尔滨的历史。

哈尔滨是一座多种文化交融的城市,充满了包容性,也充满了传奇性……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被称为“流亡者的天堂”。这里有好多从俄国等欧洲国家流亡来的避难者,包括一些犹太人。二战期间,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先生冒着被盖世太保逮捕的危险,为数千名走投无路的犹太人办理了来中国的签证,大多数犹太人去了上海,也有少数人来到哈尔滨定居。

当然,哈尔滨流亡者最多的当属“白俄”,也就是沙俄时代的有钱人,而不是白俄罗斯民族。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所统治的罗曼诺夫王朝,十月革命又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当时,沙皇时代的富人、官僚们,纷纷逃往中国最北方的城市哈尔滨避难。最多时,哈尔滨有一二十万俄国侨民。那是因为,在中俄边境线上,有一条满洲里通往哈尔滨的中东铁路。这给逃亡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大批俄侨在哈尔滨建立起自己的管辖区,建起自己的学校、自己的警察署及监狱。俄侨犯了罪由俄国人自行处理。

就连被苏联红军追得走投无路的高尔察克所率领的数十万白卫军,也从西伯利亚通过满洲里逃往中国,最后所剩不多的残部逃到了哈尔滨。直到1946年8月,白卫军首领谢苗诺夫等六人,被苏联特工诱捕押解回国,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以多种罪名处以极刑。其中也包括一心想推翻苏维埃政权的野心家罗扎耶夫斯基。

在流亡者中,鱼龙混杂,有白卫军残部,有逃犯,也有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他们创建起亚洲的第一个交响乐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芭蕾舞团,公开演出《天鹅湖》、大型歌舞剧《浮士德》等剧目,演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怆》……

这些艺术家给哈尔滨带来了高雅的文化,带来了最早的外来文化启蒙与影响,从而使哈尔滨后来成为享誉中外的“音乐之城”。

课余时间,刘永坦喜欢一个人在大街上散步,边走边欣赏路边的俄式建筑,欣赏俄式木刻楞房子,围着天蓝色栅栏的小园……

每当走到大直街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前,人们称它喇嘛台,他总会驻足欣赏。

这是一座木制的教堂,外观八角造型,教堂顶端装饰着大小不一的“洋葱头”,楼顶是四面镂空的钟楼,钟楼里悬挂着一口大钟,据说有近两吨重,是当年从莫斯科专门运来的。钟楼两侧悬挂着若干个小钟,每当大钟“当当”响起,小钟就会随之叮咚,十分悦耳。

他觉得这座教堂太漂亮了,是人类智慧与宗教灵光的杰作。可惜,后来毁于“文革”。

他听一位俄罗斯老奶奶讲,圣·尼古拉大教堂始建于1899年,是沙皇尼古拉二世亲自批准的,整座教堂全是木质结构,全部用硬柞木削刨砍凿,用卯榫连接而成,没用一根铁钉。在莫斯科,有一座与它一模一样的教堂。

他却在想:沙皇为什么让俄国人跑这么远,耗巨资来建造这么一座漂亮的教堂呢?而且,哈尔滨建了好多座教堂,他们为什么建造这么多教堂?有那么多教民吗?

他当时还年轻,没有太多深层的思考。

他只是发现,哈工大附近街道的名称很有意思,叫什么司令街、法院街、护军街……

当时,他只知道清政府曾与沙俄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把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全部割让给了沙俄,但并不知道这些街道名称的来历。

后来,他从几位老教师的交谈中,得知了一个真实情况:

这些看似简单的街道名称,却标志着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它向中华民族再次昭示出深刻的人类生存法则——

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辱!

而且,它就发生在这片包容了几十万白俄流亡者的土地上……

2019年6月6日。

很巧,我正在哈工大采访,听说哈工大今天早晨在校园里举行建校99周年升旗仪式。我急忙赶了过去,正巧听到“八百壮士”的代表人物秦裕琨院士在发言,他正讲到这段历史……

他说:“今天是哈工大九十九岁的生日,明年就是哈工大的百岁生日!回顾哈工大的历史,中东铁路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1894年,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被迫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赔偿日本两亿两千万两白银,其中包括日本退还辽东半岛索要的三千万两白银!清政府财政拮据,还不上这笔巨款。沙俄便乘人之危,向清政府提出,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四厘借款合同》,同时提出要在中国修建一条中东铁路,企图进一步掠夺中国的资源!中东铁路建成之后,沙俄政府又提出一个无礼要求:要派一支沙俄部队长期驻扎哈尔滨!所以,才有了至今留下来的护军街、司令街、法院街!想想,哪来的司令?那不是中国人的司令,而是沙俄的司令!护军,护谁的军?那不是中国的军队,而是沙俄的!法院街,谁家的法院?那不是中国人的法院,而是沙俄的法院!审判的不是俄国人,而是中国人!我曾在法院街的遗留物中,看到了吊打中国人的铁环……”

最后他讲道:“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们必须为实现中国的百年梦,而努力奋斗……”

秦裕琨院士的这番讲话,令人感慨。

我曾多次从法院街上走过,有一次,我还跟在法院工作的先生开玩笑:“你看这里还有你们法院街呢,审判谁呀?”

我却从未想到,这条街居然有着如此深重的背景,竟然是中华民族又一段耻辱历史的见证……

刘先生说,当他得知这几条街道名称的来历之后,不禁感慨万端,他所居住的南京,曾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之地,没想到他所就读的大学校园附近,居然也残留着中华民族耻辱的记忆……

他说:“我们那代知识分子,对战火硝烟、颠沛流离、国仇家恨的认识,不是从书本上得来的,更不是从大人讲故事听来的,而是切身感受到的……”

他说,他从出生起,就目睹了人类最残忍的杀戮,在襁褓中就开始逃难;逃到重庆却又遭到日本飞机的接连轰炸;父母带他离开南京不久,南京的几十万同胞就被日军残忍地杀害;考上大学来到哈尔滨,听得最多的是东北人民被日本军国主义奴役十四年的悲惨遭遇,听到日本的七三一细菌部队,居然用活人做细菌试验,无数中国同胞惨死在他们手里。日本战败溃逃时,他们居然把关押在七三一部队的几百名活人全部毒死,而且把几万只带有鼠疫菌的老鼠释放出来,造成哈尔滨郊区多年鼠疫肆虐,大批百姓死亡……

他说新中国成立后,本以为天下太平,可以过安稳日子了,可又爆发了朝鲜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出兵朝鲜,直到1953年7月才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这一切,使他一再告诫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干点儿大事!

他对自己的学习,提出了要求:

严格!严格!再严格!

中学时,他就为自己定下了如此严格的规矩。

他觉得只有严格,才能学得扎实,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严格,才能学到本事,将来才能干大事!

他喜欢学习,学习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勤学不辍,是他一生最大的乐趣。

对学习,他曾经历过王国维所说的三重人生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到了最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直到今天,他仍然酷爱读书。

书,给了他知识,也给了他最大的乐趣。

预科一年,很快就过去了。

他的俄语学得很好,蘇达克老师经常赞扬他,冲他竖大拇指,称赞他“赫拉绍!赫拉绍!”

听到表扬,他只是无声地笑笑。

他的语言天赋好,高中时英语就学得好。再说,他一心想学好俄语,心里还藏着一个不便向同学说的小秘密,想将来有机会能去苏联最有名的工科大学——莫斯科鲍曼工业大学留学。即使不去留学,将来听苏联专家授课,也得要学好俄语。

他心里对苏联充满了向往,他经常在想:苏联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苏联老大哥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苏联的工业为什么那么发达?而我们新中国什么时候能赶上苏联老大哥呢?

一系列的问题,经常缠绕在他那多思的脑袋里。

不仅是他,所有的中国青年对苏联都充满了向往,充满了无限的崇拜。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听到苏联专家的授课,将是一生的骄傲。如果能赴苏联留学,那就是莫大的荣幸了。

当时,全国高校外请来的专家哈工大的人数最多,最多时有几十位,所以,哈工大被称为不用出国,就可以享受留学待遇的大学。

遗憾的是,刘永坦既没能听到苏联专家的授课,更没有被派去苏联留学。究其原因,并不是他的学习成绩欠佳,而是只有上研究生课才能听到苏联专家授课。他没等考研就被学校送去清华学习了。

一年之后,进入本科,刘永坦被分到了电机系。

全班三十几人,所授的课程除数学、物理、化学之外,还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基础等多门课程。

很快,沉默寡言,却是门门功课名列前茅的刘永坦就成了全班最受欢迎的人,周围永远围着一帮同学,男男女女,有时还争先恐后地排成队。他们来求教的多是课程中一些费解的问题,如:电工基础中,关于过渡过程的求解;材料力学中,复杂受力状态时求解弯矩图……

同学们都叫他“小老师”。

他很喜欢小老师这个称呼,同学来请教他,他心里美滋滋的,总是不厌其烦地讲给大家听。

但是,久而久之,小老师也有不耐烦的时候,有的问题他讲了几遍,同学还是听不明白,他难免会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甚至说一句:“你怎么还不明白?”

于是,同学们背地里议论,说他骄傲,说他帮助同学不耐心。

但是,有一位女同学找他解题,他从来都很耐心,一遍遍地讲给她听,从未表现出不耐烦。

他对她说:“这些题确实有点难。老师每次讲完课,你要反复思考,反复琢磨,这样才能领悟……”

她却认真地说:“可我再思考,再琢磨,也领悟不明白哟!你说那可怎么办嘛?”

他瞅瞅她那张认真而单纯的娃娃脸,无奈地摇摇头。

这个来自成都的女孩叫冯秉瑞,班上的文娱委员,全班六名女生之一。她跟刘永坦同岁,全班年龄最小的,都是1936年出生。她的生日是10月,比他大两个月。两人都因为看了那篇“哈工大——红色工程师的摇篮”的文章,同一年考入哈工大。

她身材瘦小,长着一双美丽、单纯的大眼睛,天真得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头上扎着一只红色蝴蝶结,穿着南方女孩子穿的花格上衣,讲一口叽哩呱啦谁都听不懂的四川话。她的四川话只有刘永坦能听得懂,因他曾在重庆住过,所以经常为她当翻译。

就这样,这个单纯、可爱的成都少女,带着她永远问不完的问题,走进了刘永坦的人生——

第一年预科,她的座位被班长分到刘永坦的后排,预科结束分班,他们又分到了一个班,而且,座位又被班长分到了与刘永坦同桌。

她说,也许这就是天意吧。

于是,她带着一份永远问不完的问题,还有一颗似懂非懂的少女之心,带着对他的崇拜,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小老师”的心里……

我问他们,你们的爱情一定很浪漫吧?花前月下,荡着小船,唱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刘先生却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哪有什么浪漫哪?我俩连手都没拉过,连电影都没看过,整天就知道学习,哪有那份闲情逸致啊!”

这时,快言快语的冯老师接过话茬儿:“那时候的人傻哟!整天就知道学习,学习,再学习!一切为了国家,锻炼身体,劳卫制要达标,口号是为国家工作五十年!我努力学习想入党,一心想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到最后也没入上党。那时候,我们的人生座右铭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段话,我们都能背下来。当时,我是班上的文娱委员,组织全班同学唱歌、跳舞,每次刘永坦都不参加,他从不支持我的工作。我想请他跳舞,他从来不跳,整天就知道学习。当时,班上有女同学对他好,他不理人家。其实,也有男同学追我……”

随着冯老师快言快语的讲述,上个世纪50年代一对恋人真实的爱情故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冯老师说,她清楚地记得,那天是1956年5月27日,星期天。

她约刘永坦出来散步,说有重要事情找他商量。

春天了,林荫路上的小白杨,吐出一片片鹅黄色的新绿。她穿着红毛衣,背带裤,兴致勃勃跟他并肩走着。

他问她什么事。

她从裤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他,他微微一愣,迟疑着,不知这封信是什么内容,写给谁的。

冯老师吞吞吐吐地说:“一个男生写给我的……我不知该咋办……你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嘛,所以就来找你商量……”

原来,当年从成都来哈尔滨的途中,成都到宝鸡没有火车,坐了六天大卡车,一名考上哈尔滨外专的男生,在汽车上一直在哭,觉得哈尔滨离家太远,又是冰天雪地,后悔不该来这儿。

冯老师极力安慰他,说她也是从成都来的,祖国需要我们,我们就应该听从祖国的召唤。

这番话给那个男生很大鼓励。现在,那男生快毕业了,给她写来一封真诚的求爱信,说他爱她。她却不知该如何回答他?因为她心里早已有了这位可敬的“小老师”,可她不知他是怎么想的,于是,就想用这种小伎俩来试试他。

看完信,绝顶聪明的刘永坦却笑了。

他顿时识破了她的小伎俩,觉得这个看似傻乎乎的小姑娘,却干了一件聪明的事。

他问她:“你爱不爱他呀?”

“不爱。可我不知该怎样回答他……”

“你就告诉他嘛,我不爱你。”

“可我……”

说这话时,她的眼睛却在问他:“你还不明白呀?我爱的是你,可你……”

她见他不说话,好一会儿,终于鼓起最大的勇气说出了那句压在心底很久的话,“我、我喜欢的是你……”说完,脸唰地红了,急忙转身跑去。

1956年8月末的一天下午……

他第一次跟她約会,约她去松花江边划船。

她高兴得像个孩子,扎着很久没扎的红蝴蝶结,穿着漂亮的连衣裙,两人坐着有轨电车来到道里的松花江边,租了一只小船,刘先生划船,慢悠悠地向江中划去……

他们划着小船,荡漾在松花江上。

可是,她却没有了以往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她那颗不知愁的心第一次感到惆怅,因为他要走了。他被学校选送到清华大学去学习,两年以后才能回来,那时她就要毕业了。

就这样,这只小船载着这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松花江上划了很久,驶向他们风雨同舟、一生相濡以沫的爱情港湾……

冯秉瑞老师出生于成都一个普通家庭,兄妹七人,她是老四。母亲是小学教师,父亲在书店工作。父母为了抚养七个孩子,一辈子都过得很辛苦。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七个孩子都供上大学,他们深知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大姐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只读了中专,就工作了。其他六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而且都是很不错的大学。这是父母给他们七个子女创造的最大财富,使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

说来有趣,这对恋人的性格截然不同。

一个快言快语,一个沉默寡言;一个心怀大志,一心想为国家干大事,一个单纯、善良,就想做一个普通人。她在他面前,永远有一堆问不完的问题,而他永远耐心地为她答疑解惑,包括人生所遇到的难题……

也许,这正像《情爱论》一书里所说,性格相悖的男女结合,性格互补,更幸福、更和睦吧。

第八章  永远的忠诚

从导师的目光里,他读懂了什么?

从母亲的呼唤中,他又听到了什么?

到伯明翰大学报到第一天,刘永坦连欣赏一下校园景色的心情都没有,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紧张的“人生大考”当中。

的确,那绝对是一次严肃的“人生大考”。

报到那天,他就从导师希尔曼教授深邃的黄眼珠里,从他微微斜视的目光中,读懂了教授的内心世界,这位著名的教授对他这个中国人不信任,甚至有些不屑……

后来得知,希尔曼教授对刘永坦之所以投来不信任的目光,是因为在此之前,有两名中国留学生因英语不过关,刚刚被他辞退了。有的中国留学生即使英语勉强通过,教授也不会让他搞项目研究课题,只能让他搞一些机器维护之类的事情,根本学不到什么真东西。

这是西方国家教学的特点,入学宽,毕业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一丝不苟。而希尔曼教授在伯明翰大学更是出了名的严师。

其实,刘永坦这批留学生到英国以后,并没有马上到各学校报到,而是先到埃赛克斯大学恶补了两三个月的英语。尽管如此,就大家的英语水平,到英国高校接受全英式的英语授课,并用英语完成毕业论文被导师通过,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刘永坦从到校第一天起,就像拧到了机器上的一枚螺丝,分秒必争,不敢有半点松懈,稍一放松就可能前功尽弃。

他入学以后,就一再提醒自己: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成功与否不是代表我个人,而是代表着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形象!所以,我必须发奋地努力!努力!再努力!

说说伯明翰大学吧。

伯明翰大学位于英格兰中部。伯明翰是英国的第二大城市,工业重镇,16世纪就从商业城市发展成工业城市,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革命之父詹姆斯·瓦特,就是在这里发明了双向气缸蒸汽机。这里是铁路机车、蒸汽机和船舶的制造中心,也是工业和金融中心。

伯明翰大学,始建于1825年,很美,很古老,是英国的老牌名校,也是英国十二所精英大学之一,位居英国著名的六所“红砖大学”之首。何为“红砖大学”?就是红砖砌墙,醒目抢眼,带有浓郁的中古世纪建筑风格。

校园很美,绿树成荫,盛夏时节,鲜花盛开,像花园一般。

伯明翰大学曾出过许多人才,网上查看,截止2016年底,从伯明翰大学走出了十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三名英国首相,五名外国政府首脑。中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中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柯俊院士等人,都是从伯明翰大学走出去的杰出人才。

伯明翰大学的电子系设有雷达专业,刘先生的导师希尔曼教授就是电子系主任,负责雷达专业。这次中国公派出访学者,只有刘永坦一人报了雷达专业。

报到第一天,刘永坦怀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来到电子大楼希尔曼教授的办公室,恭恭敬敬来拜见导师希尔曼……

然而,当他轻轻地敲开办公室的门,向希尔曼教授问好时,却见希尔曼教授虽不失礼节地回了一句,投过来的目光却带着几分傲慢,指了指桌子上事先准备好的、一沓厚厚的有关雷达方面的文献资料,说:“刘先生,请你看看这些文献资料,写一份文献综述报告,三天后交给我。”说完,就低头忙他自己的事情了。

刘永坦有些懵懂地站在那里,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希尔曼又补充一句:“你可以走了。”

刘永坦这才捧着这份沉甸甸的文献资料走出教授的办公室,心里却感到空落落的,很是没底,不知这位教授会怎样对待自己。

他记得出国前,一位经常跟英国人打交道的朋友,对他说:“英国人很绅士,也很傲慢。不过,他们做学问很认真,来不得半点含糊。”

刘永坦觉得,希尔曼教授要求他三天内写完这份文献综述报告,不仅在考他的英语水平,而且也在考他雷达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在考他用英语驾驭专业文献综述报告的能力。

他翻开这份文献资料,发现都是雷达专业知识,内容极深奥,好多内容见都未见过。

刘永坦这才意识到:对他来说,这绝不是一份简单的文献综述报告,而是一次人生大考,一次决定他人生的大考——希尔曼教授要在测试完他的真实水平之后,再决定对这个中国来访学者,做出如何安排,是让他参加有价值的课题项目,还是让他干些毫无价值的琐事。

这就是说,大考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脸面,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的荣誉,因为他是国家公派来的访问学者,更关系到他此次出访能否学到真东西的重要问题……

一连三天,刘永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反复翻阅这堆文献资料,考虑如何来写这篇综述报告。

无人可请教,更无人可商量,陪伴他的,只有水和面包。

希尔曼教授要他“独立完成”这份文献的综述报告,他就得必须“独立完成”,来不得半点虚假。

他知道英国人十分看重“诚实”。英国人认为说谎是不可原谅的罪过,是对上帝的欺骗,是一个人品质恶劣的表现。尤其在大学里,一旦发现你在考试中作弊、撒谎,那你就完蛋了,轻则挨批评,重者就要被开除了。

所以,刘永坦严格地遵守着诚实的原则。

一连三天,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苦思冥想,调动他的全部知识储备和智慧,实在弄不懂的地方,就用以往掌握的雷达知识进行推断,进行自我判断……

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很糟,好多内容都看不懂。而且,文献中的雷达新技术内容,有许多是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这越发增加了写这篇文献综述报告的难度。

当时,我们中国在雷达研究方面还很落后。我国的国力弱,工业基础差,在雷达技术上一直处于追赶外国先进技术的状态,所以好多外国先进的东西都没有接触过。

但英国的科学技术发达,最早实现了工业革命,科技发展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早在16世纪,就诞生了科学巨匠牛頓,出现了一批推动世界科学发展的大科学家。其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仅次于美国,排行世界第二,可见其科技人才之雄厚。

在雷达研究方面,英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它首先将雷达用于二战中的防空作战。当时,英国人发明了通过磁控管发射无线电波的雷达,使德国飞机损失惨重。这一发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很大。雷达站和舰载雷达的应用,都是最先从英国开始的。英国有雷达研究所,有专门制造雷达的工厂,最有名的雷达工厂是马可尼企业,马可尼是当年无线电的发明者之一。这也是刘永坦所以要求来英国求学,并且申报雷达专业的原因。

没想到,到学校报到第一天,就遇到了如此难题。

但是,刘永坦是经历过风雨、见过世面之人,父母又给了他沉默寡言、遇事冷静,在挑战面前从不退缩的性格……

这一切,在他人生的关键时刻,就像几根擎天支柱,顽强地支撑着他疲惫不堪、但却不肯退却的生命——

三天三夜,幾乎没合眼。

他调动起自己的全部知识积累,来完成这部人生大考。

第四天清晨,他用冷水洗洗脸,吃了点面包,带着沉甸甸的答卷,向希尔曼教授所在的电子大楼走去……

当他将长达四页A4纸的英文文献综述报告恭恭敬敬地捧到希尔曼教授面前,希尔曼用怀疑的目光扫了他一眼,说了一句:“放在那里,你可以走了,明天答复你。”说完又忙他自己的事情去了。

这一天,刘永坦是在紧张与期待中度过的。

第二天,当刘永坦怀着忐忑的心情,第三次敲开电子大楼希尔曼教授的办公室门时,没想到,却敲开了一个完全出乎他意料的结果——

迎接他的却是一张诚恳的笑脸,一双热情的大手……

希尔曼,这位伯明翰大学的著名教授,一改先前的傲慢,而是用一种欣赏的目光,看着这位体格并不健壮的中国公派出访学者……

“刘先生,没想到你的文献综述报告写得这么好,我非常满意!”

希尔曼教授从这份综述报告中,发现了这位头发稀少、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国学者,不仅英语好,而且有着深厚的雷达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一位大有前途、很有培养潜质的学者。

随后,希尔曼教授立刻说:

“刘先生,目前,我的雷达团队正在进行一项新式雷达技术研究,它就是民用海洋状态遥感信号处理机。我请你参加我的团队。我相信你要参加这个团队,将会成为团队的骨干力量!”

“啊……”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刘永坦一时没有转过神来。

希尔曼教授却以为刘永坦不同意,急忙说:“如果你同意参加,我决定由你来负责这项新式雷达技术研究的核心部分……”

刘永坦知道,如果能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小组,而且让他负责这项新式雷达技术的核心部分,那将是对他的莫大信赖,这将是留学生求之不得的,也是他出国以来最大的愿望!只有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才能学到先进的东西。

不过,他那荣辱不惊的个性,使他丝毫不动声色,沉稳地说道:“谢谢希尔曼教授,我很高兴接受您的邀请,愿意参加您的团队,并同意负责海洋状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研究项目的核心部分。”

“OK!太好了!欢迎你加盟我的团队!”

“谢谢希尔曼教授!”

“不过,我要提醒你,”希尔曼教授的脸色又严肃起来,以严肃的口吻说道,“你可不要以为这是一件轻松、美妙的事情,跳一曲华尔兹就能完成。我想你在中国做过课题研究。你应该明白,做课题研究是一项非常严肃、非常艰苦、甚至是很漫长的工作。我们所做的这项课题研究,不仅对雷达新技术有着重大突破,而且,将对雷达在海上的应用有着新的突破!”

接着,希尔曼教授又介绍了这项课题研究的团队情况,共有十几个人,都是各国派来伯明翰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的留学生、教师和博士后,大部分人都是搞数学的。他们每人都有明确分工,都承担着各自的任务。刘永坦的任务是负责海洋状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核心部分。

“你要独立完成海洋状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核心部分的设计、计算、仿真、实验……直到最后的成功!”希尔曼教授严肃地说道。

说到这里,希尔曼教授停下来,用深邃而严厉的目光看着刘永坦,看他是否后悔,是否在犹豫。

自从希尔曼教授看完刘永坦写的文献综述报告,他就相中了这个中国学者,觉得刘永坦既有雷达专业知识,又懂英语,是这批留学生中难得的人才,也是这项科研课题中最重要的人员。他只是担心刘永坦会不会拒绝?会不会后悔?

而此刻,刘永坦心里正在暗暗高兴呢。

他觉得,能参加这项雷达新技术的课题研究,并承担海洋状态遥感信息处理机的核心部分,这对他、甚至对中国的雷达事业,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无论多难,他都必须拿下它,绝不能辜负了祖国的期望。

不过,他从不外露情绪,只是平静地说道:“请希尔曼教授放心,我会努力完成我所承担的任务……”

“不!”希尔曼教授却挥手打断了他,“不是努力,而是必须完成!”

刘永坦没有说什么,而是向希尔曼教授点了点头。

希尔曼教授伸出手来,用那双大手紧紧地握住刘永坦的手,严肃地说道:“你要为你的承诺负责!”

说完,他用那双深邃而犀利的目光久久地看着刘永坦,想再次从对方的嘴里得到承诺。可是,他只看到刘永坦再次点了点头。

一句承诺容易。

但真正担负起雷达系统一项新科研技术核心部分的设计,可绝非一件容易的事。

刘永坦第一天走进实验室,就被眼前看到的先进计算机惊呆了,心里惊呼:天哪!这么高端的计算机?太先进了!

其实,现在看来并不算什么,只是一台普通的计算机而已。但在当时,他从未见过这么高级的计算机,就觉得这计算机太高端、太先进了,从编程、绘图、计算机语言,都是他从未见过的。

在这异国他乡的大学里,看到如此高端的计算机,看到这么多从未见过的尖端设备,他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想到万里之外的祖国,想起自己的亲人……

那天晚上,很少失眠的他却失眠了。

他想起出国前,那位科学界老先生讲的那番话……

“为什么中国屡屡遭受列强的欺凌,就因为我们没有跟上世界工业发展的脚步,一次次丧失了工业革命的机会。……今天,世界已经到了科技时代,我们能否抓住这次科技大潮的机会,将决定我们的国家能否迅速发展起来……”

此刻,他对老先生这番话的体会更深刻、更现实了。

因为他看到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实实在在的差距。

他这才真正意识到:攻下希尔曼教授分配给他的这项新体制雷达技术,这才是他所面临的真正大考……

他面对的是:全新的雷达技术理论,全新的计算机使用语言,全新的思维模式……

这对他以往所掌握的传统理论概念,几乎是颠覆性的重新认识。

但是,他必须用这套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处理理论,利用高端计算机语言,来构建起他的信号专用处理系统,来完成这项科研项目——海洋状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海洋回波处理器。

写到这里,我又深感惭愧,我用刘先生所讲的专业术语,说不明白“海洋状态遥感信号处理机”,也就是海洋回波处理器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了进一步认识新体制雷达到底是怎样一种设备,我曾专程去威海海边,看到了刘先生他们所设计的雷达站,听取了团队研究人员用最易懂的语言,给我讲述了新体制雷达的原理。

当然,我听来的只是皮毛,而深奥的理论我是听不懂的。

在这里,我只能用我所理解的语言把它写出来,供读者参考:

海洋状态遥感信号处理机,首先要在海边建立起雷达站,从雷达站,通过发射机向海洋里发射电磁波,电波有长有短,这些不断发出的电波将海洋里的各种回波信息搜集起来,再返回到雷达站的监控计算机里,计算机工作人员根据返回来的上万条错综复杂的回波,寻找他所要监控的船只、低空飞机等有形物体。但它返回来的并不是有形物体,而是电磁波。它不同于望远镜,它的距离远远超出了视觉。

而刘先生,从他对希尔曼教授承诺那天起,就将面对许许多多从未遇到过的新难题……

他不仅要学会使用高级计算机的计算机语言,而且要用数字信息处理的全新理论,用高级计算机语言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他自己设计的系统语言,该系统语言就是“海洋状态遥感信号处理机”,也就是海洋回波處理器。根据这套系统再设计出完整的仿真模型,教授鉴定认可之后,方可根据仿真模型投入生产,制造出真正的“海洋状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样机。

而且,这项海洋回波处理机的核心部分,工作量很大,又是全新的技术,本应由三四个人来完成。但不知为什么,希尔曼教授却将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刘永坦一个人。这对刘先生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后来发现,希尔曼教授如此安排,是有他另外的打算。

另外,英国大学的教育方式与中国完全不同。

英国教授交代完任务,就不管你了,让你一个人独立操作,为了锻炼你的独立性,不希望你去找他,他要的只是结果。他认为你有本事就能独立完成,你没本事就自行淘汰。不像中国,教授处处呵护你,直到把你送出校门。

从1979年9月起,整整一年半时间,四百四十多天,几乎昼夜不分,刘永坦将全部身心完全投入到这项雷达新技术的研究当中……

他废寝忘食,常常忘记了今天是几月几日。

他在工作中并不感到痛苦,而是感到一种挑战自我的快乐。他喜欢挑战,从小就喜欢挑战自己。这次,为了攻克海洋状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核心部分,他调动全身的智慧细胞,调动起他的全部知识储备,投入到该项科研的攻关之中。

这期间,碰到的难题太多了,要他一个个地自我解决……

我问他,有没有攻不下难题,想要放弃的时候?

他摇摇头。

他说有时太累了,想休息,就警告自己: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懒惰!

每当攻不下难点,心情郁闷时,他就用科学家的名言来鼓励自己:“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他明白,任何成功都不会一帆风顺。

他觉得既然对希尔曼教授做了承诺,就必须完成任务。否则,他无法向祖国交代,也无法向自己交代。

1980年12月25日是圣诞节,对刘永坦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经过一年半的苦斗,他的海洋状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核心部分终于做出了仿真模型,希尔曼教授对仿真模型非常满意,下一步就该按照仿真模型投入样机生产了。

希尔曼教授对他高度赞扬,称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很成功,并对他给予“嘉奖”。

教授破天荒地请刘永坦及科研小组的几名骨干成员,吃了一顿丰盛的西餐,以庆祝圣诞,更是为了庆祝刘永坦科研项目的成功。

而且,希尔曼教授还授予刘永坦一个荣誉称号“荣誉研究员”。

有了这个称号,他就可以去教员俱乐部用餐了。

在英国,无论干什么都分等级,连官兵去厕所都要分等级。但是,刘永坦去教员俱乐部只就餐一次,就再也不去了,太贵,吃不起。

1980年3月,希尔曼教授请刘永坦带一名博士生,指导博士生的学习。这是一名从伊朗来的留学生,特有钱,特懒,特放荡,根本不想学习。

这可把刘永坦愁坏了。

他问伊朗留学生:“你这样下去,还想不想毕业了?”

年轻富豪却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不要毕业证,到时候我可以转到其他专业。我就是来英国玩玩。”

刘永坦笑了,他觉得这个年轻的富翁,虽然富得连汗毛孔都塞满了钱,但在学业上却毫无所求。他不想在这个富豪身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了。

于是,他向希尔曼教授提出,他的两年留学期快满了要回国了,他想抓紧时间学习,不想再指导那个伊朗留学生了。

希尔曼接受了他的请求。

4月初的一天,刘永坦在实验室里完成的海洋信号处理机结果出来了,马上要去海边雷达基地检查实验结果。

此刻,刘永坦很希望去大学的雷达基地看看,看看英国的雷达站是什么样子,看看雷达系统调试的情况,更想看看自己研制的海洋回波处理机的真实效果到底怎样。

他知道,按规定外国留学生不准进入雷达站的核心部分。

但由于信号处理机必须与雷达系统联网才能完成最后的定型,因为他掌握着遥感信号处理机的核心部分,所以有幸获得允许,来到大学在威尔士海边的雷达站,并参与了具体的联试工作。

这天上午,希尔曼教授带着刘永坦及英方雷达研究人员,驱车来到威尔士海岸边的雷达站。

刘永坦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他期待着投入四百四十多天的科研成果——自己所设计的海洋测试回波处理机的真正效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尽管他很自信,仿真模型也受到希尔曼教授的高度首肯,但仿真毕竟是仿真,距离实际应用的样机还有相当的距离。

下了汽车,他来到风大浪高的海边,看见海边竖立着一排电线杆样的杆子。

他很惊讶:这就是英国的雷达站啊?咋这么简单?

的确很简单,就在海边竖起几根电线杆子,而雷达站的真正监控系统,则在室内的计算机房里呢。

他跟随希尔曼教授等人走进监控机房,走近一台计算机,随同教授等人围在计算机前,聚精会神地盯着计算机屏幕上所显示的,从海洋深处传来的成千上万条海洋回波信息,从这上万条错综复杂的海洋回波信息中,极力捕捉着只有雷达监控人员才能捕捉到的目标……

刘永坦盯着计算机,凭着他多年的科学素养,凭着他对雷达技术多年的研究,极力捕捉着计算机屏幕上所显示的千千万万个海洋回波……

突然,他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回波曲線……

他立刻断定:这就是来自一百公里之外的海洋回波信息,也就是这次科研项目所设定的目标——

如果真是这样,它将证明他所设计的海洋状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核心部分,真正成功了!

太好了!

他心里惊呼,四百四十多天的苦斗,没有白费,终于获得了巨大成功。他觉得自己没有辜负祖国的栽培,也没有辜负希尔曼教授的信任。

要知道,这是在科技发达的英国,而且是在最早发明应用雷达技术的伯明翰大学,一位中国访问学者居然完成了如此高难的科学项目,这在伯明翰大学留学史上也并不多见。

他真想告诉希尔曼教授:我发现了那个特殊的海洋回波曲线……

但他从不爱张扬,一句话都没说。

他在想:这种雷达对我们中国国防太有意义了。雷达是战争的眼睛。我们中国的雷达技术远远达不到这种效果。这种新式雷达所测试的距离,是普通雷达远远达不到的,它可以捕捉到百公里以外的目标。而且,英国雷达在外面的设施很简单,就在海边竖立几根电线杆,关键是海洋状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设计……

就在他遐想时,只听站在身后的希尔曼教授,用探询的语气问他:“刘先生,请告诉我,你在回波器的显示器中发现了什么?”

刘永坦微微一愣,立刻敏感地意识到:希尔曼教授问这个问题,绝非是随便问问,而是抱着某种目的……

他迅速做出判断:也许,教授想知道这个中国访问学者,对这项海洋回波技术的核心部分到底掌握了多少;也许,教授想知道这位中国学者到底有多高的科学素养和造诣?

他提醒自己:这是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而你是一名中国公派的出访学者。你绝不能让教授摸到你的底细。更重要的是,当前这项新发明的雷达技术,在英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先进的,并没有向世界公开……

于是,刘先生不动声色地笑了笑,摇摇头,继续盯着计算机……

希尔曼教授聪明过人,学生在他面前耍点儿小伎俩,从来逃不过他那双深邃的眼睛。

希尔曼从刘永坦不会说谎的表情上,从他沉稳的态度上,早已识破了这位中国学者,不但捕捉到了海洋回波的信息,而且根据刘永坦对雷达知识的储备,已经准确地看出这一海洋回波信息,是来自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实验目标,而不是几十公里内的船只……

但是,希尔曼教授却同样含而不露,只是心照不宣地笑笑。

刘永坦如此淡定,这使希尔曼教授越发欣赏这位四十几岁的中国学者,觉得这是一位难得的科技人才,聪慧过人,耐得住寂寞,遇到困难从不退却,从不叫苦,成功时却又不张扬。这正是科学家所具备的良好素质。他觉得刘永坦是一位很好的助手。

从雷达监测室出来,希尔曼教授及几名英国研究人员,纷纷向刘永坦表示祝贺,祝贺他在新体制雷达项目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刘永坦仍然微笑着,一副宠辱不惊的表情。

实验成功了!

大家都很高兴,站在波涛汹涌的海边,迎着英国并不多见的阳光,大家说说笑笑地开着玩笑。

一位酷爱莎士比亚、留着两撇小胡的中年人,随口朗诵起《哈姆雷特》的剧中台词:“啊,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物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行动多么像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这个人边说边向刘永坦伸出手来,表示祝贺,却又不失傲慢地说道:“刘先生,祝贺您!但我相信,如果您没有来到我们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没有遇到希尔曼教授,您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您知道,我们大英帝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人才辈出的国家。而你们中国贫穷、落后,根本没能力搞高端的科研项目,更不可能出什么大科学家……”

说到这儿,他发现刘永坦伸到一半的手又收了回去,就说:“刘先生,您说,不是这样吗?”

这番话太刺激人了。

它像针一样,深深地刺痛了刘永坦那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要在以往,从不与人计较的他会拂袖而去。但今天,在这异国他乡,居然有人公开蔑视自己的国家,诋毁国家的荣誉,他再也无法沉默了。

他冷冷地盯着这个留着两撇小胡、一脸傲慢的英国人,一字一板地说出了一番令人震惊的话:

“××先生,我的国家现在是很穷,很落后,但我想提醒您,世界并非永远不变。美国扣押中国科学家钱学森五年,美国海军部部长丹·金布尔曾说:‘这个人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美国的五个师。我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共产党的中国!这样的科学家,大概不是小科学家吧?”

说完,他从那人面前匆匆走了过去。

那人耸了耸肩膀,说了一句:“噢!真遗憾,没有起码的绅士风度……”

刘永坦没有回头,而是冷冷地回了一句:“绅士风度是靠自我修正培养来的,而不是靠其他国家的殖民血汗滋养的!”说完,大步向海边走去。

在这异国他乡,遇到这种受侮辱的事情,刘永坦不由想起出国前,那位科学界的老先生讲的话:“今天,世界已经到了科技时代,我们能否抓住这次科技大潮的机会,将决定我们国家能否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强国……你们要记住,我们的国家还很穷,很落后,我们的国力和国防还远远不够强大,豺狼随时会钻进来……”

是啊!国家必须强大,否则处处受人欺,根本无法在世界立足!他心里不由得发出如此感叹。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来了一个航天访问团,来购买某些部件,请刘永坦当翻译,他因此比同期出访人员晚回国几个月。这期间,他带团跑了英国好多城市,对英国的工业发展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这期间,希尔曼教授一连三次向他发出委婉的挽留。

最后一次,二人坐在灯光昏暗的咖啡厅里,希尔曼教授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试探着他的态度。

“刘先生,你很聪明,在科学研究方面是难得的人才。你来英国仅两年,就取得了如此佳绩。如果你留在这里工作,我相信你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你才四十几岁,前途不可估量。您知道,我们这里的条件好,收入也可观,英国很重视人才,尤其重视科学研究方面的人才……”

说到这里,希尔曼教授停下来,看着小桌对面用小勺搅拌咖啡的刘永坦,等待着他的态度。

这是希尔曼教授第三次挽留他了。

傲慢而爱面子的希尔曼教授,从未这样挽留过任何人。他只差没直言请刘永坦留下来,给自己当助手了。他怕直白地说出来遭到对方拒绝,自己太没面子。但让这样一个很有潜质的科学人才,回到中国去发展,又觉得太可惜了,只好一次次地委婉地挽留他。

刘永坦终于开口了。

坦诚而不失礼貌,对希尔曼教授道出了心里话。

“希尔曼教授,我非常感谢您对我的信赖,您是我永远的恩师,遇到您是我今生最大的幸事,我将永远感激您!但您知道,我的国家还很落后,尤其在科学技术方面,远不如你们英国。但是,英国再好,它不属于我的祖国。而我的国家再穷,她属于我的祖国!国家出资送我们出来留学,就是希望我们学成后回去报效祖国。母亲再丑、再穷,我也深深地爱着她,我的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母亲的血脉当中!回到祖国,我可以大膽地为我的国家干点儿事情。那种自豪感是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现在,祖国正热切地盼望着我们这批学子回去工作呢。希尔曼教授,对不起,很抱歉……”他心里却在说,任何优厚待遇都改变不了一个知识分子那颗觉醒了的中国灵魂!

“不,”希尔曼教授摆手打断了他,真诚地说道,“不必说抱歉。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你是一位知恩之人。我希望你不要因为个别人的讲话不礼貌,而影响了你的人生选择……”

“不,我不会因为某些人的一两句话,而影响了我的人生选择。”

“那就好。”希尔曼话题一转,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人生道理:“不过,作为你的导师,我必须告诉你,我很爱惜才华。你应该明白,人生有限,一个科学家的人生就更有限了。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科研项目不是一个人在小作坊里搞实验,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得到国家、团队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大力支持,才能成功。否则,你将根本无法完成科研项目!你应该明白,科学是无国界的……不!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是的,你会说科学是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是有国家的。而且,你会说,居里夫人发现新元素后,为它命名为钋(也就是波兰的意思),以此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是的,科学家是有国家的。但我想告诉你,你们中国跟你同期来的学生,有的已经同意留在英国了。”

说到这里,希尔曼教授停下来看着刘永坦,等待他的态度。

刘永坦却像往常一样,不动声色,微微一笑,说了一句:“人各有志。”

希尔曼教授端起咖啡,看着刘永坦,似乎在等待,又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希尔曼教授,如果我哪里伤害了您,请您原谅……”

“不!刘先生,”希尔曼教授诚恳地说道,“我很佩服你,你让我看到了一位令我敬佩的中国人……”

“希尔曼教授,我也很佩服您!您让我也看到了一位尊重他人人格、并爱惜学生才华的英国教授,我永远感激您……”

二人不约而同地起身,伸出手来,隔着咖啡桌,两双手紧紧地握到了一起……

1981年10月初,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两年零四个月的刘永坦,带着参与“民用海态遥感信息处理机”的巨大收获,带着对雷达全新的认识,也带着希尔曼教授给予的高度评语,踏上了回国的路:

“刘永坦独自完成的工程系统,是一个很有实用价值、工程上很完善的设备。其科研成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很出色。他的贡献是具有独创性的。”

从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起,他在心里就立下了如此宏愿:我们一定要创建我们中国自己的新体制雷达!

(《为你而生——刘永坦传》由人民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联合近期出版)

作者简介: 张雅文,1944年出生,国家一级作家、黑龙江作协名誉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著有《生命的呐喊》《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与魔鬼博弈--留给未来的思考》等多部作品,编剧并投拍《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不共戴天》等120余集电视剧,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多项大奖。《走过伤心地》获黑龙江省政府文艺大奖一等奖。多部作品被译成外文。

责任编辑  韦健玮

猜你喜欢

刘永坦希尔
刘永坦:为祖国“海防长城”装上“千里眼”
刘永坦:为万里海疆擦亮“千里眼”
为万里海疆安上千里眼
为万里海疆安上千里眼
刘永坦:用雷达筑就海防长城
一棵活了200 岁的树(二)
一颗活了200岁的树(一)
捉月亮的网
阁楼上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