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初中英语影视配音教学设计策略与实践
2020-08-10平星楠李滨
平星楠 李滨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配音目标和配音主题两方面对影视配音教学设计进行了评析,并对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了阐释,倡导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配音教学中。
1. 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影视配音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高中课标》中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要求,英语学习中的活动往往和“做”或“实践”关联。影视配音活动应该是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和语言,在荧幕后、话筒前进行塑造和完善各种影视形象的一项语言习得方式。同时,教师应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抓住其核心要素“主题意义引领”、“活动的三个层级”来开展教学设计。首先,通过观赏影片,感知角色,解读脚本,熟悉语言,理解角色,把握主题,确定主线;其次,遵循活动观的三个层级制定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整合语言,酝酿情感,综合运用发音技巧进行实践应用,在配音实践交流中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最后,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上升性的层级性的教学活动,进而使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口语表达越来越地道,语言越来越原汁原味,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影视配音活动设计要把握如下几个要点:(1)导入影片,创设情境,感知主题;(2)配前揣摩,磨合语言,初探主题;(3)理解角色,置身情境,探究主题;(4)超越脚本,拓展配音,深化主题。
2.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影视配音教学实践例析
2.1配音目标不明导致配音效果不佳
良好的配音活动需要教师精选素材和精心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龄特点、时代潮流、审美取向等多重因素,以保证其顺利实施。课前,教师首先要在配音角色分配上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个人都来体会和感受一下角色分配任务,进行预演,找出较为适合角色进行扮演,明确配音目标。
例如,在给《格林童话》 Hansel and Gretel(糖果屋)配音时,尝试将5个角色分配给两名学生,但课前没有揣摩好角色定位,在语音语调上与其它角色音调和音色上区分度不大,没能实现“分辨不出原声和配音”这一配音目标; 还有的教师在设计拓展配音时让学生猜测Voice来自谁? (Who is that? Who is brave enough to eat my house? )接下來会发生什么?进行创意配音,这个活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脚本创意编写与创造。 结果老师为完成配音任务,提前给了《糖果屋》原版素材,失去了猜测、设计和创造这一最重要的活动意义,没能达到变化语境后的知识迁移与创新。
2.2配音活动内容偏离课文主题
优秀配音素材必须是丰富的、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环境,使配音过程中能接触到大量真实的语言环境。所以,配音教学内容要得体,如果偏离了课文主题内容,再合理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也是枉然。
例如:在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6的课上,探究的主题是对初中生活的回顾和对高中生活的向往。一个老师选择《公主日记》中米亚在参加皇家典礼时, 穿着很不符合宴会的运动装、顶着湿透的头发和衣服上台演讲这一段, 这与课文主题内容也相去甚远; 还有老师采用《闻香识女人》中弗兰克上校陪同查理参加学校举行的听证会,并发表的充满激情的演讲。这两段演讲虽然很有激情,但都偏离了课文的主题内容,教学效果大受影响。
3.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影视配音教学活动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1影视配音教学活动应指向教学目标
影视配音教学活动教学设计需围绕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确保每一个配音设计活动都能使学生收获知识,乐于模仿,感知体验。
3.2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作为影视配音教学活动主线
活动观强调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作为活动设计的主线。因此,影视配音教学应设计以探究配音文本素材主题意义为主线的听说活动,使配音过程成为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 这样的设计的配音活动过程才言之有物,语言习得过程才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3.3影视配音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体现以下三个层次
影视配音教学活动应按照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这三个层次设计,使其围绕主题意义探究的,形成符合认知规律的活动链。活动体现情境性、结构性和层次性,逐步深入和拓展。通过一系列递进、关联的配音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变。
3.4影视配音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
设计影视配音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如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已有学习经历、现有思维方式和水平、实际语言水平等因素,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学生可接受的配音活动,去配适合人物角色,使他们愿去配音、乐去配音, 从配音活动中习得知识,有所收获。
4. 结语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影视配音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将对配音文本素材主题意义的理解和探究作为开展配音活动的主线, 在基于学习活动观三个层次设计的配音活动链的导引下,学生在多样化的主题语境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完成递进、关联的配音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同频共振和融合发展,将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在配音教学中。
注: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英语影视配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2018ZJG036)。
作者简介:
平星楠,女,1994年10月生,汉族,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一中学,山东省淄博市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职称、研究方向是英语教学。
李滨,男,1980年1月生,汉族,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一中学,山东省淄博市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职称、研究方向是英语教学。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