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奥运奖牌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竞技体育格局的动态变化
2020-08-10石金毅范媛媛
石金毅 ,范媛媛 ,贾 鹏 ,刘 海
(1.湖北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2.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62;3.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430062)
自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1]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重大倡议以来,“一带一路”作为当前社会热点引起了强烈关注和讨论。2019年1月31日,习主席在会见奥委会主席巴赫时强调:体育交流正日益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的一部分[3]。体育交流作为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奥运会,作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综合运动会,是评价一个国家体育实力的综合平台[4]。自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以来,作为每个奥运周期反映国家(地区)竞技体育实力的主要客观标准之一,奥运会奖牌不仅是运动成绩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象征[5]。
竞技体育实力区域分布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于其实力分布格局演变致因的研究较少,且主要以国外为主,如Moosa对悉尼奥运会奖牌归属决定性因素进行了研究[6]。Glen Roberts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解释了奥运会奖牌国家分布情况[7]。Daniel分析认为经济和政治对于奥运会奖牌归属起着决定性作用[8];Lui分析认为人均奖牌数与人口数量和收入呈正相关[9]。Bernard指出人均GDP、人口规模和主办方是赢得奥运奖牌的重要因素[10];Johnson研究了政治因素对奥运会成功的影响[11]。国内方面,雷桂成研究了奥运会金牌榜与综合国力的关系[12];邓运龙讨论了东道主效应和奥运会成绩的相互关系[13];李力研探讨了人类种族的差异对运动成绩优劣的影响[14];王宇鹏从国家宏观角度总结和分析了奥运会奖牌榜的影响因素[15]。
这些文献在研究奥运会奖牌榜的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是普遍存在以下3个问题:第一,不够系统,多数研究只是分析单个因素或几个因素对于奥运会成绩的影响;第二,多数研究处于定性分析阶段,欠缺定量分析。此外,目前学者对“一带一路”相关体育研究主要集中于体育的产业、旅游、文化、赛事与民族传统等方面[16]。尚未有研究来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竞技体育实力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故本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奥运会的奖牌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探究1992~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竞技实力的时空分布特征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推动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竞技实力提供参考建议。
1 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介绍
2017年5月10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白皮书,指出了共建“一带一路”途经的64个国家(表1)。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包含东北亚2国,东南亚11国,南亚7国,西亚北非20国,中东欧19国,中亚5国。
表1 “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
1.2 数据来源
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和中国为研究对象,考虑到1991年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前,多个国家行政区域发生较大规模变动,故本研究选择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为研究起点。主要数据包括各国第25~31届奥运会奖牌数据和影响因子数据。其中,第25~30届奥运会比赛成绩数据来源于国家体育总局官网(http://www.sport.gov.cn/),第31届奥运会成绩来源于新浪体育官网(http://match.2016.sina.com.cn/);影响因子数据来源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发布的The World Factbook(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resources/the-world-factbook/)以及中国外交部发布的国家概况(https://www.fmprc.gov.cn/)。(1992年解体前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奖牌数据平分计入解体后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和黑山的数据合并,并将解体前的1992年南斯拉夫的奖牌数据计入。)
1.3 研究方法
金牌数、奖牌数以及总分常被用来评价和比较重大体育赛事中一个国家(地区)的竞技实力。研究表明,前3名总分更为接近反映参赛国家(地区)的总体竞技实力[17],因此,本研究选用国家(地区)奥运奖牌得分为主要指标进行竞技实力的评定和比较。按照10分制的计分体系,对比赛奖牌赋予分值:金牌 10 分、银牌 6 分、铜牌 4 分[18]。
2 结果分析
2.1 竞技实力评估
统计各国(地区)的奖牌得分,并计算各国7届奥运会总分平均值,奖牌累积得分越高,其竞技实力越强,反之则弱。采用自然断点分级法将研究区域的竞技体育实力划分为4个等级,即零奖牌区(从未获得过奖牌),低水平区(1~45),中水平区(45~134)和高水平区(134~495)。其中 17 个国家或地区(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伊拉克、老挝、黎巴嫩、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阿曼、东帝汶、土库曼斯坦、巴勒斯坦、也门、阿尔巴尼亚、波黑)未得过奖,38个国家或地区(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其顿、阿富汗、科威特、约旦、吉尔吉斯斯坦、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阿联酋、菲律宾、卡塔尔、新加坡、塔吉克斯坦、越南、巴林、摩尔多瓦、以色列、拉脱维亚、埃及、马来西亚、印度、爱沙尼亚、蒙古、亚美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泰国、印度尼西亚、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斯洛伐克、克罗地亚、阿塞拜疆、伊朗、土耳其)竞技实力为低水平,7个国家或地区(捷克、保加利亚、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竞技实力为中水平,3个国家或地区(乌克兰、俄罗斯、中国)竞技实力为高水平,各国奖牌分数统计如图1。
图1 各国奖牌分数统计图(零奖牌除外)
对各国竞技实力初步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竞技实力发展情况以中低水平为主,大多数国家竞技实力呈现增长趋势:26.56%的国家在7届奥运会期间从未获得过奖牌,处于竞技实力金字塔的最底端 (表2);70.31%的国家处于中低水平,位于中间过渡区域;仅3.12%的国家竞技实力雄厚,处于竞技实力金字塔的顶端。从区域来看,东北亚地区实力最强,地区平均实力为253,其次是中亚地区,地区平均实力为101,然后是中东欧地区,地区平均实力为43,最后是西亚北非地区、东南亚地区和南亚地区,地区平均实力分别为9、6、2。
1)零奖牌区国家
零奖牌区国家共包含17个国家,主要分在东南亚、西亚和南亚地区,具体如表2。
表2 各区域零奖牌国家统计表
2)竞技强国
俄罗斯和中国同为世界竞技实力强国,在竞技领域内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在奥运会这类体育重大赛事中一直处于激烈的竞争关系。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界,两者的竞技实力对比出现了转折。在 1992~2004年4届奥运会期间,俄罗斯的竞技实力一直领先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中国本土举行,中国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大比例反超俄罗斯,虽然在这以后中国竞技实力呈现下降状态,但仍领先于俄罗斯。
图2 中国与俄罗斯竞技实力对比
3)中低水平国家
中间过渡区域共包含45个国家,其中,低水平区37个,中水平区8个国家。57.81%的低水平型国家主要包括东北亚的蒙古,东南亚的菲律宾、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南亚的巴基斯坦、卡塔尔、印度,西亚北非的科威特、巴林、以色列、埃及、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中东欧地区的马其顿、摩尔多瓦、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斯洛伐克、捷克、白俄罗斯。12.50%的中水平型国家中除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外,其余均为中东欧地区国家。
2.2 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国家 (地区)的竞技体育实力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自然环境、人口数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6-15],从自然、社会与经济3个方面选取国土面积、气候类型、人口数量、受教育水平、GDP、预算支出和卫生支出7个影响因子,进行描述性分析,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各因素对竞技实力分布的作用。
2.2.1 自然因素
1)国土面积
通过分析各国竞技实力与国土面积的关系,发现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地区),获得奖牌数多,国家竞技实力较强。分析原因,国土面积大,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必然具备多样性,人口的体质差别较大,自然形成的体育项目较多,在选择比赛项目和运动员上具有更多的空间,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文化和技术内涵相吻合的几率较高,使得国家(地区)的整体竞技体育实力上升,而国土面积小的国家(地区)所受的局限性就较大。
2)气候类型
通过计算不同气候类型的国家平均竞技实力,发现中国属于混合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占总竞技实力的22.65%;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国家平均竞技实力占总竞技实力的2.20%,热带季风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别占0.29%和0.21%,地中海气候占0.13%,热带雨林气候占0.005%(表3)。分析发现,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地区的国家竞技实力更强。寒冷、干燥、日照时间长的地区的人群体质要优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温差小的地区的人群。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带的居民,耐力水平较平原居民更好。
2.2.2 社会因素
1)人口数量
通过分析各国竞技实力与人口数量的关系,发现人口数量较多的国家竞技实力通常较强。原因在于,人口数量越多,基数越大,拥有运动员潜质的人往往越多,也越容易从中选拔人才。
表3 “一带一路”各国主要气候类型统计表
2)受教育水平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将15岁以上可以读写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多少定义为受教育水平[19]。各国的受教育水平大多集中于70%~100%之间,受教育水平低于70%的仅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东帝汶5个国家。通过比较各国的受教育水平和竞技实力,发现教育水平较低的国家竞技水平普遍较低,教育水平低于70%的国家都属于低水平或零奖牌国家,但受教育水平高的并不一定竞技水平高。这表明良好的文化教育水平是高竞技实力的基础,只有全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能进一步发展体育竞技实力,才能打造竞技强国。
2.2.3 经济水平
1)GDP: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来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实力,GDP水平是衡量该区域单元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通过分析各国竞技实力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发现良好的经济基础可以为运动员提供先进的训练条件,优质的生活质量,使运动员毫无后顾之忧地参加比赛和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获得奖牌的概率。
2)预算支出:通过对比分析各国预算支出与其经济实力的关系发现预算支出多的国家,竞技实力都较强。可能原因在于,一般来说,国家(地区)预算支出加大,对奥运会比赛的各方面投入也将加大,因而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3)卫生支出: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卫生医疗服务所消耗的公共资源与该国(地区)社会经济产出间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和维护健康,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因此一个国家(地区)政府注重大众健康,加大投入资金,可能会使得其竞技体育实力获得较快发展。但是卫生支出最多的两个国家:马尔代夫和摩尔多瓦,对应的竞技实力分别为零奖牌国家和低竞技水平国家。这可能由于各级政府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补助等各项事业的经费和社会医疗保障支出、商业健康保险费等以及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而真正用在体育事业上的经费并不多。
3 讨论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国土面积、人口数量、GDP、预算支出、气候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竞技实力。南亚国家中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尤其是印度,但他们在竞技体育方面向来表现不佳。印度的人口数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排在第二位,国土面积排在第三位,拥有广阔的国土资源人口数量优势,具有较好的竞技体育自然条件基础,但是它的竞技实力却非常落后,完全不能与人口、历史、发展程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的中国相比较。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印度的GDP还不到中国一半,仅为中国的41%,竞技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和中国相差甚远,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健全,发展水平十分落后。由此可见,良好的经济实力对竞技体育发展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竞技体育实力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中,自然基础是竞技体育实力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影响经济实力区域分布的根本因素;社会因素是促成实力发展的助推器,是影响经济实力区域分布的诱导因素;政治和经济因素是各区域竞技体育开展的基础,是影响经济实力区域分布的调控因素。各方面的因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不同区域竞技体育分布的特征,引领未来实力区域格局的演变态势。
4 结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竞技实力以中低水平为主,零奖牌区包含17个国家,占国家总数的26.56%,低水平区占国家总数的57.81%,中水平区和高水平区仅占到12.50%和3.12%。零奖牌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西亚和南亚地区,俄罗斯和中国凭借雄厚的竞技实力,雄踞竞技领域榜首。
国家竞技实力受国土面积、人口数量、GDP、预算支出、气候类型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土面积大、人口数量多、GDP和预算支出多、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地区的国家竞技实力普遍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