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独家庭人群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8-10倪小玲谢聪刘晓东谭小林

河北医药 2020年14期
关键词:人群维度家庭

倪小玲 谢聪 刘晓东 谭小林

失去一个家庭的独生子女被称之为失独家庭,主要由于各种意外等事故而造成的不幸,其父母也不能再生育或者领养别的孩子[1]。自计划生育成为基本国策以来,这成为了社会上的一类特殊群体。据人口学者估算:不久之后的中国,将有约1 000万的失独家庭,2 000万的失独父母[2]。失独家庭人群的日益增长,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失独家庭人群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对其社会支持的显著影响,在以政府救助与社会关怀等应对措施为主导的既有诸多研究[3,4],较少以医学心理学视角分析失独家庭人群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重庆市主城部分区的失独家庭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精神科常用量表等作为研究工具,以失独家庭人群的社会支持为切入点,调查失独家庭人群的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可能的社会支持影响因素,考虑改善失独家庭中家庭社会支持状况的方式以及举措,并为相关机构的决策和心理健康服务打下坚实基础,以帮助解决切实困难。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7年以来,在重庆市主城区选取失去独生子女家庭作为对象;标准参考下:(1)已经失去独生子女超过3个月;(2)夫妇年龄≥49岁;(3)没有新的生育条件;(4)排除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的老年痴呆症,精神发育迟滞和严重身体疾病等疾病;或严重的精神或难以理解的疾病。失独家庭组841例,包括男373例,女468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4.82±11.16)岁;大专以学历131例,高中学历131例,小学学历149例,文盲59例;时间0.5~36.5年,平均(11.08±7.06)年;年龄1.0~34.3岁,平均年龄(24.16±8.58)岁。在同一地区,674例儿童健康家庭(49岁及以上)被纳入正常家庭组(n=674),包括男307例,女367例;年龄49~83岁,平均年龄(63.90±10.73)岁;大学以上学历71例,高中108例,初中313例,小学124例,文盲58例。2组别性别比、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家庭一般情况

1.2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主城区的3个城区随机抽取失独家庭。满足标准的正常儿童家庭作为对照组。专业心理健康的独特和统一的培训将现场采访,发出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相关的精神检查和指导受访者完成相关调查问卷和表现自我评估,40~110 min完成范围内相关问卷。

1.3 工具 所有受访者统计,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收入状况,原因和儿童失去时间进行一般性调查。精神病的使用标准ICD-10精神健康状况采用社会支持(SSRS),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焦虑自评(SAS),抑郁自评(SDS),生活质量[(诊断生存质量)-BREF]中文版的等效评定量表。 (1)社会支持评估(SSRS)[5]包括10个项目,包括客观和主观和支持使用3个维度。社会支持总数越高,个人的社会支持越多,每个维度的结果越高,表明有更好的支持来源,足够的支持经验和有效利用支持性资源。 (2)SCL-90[6]有10个主要症状维度。总分越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单因素很高,表明症状维度的问题是较为严重的[7]。 (3)WHO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有26条内容,涵盖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方面。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或总数越高[8]。

2 结果

2.1 2组家庭SSRS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正常家庭组的总分、客观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得分均明显高于失独家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家庭SSRS比较

2.2 2组家庭各量表测评比较 正常家庭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因子、人际敏感、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其他各项因子得分以及SAS得分和SDS得分明显低于失独家庭组,在生活质量测评中总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各项正常家庭组得分明显高于失独家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各量表测评比较示意图

2.3 失独家庭人群SSRS得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收入水平影响家庭成员的总分及每个维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躯体疾病影响总分和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独时长影响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影响失独家庭社会支持得分的因素分析 分,

2.4 婚姻和文化影响 SSRS分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于婚姻状况和失去子女的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 社会支持的结果是依赖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变量。 社会支持结果的回归方程中的婚姻状况和教育程度。平均值,F=13.162,R=0.292,P=0.001,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影响失独家庭SSRS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孩子丧失持续时间和儿童失去时的年龄作为依据,会对多元线性回归百分比分析产生重要影响,以时间长短和失去年龄为独立变量,多因子结果作为变量依赖于社会关系中的多元回归分析,因子在3个回归方程中,F值分别为5.794、4.270和3.467,R值分别为0.198、0.171和0.153,P值分别为0.003、0.015和0.032,回归方程具有研究的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6。

表6 影响各量表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失独家庭人群的社会支持现状调查及SSRS测评结果提示,独生子女的死亡对家庭的影响不仅在于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对该家庭人群的社会支持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造成了显著的影响,该人群的社会支持现状更是令人堪忧。有研究指出,由于失独家庭心理上的自责、悔恨、敏感、排斥、孤独与脆弱,或情绪障碍(抑郁)的出现及日益加重,势必导致他们逃避社会,选择自闭[9]。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失独家庭人群社会支持的影响与失独时长、躯体疾病和收入水平相关,以对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的影响较为突出。家庭失去独生子女所受到的巨大冲击,必将带来心理、生理以及社会关系等诸方面的明显变化,且其社会支持总的感受和对未来的诉求与得到的不尽如人意的来自社会的关注和积极、有效的支持之间不相适应,故主观支持维度上的明显变化随之产生;失去独生子女时间的不断延续,并没有充分有效跟进的政策和社会认知,以及满足该类家庭人群客观需要的社会支持举措的调整,而生理、心理变化的越加突出,又将进一步影响客观支持感受和降低支持利用度。本研究结果表明,失独时长对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的影响明显,可能与社会了解和认识欠缺导致的心理支持缺乏和社会支持体系调整不及时密切相关。失独家庭夫妇一方或均罹患有躯体疾病与无躯体疾病影响的失独家庭均受到失去独生子女所带来的巨大精神创伤和深刻影响,因而,主观支持维度所感受到的差异并不明显,但躯体疾病所导致心身压力和经济负担在没有更有效、充分的政策倾斜和社会关注的现实境遇中,无疑会扩大社会支持总体感受和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维度上的明显差异;现实存在的收入水平差异导致社会支持的不同,以一般社会平均工资水平(1 000~3 000元/月)划分,更低收入水平家庭人群本身所处的社会层级更低,虽有获取更多社会支持的愿望,却受制于收入水平框定的社会层级及获取能力等因素影响,在客观上导致不同收入水平间社会支持的明显差异,并且体现在总的感受水平及各维度等诸个方面。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抑郁是失独家庭人群心理卫生状况的主要问题,失去时间的长短以及失去时子女的年龄对人口的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婚姻状况和文化水平对社会支持产生重大影响。数据显示,与普通人群相比,失独的个人群体具有更为显著的不足之处[10];心理健康情况与生活质量的数据表现呈现反比,心理健康越糟糕,生活质量的感受就越差劲[11]。以抑郁为主要心理卫生问题的失独家庭人群生活质量所受到的明显影响,随着失独时长的延续而突出的表现在生活质量的社会关系领域,失去子女年龄则主要表现在生活质量的环境领域,在该领域,内涵与社会支持的维度密切相关。诸如精神健康状况,失去时间的长短和失去儿童年龄等因素对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并对人口产生重要的社会支持水平上的制约。所以,改善这一人群的相关生活质量问题,是当务之急,也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中之重。

婚姻是维系社会支持的重要因素,是情感支持和生活照料的主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支持的宽度和高度。因此,婚姻状况直接和明显的影响着社会支持水平。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个体面对压力的有效资源,是个体的保护因素[12]。文化程度的高低,更多的体现在利用自身的学识修身养性,保持身心愉悦,更有利于他接受新事物出现和成长的能力,社会消除危机的感觉更加开明。由于现实和心理满足的知识和智慧,越能够欣赏和尊重人际交往[13];受过低等教育的父母不能再生育孩子抑郁的百分比更高[14];高等教育和收入水平较高的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总体结果较理想[15]。

综上所述,失独家庭人群的社会支持现状堪忧,且社会支持水平显著低于子女健在家庭人群,与主要表现为抑郁的心理卫生问题和生活质量的社会关系、环境两个领域的感受水平降低关系紧密,并受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失独时长、躯体疾病和收入水平等因素的明显影响。因此,及时给予心理危机干预,完善政府制度安排及社会的认知和关注,是改善失独家庭人群社会支持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人群维度家庭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家庭“煮”夫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