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流通差距对北京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2020-08-10韩启昊博士生
韩启昊 博士生
(1、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6;2、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城乡间的发展步调渐趋一致,统筹发展的未来目标正在不断实现。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也实现了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纵观全国范围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市场资源往往倾向于经济组织完善、市场化水平高的城镇,因而导致流通业资源在农村的分配比例较低,形成了城乡地区的二元分割局面。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言,商贸流通业覆盖率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流通成本高企且难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流通业组织体系。这种资源分布差异问题由来已久,直接影响到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资源的双向流通,无法释放出农村的商品流通价值与消费潜力,使得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始终徘徊在低位。新型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一大批具有地区特色的城乡结合发展政策推出,如北京地区便以财政兜底保障、加大城乡间资源均衡流动的做法为核心,实现“农超对接”等模式,促进现代商贸流通业进入农村地区。本文在相应政策运作取得一定成果的背景下,对北京地区内城乡流通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城乡流通差距与农村居民消费的互动关系文献综述
有关消费的相关研究由来已久,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主流消费理论如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建立了消费与收入的关系。而有关流通和消费的研究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即著名的动态生产率理论。他指出市场范围的大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分工情况,由市场分工深化和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可以实现流通市场扩大,促进消费需求上升。此后,Aithal.R.K等(年份+补参考文献)的研究从农村流通基础环境出发,认为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能够缩短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对国民消费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农村流通市场与城市流通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在基础设施、消费观念和流通市场环境方面严重落后,且农户多为自我经营、分散经营,远未形成与城市相类似的现代化、多元化、层次化流通体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产品的流动和经济效益的产出。吴学品(2015)基于对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动态演化过程的研究总结,得出农村流通总量的单位增长会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刘根荣等(年份+补参考文献)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乡流通二元结构对居民消费的限制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通过下放城市流通资源、构建城乡双向流通体系来实现农村流通水平,继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
综合来看,城乡流通差距在很多方面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就其影响层面来看,主要由于流通成本、资源配置、产业结构等的不同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消费方式等产生影响。而农村居民消费不足也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弱化了农村地区投资,在当前城乡一体化格局下,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下文所述。
(一)城乡流通差距抑制农村居民消费意愿
众所周知,流通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同时也需要健全的产业配套,以消减流通环节中的成本费用,提升规模经济水平。但由于我国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城镇具有良好的资源体系、经济环境,而农村相对欠发达,因此消费品在城乡间的流通受到阻滞,城乡之间流通成本增加、商品交换效率低下,城镇消费品和农村需求不匹配,导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降低,福利受限。
(二)城乡流通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收入不平衡感
一直以来,消费理论都将居民收入水平列为推动消费的关键要素,而通过以往的研究也可看出,居民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我国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下,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为第一产业,而城镇则已经过渡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流通业建设基于第三产业,极大地加剧了城乡间的产业资源断层。一个显在的例子是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成为快递员、仓库管理、货车司机,而抛弃了以往的农民身份。这一现象反映出城乡流通差距下农村居民迫切追求高收入的愿望。因此,城乡流通差距扩大了农村居民收入不平衡感,这也导致农村消费欲望下降,内需低迷。只有当城乡流通产业协同发展,农村基础资源、中间商品与城市最终商品实现良性流通,且实现制造产业转型和收入增加的环境,才能缩小这种不平衡感,继而带动消费。
(三)城乡流通差距优化农村劳动人口的资源配置
通过城乡地区的流通耦合建设将可提高农村劳动人口的就业率。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来北京的流动人口大部分是被北京地区较好的就业环境和薪酬水平所吸引,为了挣到更多的钱是超过80%流动人口的真实想法。而喜欢大城市氛围等其他原因占比不足20%,说明目前流动人口受经济因素驱动较为明显。由于持续缺乏良好的教育、文化资源,贫困乡村的孩子们过早地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一些乡村当地的贫困大学生即使成功接受高等教育,也往往不会选择回到家乡发展,而是留在大城市或经济水平相对较好的城市。故而农村地区的流通业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流通扶贫”的效果,帮助优化农村劳动人口的资源配置。
北京地区城乡流通差距测度
(一)数据和指标的选取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北京地区,研究对象为北京地区统计局公布的面板数据,数据区间为2008-2018年。由于公开披露数据的差异性,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本文仅选取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住宿业在内的流通业数据。构建城乡流通产业的规模差距、流通环境差距、宏观经济环境差距及零售需求差距等四个指标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数据的信效度分析
信度和效度分析是数理统计中确定数据是否具有使用价值的关键方法。顾名思义,信度即对数据可信程度的考量,对于一组数据而言,如果绝大多数都衡量同一问题或就不同问题的同一维度进行考查,则具有较好的可信程度。使用Cronbach α值来表示数据的信度。本文通过使用SPSS 22.0数据分析软件,对本文数据的Cronbach α值进行分析,得到其数值为0.89,说明问卷数据可靠性较好,如表2所示。
效度则衡量了相应测试的准确性程度。本研究对测试内容采用内容效度和收敛效度进行分析。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修改,因而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此外,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得到KMO值为0.734,且因子负荷量达到0.7,表明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三)基于因子载荷矩阵的北京地区城乡流通差距分析评价
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地区城乡流通差距进行综合评价,经过归一化处理的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其中正向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公式(1)进行,逆向指标采用公式(2)进行。
使用SPSS 22.0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其中正向指标的处理采用公式:
分析计算的过程中得到各指标转置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
表1 北京地区城乡流通差距评价指标体系
表2 变量的信度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因子在U11、U12、U13等指标上具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从城乡流通产业的环境、流通产业规模等方面,反映北京地区城乡流通产业差距。第二个公因子在U12、U21、U22等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因此在流通产业规模和环境等方面反映北京地区城乡流通产业差距。分析以上几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情况可以发现,前2个因子对北京地区城乡流通产业差距的描述程度已经足够,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3.11%。继而计算得出指标的因子得分函数矩阵如表4所示。
使用γi表示这三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则γ138.550,γ2=20.883,γ3=13.474,由系数矩阵将3个因子表示为8个指标的线性表示形式。得到因子得分函数为:
同理可得F2的表达式。F1代表了城乡流通产业规模的差距变量,其表达的信息更注重于城乡流通产业规模之间的绝对差异。而F2代表了北京地区城乡流通产业发展环境的差距变量。
北京地区城乡流通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性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文使用GMM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研究北京地区城乡流通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在该模型中,因变量为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率(Y),解释变量则来自上文分析得出的F1和F2。在控制变量方面,本文选用北京地区农村区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x1)、消费支出(x2)、流通产业总值占产业的比重(x3)。综合来看,本文得出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i=1,2,3,...,n
(二)回归分析
本文最后进行回归分析,它是目前很流行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用于验证变量间的统计关系,最终以方程表达式描述这种关系。根据SPSS分析结果,所有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在0.4-0.6之间,说明自变量之间不具有强相关性,因而可进行回归分析。
应用GMM动态面板模型对设计模型进行拟合优化,得到回归结果的Sargan统计量为8.1099,与之相对应的显著性水平达到0.4901,在0.5%显著性水平下表现为不显著。而从控制变量方面来看,当前北京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情况良好,x1系数为正,即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居民的消费意愿有所提升;而消费支出方面,北京地区居民的消费情况受外界环境的扰动较小,基本以初级生活消费品为主,农村居民的消费动力仍显不足;在流通产业占比方面,流通产业占比越高,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意愿则有所下降,因而现代流通产业带来的享受型消费并非农村居民追求的消费类别。
此外,本文对城乡流通产业的规模差距和环境差距进行了相应的考察,规模差距F1对北京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为-0.099,环境差距F2对北京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为-0.1099,说明城乡流通产业环境差距比规模差距更能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城乡流通产业规模指数和环境指数每上升100%,将会对北京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造成下降9.9%和10.99%的影响。
提升北京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稳定农村居民增收渠道,全面提高农民购买力
根据相关理论内容和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层次、消费结构的影响较大。因而农村居民收入情况直接关系到其消费能力。因此,通过各种渠道稳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是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具体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其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实践过程中依靠农民合作社、乡镇企业将传统种植业、加工业资源有机整合,实现既有产业竞争力的集约化。同时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化工具的利用水平,促进传统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转型,由政府牵头搭建“农业+互联网”实践基地,促进产业结构现代化,并可利用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
其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应用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具有较大意义。可通过农产品流通技术创新、营销渠道创新,提高农产品经营环节的效率,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表3 转置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表4 因子得分函数矩阵
(二)完善社会保障,消除农民消费压力
在广大农村地区全面推进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以医疗、养老为核心,生育、子女教育等保障制度为辅助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缩减农村家庭公共服务消费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的比重,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和消费欲望。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需要针对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重要方面进行布局,比如针对农村孤寡老人这类特殊的弱势群体,年龄是使其陷入贫困的关键因素,一些农村老人几乎没有收入来源,针对其进行社会保障需要考虑其现实情况,从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医疗帮扶等方面入手。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保制度是国家社保体系中的重要一支,有必要进一步缩小其在福利水平、资源数量方面与一般社会保险的差距。因此,相关部门要学习社保新政策,提高政策响应力,完善社保制度运行管理,同时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实际权益,按照社会化的方法处理社会保险问题。
(三)构建城乡双向流通体系,完善农村消费环境
农村流通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是由于城乡流通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间资源交换效率低下、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距较大等给农村产品向外输出造成较大影响。为了提高农村地区流通水平,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城乡间产业合作,以流通业为载体建构双向流通体系。一方面,农村地区新鲜农产品通过公路、铁路向邻近城市社区快速输入。另一方面,城市中建设新鲜农产品直供点,通过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业态实现与线下供应基地的连接,为农村地区产品输出提供便捷而有效地渠道,同时也开拓了农村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路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乡间经济协作,助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通过相关理论内容可以看出,由产业发展、收入增加引致消费提高的链条,是当前农村地区完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支出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城乡双向流通体系的建设完成,农村居民享受城市便利产业资源和消费资源的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对于实现稳健地消费增长大有助益。
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GMM动态面板模型对北京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与城乡流通差距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当前北京地区城乡流通差距的评价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明确了北京地区城乡流通产业规模和发展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造成的负面效应。即:城乡流通差距的不断扩大将使得农村地区商品贸易发展受限,农村居民消费欲望缩减,甚至导致城乡流通资源进一步回流至城市。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优化农村地区商贸资源配置、提高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以实现从源头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