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家书,两代人的家国情怀
2020-08-10徐炯权
徐炯权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热血沸腾,刻骨铭心。
2020年春节前后,无数国人挺身而出,逆向而行,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这场战役中坚力量的90后,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在战“疫”前线,他们与父母之间那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往来家书,既拉近了两代人心与心的距离,也体现了他们爱家爱国的情怀。
女儿:成长路上感恩父母呵护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不少匆匆奔赴战“疫”前线的女护士,用柔情写下给爸妈的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恩和报国之情。
“亲爱的爸爸妈妈:又是一年除夕,又是一年的爽约。自从工作后,越来越少陪伴你们,是我最大的遗憾。这次报名到重症监护室护理新冠病毒感染者,是我的主动选择。提前祝你们新春快乐,道声新年祝福!”1月24日除夕,坚守在战“疫”一线岗位上的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刘映霞,给爸妈写了一封长长的家书。
在这封家书里,刘映霞说多年来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却忽略了背后默默为她付出和操心的父母。特别是长沙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后,爸妈每天都打电话问情况,担心她的安全。
爸妈接到刘映霞的家书后回复:“我们当然支持你的选择,唯一的要求就是你要保护好自己,要平安。所以即使你很忙很累,也想听听你的声音,我们才安心。”爸妈的话让刘映霞瞬间泪目。
2020年是刘映霞在长沙过的第五个除夕。当朋友说她可以不用那么拼时,她说自己别无选择,自从踏进医院门,她就做好了为救死扶伤献出一切的准备。参加工作时的她坚决选择去重症监护室,爸妈这样说:“如果有那份心力支持你自己的选择,那么你的世界你决定就好,我们只管全力支持。”那时候,她还没读懂这句话背后的深意。现在她才明白,或许爸妈的爱就是那种从舍不得到想保护再到给她自由吧。
“亲爱的爸爸:今天是您七十岁生日,女儿在武汉同济医院隔离病房里祝您生日快乐健康长寿!这次出征武汉,一直没敢告诉您,主要是怕您为我担心。我在这里一切安好,尽管工作任务繁重,但我会做好防护,照顾好自己,请您放心。”2月23日深夜,湘雅三医院护士长刘艳在结束了一天的紧张工作后,坐下来给父亲写信。
父亲从小就疼爱刘艳,在父亲的呵护下,她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可是,父亲仍然在不停地为她操心。不知不觉中,她发现父亲头发花白了,身体也越来越瘦削。每次她回家探望,父亲总是说:“你工作忙,不要总是回来。”
刘艳来到武汉同济医院的第一天,护理的第一位病人钟爷爷对她说:“小刘,你离我远一点,我怕传染给你。”在刘艳等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钟爷爷病情慢慢好转后开始聊他幸福的家庭、关心他的老伴儿以及孝顺的子女……从钟爷爷的眼中,刘艳看到了一种最质朴的幸福,而父亲带给他们姐弟的也正是这种静默无言、静水流深的爱。
在隔离病房的日子,刘艳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喘不过气来,感觉时间过得好慢。但每次看到钟爷爷,她就觉得照顾钟爷爷就像陪伴在自己父亲身边一样。钟爷爷康复出院时,动情地拉着她的手说:“真心感谢你们医务工作者对我的精心照护,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刘艳听后鼻子一酸,泪水禁不住滴落在护目镜上。她觉得,长辈们的这种坚韧、善良与担当,将是她一生的榜样。
儿子:好男儿理应担当报国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战“疫”前线90后男孩儿的家书,表现得则是一种荡气回肠的英勇与果敢。
“不知有多久没陪你们吃一顿团圆饭了。曾承诺今年过年一定回来给你们做一顿好吃的年夜饭,可如今又失信于你们了。作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名战士,我无法抛下一起奋战的兄弟选择小家的团圆。”1月29日晚,长沙市公安局岳麓分局民警刘青提笔给身在娄底老家的父母写下一封书信。
>>图3∶郑能量(左一)在武汉
>>图4∶中南大学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赵春光在武汉 以上照片均由作者供图
刘青在信中说,自己和父母同为警察,有着相同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心是永远连在一起的。相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这场战“疫”很快就会结束,自己很快就会和家人团聚。
“我要为武汉同胞做点什么!”大年初一,从湖南建工集团华东工程局安徽分公司回宁乡过春节的90后小伙儿郑能量,再也坐不住了。他紧紧拥抱住父亲,强忍眼中的泪水,什么话也没说就冒雨驱车奔赴武汉。
“忠孝难两全。”站在清冷的武汉街头,望着身边不时疾驰而过的救护车,郑能量给父亲发出了这条微信:“我志愿进入疫区做志愿者,接受最脏最累的任务。”“如果我不幸倒在了疫区,请把我的骨灰无菌处理后撒在长江,让它漂回湖南……”
当时,武汉的公共交通已经停运,开着私家车前往的郑能量很快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义务接送医护人员和患者。他每天跑车四五百公里,每晚就把车开到天桥下,小睡四五个小时。2月7日,他又不顾被感染的风险,当上了让人退避三舍的“扛尸工”。
“我是来报恩的!妈妈生活不能自理时,我在长沙读大学,都是政府和社会各界给我帮助。我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但我记住了他们的善良……”郑能量在给爸妈的书信中说,他以前感受到太多温暖和真情,如今国难当头,他应该担当,必须以身报国。
“儿领国命,赴国难,纵死国,亦无憾。青山甚好,处处可埋忠骨。成忠冢,无需马革裹尸返长沙,便留武汉,看这大好城市如何重整河山。”今年清明时节,一封写于50天前、战“疫”初期的家书公之于众,信中满满的报国之志感动了众多网友。
写此家书的是湖南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35岁的主治医师赵春光,收信人是他的父母。
2月13日,从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下班回到宿舍的赵春光,听着窗外救护车的鸣笛声,突然间无比想念父母。每天面对重症病房里的生死博弈,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去。于是打开电脑,想给父母写一封信作为留念。
家书写完,赵春光没有勇气将信直接寄给父母,怕他们看到这封信心里承受不了。也不敢发给妻子,担心她增添忧思牵挂。他把信转给一位相识多年的挚友,叮嘱说:“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你就加我爱人微信,再把这封信转给他们。”
4月3日,这封“封藏”了50天的家书,被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潇湘家书》栏目播发了。赵春光的妻子、在湘雅医院工作的李娜说,丈夫这封家书朋友在医疗队返湘之际转给了她,她看哭了。赵春光母亲张新英含泪说:“儿子冒着大危险,我看不下去了。”赵春光75岁的父亲赵贺庭自豪地说:“儿子是党员,党员就要勇于担当。”
赵贺庭是一名老党员、转业退伍飞行员。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他是第一批运输救灾物资进入灾区抢险的战士。老父亲在即将出征武汉的赵春光背包中,塞了两块硫磺香皂。在武汉,赵春光用到那两块硫磺香皂时,体会到的是父子间的深情。他说,好男儿理应担当报国。经过武汉战役,觉得自己与父亲一样是勇敢的战士。
父母:前线战“疫”就是大孝大爱
“小傅:你好!你去湖北黄冈抗‘疫’已经有几天了,还好吗?我们全家都在挂念你。我们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看疫情播报,就是想看到你穿着防护服战斗在第一线的镜头,哪怕是一个侧面,一晃而过的身影,也会给我们无限的安慰。主动请缨去前线战‘疫’的你是英雄,我们家的骄傲。”这是2月2日,83岁的公公黎福清写给儿媳——株洲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护士傅艳萍的一封家书。
黎福清在家书中说,农历除夕,红灯高挂,在阖家团圆的年夜饭上,他才知道儿媳已主动请战了。但为了不破坏过年的欢乐氛围,年夜饭上儿媳轻松淡定地和家人一起举杯,带着孩子为爷爷奶奶拜年,让孩子朗诵唐诗,他也忍着没提担心儿媳安全的事。
傅艳萍是独生女,上有老下有小,家务事情一大堆。当别人劝她别去战“疫”前线时,她坚定地回答:“我是一名护士,我是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这是我的工作和责任!”这让公公对她刮目相看。17年前傅艳萍还没出嫁时就主动请缨战斗在抗击“非典”最前线,她的细心和爱温暖了许多病人。在黎福清看来,儿媳爱岗敬业便是大孝大爱,他在家书中嘱咐傅艳萍安心战“疫”,不要挂念家里。
“吾儿、媳:辛苦了!除夕傍晚,当我们准备好丰盛的饭菜倚立在冷清的家门口久久眺望你们归来的身影而不见时,我便知道你们没有让我失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中,作为医务工作者,你们始终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地坚守在一线,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孙顺华老人正月初三给奋斗在战“疫”一线的儿子儿媳写的家书。
孙宇和刘雪晴都是永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的医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小两口把3岁半的孩子托付给父母,连续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一直以来,儿子、儿媳既是孙顺华老两口心中尚未长大的孩子,又是家中实实在在的主心骨。在这场抗“疫”战中,老两口希望他们坚守在一线,并叮嘱他们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保护好自身安全。
就在孙顺华给儿子儿媳回信的前一天晚上,儿子孙宇给父亲打电话时说,为了让临床医生尽早了解患者各项检测结果,为了不让充满期待的患者失望,他们夫妻俩必须坚守在自己的检验岗位,希望父亲和母亲原谅他们的不孝,原谅他们不能陪两位老人过年。对此,孙顺华在家书中对儿子儿媳说:“你们在战‘疫’前线做好防控工作,让老百姓少染病、少受痛苦,这就是一种大孝大爱!”
专家:家书背后的家国情怀
不少专家表示,战“疫”家书不但拉近了年轻一代与父辈心与心的距离,还展现了彼此爱家爱国的博大情怀。
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省社科院原院长朱有志说,不少父母认为儿女多为“独一代”,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懂得父辈们的艰辛,不懂得自强自立。而“独一代”们不理解父母为什么要那样在生活上刻薄自己,而且总是对子女的超前消费、追求前卫与时髦看不惯,喜欢唠叨不休。两代人的代沟由此产生,导致心灵距离越来越远。如今儿女们毅然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战“疫”一线,与病毒殊死斗争,拯救患者生命。他们的担当精神一下子让父母感觉“孩子长大了”,他们已经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新一代。朱有志表示,战“疫”家书,不仅是两代人的心灵沟通,也传承着孝亲爱老、爱岗敬业、感恩祖国的传统美德,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精神力量。
湖南政协原副主席、著名作家谭仲池说,在防控疫情第一线,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还有许多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新闻工作者,大多数也是90后。他们不惧风雨、不计生死,成为火线上的中流砥柱,谱写了一曲曲铿锵的战“疫”青春之歌。支撑这些90后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和家人的鼎力支持与无私奉献。在这一刻,家不仅是他们温馨的港湾,更是他们冲锋陷阵的推进器。这一封封质朴的家书,将款款深情都埋在了见字如面、纸短情长之中,令人无限感动。
家书在中国绵延了两千多年,传承着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守护着民族的精神家园。如今,战“疫”家书又为这一文化遗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脚,从而激励更多的华夏儿女在感动中更加懂得奋进,在思考中更加学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