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0-08-09石晓明
石晓明
摘 要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广泛推广,要求教师在小学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综合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也是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更应当注重学生的主观思维和主体情感。本文将对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希望可对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生本教育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120-01
在小学教学,小学生的年龄偏小,正处于知识的启蒙阶段,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认知能力的关键部分。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方法采用传输式填鸭教学法,没有重视学生的主观情绪,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教师传输的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以学生为主展开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作用
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偏小是首次接触正规教育,是知识累计的关键时期,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要将语文知识传输给学生以外,还是培养学生探索知识提升阅历的重要手段,也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对于阅读教学并不重视,更加注重于语文理论知识的教学,再加上小学生活泼好动,课堂纪律难以把握,所以教师一般采取较为严肃的课堂教学态度要求小学生,他们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述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阅读内容,并且运用语言和情感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喜欢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情并茂的朗读,并且逐字、逐句给予学生解释,并且让学生发表个人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和看法,使学生可以真正融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二、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从而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生本教学理念的核心观念是要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地位要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生本教学理念不再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而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鉴赏能力,思维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共同成长,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每一个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首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尊重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以及兴趣爱好,来展开个性化阅读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来展开阅读学习,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统一阅读一篇阅读素材,这样的阅读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因此教师在展开阅读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同类型的阅读素材,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阅读,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在学生阅读完阅读素材后学生会对阅读素材产生不一样的理解,此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使学生的个人情感可以参与到阅读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以及对于阅读素材的理解和认知。
三、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文本的核心内容
小学生年龄偏小,对于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并不完善,学生在阅读某些素材时很难完整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从多方面理解阅读素材,降低阅读难度,建立阅读信心。教师想要做好阅读教学,首先需要深度理解阅读文本,选择符合学生阅读兴趣的文本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自主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小学阅读教材除了有趣的内容以外,还具有较为丰富的内在教育意义,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性,为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体系以及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增长语文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点出阅读重点,让学生进行反复阅读与剖析,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文章的感人之处或者关键段落,学生的阅读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内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想,教师在根据学生的理解加以深入探讨,从而使得学生可以真正抓住阅读文本的核心内容。例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的文章时,其中描写老人与海鸥情景交流对话的段落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也是文章最为感人的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阅读这些段落,对文章产生独特的理解,从而提炼出文章中的核心情感。
四、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可以在阅读中理解阅读素材的核心,以生本教学理念促使學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立刚,陈华萍.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22.